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分析

温柔似野鬼°
785次浏览
2020年08月13日 20:58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贵州公务员考试论坛-签证样本


西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科书分
析及教学建议
主讲 李欧
一、六年级下册教科书总体说明
(一)教学内容
本册教科书一 共安排了5个教学单元,其中前4个单元
为新知识,第五单元是对整个小学阶段所学数学知识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分别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 计 与 概
率、综合与实践、总复习。另外, 教科书还安排了“古老的
几何”“统计的产生和发展”“鸡兔同笼”等数学文化。
1.数与代数
本册教科书安排了两个单元的数与代数内容:一是百分
数,二是正比例 和反比例。用百分数解决问题、正比例和反
比例还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内容。
(1)百分数。教 科书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出百分
数,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运用生活经验理解百分数的意
义,概括百分数的定义,并根据百分数的意义引出合格率、
成活率、出油率等,通过实际生活中各种各样 的“率”帮助
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运用百分数解决问题
是本单元教科书的重点 内容,教科书不仅系统安排了传统教
学内容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一个数比另一
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数


是多少”“已知一个数的百分 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等问
题,而且还集中安排了有关纳税、利息、折扣等方面的实际
问题。
(2)正比例和反比例。教科书在第三单元集中安排了正比
例和反比例,其内容分为比例、正比 例、反比例3个小节。
比例包括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基本性质和解比例等。正比例
的内容包括正 比例的意义、正比例图像和正比例应用等,其
中对正比例意义的理解是学习的重点,正比例图像是学习的
难点。反比例的内容包括反比例的意义、反比例量的判断和
反比例应用等,其内容的编排与正比 例基本相同。
2. 图形与几何。本册教科书在新课内容中只安排了圆柱
和圆锥一个单元,这 是小学数学课程体系中的最后一组图形
与几何的新知识。在圆柱的编写中,教科书充分利用现实生
活中的圆柱形实物,并从多样性的圆柱物体中抽象出圆柱图
形,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正确理解圆柱的特 征,计算圆柱的
表面积和体积。有关圆锥的内容,教科书采取了与圆柱相似
的编写方式。对于圆 锥体积计算公式,教科书让学生采用实
验的方法去探索,并且在正文和课堂活动中设计了不同的实
验,由此让学生用不同的实验方法得出同样的结论。
3.统计。本册教科书中的统计由两部分内容组 成:一是
扇形统计图,二是统计综合应用。前者是介绍一种新的统计
图,后者主要是引导学生综 合运用已掌握的统计知识解决生


活中一些稍复杂的统计问题。
4.综合与实 践。本册教科书在新课内容部分安排了两个
综合与实践:一是“有奖购书活动中的数学问题”,二是“农
田收入测算”。
5.数学文化。本册教科书一共安排了三个数学文化,分
别是“古老 的几何”“统计的产生和发展”“鸡兔同笼”,仍
用连环画的形式呈现。每个数学文化后面设计了“链接 活
动”。
6.总复习。本册教科书用较大篇幅集中安排了总复习,
总复习内容包括小 学数学课程四方面的所有主要知识。
(二) 教学目标(见教学参考书)
1.全面经历百分 数、正比例和反比例、圆柱和圆锥、扇
形统计图等知识的抽象过程,了解这些知识的形成过程,体
会它们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比较百分数的大小,能正确
地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
3、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用比例的基本性质
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并能运用 它们的意义
正确判断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的量或成反比例的量;了解
正比例图像,能在方格子 上画出正比例图像。
4、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探索并掌握圆柱侧面积、圆
柱和圆锥 体积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


积、圆柱和圆锥的体积。
5、认识扇形统计图,会用扇形统计图进行一些简单的
数据统计和分析。
6、全面整理和复习 小学阶段所学数学知识,在整理和
复习中进一步沟通数学知识间的联系,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
解 ,提高知识的掌握水平。
数学思考:
1、发展数感和空间观念,感受符号和几何直观的作用。
2、进一步认识到扇形统计图中蕴含的信息,发展数据
分析能力。
3、在观察、实验 、猜想、验证等活动中,发展合情推
理能力,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
考过程与结果。
4、会独立思考问题,体会转化、模型、推理等数学思
想。
问题解决:
1、运用百分数、正比例、反比例以及小学阶段所学的
其他数学知识解决 问题的能力和学习能力,并在解决问题过
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
2、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统计知识进行一些稍复杂的统计
活动。
3、切实经历综合与实 践的活动过程,在活动中进一步


培养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
1、学习整理与复习数学知识的方法,并养成自觉整理
与复习所学知识的习惯。
2 、在学习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数学应
用意识;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激发进一步学习数学 的兴趣。
(三)教科书编写特点
1.体现数学学习内容的现实性一是新课引入时,联系生< br>活实际设计一些既有现实意义又能反映所学数学知识的主
题图。二是选择具有现实意义的素材呈现 教科书内容。
2.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活动情景。(1)用活动情景引出
新知识。(2)用 活动情景呈现例题和习题。(3)精心设计“课堂
活动”。
3.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1)函数思想。(2)转换思想。
(3)分类思想
4.重视学生的操作实验。教科书中的很多内容都是用实
验引出新知识,并得出结论的。
5.引导师生教与学的活动方式
6.加强数学知识的系统整理(1)注意数学知识的概括提
炼 。(2)用问题提示整理的内容和方法。(3)坚持整理与复习
的有机结合。
7.注重学生对 数学知识的综合运用一是在总复习中强化


学习内容的综合性。二是增强“综合与实践”的 综合性。
(四)教具、学具准备
本册教科书中的许多情景图、例题和习题等都可以用视频展示台或投影仪放大后呈现给学生,这样既直观又简便。
教科书中还有许多内容可以制成幻灯片, 教学前应根据教学
的需要选择有关内容准备好幻灯片。
(五)根据教与学的需要,教师和学生还可以自行准备一
些教具和学具
(六)课时 安排建议根据本册教科书内容和教学的需要,
计划全学期共安排62课时。1.百分数(14课时)。2 .圆柱和
圆锥(9课时)。3.正比例和反比例(11课时)。4.统计(5课
时)。5.总复 习(23课时)。
二、各单元教科书内容分析及教学建议
(一)百分数
1.内容分析
(1)百分数的意义:①联系生活实际引出百分数概念、揭
示百分数的 意义;建立出勤率、合格率、成活率、出油率等
概念。②例1和例2的编写意图。
(2)百分数与分数和小数的互化。在互化的基础上引导学
生总结化法。
(3)问题 解决。①例1、例子2及练习三集中安排了传统
的百分数基本复合问题(即两步解决的问题)。②例3及 练


习四是一些稍复杂的百分数问题。③例4介绍有关纳税的问
题,理解税率并计 算税费等。④例5计算利息。⑤有关打折
销售的问题,教科书没有安排例题,在习题中作了相应的安排。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百分数的意义和百分数的广泛应
用,其中较复杂的百分数问题及 纳税、计算利息等内容又是
学习的难题。
2.教学建议
(1)引导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2)重视百分数问题中基本数量关系的分析和理解。
(3)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百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数量关系解
决纳税、利息、折扣等问题。
(二)圆柱和圆锥
(1)圆柱:圆柱的特征、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在
观察中 认识圆柱的特征,在操作中认识圆柱的底、高和侧面,
探索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用学具操作将圆柱转化成近似长方体并推导出圆柱的体
积计算公式。
(2)圆锥
① 认识圆锥,先直观认识从实物图中抽象出圆锥图形,
然后认识圆锥的顶点、底面圆以及高(圆锥的高既是 教学的
重点也是学生理解的难点)。


②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教科书引导学生 用猜想和实验
的方法探索圆的体积计算公式。例2教学的重点:一是启发
学生用实验的方法探索 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解决策略;二是
探索圆锥与等底等高圆柱体积之间三倍关系。例3是圆锥体
积公式的运用、例4是有关圆锥体积问题的解决。
③要特别重视第33页“课堂活动”的重要作用,第 1
题教给学生测量圆锥高的方法;第2题用不同于例2的实验
方法探索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让 学生切实感受到用不样的
方法探索出同样的结论。
2.教学建议(1)充分利用直观教学促进 学生对圆柱和圆
锥特征的认识。(2)利用原型启发,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操作探
索圆柱、圆锥的 体积计算公式。(3)引导学生全面经历圆柱侧
面积和体积、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探索过程。(4)重视 学生空
间观念的培养。
(三)正比例和反比例
1.内容分析(1)比例:比例的意 义(例1)、比例的基本
性质(例2)、解比例(例3)。(2)正比例:正比例的意义(例
1 )、正比例图像(例2)、正比例问题解决(例3)。(3)反比
例:反比例的意义(例1)、反比例问 题解决(例2)。(4)教
学重点: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正比例的意义、反比例的意义。
(5) 教学难点: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应用、正比例图像。
2.教学建议


(1)重视 学生的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
进行探究。①在探究竹竿长和它们影子长的比的比值过程 中
建立比例的概念。②在计算比例内项之积和外项之积的过程
发现比例的基本性质。③在计算税 费的活动中揭示正比例的
意义。④在处理游客分组的活动中发现反比例的意义。
(2)引导学生利用正、反比例意义对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
或反比例作出准确的判断。
(3)准确把握正比例图像的教学要求。
(4)重视学生对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应用。
(5)注意函数、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的教学。
(四)扇形统计图
1.内容分析
(1)扇形统计图:认识扇形统计图(例1),扇形统计图
的应用(例2),根据扇形统计图提 供的信息分析、解决具体
问题。
(2)统计综合应用:第59页例题包括收集、整理数据,< br>选用合适的统计图呈现统计结果,根据统计图解决问题等内
容。
2.教学建议(1)引 导学生联系圆和扇形、百分数等内容,
认识扇形统计图,明确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结合例2
理解)。(2)引导学生全面梳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
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第56页课堂 活动第1题),了解各


种统计图的适用范围。(3)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学习的统计知识< br>完成数据的收集、整理、统计等活动,在活动中增强学生的
统计意识,发展统计能力。

志愿填报-广东考试服务网


江苏省委党校-x星球


中国卫生人才考试网-学雷锋读后感


伦敦商学院-电子信息工程


村长讲话-学习法律法规心得体会


一臂之力-吉林教育信息


江阴技术学院-教务主任述职报告


业绩评价-考研报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