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教案

温柔似野鬼°
528次浏览
2020年08月13日 21:4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广告策划书-中国嘻哈榜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
之几的实际问题》教案
篇一
教学内容:学习课本第一页的例1、完成“试一试”和“练一练”,练
习一的第1至3题。
教学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
分之几” 的基本思考方法,并能正确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在探索“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 分之几”方法的过程中,
进一步加深对百分数的理解,体会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
强 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基本思考
方法,并能正确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教学光盘及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谈话: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有关百分数的一些
知识, 知道百分数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还学习
了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实 际问题。你会解决下面的
实际问题吗?


(出示下列题目,请学生解答。)
东山村去年原计划造林16公顷,实际造林24公顷。实际造林是
原计划的百分之几?
五(1)班有男生25人,女生20人,女生人数是男生的百分之几?
男生人数是女生的百分之几?
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后进行交流,重点说说数量关系。
3.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关百分数的知识。
二、教学例1
1.出示例1中的两个已知条件,要求学生各自画线段图表示这两
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学生画好后,讨论:画几条线段表示这两个数量比较合适?表示
哪个数量的线段应该画长一些?大约长多 少?你是怎样想的?
提出要求:根据这两个已知条件,你能求出哪些问题?
引 导学生分别从差比和倍比的角度提出如“实际造林比计划多多
少公顷”“原计划造林比实际少多少公顷” “实际造林面积相当于原计
划的百分之几”“原计划造林面积相当于实际的百分之几”等问题。
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提出例1中的问题:实际造林比原计划
多百分之几?
2.引导思考:
这个问题是把哪两个数量进行比较?比较时以哪个数量作为单位
“1” ?要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就是求哪个数量是哪个数
量的百分之几?


小结:要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就是求实际造林比原
计划多的 公顷数相当于原计划的百分之几。
启发:根据上面的讨论,你打算怎样列式解答这个问题?
学生列式计算后,进一步追问: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的公顷数是
怎样计算的?要求4公顷 相当于16公顷的百分之几,又是怎样算的?
综合算式应该怎样列?
3.进一步引导: 此前,曾有人提出“根据两个已知条件,可以求
出实际造林面积相当于计划的百分之几”,你会列式解答 这个问题
吗?
学生列式计算后追问:这里得到的125%与刚才得到的25%这两
个百分数有什么关系?
联系学生的讨论明确:从125%中去掉与单位“1”相同的部分,就
是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的百分数。
提出要求:根据上面的讨论,要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
几”,还可以怎样列式?
学生列式后追问:“125%—100%”这个算式中,125%表示什么意
思?100%呢?
三、教学“试一试”
1.出示问题:原计划造林比实际少百分之几?
启发:根据例题中问题的答案猜一猜,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
学生作出猜想后,暂不作评价。
提问:这个问题又是把哪两个数量进行比较?比较时以哪个数量


作为单位 1?要求“原计划造林比实际少百分之几”,就是求哪个数量
是哪个数量的百分之几?你打算怎样列式解 答?还能列出不同的算
式吗?
2.学生列式计算后讨论:这个答案与你此前的猜想一样吗?为什
么不一样?
小结:“ 试一试”与例题中的问题都是把实际造林面积与原计划造
林面积进行比较,但由于比较时单位1的数量不 同,所以得到的百分
数也就不同。
四、指导完成“练一练”
1.要求学生自由读题。
2.提问:你是怎样理解“2005年在读研究生的人数比2004年增
加了百分之几”这个问题的?
学生讨论后,要求他们各自列式解答。
3.根据学生在解答过程中的表现,相机提问:计算中有没有遇到
什么新的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后,引导他们自主阅读本页教材的底注,并组织适
当的交流。
五、巩固练习
1.指导完成练习一第1~3题
做练习一第1题。
可以鼓励学生独立完成填空。如果有学生感到困难,可启发他们
先画出相应的线段图,再根据线段图进行 思考。


做练习一第2题。
先让学生说说对问题的理解,再让学生列式解答。可提醒学生把
计算的商保留三位小数。
做练习一第3题。
先鼓励学生独立解答,再通过交流让学生说清楚思考的过程。
2.对比练习
(1)建造一个游泳池,计划投资100万元,实际投资80万元。
实际投资比计划节约了百分之几?
(2)建造一个游泳池,计划投资100万元,实际投资比计划节约
20万元。节约了百分之几?
(3)建造一个游泳池,实际投资100万元,比计划投资节约20
万元。节约了百分之几?
学生读题后先独立思考并列式计算,然后指名分析每题的解题思
路。同桌间互相查看解答情况。
3.拓展题。
(1)爸爸买的股票“中国石化”上周五收盘价是20元,本周五 收
盘价是24元。“中国石化”本周上涨了百分之几?(用两种方法解答)
(2)从南京开往淮安,甲车行了3小时到达,乙车行了4小时到
达。甲车速度比乙车快百分之几?
六、全课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
百分之几时,通常可以怎样思考?计算过程中还要注意些什么?今天


你在课堂上 的表现如何?你的同桌呢?
七、布置作业
1.课内作业:补充习题第1页。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例题1 (线段图略)
解法一:先算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多少公顷 解法二:先算实际
造林相当于原计划的百分之几
20-16=4(公顷) 20÷16=1.25=125%
4÷16=0.25=25% 125%-100%=25%
篇二
学习内容:完成课本第2~3页练习一第4至8题。
课堂目标:
1.帮助学生在不同的问题情境中巩固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
多(少)百分之几”问题的思考方法。
2.进一步明晰“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与“求一
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 分之几”这两类问题的联系与区别,加深对解决
相关问题的基本方法的思考。
教学准备:
教学光盘及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如何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你是怎样解决的?还有别的方法吗?
二、完成练习一第4~8题
1.完成第4题。
学生读题后独立解决。
交流,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解答第(2)题时还有别的方法吗?
比较这两题有什么不同?
2.完成第5题。
先让学生独立解答,然后组织交流和比较。
重点把第(2)、(3)题与第(1)题比较。
3.完成第6题。
指名学生读题,理解什么是“孵化期”。然后学生独立解答。交流
检查正确率,帮助有困难的学生理解。
4.完成第7题。
学生读题,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
明确:“巧克力的价钱比奶糖贵百分之几”,就是“巧克力的价钱比
奶糖多百分之几。”
学生解答后交流思考过程。
5.完成第8题。
学生独立解答。可以用计算器计算。完成后交流。
三、读读“你知道吗”
学生自主阅读。
交流:读完后你有什么想法?


思考:为什么不可以说2006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幅度比
2005年提高了0.3%?
突出单位1不同的两个百分数不能直接相减。
你还能举些有关百分点和负增长的例子吗?
四、拓展练习
1.甲数与乙数的比是4:5,乙数是甲数的( )%,甲数比乙数
少()%。
2.一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各增加10%,面积增加( )%。
3.一辆汽车,从甲地去乙地行 驶了10小时,从乙地回甲地行驶
了8小时。回来时比去时所用时间缩短了百分之几?速度提高了百分< br>之几?
4.某小学六年级有四个班,由王、陈两位老师任教,这四个班的
人数分 别是:一班60人,二班40人,三班50人,四班50人。期末
考试及格率的情况统计是:一班的及格 率是95%,二班的及格率是
85%(这两个班由王老师任教);三班的及格率是96%,四班的及格< br>率是86%(这两个班由陈老师任教)。那么,这两位老师谁教的学生
及格率更高一些呢?
五、全课小结
对自己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 br>收获?课堂上你的练习情况如何?正确率高吗?
六、练习作业
1、作业:补充习题第2页


篇三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页的例1、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一的第
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
百分之几”的基本 思考方法,并能正确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探索“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 分之几”方法的
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百分数的理解,体会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
联系,增强 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1
1、出示例1中的两个已知条件,要求学生各自画线段图表示这两
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学生画好后,讨论:画几条线段表示这两个数量比较合适?表示
哪个数量的线段应该画长一些?大约长多 少?你是怎样想的?
提出要求:根据这两个已知条件,你能求出哪些问题?
引 导学生分别从差比和倍比的角度提出如“实际造林比计划多多
少公顷”“原计划造林比实际少多少公顷” “实际造林面积相当于原计
划的百分之几”“原计划造林面积相当于实际的百分之几”等问题。
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提出例1中的问题:实际造林比原计划
多百分之几?


2、引导思考: 这个问题是把哪两个数量进行比较?比较时以哪
个数量 作为单位1?要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就是求哪个
数量是哪个数量的百分之几?
小结:要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就是求实际造林比原
计划多的公顷数相当于原计划的百分之几 。
启发:根据上面的讨论,你打算怎样列式解答这个问题?
学生列式计算后, 进一步追问: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的公顷数是
怎样计算的?要求4公顷相当于16公顷的百分之几,又是 怎样算的?
综合算式应该怎样列?
3、进一步引导:此前,曾有人提出“根据两个已知 条件,可以求
出实际造林面积相当于计划的百分之几”,你会列式解答这个问题
吗?
学生列式计算后追问:这里得到的125%与刚才得到的25%这两
个百分数有什么关系?
联系学生的讨论明确:从125%中去掉与单位1相同的部分,就是
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的百分数。
提出要求:根据上面的讨论,要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
几”,还可以怎样列式?
学生列式后追问:“125%—100%”这个算式中,125%表示什么意
思?100%呢?
二、教学“试一试”
1、出示问题:原计划造林比实际少百分之几?


启发:根据例题中问题的答案猜一猜,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
学生作出猜想后,暂不作评价。
提问:这个问题又是把哪两个数量进行比较?比较时以哪个数量
作为单位1?要求“原计划造林比实际少百分之几”,就是求哪个数量
是哪个数量的百分之几? 你打算怎样列式解答?还能列出不同的算
式吗?
2、学生列式计算后讨论:这个答案与你此前的猜想一样吗?为什
么不一样?
小结:“ 试一试”与例题中的问题都是把实际造林面积与原计划造
林面积进行比较,但由于比较时单位1的数量不 同,所以得到的百分
数也就不同。
三、指导完成“练一练”
1、要求学生自由读题。
2、提问:你是怎样理解“2005年在读研究生的人数比2004年增
加了百分之几”这个问题的?
学生讨论后,要求他们各自列式解答。
3、根据学生在解答过程中的表现,相机提问:计算中有没有遇到
什么新的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后,引导他们自主阅读本页教材的底注,并组织适
当的交流。
四、指导完成练习一第1~3题
1、做练习一第1题。


可以鼓 励学生独立完成填空。如果有学生感到困难,可启发他们
先画出相应的线段图,再根据线段图进行思考。
2、做练习一第2题。
先让学生说说对问题的理解,再让学生列式解答。可提醒学生把
计算的商保留三位小数。
3、做练习一第3题。
先鼓励学生独立解答,再通过交流让学生说清楚思考的过程。可
提醒学生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五、全课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
百分之几时,通常可以怎样思考?计算过程中还要注意些什么?

英寸和厘米的换算-会考报名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河北留学中介


童话故事读后感-描写雪的散文


沈阳航空职业学院-外出参观学习心得体会


小语种专业-沈阳理工大学教务处


厦门一中-2015湖北高考数学


四川教育考试院官网-空间寄语


焉知非福-预备党员全年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