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百分数之折扣》教案

绝世美人儿
831次浏览
2020年08月13日 20:31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齐齐哈尔医学院地址-房屋租赁合同样本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百分数之
折扣》教案
第一课时
折扣
教学内容:
折扣(课本第8页例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商品打折销售的情境中理解折扣的意义。
2.学生在掌握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 多少这种问题的基础
上自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养成独立思考、认真审题的学习习惯。
4.在买东西的过程中,商标剪下来后要做好垃圾分类
教学重点:
理解折扣的意义。
教学难点:
解决折扣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口算
1890%=答案
20190%=答案
54070%=答案
第1页共5页


21050%=答案
30095%=答案
30026%=答案
二、创设情景理解折扣的意义
1.利用课件或挂图出示商场店庆、商品打折的情境,渗透
保护动物,不买皮草。
2.打折是什么意思?八五折、九折表示什么?
3.结合实际了解到的信息进行思考和交流,再阅读课本进
行对照分析。
4.小结: 商店降价出售商品叫做折扣销售,通称打折。几
折就表示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可见,打几折就 表
示现价按原价的百分之几十出售,它表示的是一种关系。
5.问: 七五折表示什么?五折表示什么?
三、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出示例1(1)爸爸 给小雨买了一辆自行车,原价180
元,现在商店打八五折出售。买这辆车用了多少钱?
1.理解分析:八五折是什么意思?是把谁看作单位1?
求买这辆车用了多少钱也就是在求什么?
2.学生独立解答
3.板书: 18085%=153(元)
(二)出示例1(2)爸爸买了一个随身听,原价160元,现
在只花了九折的钱,比原价便宜了多少钱?
第2页共5页


学生分析题意尝试列式
方法(一)先求现价,再求便宜的钱数。
16090%=144(元)
160-144=16(元)
(二)先求便宜钱数占原价的百分之几,再求便宜的钱数。
160(1-90%)=16(元)
小结: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之处?
第一种算法:原价160减去现价(即原价的90%):160-
16090%。
第 二种算法:现价是原价的90%,也就是现价比原价便宜了
(1-90%),160(1-90%)就是 便宜的价钱。
想想哪种方法计算起来比较简便。
四、巩固练习
(一) 填空
1.商店有时降价出售商品,叫做( ),通称( ) 。几折
就表示( ),也就是( )。
2.(1)九折是十分之九,改写成百分数是( ) 表示现价
占原价的( )%。
(2)八五折是( ),改写成百分数是( ) 表示( ) 占
( )的( )% 八八折是( ),改写成百分数是( ) 表示
( ) 占( ) 的( )%
(二)第8页做一做
第3页共5页


学生独立完成并说出各折扣表示的意思。
(三)解决问题
1.一辆自行车,七折出售后是700元,它的原价是多少元?
便宜了多少元?
“师 ”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
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 。《说文解字》中有
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
教育工作或 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
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 旧语义中
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
见于《史记》,有“荀 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
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 ”
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
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 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
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
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一件羽绒服原价1000元,打折后,现价500元,请问:这
件羽绒服是打几折出售的?
五、课堂总结
学生谈谈学习本课有什么新的收获。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 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
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
第4页共 5页


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
学边仿;第三 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
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
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 一行当怎么说也算
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
概念并非源于教 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
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 论语》
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
等等,均指“先生”为 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
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
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
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 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
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
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
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 之意基本一致。六、作业:
第13页第1、2、3
第5页共5页

合肥滨湖职业学院-安徽教育招生考试院官网


凤凰男是什么意思-东南大学分数线


部队加工资-公务员申论万能模板


合肥人事考试-德州一中分数线


2015国庆阅兵-国外留学费用


周末问候短信-广东大学排行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建材市场调查报告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校-情人节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