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六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导学案

余年寄山水
557次浏览
2020年08月13日 21:20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给予的快乐-中午睡不着怎么办


第六单元《整理和复习》导学案
1、数与代数
第一课时:《数的认识》
学习内容:
课本72—75页及做一做、练习十四。
学习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能说出学过的数及分类,系统的回顾十进制计数法和计数单位。
2、复习各种数的读写法,会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3、复习分数和小数的基本性质,会利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变化的规律计算。
4、复习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的含义,会分解质因数,找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学习过程:
一、预习反馈:
1、 5.2÷1.3= 1.64÷41= 25÷15= 8.65×10=
0.25×0.6= 2.14-1.9= 0.99+1.8= 2.56-0.37=
2、六年来都学过了那些数?分别举出生活中应用这些数的例子。
3、什么是十进制计数法?你能说出哪些计数单位?
二、复习过程:
1、小学阶段学习了哪些数?
2、理解整数、自然数、0之间的关系。
3、小数与分数之间有什么联系?
4、小数分几种情况,划分的根据是什么?
5、整数和小数位顺序表,理解整数与小数之间的联系。
6、请填写教材73页整数和小数数位顺序表。
请学生观察数位顺序表,回答问题:什么叫数位?整数与小数之间有什么联系?
7.复习数的读法和写法请同学们总结整数的写法。
三、合作探究:请在组内知识梳理中未解决的问题。
四、展示提升:围绕知识梳理部分进行展示,达到理解提升。
五、巩固拓展:
1、猜一猜:□里面可以填哪些数:
9□875≈10万 39□0000000≈39亿
2、下列各数中,同时能被2、3和5整除的最小数是( )
(1)100 (2)120 (3)300
3、a与b是互质数,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 ),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 )。
4、小数点左边部分叫做( )部分,右边部分叫做( )部分,小数
点左边第三位是( )位,计数单位是( ),小数点右边第三位是( )
位,计数单位是( )。
5、一件羊毛衫标价a元,打八折出售,这件羊毛衫的售价是( )元。
6、把1.6扩大100倍是( ),再缩小1000倍是( )。
7、一个合数的质因数是10以内所有的质数,这个合数是( )。


六、课堂总结:谈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2课时:《数的运算》导学案
学习内容:课本76页及下面的做一做,练习十五1、2题
学习目标
1、了解各种运算的意义,并知道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2、能准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学习过程:
一、预习反馈:
1、把( )合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 )。
2、已知两个数的( )与其中一个加数,求( )的运算叫做( )。
3、求几个( )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 )。
4、已知两个因数的( )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 )的运算叫做( )。
5、( )、( )、 ( )、( )统称四则运算。
二、自主学习:自学课本76页内容:
1、小组内说说加、减、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2、整数计算和小数计算的方法联系和区别:
72×84 0.72×8.4
整数和小数的计算方法( ),区别是小数乘法的积要看因数中一共有( )位小数,
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 )位点上( )。
3、 56÷4 0.56÷0.4
小数除法要先把除数转化成( ),同时把( )扩大相同的倍数,然后按照除数是
( )的除法进行计算。
4.在四则运算中,应注意一些特殊情况。
a+0=( ) a×0=( ) 0÷a=( ) a-0=( ) a×1=( )
a÷a=( ) a-a=( ) a÷1=( ) 1÷a=( )
a-a=( ), a÷a=( ) a+a=( ), a×a=( )
三、展示提升:交流自主学习部分。
四、巩固练习
1.计算(1)2.87+5.6-0.87+4.4 (2)
18
×9-
18
×6 ×
917313
1111
+÷13
(4)
10
-(
4

20

4
(5)
2
x+
5
x=4.4(解方程) (

2.列式计算。
(1).比17大43的数乘6.25,积是多少?


(2).一个数的比它的一半大2,这个数是多少?


(3).一个数的1.5倍比27的少17,这个数是多少?(用方程解)

五.课堂总结:
+)×19×17




第三课时 《数的运算》导学案2
学习内容:课本77页的内容及下面的做一做,练习十四3、4题。
学习目标:在具体的计算情境过程中,回顾小学学习的四种运算(加减乘除),加深对算理本
质规律的认 识和理解。整理比较整数、小数和分数运算的异同点。
1)在四则混合运算的练习过程中,回顾四则运算的意义及运算顺序。
3)回顾整理运算中的各种运算律。
4)总结四则运算过程中出现的几种特殊情况。(主要是 0和1)
学习过程:
预习反馈:
1、口算:326 - 240 = 24 ×5 = 13.7 + 4.13 = 4116 - 217 =
2400 ÷80 = 18 ÷24 = 4107 - 1008= 120 ×101=
2、知识链接:
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 加法结合律: 乘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 乘法分配律:
二、自主学习:
一、四则运算的意义
1、完成练习。
2400 ÷80 = 71.5 + 41.9 = 14.3 ×80 =
6 ÷19 = 24 ×5 =
这里包含哪几种运算?它们叫什么运算?
2、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意义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二、四则运算的法则。
1、整数小数分数在加减法运算时要注意什么?
2、完成练习,归纳你所发现的结论。
三、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律。
1、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2、在计算过程你用到了哪些运算定律?
如果找不到简便运算,四则运算遵循什么原则?
三、合作交流:交流自主学习部分未解决的问题。
四、展示提升:围绕自主学习部分进行展示,达到提升。
五、巩固练习:
5.48+8.73+4.52+1.27= 8.37- 2.58- 3.42=


1.25×2.47+7.53×1.25= 11.8×5.95- 5.95×1.8=


31.9×18- 8×31.9= 6.5×8+3.5×8- 44=
六、课堂小结:


第四课时:《数的运算3导学案》
学习内容:课本79页的例9、10及下面的做一做,练习十四5—7题。
学习目标:通过运算解决实际问题,加强数学和生活的联系。
学习重点:分析题目的数量关系,理清解题步骤。
学习难点:借助线段图分析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
学习过程:
一、 预习反馈:
口算训练:
138+17= 720-90= 20×500= 3.7+9.8= 3.8-2.8=
0.08×0.9= 0.05÷5= 10.75-(0.75+3.4)=
0.9×99+0.9= 1―0.09= 10.75-(0.75+3.4)= 3-3÷5=:
1.完成下列常用的数量关系:
路程=( )×( ) 总价=( )×( )
工作总量=( )×( ) 总产量=( )×( )
结余=( ) ×( ) 利息=( )
二、自主学习.试着分析例10的解题思路
六年级举行“ 小发明”比赛,六(一)班同学上学期交32件作品,六二班比六一班多交,
六二班交了多少件作品?
学生试做:

要求六(2)班交了多少件作品,就要找到六(2)班的作品与什么 有关系,有什么样的关系。从
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从解题过程中总结得出解题的一般步骤:
首先,理解题意,找出已知信息和所求问题;
其次,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再次,确定每一步该怎样算,列出算式,算出得数;
最后,进行检验,写出答案。
注意:检验是解决问题的一个步骤,要养成检验的好习惯。
三、合作交流:交流自主学习部分未解决的问题。
四、展示提升:围绕自主学习部分进行展示,达到提升。
随时小练:
1、建筑工地运来8000块青砖,运来的红砖是青转的85%,运来红砖多少块?
2、师徒 俩人要加工360个机器零件,前4小时加工了240个。照这样计算,剩下的零件还有
几小时才能加工 完?

3、我校4月份用电360度,比计划节约90度。4月份实际用电粮食计划用电量的百分之几?



五、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第五课时 《式与方程》导学案
学习内容:课本81页的内容及下面的做一做,练习十六1、2题。
学习目标:
1.加深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会用字母表示数和常见的数量关系。
2、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学习过程:
一、预习反馈:
口算练习:
2.8×0.05= 3.5÷0.5= 23÷0.1=
4×0.25+2= 2.5×24= 10-2.87-7.13=
知识链接:
1、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 加法结合律: 乘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 乘法分配律:
2、用字母表示公式。
长方形周长公式: 正方形周长公式: 圆的周长公式:
长方形面积公式: 正方形面积公式: 圆的面积:
长方体体积公式: 圆柱体积: 圆锥体积:
二、自主学习:(小组内交流说一说)
1、什么叫方程?解方程的依据是什么?
2、我们学过哪些式与方程的知识呢?
3、写出与字母相乘的式子需要注意什么?
4、如果给你一些式子,你怎样判断它是不是方程呢?
5、解方程的方法步骤和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三、合作交流:交流自主学习部分未解决的问题。
四、展示提升:围绕自主学习部分进行展示,达到提升。
五、巩固练习:
1、判断
(1)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叫方程。 ( )
(2)x.x.x=3x ( )
(3)6x=0这个方程没有解。 ( )
(4)一个数除以a,商3余1,这个数是3a+1 ( )
2、填空:
(1)学校买来9个足球,每个a元,又买来b个篮球,每个58元。
9a表示 ;58b表示
58-a表示 ;9a+58b表示
(2)如果a=45,b=6,则9a+58b= .
3、解方程
36-5x=26 2x+4.5+8=14.5



六、课堂小结:



第六课时:《比和比例》导学案
温馨寄语:积累知识,胜过积蓄金银。
学习内容:课本84、85页,练习十七1—6题。
学习目标:
1、通过自主梳理一使学生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
2、通过比较使学生知道什么是方程,并熟练根据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3、会灵活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
一、预习反馈:
1、关于比和比例的知识,你知道哪些?并小组内说一说他们之间的区别与练习。
2、
什么叫比的基本性质
?什么叫分数的基本性质?什么叫商不变的规律?


3、说一说什么叫成正比例关系和成反比例关系?并举例说明你是怎样判断的?

二、自主学习。
1、对照书本所给的表格,小组内讨论交流比与比例之间的区别与 联系。并完成书面上的表格
练习。

三、合作探究:请在组内交流自主梳理部分未解决的问题。
四、展示提升:围绕自主梳理部分进行展示,达到理解提升。
五、巩固拓展:
1、 用72cm的铁丝做一个长方体框架,长方体长、宽、高的比是3:2:1,然后用纸将长方体各
面糊起 来,最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纸?(用比例的知识解答)





2、有一件工作,12个人去做要8天完成,现计划6天完成,每天要多少个人工作才能完 成?
(用比例的知识解答)




3、明明家的钟摆,6时敲了6下,用15秒,12时敲12下,用多少秒?(用比例的知识解答)




六、课堂总结。



第七 课 时: 整理复习- 比和比例(二)

学习目标:1、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
2、能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
3、能熟练地运用比例来解决有关问题。
学习重难点:1、重点是掌握正、反比例的意义。
2、难点是正确判断两种量成什么比例。
学习过程:
一、前置性作业:
1、小组内互相说一说正、反比例的意义。
2、你是怎样判断两种量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的?
正比例:①两种相关联的量;
②其中一种量增加,另一种量也随着增加,一种量减少,另一种量也减少;
③两种量的比值一定。

反比例:①两种相关联的量;
②其中一种量增加,另一种量反而减少,一种量减少,另一种量反而增加;
③两种量的积一定。

3、你能用字母表示正、反比例的关系吗?
y
k
(一定)„正比
xyk
(一定)„反比例
x
二、自主学习: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
1、牛奶的袋数与质量的变化情况如下。
牛奶袋数(袋) 1
质量(g) 22
0

2、每袋面包个数与所装袋数变化情况如下。
每袋面包个数 2
所装袋数
3 4 6

3、判断下列各题中两种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2
44
0
3
66
0
4
88
0
5
1100
就1、2两表分别说一说:
A.这里两种量的变化情
况。
B.什么量是一定的?
C.这两种量成什么比例?
D.分别写一个等量关系
式。

24 16 12 8


①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 ②正方形的边长和它的面积。

③订《少年报》数量和所需钱数。 ④小明从家到学校,行走的速度和时间。

⑤圆的周长和半径。 ⑥圆的面积和半径。



三、用比例解决问题。
1、说一说用比例
解决问题的步骤。
2、举例:修一条公路,全长12km,开工 3天修了1.5km。照这样计算,修完这条公路一共需要多少天?
A.两种相关联的量是什么?路程(工作量)和时间
B.两种量成什么比例?说明理由,写出 等量关系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设未知数X,列出比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D.解比例并检验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知识应用:独立完成P80练习十七第3--5题。组长检查核对,提出质疑。

五、拓展提高:完成P90练习十七第5题。

六、总结梳理: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











A.认真审题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 B.判断两种量成什么比
例; C.设未知数X,列出比例式; D.解比例并检验。


第八课时 《常见的量》导学案
温馨寄语:强记不如善悟。
学习目标:
1.在经历自主梳理常用计量单位的过程中,进一步理清各种量的计量单位及进率 ,能正确使
用学过的计量单位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熟练掌握有关计量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正确进行单位换算。
学习过程:
一、预习反馈:
一、常用计量单位和进率。
长度单位 面积单位 体积单位 容积单位





2、我们学过哪些量?它们各有哪些计量单位?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填在下表中。
3、什么叫长度、面积、体积、容积?并举例体会它们的大小。
4、你还知道哪些计量单位?各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二、自学反馈:(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1、如何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名数?
2、如何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名数?
3、填上合适的计量单位。
(1)北京至上海的铁路约1463( )
(2)足球场的面积约为7500( )
(3)地球绕太阳行一周要365( )
(4)东北虎的体重可达320( )
(5)小红家的冰箱容积有240( )
(6)刘翔的110米栏成绩约为13( )
4、练一练。
(1)3时20分=( )分 0.45时=( )分 200秒=( )分( )秒
(2)2.6吨=( )吨( )千克
4000千克=( )吨 3080克=( )千克( )克
(3)7立方分米8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升
(4)3.7元=( )元( )角
三、合作探究:请在组内交流自主梳理中未解决的问题。
四、展示提升:围绕自主梳理部分进行展示,达到理解提升。
五、自测反馈:3、填空.
1、405厘米=( )米 7.02千米=( )千米( )米 4千米5米=( )米
2、2.05吨=( )吨( )千克
3、4时5分=( )时=( )分 1.5时=( )时( )分
40分=( )时 4天=( )时 1年=( )个月
4、8立方米=( )立方分米 5、3元6角=( )元
六、课堂小结:


第八课时 《图形的认识与测量1》

复习内容:课本第86页例1及练习十八1、2题
学习目标:
1、能区分直线、线段和射线,体会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2、知道平行、相交、垂直关系,能够在生活中找到相关的应用,并能做出合理的解释。
3、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角,能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用量角器画指定的角。
学习过程:
一、前置性作业:
自学课本96页内容。解决下列问题。
1、直线、射线和线段有什么区别?完成表格。
端点个数 是否可以延长 是否可以度量长

直线
射线
线段
2、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线段都有什么样的位置关系?
二、自主学习:
1、画出两条直线
(1)相互平行
(2)相互垂直
思考:什么样的两条直线相互平行?什么样的两条直线相互垂直?
在同一平面内,( )的两条直线相互平行,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
当两条直线相交成( )时,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
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 )。
2、( )叫做锐角。( )叫做直角。
( )叫做钝角。
3、写出直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
三、合作交流小组内交流自主学习部分。
四、巩固练习
1、按要求作图。
(1)画一条长3.5厘米的线段。

(2)分别画出40°,90°,130°的角。


(3)过图中的A画直线BC的平行线和垂线。
A
B C

五、课堂小结:
)。
),


第九课时 《图形的认识与测量(二)》
一、自学目标:
1、掌握四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的特点。
2、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的周长或面积的计算方法。
3、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二、自学重难点:1、重点是掌握平面图形的特征和相关计算方法。
2、难点是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有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三、自学过程:
一、前置性作业:回顾已学过的平面图形,小组交流,完成下表。
平面图形 边 角 特点(简要说
明)
长方形
正方形
平行四边

三角形
等腰三角

等边三角

梯形

二、




































周长公式 面积公式
自主学习:阅读P86例题1,完成课本填空,并回答下列问题:
1、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的关系?
2、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关系?
3、简要描述有关面积公式之间的联系。(结合公式推导过程)
4、说一说圆的面积计算公式,以及推导过程。
三、知识应用:独立完成P86“做一做”,组长检查核对,提出质疑。
四、总结梳理: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


第十课时 《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总复习》
温馨寄语:学会构建知识网络!
学习内容:六年级第十二册第87页总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学习目标:
1、回忆整理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及推导过程,并会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2、探 索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构建知识网络,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从中学习整理知
识,领会学习方法。
3、体会 “转化”的数学思想,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及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学习过程:
一、前置性作业:
木工师傅要沿着门的边框钉上木条,至少要多 长的木条;漆匠师傅要给除了玻璃部分、门
锁部分以及下面的三个图形以外的部分涂上红色的油漆。
1、这里“要钉的木条”和“涂漆部分”分别指长方形的什么?
2、要解决这些问题用到哪些方面的知识?
3、齐读学习目标
二、自主学习:
(1)什么叫平面图形的周长?什么是平面图形的面积?它们有什么不同?(举例说明)


(2)你都知道哪些图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这三个图形没有计算 周长
的公式,怎么计算它们的周长?(画图举例说明)


(3)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的面积怎么计算?它们的计算公式是如何推导出来的? (想一想,
小组交流时说一说)
三、合作交流(小组交流自主学习中有疑问的部分)
四、交流展示(展示合作学习中有难度未解决的内容)
五、课堂检测:1、对号入座。
①边长是4米的正方形,( )
A周长面积 B 周长面积 C周长面积 D 周长和面积无法比较
②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等底等高,已知平行四边形 的面积是25平方厘米,那么三角
形面积是( )平方厘米。A5 B12.5 C 25 D 502、
2、一个 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等底等高。已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30平方厘米,三角形
面积是多少?



3、在一块上底120米,下底160米,高80米的梯形地里种棉花 ,每株棉花占地0.16平方米,
这块地能种棉花多少棵?




六、课堂小结:本节课我的收获是:


第十一课时 《复习立体图形的特征和表面积、体积》
温馨寄语:让个性在课堂中张扬,让智慧在碰撞中生成!
习内容:课本98页例3,例4。
学习目标:1.通过知识整理,知道所学立体图形的名称、 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发展空间观念。
2.通过自学,合作知道所学的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的含义,会计算它们的表
面积和体积。
学习过程:
一、前置性作业:
1.25×0.8 = (2.4+1.2) ÷6 = 1.6×0.75 = 5+ 4=
6- 7= 1.5×8= 2.5×2.5= 3.14×3=
二、自主学习:
(1)复习立体图形的认识:
提问:我们学过哪些立体图形?
要求:自学课本88页例5:
解决课本上的问题。
(2)复习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自学课本88页例5:把例4表格中的空白填写完整。
(3)想一想:小组内说一说:什么是立体图形的表面积?计量立体图形的表面积用什么计量单
位?
什么是立体图形的体积?计量立体图形的体积用什么计量单位?

(4)、根据自己对这部分知识的整理,绘制出这部分的知识结构图。
三、合作交流:请在组内交流自主学习中未解决的问题。
四、展示提升:围绕自主学习部分进行展示,达到理解提升。
五、巩固拓展:
1 .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10厘米、8厘米和7厘米.这个长方体会不会从一个边长
是7厘米的 正方体的洞中漏下去,为什么?



2.一个圆柱体的底面半径是3厘米,高是8厘米.这个圆柱体的侧面积是多少?



3.把一个棱长6厘米的正方体木块切成棱长为2厘米的小正方体,可以得到多少个小正方体?


3、根据自己对这部分知识的整理,绘制出这部分的知识结构图。

六、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学会了什么?

11
11


第十二课时《
图形与变换》
学习目标:1、深刻认识图形变换的原理。
2、掌握图形变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3、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学习重难点:1、重点是深刻认识图形变换的原理,掌握图形变换的基础知识。
2、难点是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有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学习过程:
一、前置性作业:
1、什么是轴对称图形?
2、判断下面图形,哪些是轴对称图形?画出它们的对称轴。(图1)












二、自主学习:
(1)、平移与旋转。
1、举例说明什么是平移?什么是旋转?
2、、完成P92“做一做”,组长检查核对。
(2)、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1、什么是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2、说一说按2:1放大是什么意思?

三、巩固训练:完成P93练习十九第3--6题。。
四、总结梳理: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


第十三课时《图形与位置》
一、学习目标:1、理解和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2、培养方向感和空间观念、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激发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是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2、难点是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学习过程:
(一)、前置性作业
1、你知道哪些确定位置的方法?
2、如果去电影院,怎样找到电影票上的位置?
3、电影票上的“3排6号”与“6排3号” 指的是同一个位置吗?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将“3排6号”记作( 3,6),那么“6排3号”怎样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
☆友情小提示:数对有2个数据,排列顺序不同,则所指的位置不同。
5、如果在地图上表示某一城市的位置,一般用什么方式?
二、自主学习:
1、以教室为观察点,说一说学校周围各建筑物所处的方向。
2、举例说明,从学校出发到某一建筑物的路线。
☆友情小提示:明确参照物、距离、方位、方位
三、阅读P94主题图,理解以下问题:
1、两位小朋友分别用什么方法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将书上的内容补充完整。
2、什么叫比例尺?
3、、怎样才能确定物体的位置?
☆友情小提示:1、利用数对来表示物体的位置。如(3,6)
2、选择参照物,明确方向,确定距离。
四、巩固训练:完成P95练习二十第1、2题。
五、拓展提高:P95练习二十第3题。
六、总结梳理: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


复习统计与概率
第一课时《统计》
一、学习目标:1、系统掌握统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树立知识的应用意识。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是掌握统计的知识。能看懂统计图的含义。
2、难点是合理使用统计数据,掌握分析判断方法。
三、学习过程:
(一)前置性作业:
1、统计在人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请你说说我们学习的统计图有哪些?

2、小组内说一说这些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
(二)、自主学习:统计表:阅读P96主题图及表格,明确下列问题:
(1)统计表的 意义:把统计数据填写在一定格式的表格内,用来反映情况、说明问题,这样
的表格就叫做统计表。
(2)统计表的组成部分:一般分为表格外和表格内两部分。表格外部分包括表的名称,单位说
明和制表日期;表格内部包括表头、横表目、纵表目和数据四个方面。
(3)统计表的种类: 1、单式统计表:只含有一个项目的统计表。
2、复式统计表: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统计项目的统计表。
(4)统计表制作步骤:1、搜集数据 2、整理数据 3、设计草表 4、正式制表
三、统计图: 自学P96,明确下列问题:
1、你学过几种统计图?分别叫做什么统计图?各有什么特征?
☆友情小提示:(1)条形统计图:清楚地表示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2)折线统计图:清楚地表示数量的变化情况。
(3)扇形统计图:清楚地表示各种数量的占有率。
四、巩固训练:完成P98练习二十一第1~4题。

五、总结梳理: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


第二课时 可能性
学习目标:1、通过复习与整理,进一步丰富对可能性的认识。
2、掌握可能性的基础知识,能计算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3、经历预测等实验活动,发展学生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
学习重难点:1、重点是能够根据可能性的知识进行预测分析。
2、难点是理解可能性的知识,并能设计公平的规则。
导学过程:
一、可能性
1、可能性: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会发生的事件,是“一定”会发生的事件;
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发生的事件,是“不可能” 发生的事件;
在某种情况下会发生,而在其他情况下不会发生的事件,是“可能” 会发生的事件;
2、可能性的大 小:在可能发生的事件中,如果出现该事件的情况较多,我们就说该事件发生的可
能性较大;如果出现该 事件的情况较少,我们就说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较小。
3、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公平性就是指参与游戏活动的每一个对象获胜的可能性是相等的。
二、前置性作业:
1、下面哪些现象是一定的,哪些是可能的,哪些是不可能的?
(1)明天会下雨。--------------------------( )
(2)2012年奥运会上,刘翔会创造110米栏纪录。( )
(3)王明身高会达到14.5米。----------------( )
(4)人每天都需要喝水。--------------------( )
(5)明年手机会大幅降价。------------------( )
2、你还能举出哪些实例,来说明可能性的大小?
三、小组合作:1、摸球游戏,问题:摸到黑球的可能性是多少?
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是多少?你是怎么算的?
2、掷硬币:问题:投掷硬币后,硬币正面向上与反面向上的可能性哪个大?
☆友情小提示:正面向上的可能性为
11
,反面向上的可能性为。
22
正、反两面向上的可能性是相等的。
四、知识应用:完成P113 练习二十一第6、7题,组长检查核对,提出质疑。
五、总结梳理: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



4.《数学思考》导学案(1)
学习内容:课本100-102页的内容及练习二十二。
学习目标
1.知道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形成一些基本策略。
2、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学习过程:课前3分钟口算训练
2.5×8= 3.2÷0.16= 2.14-1.9= 0.75×4=

0.99+1.8= 8.8÷4.4= 2.56-0.37= 21.3+10.6=
一、前置性作业:自学课本100-103页
动手画一画
1、两个点可以连几条线段?三个点呢?四个点呢?(画在表格内,完成表格)
点数
增加条数
总条数

观察:2个点可以连成( )条线段,从2个点开始,以后每增加1个点,这个点和以前
已有的每个点都可以连成1条线段,所以以 前有几个点,就会相应的增加( )线段。
2、用算式表示:
3个点共连线段:
4个点共连线段:
5个点共连线段:
6个点共连线段:
二、合作交流:
1、自主学习部分。
2、交流点与线段之间关系的计算公式的推导。
计算公式:——-------------
三、展示提升
展示合作交流部分。
四、巩固练习
12个点能连成几条线段?20个点呢?














五、自主学习例6。
学校为艺术节选送节目,要从3 个合唱节目中选出2个,2个舞蹈节目中选出1个。一共有
多少种选送方案?
(1)小组合作,画示意图说明各种选法。



(2)总结计算方法。


(3)展示例6.
六、合作探究例7.
例7. 六年级有三个班,每班有2个班长。开班长会时,每次每班只 要一个班长参加。第一
次到会的有A、B、C;第二次有B、D、E;第三次有A、E、F。
请问哪两位班长是同班的?

(1)用√表示到会,用×表示没到会。根据题意完成下列表格。

A B C D E F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2)小组合作交流,共同探讨。
观察表格,A和( )是同班的,B和( )是同班。C和( )同班。
(3) 展示例7.

七、巩固练习
1、△○□○△○□○△○□○„„
像上面这样排列下去,第20个图形是( )。
2、找规律填空。
(1) 2,4,8,16,( ),( ),
(2) 1 ,4 ,9 ,16 ,25 ,( ) ,( ), 64 ,81
(3)8,11,14,17,( ),23,( )
(4)4,9,16,25,( ),49,64
(5)1,8,27,( ),125,( )
(6)3,6,9,15,24,( ),63,( )
3、 有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小 旗各一面,从中选用1面或2面升上旗杆,分别用来表示一种
信号。一共可以表示多少种不同的信号?
1357





4、甲、乙、丙、丁、戊5个 同学同时参加数学竞赛并获得前5名,发奖前老师让他们猜一猜
这几个人的名次,甲说:“乙第三名,丙 第五名。”乙说:“戊第四名,丁第五名。”丙说:
“甲第一名,戊第四名。”丁说:“丙第一名,乙第 二名。”戊说:“甲第三名,丁第四名。”
老师听后说,每个名次中你们都有猜对。五个人的名次各是第 几?

高考历史-那天是情人节


2016年二建真题及答案-爱情人生格言大全


小青龙胶囊-财务总结报告


延期付款-凝聚态物理排名


改名字的程序-全国职称英语考试


我理想的生活-教师节手抄报内容


熊猫血-七夕贺卡


衡阳师范学院南岳学院-重庆教育考试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