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教案
自查报告怎么写-春节手抄报资料
总课时数
教学内容
第27课时 认识成正比例的量(一)
主备教师 朱娣洋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教科书第56页的例1、第57页的
课型 新授课
“试一试”和“练一练”,完成练习
十的第1~3题。
1.使学生经历从具
体实例中认识成正比例的量的过程,初步理解正
比例的意义,学会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
是不是成
正比例。
2.使学生在认识成正比例的量的过程中,初步体会数量之间相依互
变的关系,感受有效表示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不同数学模型,
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和发现规律的能
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从生活现象
中探索数学知识和规
律的意识。
结合实际情境认识成正比例的量的特点,加深对成正比例的量的理
解
能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
课件
教学过程(师生互动) 二次备课
一、谈话引入
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些数量之间的关系,谁来说说你知道哪些
常见的数量关系?
引导回顾:
(1)速度 时间 路程
(2)单价 数量 总价
(3)工作效率 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
引入:这些是我们已经学过的一些常见数
量关系,每组数量
之间是有联系的。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和认识这种变化规律。
二、互动新授
出示例1。
1.探究时间与路程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提问:仔细观察这张表格,它为我们提供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自由发言)
引导:表格中的路程和时间有关系吗?说说是怎样的关系?
可先让同桌相互说一说,再组织全班交流。通过交流,使学
生初步感知两种量的变化情况。
预设:
(1)行驶的路程随着时间的变化面变化。
(2)行驶的时间越长,行驶路程越多;行驶的时间越短,
行驶路程越少。
小结:路程和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时间变化,路程也随
着变化。
2.分析时间与路程这两个量的比值。
教学过程(师生互动) 二次备课
提问:表格中时间越长,路程越多;时间越短,路程越少。
现在我们就来探究时间与路程之间有没有什么关系?
让学生动手写出几组对应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并求出比值。
学生观察比值,发现规律,汇报小结。
引导学生回答:通过计算,我们发现这些比值都是相等的,
它们表示行驶的速度。
提问:谁能用一个式子来表示上面的规律呢?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3.揭示正比例的意义。
教师对两种量之间的关系作具体说明:例1中的路程和时间
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时间变化,路程也随着变化。当路程和
相对应时间的比的比值总是一定(也就是速度
一定)时,行
驶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关系,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是成正比
例的量。
(板书: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
4.正比例意义的应用
做第57页的“试一试”
(1)要求学生根据表中的已知条件先把表格填写完整。
(2)根据表中的数据,依次讨论表格下面的四个问题,并
仿照例1作适当的板书。
(3)让学生根据板书完整地说一说铅笔的总价和数量成什
么关系?
5.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正比例关系。
谈话: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路程和时间成
正比例
关系;那么总价和数量成正比例关系。如果用x和y表示两
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
的比值,正比例关系可以用怎
样的式子来表示呢?
y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k
x
三、巩固练习
1.第57页的“练一练”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并作出判断,再要求说明判断理由。
2.第57页的“练一练”第2题。
提问:题中的两种量是否相关联,小组内讨论本题数量之
间
的关系,并说说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为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3.练习十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进行判断,再指名说判断的理由。
4.练习十第2题。
先让学生说说题目要求我们把已知的正方形按怎样的比放
大,放
大后正方形的边长各是几厘米,再让学生在图上画一
画。
填好表格后,组织学生讨论,明确:
只有当两种相关联的量
的比值一定时,它们才能成正比例。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还有哪些收
获?
引导总结:两种相关联
的量,当一个量随着另一个量的变化
而变化,且它们的比值总是一定。我们就说这两种量成正比
例关系。在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时,我们一要看两种量
是否相关联,二要看一个量是否随着另一个量
的变化而变
化,最后看比值是否一定。
五、课堂作业:补充习题:42-43页
认识成正比例的量(一)
板
书
设
计
路程
速度(一定)
时间
速度一定时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关系,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的量
y
k
(一定)
x
教
学
反
思
总课时数
教学内容
第28课时
认识成正比例的量(二)
主备教师 朱娣洋
教学目标
教科书第58页的例2,“练一练”和
课型 新授课
练习十的第4、5题。
1.能用“描点法”画出表示正比例关系的图像,帮助学生初步认识
正比例的图像,进一步认识
成正比例的量的变化规律。
2.使学生能根据具有正比例关系的一个量的数值看图估计另一个量
的数值。初步体会正比例图像的实际应用,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和
估计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积极主动地
参与学习活动的习惯。
能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
利用正比例关系的图像解决实际问题
课件、直尺、铅笔、橡皮
教学过程(师生互动) 二次备课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一、复习激趣
1.判断下面两种量能否成正比例,并说明理由。
数量一定,总价和单价
和一定,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比值一定,比的前项和后项
2.折线统计图具有什么特点?能否把成正比例的两种量之
间的关系在折线统计图里表示出来呢?如果能
,那又会是什
么样子的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这些问题。
二、互动新授
1.认识正比例图像。
(1)出示教材第58页例2的方格图。
提问:表中的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每格表示多少
千米?
(2)出示例1的表格。
教师引导学生画图。
① 指导学生描点。
让学生在图中找一找“1小时行80千米”的这个点,并请学
生上黑板指一指。
引导:表示1小时的竖线与表示80千米的横线相交的点,
就表示“1小时行80千米”。
让学生在方格纸中找一找代表其它几组数据的点,并指名板
演。
② 连线。
让学生连接图中各点,说说有什么发现。
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我们发现图中所描的点都在同
一条直
线上。这条直线就是正比例的图像。从直线上的每个点中,
我们既能知道汽车行驶的时间
,又能知道行驶的路程。这两
个量紧密联系,对应的时间和路程用同一个点,点不同,时
间和路
程也都发生变化,但是它们的比值却是不变的,所以
教学过程(师生互动) 二次备课
我们就说它是正比例图像。
2.正比例图像的应用。
问题一:根据图像判断,这辆汽车2.5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小组讨论交流方法。学生汇报,教师小结。
数字在2和3的正中间这个位置同学们首先要看准
,从这点
作横轴的垂线,看这条线与图像交于哪一点,再由这一点向
纵轴画垂线,看一看这条垂
线与纵轴的交点。这点表示的千
米数就是汽车2.5小时行驶的路程。
学生动手画一画,找一找。
问题二:行驶440千米需要多少小时?
学生独立完成,汇报交流。
3.小结:我们在根据图像判断时,必须找准对应的点,通过画纵轴或者横轴的垂线的方法找准点,读准数。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
小玲打字的个数和所用的时间成正比例吗?为什么?
根据表中的数据,描出打字数量和时间所对应的点,再把它
们按顺序连起来。
估计小玲5分钟打了多少个字?打750个字要多少分钟?
2.练习十第4题
先独立填表,再根据表中的数据描出长度和总价所对应的
点,把它们按顺序连起来。
组织讨论和交流
3. 练习十第5题
出示表格让学生说说题中表示的是哪两种量之间的关系,接
着学生独立绘制表格,并解决问题。
四、课堂小结
引导总结:正比例的图像是一条直线,在判断两个量是否成
正比例关系
时也可以通过图像来判断。根据图像判断数量时
可以作对应点的垂线,以减少误差,让估计更准确。
五、课堂作业:补充习题:44-45页
板
书
设
计
认识成正比例的量(二)
教
学
反
思
总课时数
教学内容
第29课时 认识成反比例的量
主备教师 苏立新
教学目标
教科书第61~62页的例3和“试一
课型
新授课
试”,“练一练”和练习十一的第
1~2题。
1.使学生经历从具
体实例中认识成反比例的量的过程,初步理解反
比例的意义,学会根据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
是不是成
反比例。
2.使学生在认识成反比例的量的过程中,初步体会数量之间相依互
变的关系,感受有效表示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不同数学模型,
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和发现规律的能
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从生活现象
中探索数学知识和
规律的意识。
理解反比例的意义
掌握成反比例量的变化规律及其特征
课件
教学过程(师生互动) 二次备课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一、复习铺垫
1.怎样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用字母怎样表
示正比例关系?
2.判断下面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为什么?
时间一定,行驶的路程和速度
除数一定,被除数和商
3.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在什么条件下,
两种量成正比例?
4.导入新课:
如果总价一定,单价和数量的变化有什么规律?这两种量又
存在什么
关系?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和认识这种变化规律。
二、互动新授
1.认识反比例的意义。
(1)初步感知反比例。
课件出示教材第61页例3.
提问:从“用60元购买笔记本”这句话中,你懂得了什么?
引导学生认识:60元是这批笔
记本的总价,笔记本的数量和
单价发生变化,但是笔记本的总价是固定的,始终是60元。
(2)探究反比例关系。
提问:观察这张表格中的两个数量,它们成正比例吗?为什
么?
小组讨论:
① 表中列出的是哪两种相关联的量?它们分别是怎样变化
的?②
你能找出它们变化的规律吗?
③ 猜一猜,这两种量成什么关系?
(3)揭示反比例的意义。
教学过程(师生互动)
二次备课
引导总结:购买笔记
本的数量和单价是两种相关联的量,
单价变化,数量也随着变化。当单价和对应数量的积总是一
定,也就是总价一定时,单价和数量成反比例关系,单价和
数量是成反比例的量。
2.反比例意义的应用。
出示第61页“试一试”。
(1)要求学生根据表中的已知条件先把表格填写完整。
(2)根据表中的数据,依次讨论表格下面的三个问题,并
仿照例3作适当的板书。
(3)让学生根据板书完整地说一说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成
什么关系。
学生自主完成,集体交流。
3.用字母表示反比例的意义。
如果用字母x和y分别
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
的积,反比例关系可以用怎样的式子来表示?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x×y =k(一定)揭示板书课题。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62页“练一练”第1题。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提问:每袋糖果的粒数和装的袋数成反比例吗?为什么?
完成之后随机小结:判断两种量是否
成反比例要看这两种量
是否是相关联的量,再看乘积是否一定,两者缺一不可。
2.完成第62页“练一练”第2题。
学生读题,独立解答。之后集体交流。
3.了解第62页的“你知道吗”。
先让学生自由地读一读,再观察表格,说一说x和y的
乘积
总是多少,并用“x×y=60”表示出来。在此基础上,引导
学生观察反比例图像。
四、课堂小结
引导总结:成反比例的两种量要具备三个条件:一、两种量
要相关联;
二、其中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三、
两种量的乘积一定。
五、课堂作业:补充习题:46-47页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认识成反比例的量
单价×数量=总价(一定)
单价和数量成反比例关系,单价和数量成反比例的量
x×y =k(一定)
总课时数
教学内容
第30课时 正、反比例练习课
主备教师 苏立新
教学目标
练习十一第3—8题和第65页的“动
课型 练习课
手做”。
1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正、反比例的意义,了解正反比例的区别和联
系,更好的把握正、反比例概念的本质
。
2.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正、反比例意义的理解,使他们能够从整体上
把握各种量之间的比例
关系,能根据相关条件直接判断两种量成什
么比例,提高判断成正比例、反比例量的能力。
认识正、反比例的量的特点,加深对正、反比例的量的理解
能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学会判断两种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师生互动) 二次备课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一、复习铺垫
1.复习正反比例的意义。
要求学生说出成正反比例量的关键,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关系
式。
2.举例说明。
3.讨论正、反比例的区别和联系。
二、基础练习
1.
在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这三种量中,
(1)当底面周长一定时,( )与(
)成正比例;
(2)当高一定时,( )与( )成比例;
(3)当侧面积一定时,( )与( )成( )比例。
2.在被除数、除数、商这三种量中,
(1)当( )一定时,( )与(
)成正比例;
(2)当( )一定时,( )与( )成反比例;
(3)当( )一定时,( )与( )成比例。
3.a×b=c(a、b、c为三种量,且均不为0),
(1)当a一定时,(
)与( )成( )比例;
(2)当( )一定时,( )与(
)成反比例;
(3)当( )一定时,( )与( )成( )比例。
三、巩固练习
1.练习十一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
2.练习十一第4题。
先让学生独立判断,之后让学生具体说明判断时思考过程。
3.练习十一第5题。
教学过程(师生互动)
二次备课
(1)看图填写表格。
(2)求出这幅图的比例尺,再根据图像特点判断图上距离
和实际距离成什么比例,也可以根据
相关的计算结果作出判
断。要让学生认识到:同一幅地图的比例尺一定,所以这幅
图的图上距离
和实际距离成正比例。
(3)启发学生运用有关比例尺的知识进行解答。
4.练习十一第6题。
第(1)小题,引导学生根据四名同学看的是同一本书,理
解
“每天看的页数”与“看的天数”的乘积(也就是这本书
的总页数)一定,所以,这两种量成反比例关系
。
第(2)小题引导学生理解虽然“已看的页数”与“剩下的
页数”的和是不变的,但这两种
量不满足构成正比例或反比
例的条件,所以,它们既不成正比例,也不成反比例。
5.练习十一第7题。
引导学生说说每题中的哪两种量是变化的,这两种量中,一
种
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能不能用相应的数量关系
式表示这种变化的规律。
6.练习十一第8题。
学生自主练习,再把每次输入的数与相应的计算结果记录在
表格中,最后独立完成下面的问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又有了哪些收获?
五、课堂作业:补充习题:48-49页
板
书
设
计
正、反比例练习课
教
学
反
思
总课时数
教学内容
第31课时
大树有多高
主备教师 苏立新
教学目标
教材第66~67页的实践活动“大树
课型 实践课
有多高”
1
.通过测量各种目标物影子长度的实践活动,使学生主动探索掌握
影子长度与目标物实际高度之间的比例
关系。
2.通过分组合作,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团结
协作精神。 3.通过活动,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
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在活动中
培养创新精神。
使学生主动探索掌握影子长度与目标物实际高度之间的比例关系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长度不一及长度相等的竹竿、卷尺、记录表。
教学过程(师生互动) 二次备课
一、问题引入
要知道一棵大树有多高,你有办法测量吗?能不能用我们学
过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这一问题呢
?今天这节课我们将
一起来研究大树有多高的问题。
二、实践探素,发现规律
(一)量量比比(小组合作完成)
提出要求:
1.在太阳光下,把几根同样长的竹竿直立
在地面上,同时
量出每根竹竿的影长。比较每次的测量结果,你发现了什
么?
2.再把几根长度不同的竹竿直立在地面上,同时量出每根
竹竿的影长。
(1)按要求填表。
(2)计算竹竿与影长的比值
(3)讨论:根据每次求得的比值,你有什么发现?
(4)引导总结:在同一地点同时测量不同的竹竿高度与影
长的比值是相等的。
(二)议议做做
提出要求:
1.根据上面测量和计算的结果,假设一根3米长的竹竿,
当时直立在地面的影长是多少?
(1)学生同桌交流。
(2)集体交流是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教学过程(师生互动) 二次备课
2.根据上面的发现,你能想办法测出一棵大树的高度吗?
让学生在小组里交流。并指名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3.实践操作: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一做,看看你的方法行不
行。
(1)在太阳光下,先用一根竹竿的高度和影长及量出当
时大树的影长,并把结果填在下表里。
(2)由学生各自算一算大树的高度。
(3)小组讨论各自的想法。
(4)提问:在测量竹竿的影长之后,如果过了一段
较长
的时间,再测量大树的影长。这样计算的结果还准确吗?为
什么?
三、拓展延伸
根据求大树高度经验,让学生计算教学楼和旗杆的高度。
四、课堂小结
谈话:通过这节课的活动和学习,你都知道了什么?你是怎
样知道的?你学得开心吗?
五、课外作业
回家后,选择你喜欢的、个头巨大的物体,测量并计算出它
的高度。
板
书
设
计
大树有多高
教
学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