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分析
毕业季语录-总结开头
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
六年级(下册) 教材分析
(主讲:沈重予)
全册教材安排
六年级第二学期是小学阶段最后一个学
期,使用六年级(下册)教科
书。这册教科书里把教学内容编排成八个单元,前七个单元教学新知识,<
br>完成《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的内容和任务。第八单元是总复习,
系统整理小学数学中的
主要知识,进一步完善认知结构,进一步掌握重要
的思想方法,进一步提高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教学的新知识仍然有四个领域的内容。“数与代数”领域教学百分数的
应用、比例的意义和
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百分
数的应用是在初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够进行百分
数与小数互化的基础
上编排的,利用百分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深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体
会
它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的广泛应用。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是在初步认
识比和比的基本性质,能够组成比
、求比值、化简比的基础上编排的,有
助于体会图形放大与缩小的含义,认识比例尺以及解决有关比例尺
的实际
问题。正比例和反比例是在常见数量关系的基础上编排的,建立正比例和
反比例的概念,
能进一步理解和把握数量关系,感受常量与变量,初步体
会函数关系。在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个单元里,体
验转化思想,感受转化是
解决问题的常用方法,它能沟通知识间的联系,使复杂问题变得比较简单。“空间与图形”领域教学圆柱和圆锥,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用方向和距离
确定位置。圆柱和圆锥都是
平面与曲面围成的立体图形,是在圆的知识与
长方体、正方体知识的基础上编排的,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
征,理解圆柱
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及计算方法,探索并应用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公
式,能发
展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是新增加的教学内容,
初步理解图形放大与缩
小的含义,在方格纸上按规定的比画出简单图形放
大或缩小后的图形,充实了图形变换的知识和能力。确
定位置也是新增加
的教学内容,在东北、东南、西北、西南的基础上理解北偏东、北偏西、
南偏
东、南偏西的含义,还要利用量角、画角的技能和比例尺的知识,描
述物体所在的位置,进一步发展方向
感。“统计与概念”领域教学扇形统计
图,是在认识圆以及百分数的基础上编排的。要求认识扇形统计图
的特点,
理解统计图中各个百分数的具体含义,利用已知的总数以及各部分所占的
百分比,计算
各部分有多少,但不要求制作扇形统计图。结合新知识的教
学,编排三次实践活动。一次是利用圆柱的体
积,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的
体积;一次是比较图形放大后与放大前边长的比与面积的比,发现面积的变化规律;还有一次是多种方法测量间隔较远的两地的距离。实践活动的
内容与新知识关系紧密,让
学生在操作、探索、合作中扩展知识、增长才
干。
总复习也分四个领域编排。在“数与代数”
领域整理陆续认识的数,
沟通各种形式的数的联系,进一步清晰数的概念,用数描述与交流客观现
象;整理陆续学会的运算,在整、小、分数的计算法则、运算顺序、运算
律上求同存异,进一步理解运
算的意义,通过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整理式
与方程的知识,用字母表示数和数量关系,进一步提高运用方
程解决问题
的能力。另外,还整理了比与比例、正比例与反比例等知识内容。在“空
间与图形”
领域复习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按形状特征整理一般图形与特
殊图形的关系,按推导方法整理平面图形面
积计算公式,用“底面积×高”
整合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方法;复习图形变换的知识,通过平移、旋转改
变图形的位置,通过放大或缩小改变图形的大小;复习确定位置的方法,
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用方向与距离表示地点或路线。在“统计与概率”
领域复习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呈现数据的统计表
和统计图,反映数据
状况的统计量;复习可能性的知识,简单应用可能性。在“综合应用”里
编排四个小型课题,安排调查研究,用统计方法了解事情,提出并解决问
题。
各单元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 百分数的应用
一、教学内容
六年 级(上册)“认识百分数”这个单元里,初步教学百分数的意义,
用百分数描述部分与整体或两个同类数 量间的倍数关系;教学了百分数与
分数、小数的相互改写,解决简单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 问
题。本单元在此基础上编排,通过应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
百分数的意义,体会 百分数的广泛应用。
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经常应用百分数,如用百分数表示一个数量比另
一个 数量多或少的关系,又如利息与纳税的计算、折扣的设计与计算等。
应用百分数解决问题可以列式计算, 也可以列方程解答。这些都是本单元
的教学内容。
全单元的教学内容比较多,编排6道例题、 四个练习以及全单元的整
理与练习,大致分成五段教学。
例1、练习一,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 多百分之几(或少百分之几)。这
一段是接着六年级(上册)求简单的百分率编排的。
例2、 例3、练习二,根据国家规定的税率和利率,计算应纳税金额和
可得利息金额。这一段应用百分数的乘法 解决实际问题。
例4、练习三,解决有关折扣的问题,包括设计折扣和根据折扣求现价
或原价 的问题。这一段里有列方程解题,也有列算式解题,列方程求原价
是重点。
例5、例6练习四 ,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百分数问题或分数问题。在
六年级(上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里只教学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百分之
几是多少的问题,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安
排在
本单元,由百分数问题带出。
“整理与练习”综合全单元的知识内容,进一步应用百分数解决实际
问题。
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1.应用概念、联系经验进行推理,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
之几。
例1是一个数比
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问题,“试一试”是一个数比另
一个数少百分之几的问题。学生有求一个数比另一
个数多(少)几的经验,
已能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教材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引导学生
通过推理,探索例题与“试一试”的算法,鼓励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
·线段图直观。例1画出表示
东山村原计划造林面积和实际造林面积的
线段图,还在图上标出了表示实际比原计划多的那一段,帮助理
解“实际
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的含义。让学生体会这是把原计划造林面积作
为单位“1”
,实际多造林的公顷数与原计划造林面积相比。求实际造林比
原计划多的公顷数占原计划的百分之几,需
要分两步解答。
·思路与解法多样。例题用两种方法求得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25% ,
“兔
”的思路是:实际比原计划多造林的4公顷占原计划造林面积的25%,
他先算了4公顷;“鸟”的思路
是:实际造林面积是原计划的125%,比原
计划多25%,他先算了125%。教材希望这些解法都是
学生在线段图的帮
助下想到的,在交流时鼓励思路与方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选择解法。
·类推
并比较。“试一试”解决的问题与例1貌似相同、实质不同。所谓
貌似相同,因为两个问题都是实际造林
面积和原计划造林面积的关系,学
生往往会从实际比原计划多25%得出原计划比实际少25%这个错误
结论。
其实,这两个问题有质的区别,首先是数量关系不同,作为单位“1”的数
量不同,列出的算式不同;其次是两个问题的结果不同:实际比原计划多
25%、原计划比实际少20
%。为此教材里有比较两题的结果,分析结果不
同原因的安排。
·设计题组,加强概念。解答
求百分率的实际问题是应用百分数意义进
行推理的过程,每一个求百分率的问题都计算一个数是另一个数
的百分之
几,各个百分率都有特定的具体含义。练习一里编排一些题组,旨在进一
步加强百分数
的概念。如第4题分别把会游泳人数或不会游泳人数与全班
人相比,得到的两个百分数是不同的。第5题
里既有相同条件求不同的百
分率,也有不同条件求相同的百分率,从中体会数量关系和解题过程的不同。第7题里虽然三个百分率的计算思路一致,由于利用的条件不同,因
而结果也不同。
2.促进经验迁移,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
纳税和收入利息都是生活中常见的求一个数
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问
题。例2教学纳税的问题,例3教学利息的问题,它们的解题思路与数量
关系有相似的地方,适宜编排在一起教学。收获利息要缴纳利息税,在教
学利息的问题前先教学纳税问题
,是合理的安排。另外,税率和利率都是
国家的有关部门规定的,普通公民不需要计算税率和利率,只要
根据规定
的税率和利率计算应缴纳多少税、能收入多少息。所以,这两道例题和练
习二里只涉及
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创造迁移的氛围,让学生主动解决纳税问题。例2求60万元的
5%是
多少万元,从5%的概念出发,利用5%与
60万元的
5
基础上,通过
推理懂得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也用乘法
100
5
计算。计算60×5%转化成6
0×,再次体会两者的数量关系是一致的,
100
5
意义上的共同点,让学生在
100
用乘法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是合理的。把60×5%转化成60×0.05
是计
算百分数乘法的常用策略,当一个数乘分数的计算比较麻烦时,把百
分数化成小数计算的优越就显现了。
例2计算应缴纳的营业税,“试一试”和练习中还要计算应缴纳的车辆
购置税、
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等,都是我国现行的主要税种。税率虽然不
同,计算应纳税额的原理与方法是致的。
学生独立解决一些关于纳税的问
题,实现例题到练习题的迁移。
·接受和理解利息的算法。利
息有规定的算法,把算法告诉学生,理解
算法的数量关系,是比较适宜的教学方法。例3在亮亮存款的情
境里出现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在底注解释本金、利息、利率的意思,让学
生理解年利
息是按年利率计算的,是求本金的百分之几;如果存期超过1
年,还要把年利息乘时间。按照利息的计算
公式列式求得利息,能对利息
的算法有进一步的体验。
我国的税法规定,获得利息要缴纳利息
税,“试一试”计算应缴纳的利
息税以及纳税后的实得利息。例3与“试一试”有序地结合,为“练一练
”
和解答练习二第5、6题作了充分的准备。根据本金、利率、时间、税率计
算税后实得利息的
步骤较多,因此,教科书里的实际问题一般设计成连续
的两问,先算应得利息,再算实得利息,适当降低
解决问题的思路坡度,
减少错误。
3.解答“打折扣”的实际问题,沟通各类百分数问题的联系。
学生已能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
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问题,以及求一个数
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例④教学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
,求这
个数的问题,并沟通三类百分数问题的联系。
·以百分数乘法为相等关系,列方程解决
实际问题。例4已知《趣味数
学》打八折是12元,求书的原价是多少。教材先告诉学生八折是80%,
还在底注里介绍什么是打折扣,以及折扣的含义,指出几折就是十分之几,
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然后让学生思考原价和实际售价的关系,联系打折扣
的含义,得到数量关系“原价×80%=实际售价”
。在这个关系式里,已知
实际售价、求原价,如果设原价为x元,就能列方程解决问题。
·用不同方法检验,沟通百分数问题的联系。检验实际问题的答案,一
般不采用代入原方程的
方法,因为把x的值代入原方程只能检验解方程,
不能检验列方程。教材鼓励学生联系折扣的含义,用多
种方法检验。“兔”
检验实际售价12元是不是原价15元的80%,“鸟”检验原价15元的书打八折后的实际售价是不是12元。例题及两种检验,都在原价、现价、折扣
三个数量里已知两个,求
另一个,它们是有关折扣的三类实际问题。例题
的解答及其检验,体现了各类百分数问题的内在联系。
·进行解决各类问题的练习,灵活应用数量关系。练习三里编排了关于
折扣的各种问题,第1题
已知原价和折扣,求打折后的售价;第2题已知
打的折扣以及打折后的实际售价,求打折前的原价;第4
题根据原价和现
在售价,求打的折扣。学生解决这些问题,能进一步理解折扣的含义和实
际应用
,灵活掌握数量关系。解答这些题都从折扣的具体含义分析数量关
系,首先是“原价×折扣=现价”。在
这个关系式里,如果已知原价求现价,
可以列乘法算式计算;如果已知现价求原价,列方程是常用的方法
。然后
是“现价÷原价=折扣”,即现在售价是原来价钱的百分之几十,就是打了
几折。练习三
的第3题,把已知的百分数改说成打的折扣,启示学生求打
的折扣就是求现价占原价的百分之几十,为第
4题作了铺垫。
4.列方程解答较复杂的百分数问题。
例5把男生人数作为单位“1”,例
6把九月份用水量作单位“1”,两
道题都求单位“1”是多少,在例4的基础上列方程解答。
·利用线段图显示相等关系,分散列方程的难点。求单位“1”是多少的
百分数问题一般列方程解答,
找到相等关系既是关键,又经常是难点。例5
用两条线段分别表示美术组的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先画表
示男生人数的
线段是因为男生人数看作单位“1”。让学生在图右边的括号里填写总人数,
体会
总人数是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和,从而找到相等关系。例6用两条
线段分别表示九月份和十月份的用水
量,先画表示九月份用水量的线段是
因为把它看成单位“1”的量。十月份用的水比九月
份少,也就是“九月份
用水量-十月份比九月份节约的用水量=十月份用水量”,这正是实际问题
的相等关系。教材利用线段图直观反映例5里的两个数量的相并关系,例6
里两个数量的相差关系,有
助于学生理解相等关系。
两道例题列出的方程都形如“x±ax=b”,不仅设单位“1”的量数为x
,
还要用含有x的式子表示女生人数或十月份节约用水的立方米数,这是列
方程的难点。教材让
学生在例5的线段图上用0.8x表示女生人数,看着例
6的线段图思考十月份比九月份节约的立方米数
怎样表示,能有效化解难
点。
·加强数量关系的练习,提高寻找相等关系的能力。第11页“
练一练”
第1题和例5相似,第2题是例5的变式。这些题的特征比较明显,有些
题已知两个数
量的和是多少,求两个数量各多少;有些题已知两个数量相
差多少,求两个数量各多少。已知的和或相差
数经常是分析数量关系的切
入口,两个数量相加得到它们的总数、两个数量相减得到它们的相差数,往往是实际问题里的主要数量关系,也是列方程的相等关系。第12页“练
一练”消化例6的思路,
在说数量关系前先让学生试着画出线段图,在线
段图直观启示下容易说出数量关系。学生看着线段图,联
系已有的经验,
可能说出不同的数量关系式。如美术组人数-舞蹈组人数=美术组比舞蹈
组多的
人数;美术组人数-美术组比舞蹈组多的人数=舞蹈组人数;舞蹈
组人数+美术组比舞蹈组多的人数=美
术组人数。要指导学生从中选择用
于列方程的相等关系,从他们现有的解方程能力出发,选用的数量关系
式
必须保证未知数都在等号的左边。
·带出稍复杂的分数问题。六年级(上册)只教学较复杂
的分数乘法问
题,把稍复杂的求单位“1”是多少的问题安排在本单元,由百分数问题带
出来,
如练习四第14~16题。这些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和求单位“1”
的百分数问题很接近,学生解答百
分数问题的经验能够迁移到解答分数问
题上。教材不编排分数问题的例题,把解答分数问
题安排在练习四的最后
中,意图是十分明显的,让学生在独立解答这些题的过程中实现认知同化。
第二单元 圆柱和圆锥
一、教学内容
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
特征、表面积与体积的计算方法,
还直观认识了圆柱。在这些知识的基础上,本单元教学圆柱和圆锥,主
要
内容有: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圆柱的侧面积与表面积,圆柱和圆锥的体积
计算。
全单元编排了5道例题、四个练习以及整理与练习,大致分成五段教
学。
例1、
练习五,圆柱和圆锥的形状特征;
例2、 例3、练习六,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例4、
练习七,圆柱的体积;
例5、练习八,圆锥的体积;
“整理与练习”综合应用全单元的知识,“实践活动”扩展知识、开拓
视眼。
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1.按“整体—部分—整体”的线索,分别教学圆柱和圆锥的结构特点。
学生认识几何体一般先整体感
知形状,再仔细研究结构与特征,在此
基础上归纳描述,建立形体概念。
例1先教学圆柱的特
征,再教学圆锥的特征。这是因为学生对圆柱已
有直观感受,对圆锥比较陌生。圆柱和圆锥的形状虽然有
明显的区别,但
它们都有圆形底面、弯曲的侧面。先认识圆柱,有利于认识圆锥。
·在现实的
情境中初步认识圆柱和圆锥。例题在图画里呈现许多圆柱、
圆锥形状的物体,让学生从中找出圆柱形状物
体,告诉他们有些物体的形
状是圆锥,还要回忆生活中的其他例子,体会这两种形状的物
体是比较常
见的,为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搜集了丰富的材料。
·观察交流,分别描述圆柱和
圆锥的结构特点。教材要求学生仔细观察
圆柱和圆锥,发现它们的特征。圆柱的特征突出三点:从上到下
始终一样
粗;两个底面是相同的圆形;侧面是一个曲面。圆锥的特征也突出三点;
有一个顶点;
一个底面是圆形;侧面是一个曲面。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
出现圆柱和圆锥的几何图形,图文结合指出圆
柱和圆锥的“底面”“侧面”
和“高”。这些都是与形状特征有关的概念,还是继续教学侧面积、表面积
、
体积必需的基础知识。
圆柱与圆锥的高都是特定的概念,圆柱的高是它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
,
圆锥的高是它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教材在圆柱和圆锥的几何图形里用
虚线画出了圆柱两个
底面圆心间的线段,圆锥顶点到底面圆心的线段,还
在图形外面标注“高”,让学生理解圆柱和圆锥的高
分别是这两条线段的长,
还暗示了测量圆柱、圆锥的高的方法。
·通过识别加强形体概念。第
19页“练一练”找出圆柱形或圆锥形的
物体,进一步突出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加强形体概念。有些物体
的底面是
多边形,不是圆形;有些物体的两个底面都是圆形,但大小不同;有些物
体的两个底面
虽然是相同的圆,但两底之间不一样粗,它们都不是圆柱形
的物体。
·在练习里发展空间观念
。练习五第1题巩固有关圆柱、圆锥特征的基
础知识。第2题指出圆柱、圆锥的三视图,体会从正面、侧
面看到的形状
要用平面图形来表示。第3、4题体会“形”旋转成“体”,“形”的尺寸决
定“
体”的底面大小和高的长短。第5题利用教科书提供的材料制作圆柱、
圆锥,体会侧面是平面图形卷成的
曲面,学会测量底面直径和高的方法,
计算底面周长和面积,复习圆的知识。学生的空间观念在观察、操
作、制
作的过程中得到发展。
2.展开圆柱的侧面、表面、研究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例2教学圆柱
的侧面积,例3教学圆柱的表面积。这样安排,符合知
识间的关系,突出侧面积是认知的重点。
·指导展开圆柱侧面的方法,理解侧面展开后的形状。例2计算圆柱形
罐头侧面的商标纸的面积,在问
题情境里,学生知道商标纸是围到圆柱侧
面上的,于是产生把商标纸展开的愿望。教材指导“沿着接缝剪
开”,接缝
的长是圆柱的高,沿着接缝剪就是沿着高剪,展开是一张长方形纸。学生
在“围—剪
—展—围”的活动中,体会了圆柱侧面展开是一个长方形。
·指点方向,探索侧面积的算法。计算长方
形面积的方法是“长×宽”,
怎样利用圆柱的底面直径和高计算侧面积?需要解决的问题是长方形的长<
br>和宽与圆柱有什么关系。教材让学生研究这些关系,发现长方形的长等于
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
的宽等于圆柱的高。这样,圆柱的侧面积就可以
通过“底面周长×高”计算。得出侧面积算法是推理的结
果,在推理过程中,
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都得到锻炼,空间观念得到培养。
·画出表面展开图
,研究表面积的算法。学生有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
表面积的经验,知道表面积是物体各个面的面积总和
。例3教学圆柱的表
面积,创造已有知识、经验迁移的氛围,要求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圆
柱
的展开图。为了能顺利地画图,例题的第一个问题是沿高展开侧面,得
到的长方形长和宽各是几厘米?指
导学生应用圆柱侧面积知识,先画出侧
面的展开图。第二个问题是两个底面分别是多大的圆?指导学生根
据圆柱
立体图形里的底面直径,画出两个底面圆。通过画图,看到圆柱的展开图
是一个侧面(长
方形)和两个底面(圆形)组成的,由此得出“圆柱的侧
面积与两个底面积的和,叫做圆柱的表面积。”
在小组里讨论“怎样计算圆
柱的表面积”,一要理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步骤,二要根据已知的圆柱的有<
br>关条件,说说侧面积与底面积的算法。由于圆柱表面积计算比较复杂,一
般分步解答。
·灵活应用侧面积、表面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练习六是圆柱侧面积、
表面积的实际应
用,解答问题要重视“数学化”,把实际问题抽象成计算侧
面积、底面积或表面积的数学问题。如第1题
求铝皮面积是计算圆柱形队
鼓的侧面积,计算羊皮面积是求圆柱形队鼓的两个底面积。再如通风管是没有底面的,彩纸糊的灯笼只有下底和侧面。另外,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
表面积,经常要进行繁琐的
乘法运算。为此,本单元提倡学生使用计算器,
把精力用于“数学化”上,用于规划解决问题的步骤上。
3.应用转化策略,教学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把未知转化成已知是解决新颖问题的常用策略
,也是创新精神、实践
能力的表现。教学圆柱的体积公式,运用了转化策略,分三步进行。
·
建立“等底”“等高”概念,形成“等积”猜想。例4教学圆柱体积的
计算方法,首先出示一个长方体、
一个正方体、一个圆锥,图文结合指出
它们的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因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是转化成
等底、
等高的长方体后推导的,学生需要形成“等底”“等高”概念。然后从长方
体、正方体的
体积都可以“底面积×高”计算,得到等底、等高的长方体与
正方体的体积相等。由此猜想,圆柱的体积
也与等底、等高的长方体相等,
形成了研究圆柱体积算法的思路。
·割、拼圆柱,转化成长方
体。圆柱的体积是否与等底、等高的长方体
相等,要看它能不能转化成相应的长方体。学生有圆转化成长
方形的经验,
以此为基础,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16份,切开后拼成了一个近似的长方
体。这
里讲“近似”,是因为拼成的物体的“长”是8段弧组成的曲线。由
此想像,如果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
32份、64份……切开后拼成的物体的
“长”越来越接近线段,拼成的物体越来越接近长方体。在切、
拼操作以
及想像中,实现了圆柱转化成长方体。
·通过推理,得到圆柱体积计算公式。切、拼
把圆柱转化成长方体,圆
柱的体积公式还要通过推理得到。教材先指导学生研究拼成的长方体与原
来的圆柱的关系,看到两个物体的体积相等、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再
体会“底面积
×高”既是计算长方体的体积,也算得了圆柱的体积。由此得
出圆柱的体积公式,并用字母表示,便于记
忆和应用。
4.“估计—验证”探索圆锥的体积公式。
就小学生现有的知识,把圆锥转化成
体积相等的其他物体有些困难。
因此,教学圆锥体积公式采用的方法与圆柱不同
·认识等底、
等高的圆锥与圆柱,估计圆锥体积是圆柱的几分之几。例
5图示了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指出它们的底面
积相等,高也相等。从图画
直观,学生能确定圆锥的体积比圆柱小,教材让学生估计这个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几分之几。这里的估计不要求准确,也不要求全体学生有相同的
答案,说成
1、
1
或其他分数都允许。估计要经过验证才能确认或修正,“估
23
计—
验证”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
·通过实验,发现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的体积关系。首先准备器材,
找等底等高的圆柱、圆锥容器各一个,教材图示了比较底面积和比较高的
方法。然后在圆锥容器
里装满沙子,倒入空的圆柱容器里,看看几次正好
倒满。从倒沙子实验得出圆锥体积是等底等高圆柱体积
的
1
,确认或者修正
3
原来的估计。
·利用圆柱体积算圆锥体积,
推导圆锥的体积公式。上面实验的结论可
以用数学式子表示:圆锥的体积=等底等高圆柱的体积×
1
。圆柱的体积通
过“底面积×高”计算,所以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
1
。
3
3
·编排等底等高圆柱与圆锥的体积关系的专项练习。掌握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关键在理解和应用等底等高圆锥、圆柱的体积关系,即圆柱的体积
是等底等高圆锥的3倍,圆
锥的体积是等底等高圆柱的
1
。练习八里有这方
3
面的专项训练,如第2题、
第4题、第5题等。第2题在圆锥容器里注满
水倒入等底等高的空圆柱容器,水只占圆柱容器空间的1
。因此,水面的高
只是圆柱高的
1
。第5题里的圆锥只与底面直径9厘
米、高4厘米的圆柱
3
3
的体积相等。圆锥与底面直径3厘米、高9厘
米的圆柱的体积不相等,因
为圆锥的底面积不是圆柱底面积的3倍。
5.测量形状不规则的物体的体积。
生活中有大量形状不规则的物体,它们的体积如何测量?
实践活动《测
量物体的体积》解决这个问题。
·转化成圆柱算体积。把土豆放入存水的圆柱容
器,能测量体积。教材
安排小组合作学习,先测量圆柱容器的底面积,以及放入土豆前的水面高
度;再把土豆放进去,测量放土豆后的水面高度。学生能够从水面上升,
体会那段圆柱的体积就是土豆的
体积。进行这项活动要注意两点,一是在
圆柱容器的里面测量它的底面直径和水面高度,并算出底面积。
二是帮助
学生理解水面高度变化与土豆体积的关系。
·利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算体积。同一种
材料,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
值(即比重)是一定的,物体的质量除以比重的商是物体的体积。如铁的<
br>比重是每立方厘米7.8克,一块质量为780克的铁块的体积是780÷7.8=
100(立方
厘米)。这次实践活动的第二个内容就是应用这种关系算体积,
分三步进行。第一步用测量土豆体积的方
法分别测量两块铁块的体积,用
天平称出这两块铁块的质量。第二步把两块铁块的体积和质量填入教材设
计的表格,分别算出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发现比值是相同的。第三步用天
平称出另一块铁块的质
量,通过质量除以比重求出体积。开展这项活动也
要注意两点,一是先测量的两块铁块的体积要尽量准确
,否则,得不到“质
量与体积的比值一定”。二是帮助学生理解质量除以比重的商是体积。
第三单元 比例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教学“数与代数”领域里的比例的意义、比例
的性质、解比例;
还教学“空间与图形”领域里的图形放大与缩小、比例尺的意义、解决与
比例尺有关的实际问题。
把两个领域的知识结合起来教学,既能赋予比例丰富的现实意义,
又
能理解图形放大、缩小的数学含义,还能使解决比例尺的实际问题有更多
的思路与方法。
全单元编排7道例题、三个练习,分成四段教学。
例1~例3、练习九,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比例的意义;
例4~例5、练习十,比例的性质、解比例;
例6、例7、练习十一,比例尺的意义和解决实际问题;
“实践活动”进一步体验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1.在现实情境和画图活动中,教学图形放大与缩小的含义。
图形放大与缩小是图形的一种变化方式,
研究的对象与内容十分具体,
教学应在现实的情境中进行。
·联系“倍”和“比”的知识,揭
示图形放大的含义。例1先教学图形
的放大,在长方形画放大的情境中,要求学生说说“两幅画长的关系
、宽
的关系”。有些学生用“倍”描述,有些学生用“比”表示,都利用了已有
的知识、经验。
这里要注意的是,应该把放大后的画(第二幅画)与放大
前的画(第一幅画)比。教材归纳学生的思考,
指出长方形的每条边放大
到原来的2倍,放大后的长方形与原来长方形对应边长的比是2︰1,就是把原来的图形按2︰1的比放大。在这一段话里,揭示了图形放大的具体含
义,示范了图形放大的规
范表述。
·促进认知迁移,体会图形缩小的含义。在初步理解长方形按2︰1的
比放大以后,
教材提问:如果把第一幅画按1︰2的比缩小,长和宽应是原
来的几分之几?各是多少厘米?引导学生感
受图形的缩小,初步形成图形
缩小的概念。
教学时,可以把图形按2︰1的比放大与图形按1
︰2的比缩小进行比
较。突出比的前项指变化后的图形,后项指原来的图形。2︰1的前
项大于
后项,表示图形放大;1︰2的前项小于后项,表示图形缩小。
·在方格纸上画图形,
进一步体会图形放大与缩小。例2在方格纸上按
照规定的比画出长方形放大后与缩小后的图形,先思考放
大或缩小后的长、
宽各是几格,进一步理解3︰1与1︰2在图形放大、缩小情境里的含义,
加
强对图形放大、缩小的体验。
2.以图形放大为素材,教学比例的意义。
在图形放大的情境
中能够写出许多组对应边长度的比,这些比的比值
是相同的。利用这些比教学比例,一方面使组成的比例
有具体的含义,有
利于理解比例的意义。另方面通过对应边长度的比组成比例,能进一步理
解图
形的放大。
·分别写出各张照片长和宽的比,分析两个比的关系。例3要求分别写
出放大前照
片的长与宽的比,放大后照片的长与宽的比。这两个比也是相
对应的,都是同一图形里两条边的长度比,
而且都把长作前项,宽作后项。
学生思考两个比有什么关系,有人从比值的角度发现它们的比值都是1.
6,
有人从化简比的角度发现它们化简后都是8︰5。上面的活动有两个作用,
一是为教学比例
积累素材。二是发展对图形放大的体会:长方形放大,不
仅放大后与放大前长的比与宽的比相同,而且放
大前长与宽的比和放大后
长与宽的比也相同。
·根据比值相等写出等式,揭示比例的意义。两
个比的比值都是1.6,
两个比都能化简成8︰5,这些都表明两个比相等,因此可以写成等式。等式的左、右各是一个比,表示两个比相等,教材指出“表示两个比相等的
式子叫做比例”,让学生在
现实的情境里首次感知比例的意义。
·写出照片放大后与放大前对应边的长度比,判断能不能组成比例
。根
据图形放大,学生还能写出放大后与放大前两个图形的长的比和宽的比,
判断这两个比能否
组成比例,只要看它们的比值是否相等。经过写出比、
求比值,比较比值的大小、写成比
例等一系列活动,能进一步体会比例的
意义,学会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的方法。
·在常
见数量关系中体验比例的意义。图形放大与缩小为教学比例提供
了生动的素材,认识比例不能局限于图形
的变化。因此,练习九第3题、
第7题扩展素材的范围,在常见数量关系里写比、求比值、组成比例,进
一步加强概念,也为教学正比例作些铺垫。
3.在图形缩小的情境中教学比例的性质。
比例的性质可用来解比例,也是解决实际问题需要的知识。
·利用三角形缩小的数据写比例,
认识比例的内项与外项。例4呈现三
角形缩小的情境,缩小前、后的图形里标有底、高的数据。学生根据
图形
缩小的含义,利用图中的数据,能够写出许多比例。每个比例都由6、4、
3、2四个数组
成,四个数在比例中的位置有规律,这些都为教学比例的性
质创造有利条件。
教材举一反三,
先在6︰3=4︰2里讲述比例的内项与外顶,再让学生
指出其他比例的内项、外项,及时巩固知识。
·在写出的比例中发现基本性质。比例的性质希望学生主动发现,因为
性质比较明显。自己发现
性质,认识深刻、记忆牢固、便于应用。发现性
质是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由个案到全体的过程。“
兔”看到了6、4、
3、2四个数在比例中的位置规律,“猴”发现了性质的具体表现。教材要
求再写出一些比例,体会规律存在于每个比例中。在此基础上,用字母表
示、用语言讲述,理解比例的基
本性质。
4.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解比例。
例5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包括三点内容
:根据图形放大的意义
写出比例,应用比例性质求未知项,指出什么是解比例。
·根据图形放
大,写出比例。例题要求写两张照片长的比与宽的比组成
的比例,在这个比例里有三项是已知的,一项是
未知的。因此,像列方程
解决问题那样,设放大后照片的宽是x厘米,列出的比例是含有
未知数的
等式。
·解比例是例题的主要教学内容。教材里写出了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
外项的积这一步,让学生思考根据是什么,体会应用比例的性质能够求出
比例中的未知项,并通过“试
一试”“练一练”学会解比例。
5.写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理解比例尺的含义。
例6教学比例尺的意义,计算平面图的比例尺。
·认识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例题给出了草坪
长50米、宽30米,草坪
平面图长5厘米、宽3厘米。要求学生分别写出长、宽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教材没有对图上距离、实际距离作解释,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
体会、识别。
·
指导统一单位。教材指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单位不同,先要统
一成相同单位,写出比后再化简。统
一单位,可以把高级单位化成低级单
位,也可以把低级单位聚成高级单位,由学生自主选择。在交流中体
会,
实际距离改写成厘米为单位较方便些。如果把图上距离改写成米为单位,
在化简比的时候较
麻烦。“猴”写了长的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鸟”
写了宽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两个比化简
成相同的比。因此,求平
面图的比例尺,只要利用一组对应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就够了。
·
揭示比例尺的意义。通过写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学生初步感受
了比例尺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教材
指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
做比例尺。”两个数学式子,既精炼地表示了比例尺的意义,又表达
了求比
例尺的方法。
·认识线段比例尺。线段比例尺是比例尺的另一种表示形式。教学线段<
br>比例尺有两点作用,一是进一步体会比例尺的意义,二是能方便地解决求
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的问
题。教材通过解释比例尺1︰1000的具体含义引
出线段比例尺,突出线段比例尺的特点,能直观地表
示图上1厘米相当于
实际若干米(千米)。线段比例尺与数字比例尺的意义是一致的,可
以互相
转化。如P49“练一练”第1题,左图的比例尺是1︰2200000表示图上
1厘米
相当于实际距离2200000厘米(即22千米),相应的线段比例尺也
是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22千
米。右图的线段比例尺是图上1厘米相当于实
际22米(即2200厘米),相应的数字比例尺就是1︰
2200。
6.利用比例尺,求实际距离或图上距离。
利用已知的比例尺,可以求实际距离
或者求图上距离。例7是求实际
距离的问题,求图上距离的问题安排在练习里。例7鼓励解决问题的方法
多样化,“猴”联系数字比例尺的意义解题,“兔”利用线段比例尺解题。
另外,还教学列比例
解决问题。
7.安排实践活动,进一步理解图形放大、缩小的概念。
实践活动《面积的变化
》探索图形放大,面积变化与边长变化的联系。
第一项活动是测量长方形放大后与放大前的长、宽,按图
形放大的概念分
别写出长的比和宽的比,估计放大后长方形面积与放大前的比是几比几,
通过计
算检验估计,初步体验图形放大时边长变化的比与面积变化的比是
不同的。第二项活动测量正方形、三角
形、圆的有关长度并计算面积,把
数据填入表格,发现面积变化与长度变化的关系。第三项活动应用发现
的
变化关系在校园平面图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各项活动的内容多、容量大,要仔细看书,
明白每项活动的任务与要
求。发现规律需要过程,三项活动体现出“初步感知—研究发现—理解应
用”的过程,学生不仅获得知识,也发展了数学思维。
通过实践活动,对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
能有更清楚的认识,进
一步明白这里的比是相应边的长度比,不是图形的面积比。
第四单元 确定位置
一、教学内容
学生认识了生活中的八个方向,
能够用量角器量角与画角,还掌握了
比例尺的知识。本单元综合应用已有的经验,用方向和距离比较准确
地表
示物体所在的位置。
编排3道例题和一个练习,把教学内容分成四段。
例1,理解新的方向词,用方向和距离讲述物体的位置;
例2,根据物体所在的方向和距离,在平面图上指出它的位置;
例3,用方向和距离描述行走的路线;
实践活动《实际测量》
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1.知道了物体所在的方向和距离,就能确定位置。 生活中用方向表示物体的位置不大精确,因为东北、东南、西北、西
南的范围比较宽,而且仅有方向
,没有距离。用方向和距离比较准确地表
示物体的位置,涉及了方位、角度、实际距离三个具体内容。
·引出新的方向词。本单元先后教学四个方向词,它们是北偏东、北偏
西、南偏东、南偏西,这
些词是人们约定的,不能随意创造或变化。
例1联系原有经验,航海情境图上灯塔1在轮船的东北方向
,灯塔2
在轮船的西北方向。教材指出,东北方向叫做北偏东,西北方向叫做北偏
西,引出了两
个新方向词。在原有方向知识基础上认识新方向词,有助于
理解词的具体含义。北偏东即正北往东偏些,
北偏西即正北往西偏些。理
解了北偏东、北偏西,再认识南偏东、南偏西就容易了。
·用角度
准确表示方向。北偏东仍然是较宽的范围,用来表示方向还不
够精确。教材指出“从航海图上可以看到,
灯塔1在轮船的北偏东30°方
向。”这里的北偏东30°方向表示了轮船为端点的一条射线,灯塔1是
这条
射线上的一个点。因此,方向词的后面添上角的度数,才能准确描述物体
所在的方向。教学
这个知识,不仅让学生学会如何表示方向,还要体会这
样表示的好处。
·用距
离准确表示位置。北偏东30°讲了方向,在这个方向上,哪里是
灯塔1?于是,量出灯塔1到轮船的图
上距离,根据比例尺,算出实际距
离。“轮船北偏东30°方向6千米处”准确地描述了灯塔1的位置。
例1有序地安排三个知识点的教学,让学生逐步体会方向和距离能够
确定位置。
2.在平面图上指出物体的位置。
例2根据物体所在的方向与距离,在平面图上标出它的位置
。这道例
题里没有新的知识,只是理解“北偏东40°方向2千米处”的基础上画图。
画图通常
分两步,先画出北偏东40°方向,再在这个方向上画出相应的点。
教材让学生先画图,再交流画的方法
与体会。
·用量角器画射线。“北偏东40°”是以灯塔为端点的一条射线的方向,
在图上表
示清凉岛的位置,应该画出这条射线。画射线可以使用量角器,
把表示灯塔的点作顶点,正北方向为角的
一条边,偏东40°角的另一条边就
是北偏东40°方向。
·算出图上距离,在射线上描点。
2千米是清凉岛到灯塔的实际距离,
在平面图上表示清凉岛的位置,需要这两点间的图上距离。平面图绘
出的
是线段比例尺,“鸟”选用了比较方便的算法求图上距离。算出图上距离4
厘米,就能用直
尺在射线上找到相应的点表示清凉岛。
3.用方向和距离描述行走的路线。
例3说说李伟从家到学校的路线,在现实的情境里应用方向距离确定
位置的知识。
李
伟家到学校的路线是三条线段组成的折线,描述行走路线要依次逐
段地说,每一段都应说出行走的方向与
路程。“兔”和“鸟”描述的共同点
是都清楚讲述了方向与路程,不同点在用的方向词上。两种讲述都正
确,
要提倡像“鸟”那样说,通过具体应用巩固确定位置的知识。示意图上有
两个60°角,其
中一个用于描述上学路线,另一个描述放学路线。
4.测定地面上相隔较远的两点间的距离。
受测量工具的限制,地面上相隔较
远的两点间的距离,往往不能一次
就直接量得。这就需要先通过两点测定一条直线,把两点间的距离分成
几
段,逐段测量并相加。实践活动《实际测量》教学这种方法。
·认识工具。测量较短的长度
,有各种尺供选用。平整土地、兴修水利、
架桥铺路……都需要测量较长的距离,仅用尺不能直接度量,
还需其他工具,
如标杆、测绳等。
·测定直线。使用标杆在两点之间测定直线,是这次实践活
动的主要内
容。教材通过图画表达在A、B两点间测定直线的方法,先在A点和B点
各竖一根标
杆,然后在两点间的C点和D点竖标杆。要使所有标杆都在同
一条直线上,一名男孩观察,女孩在调整。
这样就把A、B两点间的距离分
成三段测量,各段长度的总和就是A、B两点间的距离。
看懂图示的方法以后,在操场上选择相距较远的两点,实践这种方法。
·步测。没有测量工具
或者测量要求不高的时候,可以步测。步测需要
知道一步的长度,教材指导获得步长的方法,设计了求步
长的活动。学生
按教材的设计,就能算出平均步长。
·目测。如果对测量结果的要求不高,还
可以目测。教材讲了什么是目
测,介绍了练习目测的方法。目测技术要经过大量练习才会逐渐掌握,小<
br>学生只能知道目测,进行的目测是很不精确的。
第五单元 正比例和反比例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在常见数量关系的基础上编排,教学正比例关系和反比例关系。
与过去的《大纲》教材相比,本单元加强对正比例和反比例的理解,重视
对正比例关系图像的认识与简单
应用,不利用正比例、反比例解答应用题。
全单元编排3道例题、一个练习,教学内容分成两段。
例1、例2,正比例的意义、正比例的图像;
例3,反比例的意义。
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1.细致安排学生的首次感知。
正比例概念和反
比例概念都要在充分的感知活动中形成,例1和例3
分别是学生首次感知正比例关系与反比例关系,教材
作了很细致的安排。
例1把感知过程设计成四步。
·写比、求比值、解释比值。例1呈现的表
格里是一辆汽车行驶的时间
和路程的数据,让学生从中选择几组相对应的路程和时间,分别写出比并求出比值,发现所有比的比值都是80,体会这个比值是汽车行驶的速度,
这辆汽车的行驶速度始终
不变。
·用数量关系式表示比值一定。写出的各个比的数量关系相同,可以用
路程
式子“ =速度(一定)”表示它们的共同特征。学生对“路程比时
时间
间等
于速度”很熟悉,而“速度(一定)”是例1数量关系的特点,首次感
知正比例关系的要点就在这里。
·体会相关联的量。正比例是两个相关联量的关系,教材指出路程和时
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说
它们“相关联”,是因为时间变化,路程也随着变
化。
·揭示正比例意义。在前三步感知活动
的基础上,告诉学生:当路程和
相应的时间的比值总是一定时,就说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行驶的
路程和时间叫做成正比例的量。
例3首次感知反比例关系,也分四步进行。依次是:观察表格
里的数
据,笔记本的单价变化,购买的数量也变化,但总价始终不变;用数量关
系式表示积一定
;理解相关联的量;揭示反比例意义。
2.变换情境,让学生反复感知。
仅有例题的首次感
知还不能形成正比例、反比例的概念,需要反复感
知,积累充分的感性认识。P62“试
一试”、练习十三第1题再次感知正比
例关系,P65“试一试”、练习十三第6题再次感知反比例关系
。
·选择与例题不同的数量。P62“试一试”里购买铅笔的数量与总价是
相关联的量,它们
的比值(单价)保持不变。练习十三第1题里碾米机的
工作时间与碾米数量是相关联的量,它们的比值(
工作效率)保持不变。
学生在感知正比例关系的同时,体会这种关系是生活中常见的。
·提出
问题,引导有序地思考。“试一试”和练习题分别设计四个和三个
连续的问题,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思考,
独立、主动经历感知过程。
·重温发现正比例关系的方法。几个连续问题里的学习活动依次是:找到相关联的两种量→写出几组对应数量的比并求比值→比较比值的大小,
解释比值的意义→用数量关
系式表达比值一定→作出成正比例的结论。这
些活动与例题保持一致,重温了认识正比例关系的过程,为
判断两种量成
不成正比例打下了基础。
3.建立正比例、反比例的概念。
本单元教
学要形成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概念是一类现象共同的本
质特征的反映,形成概念要对感性认识进行抽
象与概括。
·提取共同特征。各个成正比例的实例中都有两个相关联的量,两种量
相对应的数
的比值总是一定的。各个成反比例的实例里也有两种相关联的
量,它们相对应的数的积是一定的。这些分
别是正比例、反比例的本质特
征,建立概念,要把这些共同特征提取出来。
·用字母表示关系
与特征。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
示它们的比值或者表示它们的积,用字母组成的式子
表示正比例和反比例
关系,是认识的一次抽象,概念在抽象中形成。
4.应用概念,判断比例关系。
形成概念是为了更好地认识和把握客观世界,在现实生活中应
用概念
识别、判断和推理。正比例和反比例是常见的数量关系,判断比例关系还
能初步体验函数思想,发展数学思考。
·判断具体问题里的正比例、反比例。第63页“练一练”、第
65页“练
一练”分别判断两种量成不成正比例或反比例,并说出理由。要根据正、
反比例的意
义,利用表格里的数据,按照例题和“试一试”的方法与步骤
进行思考。通过判断,进一步理解正比例、
反比例的意义。练习十三第2、
7两题也作出类似的安排。能够在具体问题里进行判断,是本单元的基本
要
求。
·利用反例加强概念。第66页第3题通过画图、计算和填表,理解正
方形面
积与边长不成正比例。第68页第8题通过看图、填表,理解长方形
周长一定,长和宽不成反比例。这些
都是在具体问题里作出的判断,能使
学生深刻体会正比例、反比例的特征,从而加强概念。
·
初步进行稍抽象的判断。第70页第12题没有提供具体的数据,判断
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或反比例,
是较高的要求。虽然思维比较抽象,也
要按照判断正比例、反比例的一般程序,先找到相关联的量,研究
两个量
是不是比值一定或者积一定,然后作出结论。其中的(2),一个人的年龄
与体重不能看
作相关联的量,而且它们的比或乘积都没有实际意义,更谈
不上比值一定或积一定,因而既不成正比例,
也不成反比例。
5.认识并简单应用正比例的图像。
正比例图像是一条射线(中学里是一条
直线),反比例图像是曲线(中
学里是双曲线)。本单元只教学正比例的图像,不教学反比例的图像。
正比例图像的教学要求有两点,一是联系画折线统计图的经验,在方
格纸上描出表示各组对应数
量的点,知道所描的点在同一条直线上。二是
已知一组相对应的数量中的一个数量,在图像上估计另一个
数量是多少。
第六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教学内容
转化是解决问题的常用策略。转化能把新颖的问题变成已经认识、已
能解决的问题,从而创造性地利用
已有的知识、经验。转化能把复杂的问
题变成较简单的问题,从而便捷地找到问题的答案。本单元教学转
化策略。
学生在过去的数学学习中经常进行转化,已经积累了关于转化的体验。
本单元深入体
验转化,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编排2道例题、一个练习,把
教学分成两段进行。
例1,回顾以前进行的转化,从策略层面上认识它,体会转化的价值。
例2,利用已有分率进行推理,转化较复杂的分数问题,发展思维的
开放性和灵活性。
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1.让学生体会转化,感悟策略。
策略是在解决
问题的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再认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
其中的思想方法是形成策略的有效途径。学生曾经
进行过许多转化,是感
悟策略的宝贵资源,本单元从回顾以前进行的转化开始,例1的教学分三
步进行。
·利用图形的直观作用引发转化。方格纸上呈现两个形状不同的图形,
不容易直接看
出面积是否相等。学生会想到把两个图形都转化成长方形,
再比较面积的大小。其中一个图形平移它的一
部分,另一个图形旋转它的
两小块,转化成的两个长方形长相等、宽也相等,面积肯定相等。这个问题利用直观情境让学生主动转化,初步体会转化有助于解决问题。
·回忆曾经进行过的转化,体会
转化是一种策略。教材指出转化是策略,
让学生回忆曾经运用转化策略解决的问题,进一步体验转化。第
72页列举
了推导面积公式时转化,计算小数乘法、分数除法时转化,这些仅是曾经
进行过的一
部分转化,学生还能说出许多。教学时要让学生充分回忆,简
要说说怎样转化的,转化有什么好处,达到
体验转化的目的。
·有意识地应用转化解决问题。“试一试”计算四个异分母分数的加法,
数形结合,把原式转化成1-
1
,能很快说出得数。“练一练”计算多边形
16
周长,在图形启发下转化成求长方形周长的问题,实现了化繁为简。通过
这两个问题的解 答,再让学生说说解题策略,不仅深刻体会了转化,还能
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2.指导学生转化稍复杂的分数问题。
例2是较复杂的分数问题,在本册教材第一单元里,这 样的问题要列
方程解答。通过转化,能很容易地列式计算。
本单元转化分数问题,目的在于让 学生体会化繁为简,增强策略意识。
同时,更好地理解分数的意义及相关的概念,发展推理能力。并不要 求学
生掌握转化复杂分数问题的技巧,更不要求他们独立进行转化。例2以及
练习十四里的分数 问题,都是教材指点下的学生转化。。
·用原有的方法解题。教学例2,先让学生列方程解答,这是旧 知识。
用原有方法解题有两个目的,一是熟悉题目里的数量关系,理解题中的分
数的意义,为转 化作准备。二是感受原来的解题比较麻烦,转化后的解题
十分方便,为比较解法作准备。
·指 出转化的方向。教材说:“如果把男生人数是女生的
2
”转化成女生
3
人数是 美术组总人数的几分之几,就可以直接用乘法计算。在这句话里提
出了转化,指出了方向,要通过转化题 目里的分数,使题目变成简单的分
数乘法问题。教学时应该让学生仔细阅读这句话,明白把已有的那个分 数
转化成什么分数,解释为什么转化后就可以直接用乘法计算。
·学生联系已有经验进行转化 。转化要应用概念进行推理,对现有的信
息进行深度开发,“创造”出新的有价值的信息。把男生人数是 女生的
2
转
3
化成女生人数是总人数的几分之几,是进一步沟通男生人数、女 生人数、
总人数三者的倍数关系。由于分数与除法、比都有联系,因而学生转化的
思路必定是多 样的,而最终的结论是一致的。
·解答转化后的问题。得出女生人数是美术组总人数的
3,求女生人数
5
就很方便了,因为原来的题被转化成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
多少的乘法问
题了。让学生列式计算,能感受方便,从而又一次体会转化对解决问题的
作用。
需要再次指出的是,练习中的分数问题也是在教材指点下的学生转化。
呈现图形直观,填写应联
想的分数,降低了转化的坡度。学生只要在教材
提供的条件下通过推理实现转化。
第七单元 统 计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教学扇形统计图,众数与中位数。
在前几册教材中教学了条形图和折线图,学生初步了解这些统计图的
特点,能够有选择地使用。扇形统
计图与条形、折线图不同,它反映部分
与整体的关系,表达各部分占总数的百分之几。因此,教学扇形统
计图,
使呈现统计数据的形式更多样了。
众数与中位数是常用的统计量。在许多场合,平均数
不能确切地反映
一组数据的基本情况,经常使用众数或中位数来显示。因此,教学众数与
中位数
能提高数据分析的能力。
全单元编排4道例题、两个练习,把内容分成两段。
例1和练习十五,教学扇形统计图;
例2~例4和练习十六,教学统计量。例2讲众数,例3、例4讲中位数。
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1.看懂扇形图,利用数据解决问题。
扇形统计图的
教学要求是看懂图的内容,理解图上的每个百分数的具
体含义,能利用图呈现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计
算。不教学制作扇形统
计图,因为画扇形比较麻烦,不必把教学精力耗费在画图上。
学生有圆的认识,有百分数的概念,能够看懂扇形统计图。
·看图、交流,理
解图里的信息。例1让学生看我国陆地地形分布情况
统计图,在小组里交流看到了什么,看懂了什么。教
材呈现了交流的场景,
虽然学生的讲述不完整,但都说出了从图中获得的信息和自己的理解。有
人说得具体些,有人说得概括些,通过交流可以整理出以下三点:这幅统
计图用一个圆表示我国国土总面
积;圆被分成大小不同的5块,每块表示
一种地形,哪种地形的面积大(小),统计图里相应的那块就大
(小);标
注的五个百分数,分别表示五种地形的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百分之几。
·计算、填
表,体会图的特点。例题告诉学生,我国国土总面积是960
万平方千米,让他们算出各类地形的面积分
别是多少。计算要利用图中的
各个百分数,从而体会扇形统计图表示的是各个部分数量与总数量的关系,
知道它与条形、折线统计图的不同。
·比较、估计,利用图的特点。扇形统计图通过各个扇形
有大有小,反
映各个部分数量有多有少。图的直观形象,容易引发比较、估计和判断。“练
一练
”第2题,看着统计图,学生会想到我国的人口多,人均占有的国土
面积少。练习十五第1题的两幅扇形
统计图里能清楚看出哪天的食物搭配
比较合理。第2题把果盘看成一幅扇形统计图,根据花生米所占的面
积,
能估计出其他几种干果所占的面积。解答这些题利用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又进一步体会了
它的特点。
2.整理数据,认识众数。
例2教学众数的知识,包括众数的含义,得到众数的方法,以及众数
的实际应用。
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由于出现的次数最多,
因而有一定的代表性。 <
br>·观察表格,初步感受众数。表格呈现9人做黄豆发芽试验的数据,学
生最感兴趣的是哪些人的试
验做得最好。例题因势利导,让学生找出发芽
几粒的人数最多,有几人。通过发芽17粒的人最多,感受
17是这次实验
发芽粒数的众数。
·排列数据,理解众数的意义。教材把表格
里9人的发芽粒数依次排列,
指出这些数据中“17出现的次数最多,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在这句话
里讲了众数的意义: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还含有求众数的方法:在一
组数据中寻找出现次数
最多的数。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意义建构众数的概
念。
·求平均数,区别新旧概念。众数和平
均数都是统计量,平均数是三年
级教学的。教材要求学生算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通过计算回忆平均
数
的知识,体会平均数与众数的意义不同,求法不同,从本质上区分这两个
概念。
·
联系实际、应用众数。第79页“练一练”第2题,如果把上周销售
男鞋的尺码一双一双地记录下来,在
这组数据中25.5出现的次数最多,有
48次,因此25.5是众数,这个众数会影响鞋店今后的进货
。
3.分析数据,认识中位数。
例3和例4教学中位数,前一道例题以形成概念为主,后一道例题教
学算法。
·创设
情境,产生需要。例3呈现一张九名男生的跳绳成绩记录单,对
7号男生的成绩进行分析。有人利用平均
数,指出7号男生跳的比平均数
少,意味他的成绩不够好。有人把九名男生的跳绳下数从多到少排列,发
现7号男生处在第三名,认为他的成绩不错。不同分析出现不同的评价,
而且差异明显。“为什
么跳的比平均数少,成绩还是第三名?”是许多学生
的疑问,教学中位数就能解开这个疑。
·
排列数据,讲解概念。一组数据的中位数,是指这组数据按大小顺序
依次排列,处于最中间的那个数。这
既是中位数的概念,也是找中位数的
方法。教材把九名男生的跳绳成绩从大到小排列,很容易找到中间的
数,
理解它就是中位数。
·评价7号男生的成绩,用中位数合适。九名男生
中有2人的成绩十分
突出,分别是182下和170下,这两个优异成绩拉高了全组的平均成绩。
事实上,九人中只有2人的成绩在平均数之上,其余7人的成绩都低于平
均数。可见,平均数在这里并
不反映一组数据的实际状况,用中位数表示
这组男生的跳绳水平比较合适。
一组数据的个数如
果是偶数,按大小顺序排列,正中间有两个数。求
这组数据的中位数的方法,是例4的教学内容。 ·适时指点算法。例3初步教学中位数的意义和求法,例4寻找十名女
生跳绳成绩的中位数,学生会
主动把这些女生的跳绳下数按大小顺序排列。
在找中位数时,发现这组数据一共10个,正中间有两个数
,于是产生疑问
“中位数是几呢?”教材适时指出:正中间有两个数的,中位数是这两个
数的平
均数。在教材的指点下,学生通过计算正中间的104和102的平均
数,得到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10
3。
·用中位数分析、评价数据。求得中位数103,把10号女生的成绩同
中位数相比,可
以看到略小于中位数,表明这名女生的成绩在整体中的位
置是较偏后的。仍然用中位数评价其他女生,可
以判断各人的成绩在整体
中的大致位置。
像这样用中位数进行数据分析,比平均数方便,有时比平均数合理。
4.选用合适的统计量,反映数据的实际状况。
到现在为止,陆续教学了三个统计量,分别是
平均数、众数、中位数。
有些时候,三个统计量都能确切反映数据的基本情况。也有些时候,统计
量会引起误解,有误导作用。所以,选择合适的统计量是十分重要的。
选用统计量又是比较复杂而困难的。本单元只是初步教学选用,要求
不高,难度不大。
·如果一组数据的众数出现的次数很多,这时的众数具有代表性。第82
页练习十六第1题里,十名男
生身高数据的众数是153,众数在这组数据
里出现了3次。十名女生身高数据的众数是
148,众数在这组数据里出现5
次。显然,女生身高的众数更具有代表性。
·如果一组数据
里有极端数据,这时的中位数具有代表性。这里所谓的
极端数据,是指和其他数据相比,明显大许多或小
许多的数。极端数据影
响了平均数的代表性,会把平均数拉大或者拉小。第81页“练一练”2位
同学家庭住房面积分别是43平方米和50平方米,比其他同学家庭住房面
积小得多。因此,九位同学
家庭平均住房面积只有77平方米,低于中位数
84。如果选一个统计量表示这九位同学家庭的住房情况
,中位数是比较合
适的。第81页第2题里,A飞机的飞行时间特别短,是一个极端数据。这
个
数据使八架飞机的飞行时间的平均数明显小于中位数,也使平均数失去
了应有的代表性。如果A飞机不飞
,其余七架飞机的飞行时间里没有极端
数据,平均数和中位数应该比较接近,都可以用来表示七架飞机的
飞行水
平。第3题里工资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1800、1100、1000,
平均
数远远大于中位数和众数,是由于总经理与副总经理的工资远远高于
其他人。反映员工工资实际情况的统
计量应该选中位数或者众数。
第八单元 总复习
本单元全面、系统地复习小学
阶段教学的数学知识,内容很多。仍然
分四个领域编排,每个领域又分成若干段,有利于突出各段的复习
重点,
进一步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重要的思想方法。
复习每段的知识,设计了两个栏目
。先是“整理与反思”提出几个问
题引导学生回忆这段里的主要知识内容,沟通知识间的联系,优化、完
善
认知结构。然后是“练习与实践”,安排一些习题让学生解答,更好地掌握、
应用知识,提高
解决问题的能力。两个栏目既是教材的编写设计,也是复
习的主要活动。
一、“数与代数”领
域的内容分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式与方程、正比
例和反比例四段编排。
1.
“数的认识”复习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的意义和计数方法,
这些数的联系与区别;分数性质、小数
性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有关倍
数和因数的知识;数的实际应用。
·在数轴上填整数、小数
、分数,理解数的意义和相互关系。第83页
第1题在数轴上填数,可以看到:负数与正数是方向相反的
数,正数大于0,
页数小于0;把整数1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是分数;
分
子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可以与整数相互改写;分子不是分母倍数的假分
数可以与小数相互改写。
·结合具体素材读、写多位数,改变数的计数单位,求近似数。第6题
通过写多位数,复习十进制计数
法,包括计数单位、数位顺序、数位分级、
多位数的组成等。第9题把读多位数、改变多位数的计数单位
、求多位数
的近似数以及比较多位数的大小结合起来,进一步突出数的意义。读多位
数一般先分
级,还要遵循读数的规则,尤其是数里的0的读法规定。改变
多位数的计数单位与求多位数的近似数能方
便应用和表示,改变计数单位
没有改变数的大小,求近似数一般使用四舍五入法。比较数的大小可以凭<
br>数感,也可以分析数的组成,两者结合效果会更好些。四个省的面积用平
方千米为单位,用到整数
;用万平方千米为单位,用到小数。这里还带着
复习小数的知识,包括计数方法、读写方法、比较大小的
方法等。
·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性质、小数性质改写数与式。第7、8
两题移动小数
点的位置,计算小数乘(或除以)10、100、1000,这些知
识常用于名数的化与聚,还是小数乘
法与整数乘法的联结点。第11题先复
习分数和除法的关系,分数的基本性质。再应用这些知识进行小数
、分数、
百分数的相互改写。
·数形结合,发展数感。第13题直观看出涂色部分占整个图形
的几分
之几,把分数改写成百分数,体会分数与百分数都能表示一个数与另一个
数的倍数关系。第5题的(3)显现了分数还能表示具体的数量,而百分数
不能。第14题把五个百分数
填到扇形统计图上,从形的直观估计数有多大,
用数刻画每个扇形与整个圆的关系。
·用卡片
摆数,复习倍数和因数的知识。第10题用四张数字卡片摆两
位数,利用摆出的数复习质数与合数、奇数
与偶数的概念,回忆2、3、5
的倍数的特征,以及公倍数、公因数的含义。把许多知识融合在一个活动
之中,使知识不孤立,复习不枯燥。
·感受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练习与实践”里的习题
,大多数都取材
于现实生活。应注意第3、4两题,在车票、商品标识以及报纸、网络上寻
找数
的信息,体会数的具体含义,感受数能表示数量的多少,也能表示次
序或用于编码。
2.“数
的运算”复习四则计算的意义和算法,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加
法和乘法的运算律。在整理笔算方法的同时
,重视口算和估算,进一步提
高计算能力。应用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发展思路。
·应该掌握的
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以及相应的小数加、
减法;百以内的两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除以
一位数,以及相应的小数乘、
除法;容易计算的分数加、减、乘、除法。
·应该掌握的笔算。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相应的小数加、减法;三位
数乘或除以两位数,相应的小数乘、除法;比较简单的
分数四则计算。
·应该掌握的估算。把参加运算的数看作它最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
数,口
算整十、百、千数的四则计算,估计得数大约是多少。
·灵活选择计算方式。解答第88页第5题里的
各个问题,要求学生能
口算则口算、要笔算则笔算,大数目用计算器算。选用适宜的计算方法是
计算能力的表现,提高了计算效率。
·主动采用简便运算。运算律是加法、乘法的固有规律,应用运算
律改
变了原来的运算顺序,在特殊条件下能使计算简便。先复习运算顺序,再
复
习运算律,要深入理解运算律的内容和作用,把握简便运算的条件与时
机。第89页1~3题分两个层次
编排,前两道题分别按运算顺序和运算律
计算,体会知识的应用。第3题把前两题的内容综合起来,增加
了选择性,
通过选用合适的算法,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解决实际问题。解决的实际问题,
有四、五年级教学的,多数是六年
级教学的。复习解决实际问题要加强数量关系,突出解题思路。挖掘条
件
间的联系,进行信息的再加工;沟通未知与已知的联系,规划解题的步骤。
充分利用分数、百
分数的概念进行推理,充分利用题组体会不同问题的内
在联系。第11、12题的信息量大,解决的问题
多,与生活联系紧。要鼓励
学生独立理解题意并解答,交流解题的体验,自己再提出和解决一些问题,<
br>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3.“式与方程”复习字母表示数,等式与方程的概念,等式性质和解<
br>方程,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体验字母表示数的意义,掌握书写规则。用字母表示数能简约而
概括
地描述数量关系、运算律、计算公式……是初步的符号化与模型思想。让学
生举出一些用字
母表示数的例子,引起回忆。“练习与实践”第1题,要严
格遵守字母表示数的书写规则,体会字母表示
数的好处。
·应用等式性质解方程。小学阶段的方程一般有三个特点:方程里只有
一个或两个
运算符号(包括省略未写的乘号);未知数不在减数或除数的位
置上;根据等式的性质求解。
·列方程解答实际问题。有些问题如果列算式计算,思路曲折、列式困
难,如果列方程解答显得顺畅、方
便。这些问题里要求的数量经常是倍数
关系中的一倍数,分数或百分数问题的单位“1”,以及其他数量
关系式中
的乘数。如“练习与实践”第3、4、5、7、8题等。
第6题利用“码”与“厘米
”的换算关系,把码数与厘米数相互换算,
体会什么时候列算式,什么时候列方程。
<
br>4.“正比例和反比例”复习比的意义和性质,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正
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有关
比例尺的知识。
·用测量、调查获得的数据或统计表里的数据写出比、体会比的意义。
两个数
相比可以看作这两个数相除。如果两个数属于同类量,它们的比值
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教材让学生在
写出比的活动中体会比的意义,写
比所需要的两个数,通过调查、测量获得,或者到统计表里提取。组成
的
比要化简或者求比值,这就复习了比与除法的关系以及比的基本性质。
·通过组成比例,体
会比例和比的联系与区别,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
叫做比例,这句话讲述了什么是比例,也指出了比例和
比的联系。比例由
两个比组成,每个比都有前项和后项。因此,比例有四个项,即两个外项
与两
个内项。第3题先写出四个比,再估计哪两个比能组成比例,还要计
算验证。估计与验证都围绕比值是否
相等进行,比例的意义得到了回忆和
加强。
·通过判断,复习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正比例
和反比例都是本册教
科书刚教学的内容,第95、96页的7~9题判断两种量成不成正比例、成
不成反比例,复习概念。第7题的两张表格给出两种相关联量的若干组相
对应的数,通过写比、求比值
或者列乘式、算出积,作出相应的判断。重
温认识正比例和反比例的过程,细致地回忆正比例和反比例的
意义。第8
题的判断稍抽象些,对加强数学概念,开展有条理的思考很有益处。第9
题里有三个
内容,依次是利用图像上的数据,判断行驶路程与耗油量成不
成正比例;利用已有的图像估计行驶75千
米大约用多少升油;画出汽车在
市区行驶时的正比例图像。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复习比例尺
的知识。复习比例尺的知识仅编排一
道题,利用平面图的比例尺和量出的图上距离,计算相应的实际距离
。教
学第10题要说说这幅平面图的比例尺和具体含义,从线段比例尺得出数值
比例尺,回忆比
例尺的意义和算法。要通过解题归纳求实际距离的方法及
注意点,还要说说怎样求图上距
离。
二、“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内容分图形的认识与测量、图形与变换、图
形与位置三段编排。 <
br>1.“图形的认识与测量”按线—角—形—体的顺序整理知识,把形、
体的特征与求积计算结合复
习。
·回忆直线、射线、线段的特征,整理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小学数学里,把
直的、有两个端点的线称为线段,线段向一端无限延长得
到射线,向两端无限延长得到直线。这些既是线
段、射线、直线的概念,
也是它们的关系。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互相平行或相交,垂
直是特殊的相交。
“练习与实践”第2~4题还复习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两点间的距离、
点到直线的距离等知识。
·整理学过的角,用工具度量角的度数、画垂线与平行线,再认平面图
形的底和高。教材要求围
绕角的顶点旋转角的一条边,整理学过的角,把
各类角的名称、图形与特征填写在第98页的表格里。第
99页第6题测量
三个角的度数,左边的那个角使用量角器比较方便,右边的角稍麻烦些。
第7
题画长方形、画圆的两条互相垂直的直径、画平面图形的高,复习线
段间的平行、垂直关系,以及使用工
具度量长度和作图的方法。
·复习三角形的知识,包括三角形的分类、边特殊的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内角和180°等内容。第97页左边的集合图表示三角形的分
类,在四年级(下册)
教科书里出现过。右边的图表示等腰三角形是特殊
的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这幅图在
教材中第一次出现,
教材提问“等边三角形也是等腰三角形吗?”帮助学生理解图的意思。
解
答第99页第8题运用两个知识,一是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都大于第
三边,二是等腰三角形的两腰一样长
。第9题在应用三角形内角和180°的
同时,还应用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或比的知识。
·按一般到特殊的线索整理四边形。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是四边形,梯
形、平行四边形、
长方形、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四边形。教材第98页分析图
形间的一般与特殊关系,回忆整理各种特殊四边
形的结构特点。要注意的
是,梯形与平行四边形都是特殊的四边形,它们之间是并列关系,不存在
一般与特殊关系。
·回忆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的意义,常用的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由
线
段围成的平面图形的所有边的长度和是它的周长,围成的面的大小是它
的面积。教材让学生说说这些概念
,复习周长与面积的意义。第101页第
1题画出长10厘米的线段,复习长度单位厘米、分米和米。第
2题折出1
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复习面积单位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学过的长度单位
还有千米、
毫米,面积单位还有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复习长度单位
与面积单位要突出1个单位是多长、多大,
清晰表象;要整理相邻单位间
的进率,进行简单的换算。
·回忆学过的周长公式,整理面积公
式。长方形、正方形是三年级教学
的,那时只根据周长的意义计算,现在可以得出计算公式。整理各种图
形
面积公式的推导,再次体验转化策略,深入理解各个公式的内涵,避免机
械记忆。第101页
第4、5两题简单应用周长、面积的计算方法,加强面
积与周长的概念。第9题画出与长方形面积相等的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梯形,进一步掌握面积公式,发展逆向推理的能力,应鼓励思路多样、画
法多样。
·计算面积,探索规律。第102页第10题,在同样大的正方形里,画
1个最大的
圆、画4个尽量大的圆或者9个尽量大的圆,每个图形的圆面
积占正方形面积的百分比是相等的。第11
题用枚举策略解决问题,在表格
里能看出宽的变化、长的变化以及面积的变化,从而得到面积最大的围法
。
·复习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的特征,发展空间观念。回忆这些
形体的特征,应在直
观情境中,看着实物或者看着立体图形进行。画出这
些几何体的三视图,画长方体、正方
体的展开图,把长方形、直角三角形
旋转得到圆柱、圆锥,都是为了发展空间观念。第104页第4题寻
找长方
体的左视图,需要知道长方体的宽与高,这两个数据分别从正视图、上视
图里得到。 <
br>·回忆表面积、体积的意义,整理常用的体积单位。复习长方体、正方
体、圆柱的表面积要组织新
的认知结构。首先理解表面积是每个几何形体
所有面的面积总和,然后理解这些几何形体的表面积都是侧
面积加两个底
面积,侧面积都可以“底面周长×高”计算。
物体的体积和容器的容积是两个概
念,计算体积要在物体的外面量长
度,计算容积要在容器的里面量长度。体积和容积的单位是一致的,常
用
的体积单位是立方米、立方分米(升)、立方厘米(毫升)。
·回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
、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整理体积公式。
复习体积公式,在回忆推导过程的基础上,把长方体、正方体、
圆柱的体
积计算整合成“底面积×高”,便于记忆和应用。
“练习与实践”里注重体积计算的
实际应用。第11、13题答案开放,
富有挑战性,注重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的培养。
2.“图形与变换”复习轴对称图形,图形平移、旋转,图形放大、缩小。
·提出两个问题,
整理图形变换的方法。教材把图形变换分成两类情况,
一类是平移与旋转,改变了图形的位置,不改变图
形的形状和大小。另一
类是放大与缩小,改变了图形的大小,不改变图形的形状。“整理与反思”
提出两个问题,引导学生回忆图形变换的知识。
·在方格纸上画图,掌握图形变换的操作。“练习与
实践”第2题复习图
形变换的操作,画出图形A的另一半,进一步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分
别
把图形B、C、D平移、旋转、放大,进一步掌握图形变换的方法。第3
题是综合应用图形变换知识的创
造性活动。第4题通过图形按1:2的比缩
小,得到的图形面积与原来图形的比是1:4,加强对图形按
比例放大、缩
小的理解。
·从图形变换的角度观察生活里的现象。第5题在四
种瓷砖里选出两种
拼图案,体会拼图案时的图形变换内容,还要利用图形变换设计图案。培
养数
学意识和审美情操。
3.“图形与位置”复习常用的确定位置的方法。
·边回忆边整理。小
学阶段教学了许多确定位置的方法,一、二年级用
上、下、左、右,东、南、西、北等方位、方向描述物
体间的相对位置关
系。五年级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六年级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可见,
确
定位置的方法是逐渐教学、逐步提高的。总复习确定位置,先对已有方
法回忆整理,以高年级教学的知识
为主。
·通过练习掌握知识。“练习与实践”里安排三道题,各题的内容很清楚。
让学生通过
解题回忆方法,进一步掌握方法。
三、“统计与概率”领域的内容分统计、可能性两段编排。
1.“统计”复习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用统计表或统计图呈现数据,
用统计量分析数据。教材通过
“整理与反思”里的三个问题引导学生回忆
知识。收集数据的方法是调查,收集到的数据要分类整理,有
时还要用符
号记录。这些活动学生都进行过,现在只是简单回忆,学过的统计图有单
式或复式条
形图、折线图,以及扇形图。中位数、众数是本册教科书第七
单元教学的,学生一般不会遗忘。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呈现数据。“练习与实践”第1题把两张统计表里的
数据分别用条形图和折线图呈
现,这是因为一组数据主要反映数量是多少,
另一组数据反映数量的变化态势。通过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体会条形图与
折线图各自的特点。
·看懂复式条形图上的数据,利用数据分析、比较。第11
3页第2题是
复式条形图,这样的图在以前教材中没有出现过。让学生把图上的数据填
入统计表
,培养读图的能力,以及利用数据分析、比较的习惯。
·画复式折线图,进一步体会正
比例关系。第114页第3题根据两辆汽
车的行驶数据画折线统计图,其中一辆汽车行驶的时间与路程成
正比例,
另一辆不成正比例。这道题复习了画折线图的方法,进一步体会正比例关
系的图像是一
条直线。
·看扇形图进行估计和计算,体会扇形图的特点。第114页第4题的扇
形图里没有
标注百分数,从图上能看出表示《故事天地》播音时间的扇形
最大,超过圆面积的
1
,
小于圆面积的
1
,由此能估计出《故事天地》大约
42
播了多少时间。再分别
计算《学法交流》的播音时间占每周播音时间的百
分之几,《音乐欣赏》播音多少分钟,应用了百分数知
识,体会了扇形统计
图的特点。
·计算平均数和中位数,合理使用统计量。第115页第6题
里有一组男
生体重、一组女生体重的数据,分别计算每组数据的平均数和中位数,复
习了概念与
算法。男生组体重的平均数与中位数相差较大,用中位数表示
这组男生体重的一般情况合适些。
2.“可能性”重温不确定现象,用分数或百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
br>·在现实情境中体验确定与不确定的现象。第116页第1、2题里都有
一定发生、不可能发生、
可能发生三种现象,在可能发生里又有经常发生、
偶尔发生两种情况。这两题重温确定现象与不确定现象
,以及可能性有大、
有小的认识。
·用分数、百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第116页第3题里
降水概率80%,
由于80%比50%大得多,所以下雨的可能性很大。第117页第5题表示
各次摸牌可能性的分数有大、有小,尤其是摸到“红桃A”的可能性与摸
到“A”的可能性分别是
1
和
1
,体会分数能准确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126
·用可能性
的大小判断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在游戏规则里,如果每种现
象发生的可能性都相等,这个规则是公平的;
如果各种现象发生的可能性
不相等,规则是不公平的。第117页第4题用这种思想判断
游戏规则的公
平性。
四、“综合应用”安排了四项活动。
四项活动有以下特点:
1.背景宽。《住房的变化》介绍我国城市人均居住面积1996~2000
年的变化情况;《
绿地面积》介绍我国1996~2000年人均绿地面积的变化
情况、部分城市2002年的人均绿地面
积、部分国家首都2002年的人均绿
地面积;《保护水资源》介绍我国水资源的拥有量及人均占有量的
情况。这
些背景资料能丰富学生的知识,激发开展活动的兴趣,接受国情教育。
2.把统计活
动作为主要内容和方法。每项活动都要收集数据,并通过
计算加工数据;在统计表里或统计图上呈现数据
;还要利用数据进行分析、
判断,提出并解决问题。突出了统计是解决问题的常用方法。
3.
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从自己家庭或全班同学家庭人均居住面积的
逐年增多,旅游逐渐成为人们生活内容
的一部分,感受我国人民生活水平
在提高。从人均绿地面积以及日常生活中用水情况,体会创造良好生活
环
境和节约资源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