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温柔似野鬼°
926次浏览
2020年08月13日 21:08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董事长秘书岗位职责-预备党员表态



《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 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
单元“用比例解决问题”(教科书P59—60的例5、例6,以及P60页 做一做的内
容,练习九3—7题。)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过比例的意义 和性质,成正、反比例的量的基础上进行
教学的,主要包括正、反比例的应用题,这是比和比例知识的综 合运用。教材
通过例5和例6两个例题,讲解正、反比例应用题的解法,使学生掌握正、反
比例 应用题的特点以及解题的步骤。
正、反比例应用题,首先要根据题意分析数量关系,能从题中找出两种 相
关联的量,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或积)是一定,从而判断这两
种量是否成正( 或反)比例,然后设未知数X,用比例解答。判断过程也是正反
比例意义实际应用的过程。为了加强知识 之间的联系,先让学生用以前学过的
方法解答,然后教学用比例的知识解答。正、反比例应用题中所涉及 到的基本
问题的数量关系是学生以前学过的,并能运用算术法解答,本节课学习内容是
在原有解 法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参与,合作交流、发现归纳出一种用正、反比
例关系解决一些基本问题的思路和计 算方法。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解答应
用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这 部分知识之前,已经认识了正比例意义和反比例意义,会判
断生活中含有正、反比例意义的数量关系,也 会解决生活中有关归一、归总的
实际问题。本节课主要学习用比例的知识来解决含有归一和归总数量关系 的实
际问题。教学应用正比例解决问题,教材由张大妈与李奶奶的对话引出求水费
的实际问题, 为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先让学生用学过的方法解决,然后学习用
比例的知识解决。在学习用反比例的意义 解决问题时,与学习正比例的方法相
似,也是先让学生用已有的方法解决问题,然后学习用反比例的意义 判断实际
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地判断成正、反比例的
量,加深 对正、反比例概念的理解,也为中学数学、物理、化学学科应用比例
1 8



知识解决一些问题作较好的准备。同时,由于解决问题时是根据正、反比例的
意义来列等式,也可以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的简易方程的认识。
【设计思路】
新课程 理念非常重视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学习数学,不能仅仅停留在掌
握知识的层面上,而必须学会应用,才 能真正实现数学的价值。
要培养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学习本节课之前,生活中的一些数量关系,学生
用自己的知识已经会解 决了。本节课要让学生用另一种数学眼光,从比例知识
的角度寻找一种新的解决这种特殊数量关系的方法 。从而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
策略,加强数学应用意义的培养。在教学设计和实践上,能否真正有效的培养
学生的应用意识,其关键重要的一环是,如何引导启发学生面对实际问题,能
主动尝试着从数学 的角度运用比例的知识去解决问题。要为学生运用比例知识
解决实际问题创造条件和机会。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学会用正、反比例的方法解决问题,并掌握用比例解决问题的思路和一般
步骤。2.过程与方法
(1)通过知识迁移,在复习用正比例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探究用反比例解
决问题的方法。
(2)借助对比练习,总结用正、反比例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培养学生分
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策略多样化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3.情感态度和价值

感受 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应用数学的能力。体验解决问
题的乐趣,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 动脑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归一、归总应用题。
2 8



【教学难点】掌握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一般步 骤,准确判断题中
数量之间存在的比例关系,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正确列式。
【教学关键】弄清题中两种量的变化情况。【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
组学习记录卡。
【教学方法】尝试教学法、引导发现法等。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建立表象。(课件出示)
1.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
(1)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
(2)全校学生做操,每行站的人数和站的行数.
2.下面各题中各有哪三种量?那种量一定?哪两种量是变化的?变化的规律
怎样?它们成什么比例?你 能列出等式吗?
(1)一列火车从甲地到乙地,2小时行驶6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8小时
可行240千米。
(2)读一本书,每天读20页,6天可以读完,如果每天读5页,需要x天
读完。
[设计意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正、反比例的应用,因此通过本环节的
教学,使学生加深对正、反比例 的意义理解,能正确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
二、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一)回顾旧知,激发兴趣
1.出示例5情景图,说一说图意,了解数学事例。
2.让学生自己解答,然后交流解答方法。
3 8



[设计意图]用以往学过的方法解决问题,有助于从旧知跳跃到新知的学
习,同时有利于用比例 解决问题的检验,帮助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构建知识结
构。
引导过渡:这个问题除了用算术方 法解答外,还可以用比例的知识来解
答,下面我们继续探究怎样用比例解决问题。
(二)探究新法,感知策略
1.梳理两种相关联的量。
师:用比例解决问题,必须 知道题中有哪两种相关联的量,你们能说一说
题中有哪两种相关联的量吗?(板书:相关联的两种量:水 费、用水吨数)
2.小组合作探究用比例解题的方法。
发放学习记录卡(每个学习小组一张),小组合作学习。
找出题中两种相关联的量,以及对应 的数据,填写下表(未知的量用“x”表
示)。从上表可以知道()一定,所以()和()成()比例。 也就是说,两
家的()
和()的()相等。
[设计意图]教师提出小组合作学习的 要求,明确学习的目标和任务、组
织学生如何开展学习,是小组合作学习必不可少的部分。“学习记录卡 ”的应用
既突出了学习的重点,又把用比例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清晰地呈现出来,有利
于学生建 构用比例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形成策略,展示成果
从上表可以知道(每吨水的价钱)一 定,所以(水费)和(用水量)成正
比例。也就是说,两家的(水费)和(用水量)的(比值)相等。设 李奶奶家
上个月的水费是x元。列出比例是:(或12.8:8=x:10),比例的解是x=16。< br>(板书解法)
4 8



[设计意图]注重学 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
先让学生自己解答,再组织、引导学生合作、交 流自己发现方法。在交流中,
让学生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探究能力。使学 生
增强学习的自信。
(四)检验反思,提炼策略
师:这个问题我们用比例的知识解 决了,你有什么方法检验自己的解答是
正确的呢?启发学生自主选择检验方法。如:将结果代入原题、运 用比例的基
本性质、用算术方法或一般方程方法解答来检验等。
师:反思刚才的学习过程,我 们一起来归纳用比例解决问题的“五步曲”:
一找(梳理相关联的两种量)、二判(判断相关联的两种量 成什么比例)、三
列(设未知x,根据判断列出比例)、四解(解比例)、五检(用自己熟练的方
法来检验)。
[设计意图]“检验反思”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提高解决
问 题的正确率。归纳解题的策略,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即时练习,巩固提高
同学们不仅用我们过去的方法解决了李奶奶的问题,还发现用比例的方法
也能解决李奶奶的问题,同学 们真能干!接下来请你们解决一下王大爷的问题
吧!
出示“王大爷家上个月的水费是19.2 元,他们家上个月用了多少吨水?”让
学生进行变式联系。
(学生独立应用比例的知识来解答 ,指名板演并交流订正,比较两题的异
同点,使学生明确例5的条件和问题改变后,题目中水费和用水的 吨数的正比
例关系没变,只是未知量变了)
三.应用策略,拓展新知
5 8



1.例6:印刷厂工人忙忙碌碌在搬运印好的书,一位工人师傅说 ,这批书如
果每包20本,要捆18包。另一位师傅说:如果每包30本,要捆多少包?这个
问 题同学们一定会解决!
(1)自主解决问题。(2)交流汇报解决过程。
(3)师:通过这 个问题的解决,我们又了解到了用反比例意义也能帮助我
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用反比例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生独立解决 课本上第59页的做一做中的问题。师:说一说题中的数量
关系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
[设计 意图]再次让学生感受用比例的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丰富解决问题的
思路。四、归纳总结,揭示主题
应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你是怎样想怎样做的?
强调:用比例解答应用题的关键是正确找出 题中的两种相关联的量,判断
它们成哪种比例关系,然后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列出方程。
[设计意图]通过例题的讲解,学生总结用比例解答应用题关键和解题步
骤。
五、巩固练习,考考自己(课件出示)
1.独立去思考,列式不计算。
(1)食堂 买3桶油用780元,照这样计算,买8桶油要用多少元?(2)
同学们做广播操,每行站20人,正好 站18行,如果每行站24人,可以站多少
行?
2.仔细去分析,巧妙来选择。
(1)李师傅5小时做80个零件,照这样计算,16小时可以做多少个零件?
这题()
6 8



A.用正比例解B.用反比例解C.不能用比例解
(2)装订一批书,计划每天装订1800 本,40天完成,实际每天装订2000
本,实际几天可以完成?解答时设实际X天可以完成。正确的列 式是()
A.1800X=2000×40B.2000X=1800×44040
3.争做小法官,认真来判断。
(1)某食堂12天烧煤15吨,照这样计算,100吨煤可 以烧多少天?解答时
设100吨可以烧X天。列式为12:15=100:X()
(2)一辆 汽车行驶100千米节约汽油2千克,照这样计算,行驶1500千米,
可节约汽油多少千克?这是一道 正比例应用题。()
4.合理选条件,帮助他编题。
小明受老师委托,编一些比例应用题, 于是他前往“数学超市”选购了一些
条件:“计划每天生产30辆”、“实际每天生产40辆”、“计划 25天完成”、“实际
20天完成”、“计划一共生产了900辆”、“实际一共生产了1000辆”
xx需要你的帮助,你能帮助他编编题吗?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循序渐进,围 绕所学基础知识设计变
式题,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水平,使学生不仅会做,而且会想。练习形式多样,从而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使他们从不同的途径和角度去加深理解和巩
固知识。
六、盘点收获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能说给大家听听吗?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的关
键是什么?解题的步骤是什么?(学生自己用语言叙述)
七、作业布置:教科书P62练习九第3、7题。
【板书设计】
用比例解决问题
7 8



用比例解决问题的“五个步骤”:
一找(梳理相关联的两量)
二判(判断相关联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
三列(设未知x,根据判断列出比例)
四解(解比例)
五检(用自己熟练的方法来检验)
8 8

日记50字-2010年高考英语


求职陈述-加拿大区号


西北政法大学研究生-春晚策划


马的诗句-黄石职业学院


无锡市天一中学-优质服务月


长安大学研究生招生网-上海大专分数线


满盈盈-铁路工人入党申请书


挂职心得体会-临别赠言给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