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课本到奥数六年级下册(完整版本).

绝世美人儿
738次浏览
2020年08月13日 21:55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舟山中学-太上感应篇原文


第一周 百分数
1.百分数应用题(一)
1. 某商店同时卖出两件商品, 每件各得60元,但其中一件赚20%,另一件亏本
20%。问这个商店卖出这两件商品是赚钱还是亏本 ?




2. 一桶油,第一次用了全桶的20%, 第二次用了20千克,第三次用了前两次
的和,这时桶里还剩8千克,问这桶油还有多少千克?





3. 甲乙两店都经营同样的某种商品,甲先涨 价10%后又降价10%,乙先涨价15%
后,又降价15%,请问:两位店主谁比较聪明?




4. 某班有学生48名,女生占全班人数的37.5%,后来又转来 了若干名女生。这
是女生人数恰好是全班人数的25,问共转来了多少名女生?






5. 某工厂一车间人数占全厂的25%,二车间人数比一 车间少15,三车间人数
比二车间多310,三车间有156人,求这个工厂全厂共有多少人?






6. 小刚看一本书,第一天看了全 书的16,第二天看了24页,第三天看前两天
看的总数的150%,这时还剩下全书的14没有看。全 书共有多少页?





2.百分数应用题(二)
【题型概述】
商品的打折可以转化成百分数应用题解决,主要的关系式有:定价=成本×(1
+利润百分数) 利润百分数=(卖价-成本)÷成本×100%
【典型例题】
把一套西装按50%的利润定 价,然后打八八折卖出,可以获得利润480元,
这套西装的成本是多少元?





【举一反三】
1. 把一件女装按40%的利润定价,然后打九折卖出,可以获得利润130元,
这件女装的成本是多少元?





2. 有一批空调,如果按每台20%的利润定 价,然后按八折出售,每台空调反
而亏损128元,这种空调的进货价是多少?






3. 一批新书按定价的20%出售时,仍能获得40%的利润,那么定价时所期
望的利润率是多少?







【拓展提高】 < br>一种自行车,甲商店比乙商店的进货价便宜5%,甲商店按20%的利润定价,
乙商店按15%的 利润定价,结果甲店比乙店便宜3元,乙店的进货价是多少元?




【奥赛训练】
4.一种商品,甲商店比乙商店的进货价便宜10%,甲商店按 30%的利润定价,
乙商店按25%的利润定价,结果甲店比乙店便宜40元,甲店的进货价是多
少元?










5.两家商店购进同一种商品,一店比二店的进货价便宜5%,一店按40%的
利润 定价,二店按25%的利润定价,结果一店比二店贵16元,二店的进货
价是多少元?










6 .有两家商场,当第一家商场的利润减少15%,而第二家商场利润增加18%
时,这两家商场的利润相 同。那么,原来第一家商场是第二家商场利润的
多少倍?(2005年全国小学数学奥林匹克决赛)














3.银行里的数学
【题型概述】
在银行存款的方式有很多,如活期,整存整取,零存整取等,运用“利润=
本金×利率×时间” 就可以轻松的解决这些问题。
【典型例题】
王华在中国建设银行办理了10000元的定活 两便储蓄,利率按一年定期利
率的60%打折,两年后支取,已知一年定期的利率是2.25%,扣除5 %的利息税,
王华可拿到多少元利息?





【举一反三】
1 . 小虎在中国银行办理30000元的定活两便储蓄,利率按一年定期利 率的60%
打折,三年后支取,已知一年定期存款的年利率是2.25%,扣除5%的利息税,
小虎可拿到多少元利息?







2. 施阿姨在2007年8月1日将积蓄的20000元存入工商银行,办理了定活两便
储蓄 ,利率按一年定期利率的60%打折计算,她于2009年8月1日到银行支取,
已知一年定期的年利率 是2.25%,扣除5%的利息税,施阿姨一共可以拿到多少
元?






3. 大宝在银行办理了5000元的定活两便储蓄,年利率按一年定 期利率的60%打
折,两年后支取;同时小宝也办理了5000元的两年定期储蓄,已知一年定期存款的年利率是2.25%,扣除5%的利息税,大宝和小宝拿到的利息相差多少元?







4.
【拓展提高】
小红的爸爸在两年前把一笔钱存入银行,年利润是2.25%,定期两年,到期
后,扣除5%的 利息税,共取得利息641.25元,小红爸爸存入的本金是多少元?








【奥赛训练】
4. 小霞把一笔钱 存入了银行,年利率是2.25%,定期一年,到期后,扣除5%
的利息税,共取得利息534.375 元,小霞存入的本金是多少元?









5. 丹丹的爸爸为了支援国家建设,购买了一批国债,为期五年,利率是3.7 5%,
已知到期拿到3375元利息,求丹丹爸爸花了多少钱买国债?









6. 王先生因急用钱,将现有的两 种股票售出,甲种股票卖价1200元,盈利
20%;乙种股票恰好也卖了1200元,但亏损20%; 王先生此次交易盈利
还是亏本?多少元?







第二周 百分数的应用
1.浓度问题(一)
【题型概述】
溶液的溶度也是百分数的一种应用,求溶液的浓度,一般用公式:
溶液的浓度=溶质质量×100%
【典型例题】
把20克糖放入80克水中进行溶解,溶解后的糖水浓度是多少?






【举一反三】
1、把50克糖放入200克水中进行溶解,溶解后的糖水浓度是多少?







2、把30克盐放入270克水中进行溶解,溶解后的盐水浓度时多少?







3、小林将50克糖放在250克水中进行溶解 ,后来又加入了100克水,这时糖水
的浓度是多少?







【拓展提高】
将浓度是20%的酒精溶液100克与浓度3 0%的酒精溶液300克混合,混合后的
酒精溶液浓度是多少?


【奥赛训练】
4、将浓度是15%的酒精溶液100克与浓度是24%的酒精 溶液200克混合,混合
后的酒精溶液浓度是多少?











5、浓度10%的酒精溶 液50克,浓度15%的酒精溶液50克与浓度12%的酒精溶
液100克混合,混合后的酒精溶液浓度 是多少?












6、瓶内装满水,倒出全部水的12,然后灌入同样多的酒精,又倒出 全部溶液的
13,又用酒精灌满,然后再倒出全部溶液的14,再用酒精灌满,这时的酒
精占全 部溶液的百分之几?(天津市小学六年级数学学科决赛)













2.浓度问题(二)
【题型概述】
有些时候需要把一种浓度的溶液 变成另一种浓度的溶液,如果是变“稀”,
那么就只有加水,如果是变“浓”,则需要加溶质或者蒸发水 ,今天我们就学习
这种类型的浓度问题。

【典型例题】
一种盐水的浓度 是20%,加入800克水后,它的浓度变为12%,这种盐水溶
液原来有多少克?







【举一反三】
1、 一种盐水的浓度是25%,加入800克水后,它的浓度变为20%,这
种盐水溶液原来有多少克?







2、 一种糖水的浓度是10%,加入30克糖后,它的浓度变为15%,这
种糖水溶液原来有多少克?









3、 要配置0.15%的氨水1000千克,需要向多少千克浓度为10%的氨
水中加进多少 千克的水才能配成?





【拓展提高】
有一种浓度为8%的酒精溶液400克,要使酒精溶液的浓度变为12%,该怎
么办?








【奥赛训练】
4.有含盐10%的盐水45千克,要变成含盐15%的盐水需加盐多少千克?







5.有含盐10%的盐水45千克,要变成含盐15%的盐水需要蒸发掉多少千克
水?








6.有甲乙两 个同样的杯子,甲杯子中有半杯清水,乙杯子中盛满了含50%酒
精的溶液,先将乙杯子中酒精溶液的一 半倒入甲杯,搅匀后,再将甲杯中酒精溶
液的一半倒入乙杯,求这时乙杯中的酒精是溶液的几分之几?( 1991年全国“华
罗庚杯”少年数学邀请赛)










第三周
1.历年潍坊市名校奥数题
1、在3时与4时之间,时针与分针有( )次夹角是90°
2、半径为r的圆与边长为r的正方形的面积,( )的面积大
1
3、在
17

19

23

43

37

89
中,最大的是( )
123456
4、(1—
2
)×(2-
3
)×(3-
4
)×(4-
5
)×(5-
6
)×(6-
7
)×
789
(7-
8
)×(8-
9
)×(9-
10
)的值是( )
2007×(4.4×87-4.3)
5、计算:
4.3×87+4.4



4551
6、 + + +
7×11×1311×13×1713×17×1917×19×23




515440103
7、比较
7

17

9

124

309
中哪个最大?
8、比较每组中几个分数的大小
151012
①1
23
、1
17
、1
19

7911

71

91

111

19971998

1998

1999

11
9、若A=
2007²
B= 比较A与B的大小
—2007+1
2007²—2007×2008+2007²


2002
10、 不求和,比较2005
2004
+2004
2005
与2006
2004
+2003
2005
的大小


11、
8.77
9.88
已知A=
9.87
×9.86 B= ×8.75 A与B较大的是
8.76
61995
中 ,最小的一个数是
71996
12、


13、 小路买2支铅笔和3块橡皮共用了18元,小思买同样的1支铅笔和2
块橡皮共用去11元,买1支铅笔 是( )元?
14、 潍坊创建文明城市,现有小明、小亮、小华到南胡居委会打扫卫生,小< br>明与小亮合作需6小时完成,小亮与小华合作需9小时完成,小明与小华合
作需15小时完成,为 了节约时间,三人决定一块干,你认为他们多少小时能
够完成任务?






15、 建立有主见的、独立的,敢于创新的方法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 都有帮助,
拓展视野,增长知识。在小学,同学们已经学习了各种运算,现在给一个新
符号“☉ ”,发挥你的聪明智慧,定义新运算“☉”,对于任何数a和b都有:
a☉b=a×b-(a+b)
(1) 求:3☉5
(2) 如果2☉x=1,求x










16、 实验初中将组织 初一、初二,1180名学生到北岩远古火山口去参加地理
实践活动。共24个班级,每个班级都有2名 教师带队,请你根据以下租车的
单价表设计一种最省钱的租车方案,并计算出租金。
车型 甲 乙 丙 丁
限坐人数人 120 70 60 30
每辆车的租金元 400 240 300 200








17、 幸福小学举行一次数学竞赛,在参赛学生中平均每15人里面有3人获一
等奖,平均每8人里有 人获 二等奖,平均每12人里有4人获三等奖,合计
共有188人获奖。参加这次数学竞赛的学生一共有多少 人?











18、 学校到中百超市购买了4只足球和6只排球,共花去660元。后来中百
超市的足球单价涨了10%,排球单价便宜了15%,这样共需要636元。求原来
足球和排球 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19、 一段路程分为上坡、平路、下坡三段,各段路程的比是1:2 :3,某人走
这三段路所用时间的比是4:5:6.已知上坡的速度是每小时3千米,路程全长
是50千米。求此人走完全程用了多少小时?













第四周 复习题
1111
1、计算:
1*2
+
2*3
+
3*4
+.······+
44*45
=
111
2、若
8
=
9
+
N
则N=
3、把10克盐放入100克水中,盐占盐水
4、六年级一班有56名学生,男生29人,女生27人,参加奥数小组的有32人,
参加科技 小组的有28人,两个小组都没有参加的有20人,两个小组都参加
的有 人。
1
5、
7
=0.7142857······小数点后第100位是
6、在3时至4时之间,时针和分针有 次夹角是90°
7、菜地里 葡萄获得丰收,收入全部的38时,装满了4筐还多36千克,取完其
余部分时,又刚好装满了8筐,共 收 千克葡萄
8、把12拆分成两个自然数的和,在求出这两个自然数的积,要使这个积最大,
应该拆分成
9、马家四个儿子决定共同出钱为父母买一台家用电脑,老大出的钱是其他三人
总数的12,老 二出的钱是另外三人出的钱的总数的13,老三出的钱是另外
三个出的钱的总数的14,老四比老三多出 80元,父母喜欢一台4600元的电
脑,问儿子出的钱能满足父母的愿望么?





10、 学校组织了“关爱社会,勇于实践”为主题的卖书活动,科技 类按20%
的利润卖出,卖出价是24元,文学类按10%的亏损卖出,卖出价是27元,
你认 为科技类和文学类两类书的成本谁多?多多少?





11、 一个长方形,长和宽的比是14:5,如果长减少13厘米,宽增加13厘米,
则面积增加182厘米, 那么原来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12、 把一根竹签直插水底,竹竿湿了40厘米,然后将竹竿倒过来直插水底,
这是竹竿湿的 部分比它的12少13厘米,求竹竿全长


第五周 圆柱与圆锥(一)
1、圆柱的表面积(一)
【题型概述】
今天,我们将学习 圆柱体表面积的一些运用,解决这些问题,有时需要结
合实际,明确所求圆柱体的表面积有几个面,有时 需要灵活的利用条件间接得出
所需要的数据进行计算。
【典型例题】
某工厂有一个 烟囱,形状为圆柱体,底面半径是80厘米,高是8米,现在
要将烟囱增高到25米,每增加1平方米需 要费用120元,一共需要多少费用?








【举一反三】
1.一个圆柱体有盖油桶高10分米,它的侧面展开后得 到一个长25.12分米
的长方形,这个油桶共用了多少平方分米的铁皮?








2.一个圆柱体高是80厘米,侧面积是25.12平方分米,它的底面积是多少
平方厘米?









3 .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一个正方形,圆柱的底面直径是20厘米,这个圆
柱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拓展提高】
如图所示,有一块长方形铁皮 ,把其中的阴影部分剪下来,制成一个圆柱
形油桶,求油桶的表面积?


18.84分米


10分米


【奥赛训练】
4.工人师傅将一张铁皮按图2裁剪后,做成一个圆柱形铁皮罐,求这个铁皮
罐的表面积?
8

16.56







5.如图所示,有一张长方形铁皮,剪下图中两个圆及一块长方形,正好可以
做成一 个圆柱体,这个圆柱体底面半径为10厘米,那么,原来长方形铁皮的面
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圆柱的表面积(二)
【题型概述】
我们知道,把一个圆柱体切成几个圆柱体会 引起表面积的变化,解决这类
问题的关键是仔细观察圆柱体切开以后,增加或减少哪几个面的面积,然后 在计
算。

【典型例题】
一个圆柱体木块,底面半径是8厘米,高是10 厘米,现在将他截成两个圆
柱体小木块,那么表面积增加多少平方厘米?

【举一反三】
1.一个圆柱体木块,底面半径是6厘米,高是5厘米,现在将他截成三个圆柱体小木块,那么表面积增加多少平方厘米?







2.一个圆柱体木块,底面直径是10分米,高是7.5米,现在将他截成两个圆
柱体小木块,那么表面积增加多少平方分米?







3.一个圆柱体木块,底面周长是25.12厘米,高是6厘米,现在将他截成四
个圆柱体小木块,那么,这四个小木块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拓展提高】
一个圆柱体,高减少3厘米,表面积就减少37.68厘米,这个圆柱体的底
面积是多少?




【奥赛训练】
4.一个圆柱体,高减少4厘米,表面积就减少50.24平方厘米,求这个圆柱
的底面积?








3.圆柱的表面积(三)
【题型概述】
课上,大家学习了圆柱体表面积的计算方式,
即:圆柱体表面积=底面积×2+侧面积
=πr²×2+2πr×h
=2πr×(r+h)
所以,我们可以发现圆柱体的表面积也可以用底面半径与高的和来计算,同时,
如果把一个圆柱体沿底面直径切成两个半圆柱体,会增加两个长方形的面,每个
面的棉结是底面 直径乘高。下面,我们将运用这些知识解决求圆柱体表面积的相
关问题。

【典型例题】
一个圆柱体的表面积和一个长方形的面积相等,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体的底面周长,已知长方形的面积为25.12平方厘米,圆柱体的底面半径是2厘米,圆
柱体的高是多少 ?





【举一反三】
1.一个圆柱体的 表面积和一个长方形的面积相等,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体的
底面周长。已知长方形的面积是12.56平 方厘米,圆柱体的底面半径为0.5厘米,
圆柱体的高是多少?






2.一个圆柱体的表面积和一个长方形的面积相等,长方形的周长等于 圆柱体


的底面周长,已知长方形的面积为131.88平方厘米,圆柱体的高是4厘米, 圆
柱体的底面半径是多少?
1
3.一个圆柱体的表面积是314平方厘米,这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高的
4

这个圆柱体的侧面积是多少?








【拓展提高】
一段圆柱体木料,如果截成两个小圆柱体,它的表面积增 加9.42平方厘米;
如果沿着底面直径截成两个半圆柱体,它的表面积将增加100平方厘米,求原来
圆柱体的表面积?







【奥赛训练】
4.一段圆柱体木料,若果截成两个小圆柱体,它的表面积增加6.28平方厘
米;如果沿着直径截成两个半圆柱体,它的表面积将增加75平方厘米,求原来
圆柱体的面积?







5.有大、小两种不带盖 的圆柱形水桶,它们的表面积的和是5433平方厘米,
小桶和大桶的用料面积的比是1:2,小桶的底 面周长是62.8分米,大桶的底面周
长是94.2分米,求大、小两个桶的侧面积各是多少?








第六周 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
【题型概述】
今天,我们讲学习运用圆柱 和圆锥的体积,底面积和高之间的关系解决问题,其中,
我们采用了“特殊值法”, 即假设体积、底面积或高为x 或1,以此来为解决问题提供途
径或方便。
【典型例题】
一个圆锥和圆柱的体积之比为1:2,底面积之比为4:3,圆柱的高为12厘米。求圆锥< br>的高是多少厘米?





【举一反三】
1. 一个圆锥和圆柱的体积之比为3:2,底面积之比为2:3。求圆柱与圆锥的高之比是
多少?







2. 一个圆锥和圆柱的体积之比为 2:3,底面积之比为5:4,圆锥的高为20厘米。求圆
柱的高是多少厘米?







3. 一个圆锥与圆柱的底面积之比为3:2, 体积之比为2:5,如果圆锥与圆柱的高之和
为72厘米。求它们的高各是多少?









【拓展提高】
如图所示:圆锥形容器的容积是16升,容器中已经装有一些水, 水面高度正好是圆
锥高度的一半。容器中装有水多少升?









【奥赛训练】
4. 圆锥形容器中装有3升水,水面高度正好是圆锥高度的一半。这个容器还能装多
少升水? r









5. 如图所示,酒瓶中装有一些酒,把酒倒进一些锥形的酒杯中,如 果酒杯口的直径
是酒瓶底面直径的一半。那么共能倒几杯?












第七周 比例(一)
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一)
【题型概述】
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内项之积等于外项之积。可以写出很多个比例,其
关键是找 到两个数的积等于另外两个数的积。下面,我们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典型例题】
把下面的等式改写成比例。
4×15=6×10。
思路点拨 由比例的基本性质,4和15可以作为比例的外项,6和10
作为比例的內项。所以
4∶6=10∶15;
或4∶10=6∶15, 15∶6=10∶4, 15∶10=6∶4。
也可以将6和10作为比例的外项,4和15作为比例的內项,所以
6∶4=15∶10;
或6∶15=4∶10, 10∶4=15∶6, 10∶15=4∶6。
【举一反三】
1. 把下面的等式改写成比例。
0.3×10=6×0.5。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0.35∶()=()∶10
3.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
4
=
5
.
()

【拓展提高】
从2、3、4、5、6这五个数中挑选四个数组成比例。
思路点拨 我们知道,要使选择 的四个数能组成比例,根据比例的基本性
质,必须这四个数中某两个数的乘积等于另外两个数的乘积,接 下来,就看五个
数中哪四个数满足这个条件。
通过观察,不难发现:2×6=3×4。所以
2∶3 = 4∶6。
当然,大家也可以写成其他形式的比例。
【奥赛训练】
4.从3、4、5、6、7、8这六个数中挑选四个数组成比例。




5.《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祖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 、
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总人口为126 583万人,其中男性65 355万人,这些人口中,
男性与女性人口的整数比为1000∶( )。
2.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二)
【题型概述】
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我们可 以解决一些复杂的比例问题以及生活中的实
际问题。今天,需要大家灵活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
【典型例题】
在比例“30∶20 = 48∶32”中,从30里减去18,而20、48这两项不变,
要使比例成立,应在32上加上多少?
思路点拨 在比例“30∶20 = 48∶32”中,两个內项没有发生变化,而< br>两个外项都发生了变化,其中一个外项的变化时已知的,另外一个外项32的变
化是未知的,所以 ,我们可以设32上加上的数是x,这样就构成了一个新的比
例:(30-18)∶20=48∶(32 +x),用解比例的知识可以求出x的值。所以
(30-18)∶20=48∶(32+x),
12∶20=48∶(32+x),
12×(32+x)=48×20,
48×20
(32+x)=
12

32+x=80,x=48。
答:应在32上加上48。
【举一反三】
1.在比例“18∶24=27∶36”中,从24里减去12,而18、27这两项不变 ,
要使比例成立,应在36上减去多少?







2.在比例“4.5∶6=5.1∶6.8”中,两个外项不变,內项 6减去0.6,要使比
例成立,另外一个內项5.1应加上多少?







1057751
3.在比例“
21

7

15

10
”中,两个外项不变,內项
7
加上
14
,要使
7
比例成立,另外一个內项
15
应减去多少?





【拓展提高】
31
六(1)班有44人,男生人数的
5
与女生人数的
2
相等。六(1)班男生
与女生各有多少人?
31
思路点拨 根据题意,有“男生人数×
5
=女生人数×
2
”,有比例的基
本性质,就能得到男生与女生的最简整数比,然后再按比例分配就可以了。
31
男生人数×
5
=女生人数×
2

13
男生人数∶女生人数=
2

5
=5∶6。
56
44×
5+6
=20(人),44× =24(人)。
5+6
答:六(1)班有男生20人、女生24人。

【奥赛训练】
11
4. 如图1所示,阴影部分的面积是甲圆的
8
,是乙圆的
6
。求甲、乙两
个圆的面积比。








5.有两组数,第一组的平均数是13.06,第二组的平均数是10.2,这两 组
数的总的平均数是12.02,那么,第一组数的个数与第二组数的个数的比是多少?
(2002年“我爱数学”少年数
学夏令营)














3.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应用(一)
【题型概述】
运用正比 例知识,我们还可以解决“归一”类的实际问题,需要注意的是,
大家必须找准对应的量,然后再列成比 例式。下面,我们就开始学习这方面的知
识。
【典型例题】
50克菜花中含维生素44毫克,那么400克菜花中含维生素多少毫克?(用
比例方法解)
思路点拨 这里有两种相关联的量:菜花的重量和维生素的含量。同一
种菜花,每克菜花的维生素含 量一定,所以维生素含量与菜花重量成正比。
解:设维生素含量x毫克。
44∶50=x∶400
50x=400×44
x=352
答:400克菜花中含维生素352毫克。

【举一反三】
1.配置一种清洗水果的溶液,100毫升水中需加入15毫升洗洁液。问用< br>500毫升水配置这样的溶液,需要多少洗洁液?








2.学校分发新作业本,六(5)班45人领了225本练习本,六( 6)班有
48人,总务处应该给该班发多少本练习本?







3.在同一时刻,树高与影长成正比例。六(3)班同学在 中午量得一根3米
长的竹竿的影长为30厘米,问一棵影长70厘米的树高多少米?





【拓展提高】
加工一种机器零件,3天可以完成120个,照这样计算,再做2天,一共
可以完成多少个?
思路点拨 这里有两种相关联的量:加工零件个数和天数。因为每天加
工零件的个数不变,所以加工 的个数和天数成正比。
解:设一共可以完成x个。
120∶3=x∶(3+2),
3x=120×5,
x=200。
答:一共可以完成200个。
【奥赛训练】
4.配置一种清洗水果的溶液,50毫升溶液中需加入8毫升洗洁液,如果在
配置这样的溶液300毫升 ,一共需要多少洗洁液?








5.某裁缝做一件童装、一条裤子、一件上衣,所用时间之比为1∶2∶3,他一天共能做2件童装、3条裤子、4件上衣。那么他做2件上衣、10条裤子、14
件童装,需多少天 ?




















4.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应用(二)
【题型概述】
同样道理 ,我们也可以运用反比例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不过,这
样列出的不是比例式,而是根据“乘积一 定”列出方程,同学们在学习和运用的
时候一定要注意区分到底是正比例还是反比例。
【典型例题】
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如果每小时行驶60千米,6小时到达 ,如果
每小时行驶50千米,几小时到达?
思路点拨 这里有两种相关联的 的量:速度和时间。速度×时间=路程,
从甲地到乙地的路程不变,所以,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
解:设x小时到达。
50×x=60×6,
x=360÷50,
x=7.2。
答:这辆汽车7.2小时到达目的地。

【举一反三】
1.一个长方形的面积不变,如果它的长为8厘米,那么相对应的宽就是6
厘米,如果长变成1 2厘米,那么相对应的宽是多少厘米?





2.三(2)班同学做纸花,如果每人做十朵,可以分给30个人做,如果
每人做15朵,可以分给 几个人做?







3.同学们 完成口算练习,如果每分钟算10题,需要6分钟,如果每分钟
算12题,需要多少时间?








【拓展提高】
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如果每小时行驶60千米,6小时到达 ;如果
每小时多行驶20千米,那么,少走几小时就能到达目的地?
思路点拨 这里虽然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但所求问题对应的速度并没
有直接告诉我们,所以首先要求出对应的速度 。
解:设少走x小时就能到达目的地。
(60+20)×(6-x)=60×6,
480-80x=360,
x=1.5。
答:少走1.5小时就能到达目的地。
【奥赛训练】
4.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不变,它的底为9厘米,相对应的高为5.4厘米。
如果它的底增加4.5厘 米,那么对应的高应减少多少厘米?






2
5.购物广场圣诞节酬宾大减价,以原定价格的
3
售出一批服装,已知这些服
3
装的成本是它实际售价的
4
,那么成本与原定价之比是多少?





















第八周 比例(二)
1.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应用(三)
【题型概述】
我们知道,当时间一定,路程和速 度成正比例;当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成
正比例;当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这些看似非常简单 的数量关系,却
能够解决很多实际问题,今天,我们将运用这些知识解决与“中点”有关的行程
问题。
【典型例题】
甲、乙两辆汽车分别从两地相向开出,它们的速度比是5:7,在距中 点18
千米处相遇。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思路点拨 因为两车同时出发,到相遇时时间一定 ,所以,路程和速度成正
比,即相遇时甲、乙两车行驶的路程比是5:7。然后由“距中点18千米时相 遇”
可以知道,相遇时乙车比甲车多行18×2=36(千米)。所以
7+512
18×2×
7-5
=36×
2
=216(千米)。
答:两地相距216千米。
【举一反三】
1. 两只轮船同 时从甲、乙两港相向开出,客船每小时行49千米,货船的速
6
度是客船的
7
,两只轮船在离甲、乙两港中点6千米处相遇。求甲、乙两港的距
离是多少?






1
2. 客车和货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开出,客车每小时行全程的
4
,货车每
小时行60 千米,相遇时客车和货车所行路程的比是3:2。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
米?






3. 甲、乙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甲车行完全程需3 .5小时,乙车每小时
75千米,相遇时甲、乙两车所行路程的比是4:3,这时乙车行了多少千米?





【拓展提高】
甲、乙 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100千米,
9
乙车每小时行90千 米。当乙车行至全程的
22
时,甲车距中点还有20千米。A、
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思路点拨 因为两车行驶的时间 一定,所以,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例,根据甲、
9
乙两车的速度比,可以知道它们行驶的路程比。 再由乙车行了全程的
22
,可以
1
求出甲车行了全程的几分之几,最后,根据甲车距中点20千米,即与全程的 的
2
差是20千米,可求出A、B两地的距离。
甲、乙两车的速度比: 100:90=10:9;
甲、乙行驶的路程比: 10:9;
9105
甲车行的路程:
22
×
9
=
11

15
20÷(
2
-
11
)=440(千米)。
答:A、B两地相距440千米。

【奥赛训练】
4. 客车和货车分别从甲、乙 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客车每小时行90千
7
米,货车每小时行70千米。当货车行至全程 的
10
时,客车距中点还有12千米。
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5. 快车与慢车同时从A、B两地 出发,相向而行。行驶一段时间后两车相
1
遇,相遇点到AB中点的路程恰好是AB全长的20
.快车与慢车的速度比是多少?










2.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应用(四)
【题型概述】
下面,我们将继续学习运用正反比例知识解决“同向”类的行程问题。
【典型例题】
王阿姨开着摩托车、范阿姨开着电瓶车同时从A地开往B地,当王阿姨行
12
至全程的
3
处时,范阿姨行了全程的
9
;当王阿姨到达B地时,范阿姨距B地
还有15千米。求A、B两地之间的距离。
思路点拨 摩托车和电瓶车行驶的时间始终相同,那么两车在相同的时间
内,行驶的路程之比也是不变的,所以,当 摩托车到达B地时,电瓶车和摩托
21
车的路程比为
9

3
=2:3,再根据电瓶车距B地还有15千米,可以求出A、B
两地的距离。
212
: =2:3;15÷(1-。
933
)=45(千米)
答:A、B两地之间的距离为45千米。

【举一反三】
1
1. 甲、乙两车同时从A地开往B地,当甲车行至全程的
4
处时,乙车行了
1
全程的
3
;当乙车到达B地时,甲车距B地还有12.5千米。求A、B两地之间
的距离。





1
2. 客车和货车两车同时从甲地开往乙地,当客车行至全程的
2
处时,货车
2
行了全程的
5
;当货车到达乙地时,客车已经超过乙地25千米。求甲、乙两地
之间的距离。






3. A、B两车同时从甲地开往乙地,当A车行至中点时 ,B车行了80千米;


1
当A车到达乙地时,B车距乙地还有全程的
5
.求甲、乙两地的距离。


【拓展提高】
甲、乙两车从相距 240千米的A地去B地,甲车比乙车晚1.2小时出发,
结果两车同时到达,甲、乙两车速度的比是5 :4,甲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思路点拨 因为两车都是从A地去B地,路程一定,所以,速度和时 间成
反比。由“甲、乙两车速度的比是5:4”可以知道,甲、乙两车所花时间的比是
4
4:5。又因为甲车比乙车少行1.2小时,那么,甲车所行时间为1.2×
5-4
=4.8(小
时)。所以
4
240÷(1.2×
5-4
)=240÷4.8=50(千米时)。
答:甲车每小时行50千米。

【奥赛训练】
4. 甲、乙两车从相距3 24千米的A地去B地,甲车比乙车晚0.8小时出发,
结果两车同时到达,甲、乙两车速度的比是9: 7,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5. 乘火车从甲城到乙城,1998年初需要19.5小时,1998年火车第一次提速< br>30%,1999年第二次提速25%,2000年第三次提速20%。经过这三次提速后,
从甲 城到乙城乘火车需多少小时?


















3.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应用(五)
【题型概述】
今天,我们学习“相向”类的行程问题。解决这类问题,关键还是要充分运
用路程、速度、时间三者的正 反比例关系。
【典型例题】
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3.5小时后相遇,相 遇后甲又行了
2.5小时到达B地,这时乙车离A地80千米。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思路点拨 因为相遇后甲车2.5小时行的路程就是相遇前乙车3.5小时行的
路程,那么, 甲、乙两车行驶的时间比为2.5:3.5=5:7,所以,甲、乙两车的速度
比是7:5.在相同的时 间里,甲、乙两车行驶的路程也是7:5.当甲车行完全程时,
55
乙车才行全程的
7
,离A地80千米就是全程的的(1-
7
)。所以
5
80÷(1-
7
)=280(千米)。
答:A、B两地相距280千米。

【举一反三】
1. 小军和小李分别从A、B两地同时相向而行,10分钟相遇, 相遇后又行8
分钟小李到达A地,这时小军离B地125米。A、B两地相距多少米?









2. 客轮和 货轮分别从甲、乙两港同时相向开出,经过若干小时两船相遇,相
遇后又行了6小时货船到达甲港,这时 客船已过乙港又向前行了甲、乙两港距离
的20%,客船和货船从出发到相遇用了多少小时?










3. 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相向开出,相遇后,甲车又行5小时 到
达B地,这时乙车离A地还有全长的25%,两车从出发到相遇用了多少小时?

【拓展提高】
小丽和小灵两人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相遇后小丽继续向前经过6.4分钟到达乙地,小灵继续向前经过10分钟到达甲地。那么,两人出
发后多久就相遇了 ?
思路点拨 假设两人相遇在丙处,相遇时间为x分钟,如图1所示:

甲 丙 乙

x分 6.4分
10分 x分

图1
从甲丙段来看,两人所花时间的比为x:10,由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成 反
比,因此,两人的速度比是10:x。
从丙乙段来看,两人所花时间的比为6.4:x,同 样道理,速度的比为x:6.4。
所以10:x=x:6.4,x
2
=64,x=8.
答:两人出发后8分钟就相遇了。
【奥赛训练】
4. 客车和货车分别同时从甲、 乙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相遇后,客车
再行3.2小时到达乙地,货车在相遇后又行了5小时到达甲 地。那么,两车经过
几小时相遇了?








5. 一辆汽车从A城市开往B城市,如果把车速提高20%,则可比原定时间提
前1小时到达B城市;如果按原来速度先行驶100千米后,再将速度提高30%,
恰好也能比 原定时间提前1小时到达B城市。A、B两城市之间的路程为多少千
米?











4.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应用(六)
【题型概述】
今天学习的是“往返” 类的行程问题。解决这类问题,关键要抓住在往返过
程中的不同情况,通过比较,然后运用正反比例知识 加以处理。
【典型例题】
一辆小货车从甲镇开往乙镇,每小时行50千米,返回时每小时行 60千米,
结果返回时比去的时间少10分钟。求甲镇与乙镇之间的距离。
思路点拨 小货 车在甲、乙两镇之间往返行驶,所行的路程一定,因此,速
度和时间成反比例,只要求出速度比,就能得 到时间比,然后再根据时间差是
10分钟,可以先求出时间,最后求出路程。
去世速度:返回速度: 50:60=5:6;去时时间:返回时间=6:5;
5
10÷(1- )=60(分钟)=1(小时);50×1=50(千米)。
6
答:甲镇与乙镇之间的距离为50千米。
【举一反三】
1. 有一辆汽 车从A地开往B地,去时速度为每小时40千米,返回时每小时
行50千米,结果返回时比去时少用15 分钟。求A、B两地之间的距离。








2. 小玲从甲地步行去乙地,去时速度为每分钟55米,返回时速度为每分钟
50 米,结果返回时比去时多花1分钟。那么,甲、乙两地之间相距多少米?








3.陈阿姨开着电瓶车从家去红星美凯龙家具城 ,每小时行20千米,回来时
每小时比去时多行20%,她往返一共花了1.1小时。她家离家具城有多 远?






【拓展提高】
从甲地到乙地,前一段是上坡路,后一段是下坡路。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出往
返于甲、乙两地。已 知上坡每小时行30千米,下坡每小时行40千米,来回一次
共用1.4小时。求甲、乙两地的距离。
思路点拨 如图1所示,我们可以发现,来回一次,汽车上坡的总路程与下
坡的总路程相等, 都是甲、乙两地之间的路程,所以,上坡用的总时间与下坡用
的总时间的比应等于上、下坡速度的反比, 再根据共用1.4小时,可以求上坡或
下坡用的总时间,便可以求出甲、乙两地之间的路程。


甲地 乙地
图1

上坡速度:下坡速度=30:40=3:4;
上坡时间:下坡时间=4:3;
30×(1.4×
4
)=30×0.8=24(千米)。
4+3
答:甲、乙两地的距离为24千米。
【奥赛训练】
4. 从A地到B地,前一段是上坡路, 后一段是下坡路。一辆汽车从A地开
出往返于A、B两地。已知上坡每小时行35千米,下坡每小时行4 2千米,来回
一次共用2.2小时。求A、B两地的距离。








5. 一段路程分为上坡、平路、下坡三段,各段路程之比 依次是1:2:3,某
人走各段路所用时间之比依次是4:5:6.已知他上坡是速度为每小时3公里, 路
程全长50公里,问:此人走完全程用了多少时间?










第九周 比例 (三)
1.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应用(七)
【提型概述】
这一周我们重点学习运 用正反比例的知识解决工程问题。我们知道,工作总
量一定,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成反比。今天,我们就 根据工作总量一定,解决有
关的实际问题。
【典型例题】
“奔腾”汽车美容公司每 天要洗100辆汽车,工作效率提高25%,结果就能
提前1小时完成。这家公司原来每小时能洗多少辆 车?
思路点拨 由于洗车的数量不变,也就是说:工作总量一定,工作效率和工
作时间成反 比例。因此,可以根据计划效率与实际效率的比,得到计划时间与实
际时间的比,然后由计划时间与实际 时间相差1小时,先求出计划时间,在求出
计划的工作效率。所以
计划效率:实际效率= 1:(1+25%)=4:5;
计划时间:实际时间= 5 :4;
计划时间:1÷(5 - 4)×5 = 5(小时);
计划效率:100÷5 = 20(辆)。
答:这家公司原来每小时能洗20辆车。
【举一反三】
1. 某台机器要加工18 0个零件,由于技术革新,这台机器的工作效率提高
了20%,结果提前一个小时完成。这台机器原来每 小时加工多少个零件?








2. “彬彬”羽绒服有限公司食堂运来12吨煤,由于每天比原来节约用煤
1
,这样就可以比原计划多烧2天。这个食堂原来每天烧煤多少吨?
11








3. 李师傅要加工60双皮鞋,实际加工时效率提高了15%, 结果提前1.5 小
时完成。李师傅实际每小时加工多少双皮鞋?

【拓展提高】
某建筑工地用土方车清理建筑垃圾,本来准备7.5小时清理完毕,由于实
际每小时比计划多清理5吨, 这批建筑垃圾6小时就清理干净了。这批垃圾有
多少吨?
思路点拨 由于这批垃圾 的总量一定,那么工作效率与工作时间成反比例。
我们可以根据计划时间与实际时间的比,知道计划效率 与实际效率的比。题目
中又告诉大家计划每小时与实际相差5吨,因此,可以先求出工作效率,再求出这批垃圾的总量。
计划时间:实际时间 = 7.5 :6 = 5 : 4;
计划效率:实际效率 = 4 :5;
计划效率:5÷(5-4)×4 = 20(吨);
垃圾总量:20×7.5 = 150(吨)。
答: 这批垃圾有150吨。
【奥赛训练】
4.陈师傅计划6天加工完一批零件,由于每天 比计划多加工12个,结果只
用了5.5天就完成了任务。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









5. 甲、乙 两名计算机文字录入人员要共同录一份15400字的文稿,当甲完
5
成录入任务的
6
,乙完成录入任务的80%时,两人尚未录入的文字相等。问:甲
的录入任务是多少? (2005年北京市“迎
春杯”数学邀请赛)














2.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应用(八)
【题型概述】
我们知 道,当工作时间一定,工作总量与工作效率成正比例。接下来,我
们就学习如何运用“工作时间一定”解 决问题。
【典型例题】
小李和小张两人共同录入一份文稿,已知两人的效率之比为5 : 6,完成任
务时,小张比小李多录入1100字。这篇文稿有多少字?
思路点拨 我们知道,小李和小张录入的时间相同,因此,工作总量与工
作效率成正比例,也就是说,小李和小张的 工作总量比等于两人的效率比。又因
为小张比小李多录入1100个字,可以求出这篇文稿的文字数量。 所以
1100÷(6-5)×(5+6)= 1100÷1×11=12100(个)
我们也可以这样解答:
651
1100÷( - )= 1100÷ =12100(个)
5+65+611
答:这篇文稿有12100个字。
【举一反三】
1. 一车间和二车间共同加工一批服装,完成任务时,一车间比二车间多加< br>工150套服装,已知两个车间的工作效率之比为9:7。这批服装共有多少
套?






2. 客车和货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 相遇时,客车比货车多行22千
米,两车的速度之比为9:8。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3. 甲、乙两人共同加工一批零件 ,甲每小时比乙少加工8个,当4.5小时后
完成任务时,乙与甲加工零件的数量之比为12:11。这 批零件有多少个?







【拓展提高】
1
范师傅和徐师傅两人同时加工一批零件,范师傅的任务是徐师傅的
2
,范
师傅每小时 能做15个,徐师傅每小时能做25个,当范师傅完成时徐师傅还剩
67个,徐师傅要加工多少个零件?
思路点拨 由于徐师傅与范师傅工作效率的比是25:15=5:3,所以当范师
5
傅完成时徐师傅加工的零件是范师傅的
3
,又因为徐师傅的任务是范师傅的2
51
倍,所以“67个”就是范师傅的“2 -
3
=
3
”。
1
51
25 : 15 = 5 : 3; 67 ÷(2 -
3
)÷ = 67÷
3
×2 = 402(个)
2
答:徐师傅要加工402个零件。
【奥赛训练】
6
4. 小林和小苏两人生产一批玩具,小林的加工任务是小苏的
7
,小林 、小
苏工作效率的比是5:6。当小林完成任务时,小苏可以超额完成13个,
小林的加工任务 时多少?








5. 新兴化肥厂甲、乙两车间本月计划共生产化肥1500吨,前5天甲、乙两
11
车间个完成本月计划的
4

5
,且甲车间比乙车间多生产化肥60吨。求
甲、乙车间本月计划产量的比。 (1999
年吉林省“金翅杯”小学数学竞赛)












3.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应用(九)
【题型概述】
今天,我们将在前两天的基础上继续学习比较复杂的工程问题。
【典型例题】
1
小龙和小马各加工180个零件,小马比小龙早加工1
2
小时,结果两人
同时完工。已知小龙和小马的工作效率比为7:5。小龙每小时加工多少个零件?
思路点拨 由于两人的工作总量相同,工作时间与工作效率成反比例,因
此,小 龙和小马的工作时间之比为5:7。我们不难求出小龙的工作时间,最后
得到小龙的工作效率。
15
1
小龙的工作时间:1
2
÷(7-5)×5 = (小时);
4
小龙的工作效率:180 ÷
15
= 48(个)。
4
答:小龙每小时加工48个零件。
【举一反三】
1
1. 甲、乙两人各加工672个零件,甲比乙迟加工1 小时,结果两人同
3
时完工。已知甲和乙 的工作效率之比为8:7。甲每小时加工多少个零
件?


1
2. 师徒两人各加工90顶帽子,师傅比徒弟晚加工 2
2
小时,结果两人
同时完工。 已知师傅和徒弟的工作效率之比为9:7。徒弟每小时加工多
少顶帽子?






1
3. 母女两人各加工100个包子,母亲比女儿晚加工
2
小时,结果两人同
时完工。已 知母亲和女儿的工作效率比为5:4。女儿每小时比母亲少加
工多少个包子?






【拓展提高】
甲、 乙两人共同完成一项工作,甲先干1.2小时,然后乙再加入,完成任
4
务时,甲完成这项工作 的
7
。已知甲、乙两人的工作效率比为5:4,那么,甲
独立完成这项工作需要多少小时?
思路点拨 因为甲、乙两人的工作效率之比外5:4,那么,在相同的时间内
5
甲的工作量是乙的
4
,也就是说在乙工作的这段时间内,甲完成这项工作的
4515415
(1 -
7
)×
4
=
28
,因此,甲先干1.2 小时完成了工作总量的
7
-
28
=
1
28
。所以,我们可以求出甲单独干完这项工作的时间。
4451
1.2÷[
7
-(1 -
7
)×
4
] = 1.2 ÷
28
= 33.6(小时)
答:甲一个人完成这项工作需要33.6小时。
【奥赛训练】
4. 两个工程 队合作完成一项工程,甲工程队先干2天,然后乙工程队再
5
加入,完成任务时,甲工程队完成 这项工程的
8
,已知甲、乙两个工程队的
工作效率比为3:2,那么,甲工程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需要多少天?








5. 师傅和徒弟两人共同完成一项工作,师傅先干4小时,然后徒弟在加
7
入,完成任务时, 师傅完成这项工作的
9
。已知师傅、徒弟两个人的工作效
率比为3:2,那么,徒弟做了多少小时?
(2001年江苏省海门市小学数学竞赛)











4.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应用(十)
【题型概述】
有的盈亏问题也可以用正比例和反比例的知识进行解决。今天,我们就学
习这种类型的问题。

【典型例题】
李师傅要加工一批零件,如果每小时加工45个,可以比计划 提前1小时
完成;如果每小时加工50个,则可以比计划提前1.8小时完成。这批零件多少
个 ?
思路点拨 根据题意,加工的零件总数相同,因此,每小时加工的个数
和加工的时间成反比例。由工作效率之比便可以知道工作时间之比,在结合时
间差,得到加工的时间,最 后求出零件的总数。
两种不同做法的工作效率比 = 45:50 = 9:10;
两种不同做法的时间比为 10:9;
第一种做法的时间为
(1.8 - 1)÷(10 - 9)×10 = 8(小时)
零件的总数为 45×8 = 360(个)。
答:这批零件有360个。

【举一反三】
1.张师傅要加工一批零件,如果每小时加工50个,可以比计划 提前1
小时完成;如果每小时加工80个,则可以比计划提前2.5小时完成。这批零件
多少个 ?







2. 甲 、乙两位师傅要加工一批零件,如果每小时加工40个,比计划推后2
小时完成;如果每小时加工35个 ,比计划推后3小时完成。这批零件多少个?







3.某服装厂接到一份订单,需要加工一批衬衫,如果每天加工90件 ,比


计划推后1天完成;如果每小时加工35个,则比计划提前3天完成。这批衬衫有多少件?


【拓展提高】
1
某机床厂加工一批零件,如果每个零件的用料节约
5
,则可以节约75
1
千克材料;如果想多加工
4
的零件,每个零件的用料必须节约0.3千克。那么,
原计划加工多少零件?
1
思路点拨 由“每个零件的用料节约
5
,则可以节约75千克材料”,可
11
以知道有原材料75÷
5
= 375(千克);由“如果想多加工
4
的零件,每个零件
的用料必须节约0.3千 克”,可以知道每个零件的用料与零件的个数成反比例,
这样便可以求出每个零件的用料,最后得到计划 加工的零件数量。所以
1
材料重量:75÷
5
= 375(千克);
1
计划零件数:时机零件数 = 1: (1 +
4
)= 4 : 5;
计划每个零件用料:0.3÷(5 - 4)×5 = 1.5(千克);
计划加工的零件个数:375÷1.5 = 250(个)。
答:原计划加工250个零件。
【奥赛训练】
1
4. 某机床厂加工一批零件,如果每个零件的用料节约
4
,则可以节约
1
30千克材料;如果想多加工
5
的零件,每个零件的用料必须节约0.2千克。那
么,原计划加工多少个零件?


1
5. 桌上放着一些糖,其中水果糖占
3
。后来又往桌上放了39块水果糖,
6块奶糖。这时水果糖占总数的60%,现在桌上共有多少块糖?
(1995年“我爱数学”少年数学夏令营)













第十周 数学广角
1、抽屉原理(一)
【题型概述】
如果 把n+k(k≥1)件东西放入n个抽屉,那么,至少有一个抽屉中有2件
或2件以上的东西。这个道理 我们都能够想得通,它称为抽屉原理原则一。今天,
我们就来学习原则一的运用。

【典型试题】
六年级有32名学生是在1月份出生的,那么其中至少有2名学生的生日是
同一天,为什么?
思路点拨:因为1月份有31天,可以看做31个抽屉,把32名学生看做
32个苹果。根据抽屉原理原 则一,至少有一个抽屉里放2个苹果,也就是说至
少有2名学生的生日是同一天。

【举一反三】
1、育才小学六(1)班54名学生是同一年(该年有365天)出 生的,能否
说明至少有2人是在同一个星期过生日的?








2、有红、黄、蓝三种颜色的球各5个,混合后 放在一个布袋内,一次至少
摸出几个才能保证有2个同色的?








3、任意4个自然数,其中至少有2个数的差是3的倍数。这是为什么?








【拓展提高】
在长度为2米的线段上任意画11个点,至少有两个点之间的距离不大于
20厘米。为什么?
思路点拨: 我们不妨把2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10段,每段长20厘米。把
每一段看做一个抽屉,共1 0个抽屉;将11个点放入10个抽屉中,至少有1个
抽屉中放了2个点。那么,根据抽屉原理,在同一 个抽屉(同一段)中,这两个
点之间的距离一定不大于这段的长度20厘米。

【奥赛训练】
4、在100米的路段上植树,至少要植多少棵树,才能保证至少有两棵树之
间的距离小于10米。








5、一副扑克牌有54张,最少要抽取几张牌,方能保证其中至少有2张牌
有相同的点数?























2、抽屉原理(二)
【题型概述】
如果把m×n+k(k≥1)件东西放入n个抽屉,那么一定有一 个抽屉里至少
有m+1件东西。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抽屉原理原则二。
【典型例题】
某幼儿班有40名小朋友,现有各种玩具共122件,把这些玩具全部分给
小朋友 ,是否会有小朋友得到4件或是4件以上的玩具?
思路点拨:将40名小朋友看成40个 抽屉,122=3×40+2,由抽屉原理原
则二知,至少会有一个小朋友得到3+1=4件,或4件以 上的玩具。
【举一反三】
1、实验小学今年新入学的一年级新生中,有237人 是同一年出生的。这些
新生中,至少有多少人是同一年的同一个月出生的?







2、有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小球各10个 ,混合后放在一个不透明的
布袋里。那么,一次至少摸出多少个,才能保证有7个小球的颜色是相同的?







3、幼儿园大班有35个 小朋友,现在将78件玩具分给小朋友,是否有小朋
友会得到3件或3件以上的玩具?







【拓展提高】
正方体各面上涂上红色或蓝色的油漆(每面只涂一种色),那么正方体一定
有三个面颜色相同,这是为什 么呢?


思路点拨 把红色和蓝色两种颜色的油漆看成两个抽屉,正方体共 有6个
面,6=2×2+2,由抽屉原理原则二知,至少有三个面涂上相同的颜色。


【奥赛训练】
4、某旅行团共有60人,随意游览甲、乙、丙三个景点。至少有多少人游
览的地方完全相同?


5、用数字1、2、3、4、5、6填满一个6×6的方格表,如图2 所示,每个
小方格只能填其中一个数字。将每个2×2正方格内的四个数字的和称为这个2
×2 正方格的“标示数”。问能否给出一种填法,使任意两个“标示数”均不相
同?如果能,请举出一例;如 果不能,请说明理由。






图2
3、节约资源
【题型概述】
“节约资源”对于我们来说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今 天,我们讲的就是爱
护环境,节约资源。通过学习,大家会了解人与环境的关系,人的生存必须依赖环境,更加珍惜身边的有限资源。

【典型例题】
读一读下面的数据:
地球表面积:地面占25%;水面占75%.
地球水资源总量:海水占97.3%;淡水占2.7%.
淡水总量:冰雪占75%;可使用淡水占25%.
可使用淡水:地下水占97%;河水湖水占1.9%;生物圈中含水0.9%;大气
含水0.2%.
读完以后,你觉得地球上的水多不多?从这些数据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思路点拨:地球上的水确实有很多,但是,能够供起我们人类使用的淡水
很少很少,河水湖水更是少之又 少。因此,我们要从小做起,爱惜每一滴水,珍
惜有限的可使用淡水资源,尽量想办法循环使用水,节约 用水。

【举一反三】
1、地球上河水湖水占地球水资源总量的百分之几?







2、如果用10升水代表地球水资源总量,可使用淡水有多少升?
3、据联合国最新公布的 世界人口状况报告,1999年10月12日0点2分,
世界人口达到60亿,按每分钟新增人口177 人计算,到哪一年的哪一月的几日
几分,世界人口将达到61亿?






【拓展提高】
据科学家研究,100平方米森林 每天吸收的二氧化碳等于10个人每天呼出
的二氧化碳;1公顷森林每天释放0.73吨的氧气,等于1 000人每天呼吸所需要
的氧气。多少公顷的森林可供10000人100天呼吸所需,并同时可将他们 这100
天所呼出的二氧化碳完全吸收?
思路点拨:1公顷=10000平方米, 1公顷森林每天可吸收1000人每天呼出
的二氧化碳,并且每天释放的氧气可供1000人每天呼吸, 所以1000公顷森林可
供10000人呼吸100天。

【奥赛训练】
4、一个成年人平均每分钟呼吸16次,每次吸入500立方厘米空气。问:
他在一昼夜里吸入多少立方 米空气?










5、假设地球上每年新生成的资源的量是一定的。据测算,地球上的全部资
源可供110亿人口生活90年而耗尽,或者可供90亿人口生活210年而耗尽。世
界总人口必须控 制在多少以内,才能保证地球上的资源足以使人类不断繁衍下
去?









第十一周 数与代数(一)
1. 因数、倍数、质数和合数
【题型概述】
关于因数、倍数、 质数和合数,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曾经讲过很多内容,这里概
念多、方法多、结论多。今天帮大家提纲挈 领地复习一下。
【典型例题】
有一块木料,长3.2米,宽1.44米,高0.48米。现 在将这块木料锯成体积相等
而且是最大的正方体,共可以锯成多少块?
思路点拨 要将这块 木料锯成体积相等而且是最大的正方体,这个正方体的棱长
一定是木料的长、宽、高的最大公因数。所以
(320,144,48)= 16
320×144×48÷(16×16×16)
20 9 3
=
=540(块)
答:总共可以锯成540块。
【举一反三】
1. 六(1)班的学生人数在40~ 50人之间,如果分成每8人一组,那么有一
个小组多5人;如果分成每12人一个小组,那么有3个小 组少1个人。求
学生人数。










2. 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180,最大公因数是30,已知其中一个数是90,另
一个数是多少?






3. 四位数 7a4b 是18的倍数,要使这个四位数尽可能地小,a和b是什么数
字?






【拓展提高】
有一种最简单真分数,它们的分子与分母 的乘积都是420.如果把所有
这样的分数从小到大排列,那么第三个分数是多少?
思路点拨 我们先把420分解质因数:420=2×2×3×5×7.
为了保证分子与 分母互质(互质指分子与分母除了1以外没有别的公因
数),相同的质因数要么都在分母,并且分子应该 小与分母,把分子从小到大
排列是1,3,4,5,7,12,15,20.
分子再大就要超过分母了,它们对应的分数是

, , , , , , ,
4252821
所以,从小到大排列第三个是
4

105
【奥赛训练】
4.四个连续自然数的乘积是11880,求这四个自然数。









5. 如果一个质数分别加上2、8、14、26以后,得到的和都是质数。那么,
原来的质数是多少? (2000年《小
学生数学报》数学邀请赛)
















2. 小数简便计算
【题型概述】
我 们知道,灵活地运用运算律可以使整数、小数和分数等一些计算变得
简便。接下来,我们将把小数的简便 计算复习一下。
【典型例题】
计算:2.19+6.48+0.51—1.38—5.48—0.62。
思路点拨 通过观察,例题可以根据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2.19+6.48+0.51—1.38—5.48—0.62
= (2.19+0.51)+(6.48—5.48)—(1.38+0.62)
= 2.7+1—2
= 1.7
【举一反三】
1. 计算:14.38+5.395—3.18—5.305





2. 计算:2.5×1.25×5×64






3. 计算:2.1+2.3+2.5+2.7+„+5.7+5.9






【拓展提高】
计算: 41.2×8.1+11×9.25+537×0.19
思路点拨 我们可以通过移动小数点的位置,灵活使用乘法分配率使计
算简便。
41.2×8.1+11×9.25+537×0.19
= 412×0.81+537×0.19+11×9.25
= 412×0.81+(412+125)×0.19+11×9.25
= 412×0.81+412×0.19+125×0.19+11×(8+1.25)


= 412+125×0.19+11×8+11×1.25
= (412+88)+125×0.19+0.11×125
= 500+37.5
= 537.5
【奥赛训练】
4.计算:3.7×59+37×6.4—3.7×23









312
5.计算:(0.34×2400×0.25+3×7 +26.25÷ )÷
4313






3. 分数巧算
【题型概述】
在分数的巧算中,我们必须掌握一些技巧,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裂项
法”。今 天,我们将复习这方面的内容。
【典型例题】
1111111
计算:
2
+
4
+
8
+
16
+
32
+
64
+
128

11
思路点拨 我们可以先加上
128
,使计算简便,最后减去
128

1111111

2
+
4
+
8
+
16
+
32
+
64
+
128

111111111
=
2
+
4
+
8
+
16
+
32
+
64
+
128
+
128

128

11111111
=
2
+
4
+
8
+
16
+
32
+
64
+
64

128

1111111
=
2
+
4
+
8
+
16
+
32
+
32

128

„„
1
= 1—
128


127
=
128



【举一反三】
11111111
1.计算:
2
+
4
+
8
+
16
+
32
+
64
+
128
+
256









111111
2.计算:
2

3
+
4

5
+
6

12









1111111
3. 计算:
2

4

8

16

32

64

128








【拓展提高】
11111
计算:
42
+
56
+
72
+
90
+
110

1
思路点拨 因为
42
=
1111111111
原式= (
6

7
)+(
7

8
)+(
8

9
)+(
9

10
)+(
10

11

1111111111
=
6

7
+
7

8
+
8

9
+
9

10
+
10

11


11
=
6

11

5
=
66


【奥赛训练】
11111
4. 计算:
10*12
+
12*14
+
14*16
+
16*18
+
18*20







11111
5. 计算:
1*4
+
4*7
+
7*10
+
10*13
+......+
97*100










4. 分数应用题
【题型概述】
分数应用题一直是小学阶段的“重头戏”,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已经
见识过了很多的类型,解决分数 应用题最关键的是找“单位1”、找对应关系。
下面再稍加温习。
【典型例题】
1
耕地承包户王大爷家的仓库里有一批化肥,第一天用去总重量的
5
,第二
8
天用去2吨,还剩下总量的
15
.这批化肥原有多少吨?
1
思路点拨 我们把化肥的总量看作单位“1”,由“第一天用去总重量的
5

8
和“还剩下总量的
15
”,可以知道第二天用去几分之几。所以
4
181
2÷(1—
5

15
)= 2÷ = 7
2
(吨)
15
【举一反三】


1
1. 有一批儿童读物,第一天卖出1800本,第二天比第一天多卖出
9

3
还剩下总本数的
7
在第三天全部卖完。这批儿童读物一共多少本?


2. 修路队修一条公路,已经修了全长的40%,正好比没修的少1500米,
这条公路多少米?







3. 有两个粮食仓库,甲库比乙库 少存12吨,如果甲库再给乙库4吨,这
3
时甲库所存的粮食等于乙库的
7
。两个仓库各存多少粮?






第十二周 数与代数(二)
1.式与方程(一)
【题型概述】
“式与方程”是数与代数中的 重要内容,我们要能够用字母表示数或关系、
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以及列方程解复杂的应用题。今天, 我们就一起来复习这
方面的内容。
【典型例题】
解方程:8.3x+2.7x-x-7=15。
思路点拨 我们可以直接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因此
解:8.3x+2.7x-x-7=15,
10x=22,
x=2.2。
【举一反三】
1. 解方程:8x+8.4=21.6+6.5x。




2. 解方程:8x-3(x-5)=6x+(x-1)。





3. 解方程:45÷x-45÷3x=3。


【拓展提高】
范阿姨骑电瓶车要在规定的时间把信件送到某地。若每小时走15千米可以
早到24分,若每小时走12 千米就要迟到15分。原来规定的时间是多少?她去
某地的路程是多少?
思路点拨 解法 1:设原来规定的时间为x小时,24分=0.4小时,15分=0.25
小时,则15×(x-0.4 )与12×(x+0.25)都表示从出发地点到某地的路程,因此,路程
相等,可以列出方程。所以
解法1:设原来规定的时间为x小时。
15×(x-0.4)=12×(x+0.25),
x=3,
15×(3-0.4)=39(千米)。
解法2:设从出发 地到某地的路程为x千米,那么(x÷15+0.4)小时与(x
÷12-0.25)小时都表示规定的 时间,因此,时间相等,可以列出方程。
x÷15+0.4=x÷12-0.25,
x=39,
39÷15+0.4=3(小时)。
答:原来规定的时间是3小时,出发点到某地的路程是39千米。
【奥赛训练】
4. 小芳和小玲两家住在同一个院子里,一天,她们吃完早饭同时离家去上学,
小芳每分钟走 90米,小玲每分钟走60米。小芳走在学校门口时突然发现忘记带
语文课文。于是,小芳立即沿原路回 家去取,行至180米处与小玲相遇。她们家
离学校有多远?






5. 甲、乙、丙三种练习薄的价格分别是7角、3角、2角。三种练 习薄一共
买了47本,付了21.2元,买乙种练习薄的本数是丙种练习薄的2倍。三种练习
薄 各买了多少本?













2. 式与方程(二)
【题型概述】
下面,我们在昨天学习的基础上继续列方程解稍复杂的应用题。
【典型例题】
幸福外国语学校今年招生的录取人数是报考人数的20%,录取的男生占招生
5
总数的 。如果从男生中拨出25个名额给女生,男生还比女生多2人。今年报
9
考外国语学校的有多少 人?
思路点拨 根据题意,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个关系式:
男生录取人数—女生录取人数=25×2+2。
所以,我们可以列方程解决。
解:设录取的人数为x人。
55

9
x-(1-
9
)x=25×2+2,x=468,
468÷20%=2340(人)。
答:今年报考外国语学校的有2340人。

【举一反三】
5
1. 有两筐苹果,第一筐的个数是第二筐的
6
,如果第一筐增加5个,那么,
7
第一筐的个数是第二筐的
8
,原来两筐各有多少个苹果?




2. 实验小学六年级学生 上学期体育锻炼的达标率为83%,本学期新达标的
1
学生有48人,现在未达标的人数占总人 数的
20
。那么,还有多少个学生未达标?






3. “胜利”运输公司运输一批货物。第一天运了全部货物的45%,第二天< br>10
运了剩下货物的
11
,第二天比第一天多运45吨。那么,这批货物共有多少吨?








【拓展提高】
兄弟两人的岁数加起来是25岁,记得有一年 ,哥哥的岁数是弟弟今年的岁
数时,哥哥的岁数正好是弟弟的岁数的2倍。那么,哥哥、弟弟今年各是多 少岁?
思路点拨 这道题适合用方程解答,我们用兄弟两人的年龄差不变建立等
量关系。
解:设弟弟今年的岁数是x岁,那么哥哥今年的岁数是(25-x)岁。曾有一
x
年哥 哥的岁数是x,那么这年弟弟的岁数是
2
。所以
x
(25-x)-x=x-
2
,x=10,
25-x=25-10=15(岁)。
答:哥哥今年15岁,弟弟今年10岁。

【奥赛训练】
1
4. 一个蓄水池有满满的一池水,白天用去了其中的
5
,傍晚又用去了10升,
晚上用去 剩下水的15%,最后剩下的水比半池多13.1升。那么,这个蓄水池盛
满水有多少升?









5. 一只船 向相距240海里的某港出发,到达目的地前48海里处,速度每小
时减少10海里,到达后所用的全部 时间与原速度每小时减少4海里航行全程所
用的时间相等。求原来的速度。














3.比和比例(一)
【题型概述】
今 天,我们复习比和比例应用题。如果在应用题中碰到“比”,一般都将“比”
转化为分数,然后用分数应 用题的解决方法来处理。

【典型例题】
1
A、B两桶汽油共重100千克,若把A桶中汽油的
6
倒入B桶,则两桶油的
重量比是11:9。A,B两桶汽油原来各重多少千克?
1
思路点拨 如果“把A桶中汽油的
6
倒入B桶”,两桶汽油的总重量 没有
变,还是100千克。因此,可以按比例分配,先求出现在A桶汽油的重量:
111
100×
11+9
=55(千克)。A桶倒出
6
汽油后是55千克,即55千克的汽油占原来A
15
桶汽油的1-
6
=
6
,这样可以倒推出A桶原有汽油的重量。
11
100×
11+9
=55(千克);
1
55÷(1-
6
)=66(千克),100-66=34(千克)。
答:A桶原有汽油66千克,B桶原有汽油34千克。

【举一反三】
32
1. 甲、乙两个书架共有书102本,甲书架本数的
4
正好等于乙书架本数的
3
,
两个书架各有多少本?






2. 同学们做口算练习,如果每分钟算12题,需要5分钟,如果每分钟少算
2题,需要多少时间?







3.为鼓 励创新,公司决定拿出100000元重奖3位技术创新的技术员,已知
甲技术员与乙技术员所得的奖金 数额比是3:2,丙技术员的奖金数额比乙技术员
多2000元。3位技术员各得奖金多少元?
【拓展提高】
671
朝阳幼儿园男生人数的
11
等于女生人数的
13
,男生人数的
7
比女生人数的
1
6
少4人。这所幼儿园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67
思路点拨 根据题意,我们知道:男生人数的 =女生人数的 。
1113
1113
即男生人数:女生人数=
6
:
7
=77:78。所以
11
4÷(78×
6
- 77×
7
)=4÷2=2(人);
(77+78)×2=310(人)。
答:这所幼儿园共有310个小朋友。
【奥赛训练】
1
4. 水池中有一些金鱼,其中红金鱼占总数的
4
,花金鱼与红金鱼的比是4:5,
其中是33条黑金鱼。水池中一共有多少条金鱼?







5. 某电视机厂所属的两个分厂共 同组装一批彩电,在同样多的天数中装完,
甲分厂与乙分厂组装的数量比是5:2,乙分厂每天装400 台。如果给甲分厂单独
组装,需2个星期装完。这批彩电共有多少台?

















4.比和比例(二)
【题型概述】
接下来,我们在昨天学习的基础上解决稍复杂的比和比例应用题。根据题目的意思,我们可以逐步分析、表示,列算式或方程。

【典型例题】
1
雅仪服饰有限公司有两个车间共720名员工,如果第一车间调出
5
给第二车
1
间后,因工作需要,第二车间又调出
4
给第一车间,这时两个车间的人数比是
1:1。两个车间原来各有多少人?
思路点拨 我 们可以列方程解答。假设第一车间有x人,那么第二车间有
11
(720-x)人;由“第一车 间调出
5
给第二车间”,那么第一车间有(1-
5
)x人,
11
第二车间有[(720-x)+
5
x]人;由“第二车间又调出
4
给第一车间”,这时,第
11111
一车间有(1-
5
)x+
4
[(720-x)+
5
x]人,第二车间有(1-
4
)×[(720-x)+
5

x]人。所以
解:设第一车间原来有x人。
11111
(1-
5
)x+
4
[(720-x)+
5
x]=(1-
4
)×[(720-x)+
5
x],
x=300,
720-300=420(名)。
答:两个车间原来各有300名和420名员工。

【举一反三】
4
1. 哥哥和弟弟两个人零花钱的比是
3
,如果哥哥给弟弟8元钱,那么哥哥和
弟弟两人零花钱的比是4:5。两人原来共有多少元钱?







2.某次会议,第一天参 加会议的男代表比女代表多500人,第二天男代表减


1
少了5%,女代表增加 了
40
,第二天共有712名代表出席了会议。那么,第一天
参加会议的有多少人?



1
3. 某私立小学中年级人数占全校人数的35%,高年级人数比中年级人数少
7

1
低年级人数比高年级人数多
6
,低年级有154人。这所小学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拓展提高】
陈师傅加工一批零件,如果每天加工36个 ,则若干天可以完成。当加工
2

5
时,工作效率提高40%,结果提前20天完成。那么,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









【奥赛训练】
4. 把一批零件按3:1分给甲乙两人加工,甲乙工作效率的比为5:3,合作5小
2
时后,共完成 这批零件的
3
,这时甲还有400个零件未加工。这批零件共有多少
个?














第十三周 概率与统计
1、 概率与统计(一)
【题型概述】
今天,我们复习简单的统计和概率,它需要大家细心,通过计算得出可能
性是多少?
【典型例题】
甲、乙、丙三个小伙伴玩电子射击游戏,他们分别射击100次,甲 射击中
目标80次,乙射击目标83次,丙射中目标78次,求三个人命中目标的概率。
思路点拨 我们先分别计算:
48339
800÷100=
5
,83÷100=
100
,78÷100=
50
.
48339
所以,甲、乙、丙三个人命中目标的概率分别为
5

100

50

【举一反三】
1、如图所示,转动转盘,求转盘停止转动时指针指向阴影部分的概率。


11
2、某商场进行抽奖活动,要求一等奖的中奖率的
8
,二等奖的中奖率是
4
.请在
下面的转盘的一等奖的区域涂上红色,二等奖的区域涂上绿色。

3、玲玲的 班上有54个同学,要派12人参加学校运动会方队排练,问:玲玲参
加的可能性有多大?







【拓展提高】
小明参加射击比赛,他射了十发,中靶情况如图所示,小明射中靶子的概
率是多少?如果让他再射二十发 ,情况会怎么样?
思路点拨 小明射了10发,由图可知中靶8发,所以小明的中靶的概率是
80%。如果让他再射20发的话,结果是不一定的,也许一发未中,也许发发命
中,也许中一发或两 发……









【奥赛训练】
5
4、某类灯泡的使用时数在1000小时以上的概率是
7
,试求两个灯泡都使用1000
小时以上的概率。








5、布袋中有大小一样的红球10个,蓝球8个。现在从中 摸出一个球,这个球是
红球的概率是多少?如果从中摸出两个球,这两个球都是红球的概率是多
少?














2.概率与统计(二)
【题型概述】
今天,我们复习游戏的公平性和复杂的可能性问题,解决这些问题 需要我
们充分考虑某件事情出现的概率,从而作出正确的判断。

【典型例题】
舅舅从外地买回两个玩具,小红和小芳都争着要其中那两个红色的玩具,
舅舅说 :“别争了,还是投骰子来决定吧,我掷一枚骰子,若出现的点数不大于
3,就归小红,若出现的点数大 于3,就归小芳。”你认为舅舅这样的做法公平吗?
思路点拨 我们知道,掷一枚均 匀的骰子可能出现1,2,3,4,5,6
点,有6种等可能情况。若出现的点数不大于3,即出现的点 数的是1,2,3,
31
有3种情况;若出现的点数4,5,6,也有3种情况,所以,两者的 概率都是
6
=
2

也就是说舅舅的做法是公平的。
【举一反三】
1、小明和小红做游戏,游戏规则:从一副扑克牌中任意抽出1张,抽到红心算小明赢,抽到梅花算小红赢,请问这个游戏规则公平吗?如果从两
幅扑克牌中抽呢?






2、数学活动课上,琳琳和菲菲做了个大转盘, 上面均匀分为5块,标有数
字1~5.准备玩转盘游戏。琳琳说:“两人轮流转转盘一次(当指针停在边
界线上时重转一次),然后各自记住指针所指区域内的数,将得到的两个
数相加算出和。如果和 为偶数,则我获胜;如果和为奇数,则你获胜。”
这个游戏公平吗?







3、如果把第2题中的游戏规则改成:指针所指区域内两个 数之和大于6,琳
琳胜;小于6,菲菲胜。公平不公平?








【拓展提高】
小张、小王 、小李三人相约到野外爬山,中途休息时,他们将遮阳帽摘下
混在一起,休息完毕,各人随意取一顶帽子 戴上。那么,每人戴的都不是自己的
帽子的概率有多大?
思路点拨 我们可以 用列表法列举他们“取帽戴上”的所有可能情况,然
后根据各人戴的都不是自己的帽子有几种情况,就能 求出概率。用A,B,C分别表
示小张、小王、小李的帽子,则他们“取帽戴上”有6种可能情况,如图 所示,
其中,4,5两种情况中各人戴的都不是自己的帽子,所以,每人戴的都不是自
21己的帽子的概率是
6
=
3
.
小小小
张 王 李
1 A B C
2 A C B
3 B A C
4 B C A
5 C A B
6 C B A
【奥赛训练】
4、甲、乙、 丙三人做传球游戏,开始时,球在甲的手中。每次传球,持球
的人可能将球随意地传给其他两人中的一人 。问:传球4次后,球又回到甲手中
的概率。








2
5、假设某型号高射炮的每一门炮(发射一发)击中飞机的概率为
5
,现 在
若干门炮同时发射(每炮射一发),问欲以95%的把握击中来犯的一架敌机
至少需要布置多 少架高射炮?









3、找规律
【题型概述】
对于“找规律”的内容,我们已经 见识了不少,它需要同学们用敏锐的
双眼,通过操作、举例、观察、发现等环节揭开问题本质的面纱,接 下来,
我们将重温这些方法,体验探索和发现的乐趣。
【典型例题】
把自然是1,2,3,4,···,2010,如下表排成5列,那么“2010”在
第几列?
第一列 第二列 第三列 第四列 第五列
1 2 3 4 5
9 8 7 6
10 11 12 13 14
18 17 16 15
··· ···
思路点拨 我们把每9个看作一组,然后通过计算判断2010在第几列。
2010÷9=223······3
所以,“2010”在第3列。
【举一反三】
1、7×7×7×···×7(90个7)所得积的个位数字是多少?


2、一串数排成一行,它们的规律是这样的:头两个数都是1,从第三个数开始,
每一个数都是前两个数 的和,也就是:
1,1,2,3,5,8,13,21,···
这串数字的前100个数中有多少个偶数?

3.、有一排算式:1+1,2+3, 3+5,4+7,1+9,2+11,3+13,4+15,1+17,2+19···那
么,( )+( )=1994?

【拓展提高】
1
有甲、乙两个同样的容器,甲中有500克水,乙是空的。第一次将甲的
2
倒入
111
乙中;第二次将乙的
3
倒入甲中;第三次将甲的
4
倒入乙中;第四次将乙的
5

1
入甲中;第五次将甲的
6
倒入乙中···
(1) 在下面的表格中填出前5次倒水的结果。
甲 乙
原来 500 0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1
(2) 根据上面的规律,当第17次将甲的
18
倒入乙中后,甲中还有多少克
水?
1
(3) 根据上面的规律,当第24次将乙的
25
倒入甲中后,乙中还有多少水?
思路点拨(1)在下面的表格中分别填出前5次倒水的结果:
甲 乙
原来 500 0
第一次 250 250
第二次
1000500

33

第三次 250 250
第四次 300 200
第五次 250 250
(2)从表格中可以发现,倒奇数次时,甲、乙两个容器中的水都是 250克。
1
所以,第17次将甲的
18
倒入乙中后,甲中还有250克水。
1
(3)根据上面的规律,第23次将甲的
24
倒入乙中后,两个容器中的水都是
11
250克。所以第24次将乙的
25
倒入甲中后,乙中还有250×(1—
25
)=240
(克)水。
【奥赛训练】、
11
4、一根铁丝,第一次剪去它的
2
,第二次剪去剩下的
3
,第三次剪去剩下
11

4
,第四次剪去剩下的
5
···剪了99次以后,剩下的铁丝是原来的
几分之几?







5、已知平面上 画5个圆最多可以把平面分成22个部分,如果再画一条直线,
最多可以把平面分成多少个部分?








第十四周 解决实际问题
1、最优化问题
【题型概述】
做一件事情,如果能够 合理安排,就可以节约时间和金钱,这正是华罗庚
爷爷倡导的“最优化思想”。今天我们将研究这种问题 。

【典型例题】
甲地有89吨货物需运到乙地,大卡车的载重量 是7吨,小卡车的载重量
是4吨。大卡车运一趟耗油14升,小卡车运一趟耗油9升。那么,运完这些货
物最少耗油多少升?

思路点拨 由于大卡车载重7吨,运一趟货用汽油14升, 即平均运1吨货
9
用2升汽油;小卡车载重4吨,运一趟货用9升汽油,则平均运1吨货耗油 升。
4
因此,大卡车比小卡车耗油量少,应尽量用大卡车运。
89=7×12+5, 如果全用大卡车运,需跑13趟,耗油为13×14=182(升);
如果用大卡车运12趟,还剩5吨 ,还要小卡车运2趟,但这样运汽油就多耗了;
如果大卡车运11趟,则剩下12吨,正好让小卡车运3 趟,这样安排运货所用的
汽油最少。
14×11+9×3=181(升)
答:最少耗油181升。

【举一反三】
1、在一条公路上,每个100 千米有一个仓库,共有五个仓库,一号仓库存
有10吨货物,二号仓库存有20吨货物,五号仓库存有2 5吨货物,其
余两个仓库是空的,现在想把所有的货物集中存放在一个仓库里,如果
每吨货物运 输1千米需要5元运费,那么,最少要花多少运费才能按要
求运完?







2、在一条高速公路上每隔50千米有一所管理站,一号管 理站有1人,二
号管理站有2人,四号管理站有4人,三号管理站实行无人管理。现在

< br>要把所有的管理员集中到一起开会,请问在几号管理站集中,他们所走
的路程最少?最少是多少千 米?




3、小李,小许,小肖,小伟四人分别拿着三个,一 个,二个,四个热水瓶
去打水,现在只有一个水龙头可以使用,应该如何安排这4个人的打水
顺 序,使他们总的打水时间最少(注满一瓶水要1分钟)?






【拓展提高】
北仓库有货物35吨,南仓库有货物25吨,需要运到甲 、乙、丙三个工厂
中去,其中甲工厂需要28吨,乙工厂需要12吨,丙工厂需要20吨,两个仓库与各工厂之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单位:千米)已知运输每吨货物1公里的费用是
1元,那么将货物按 要求运入各工厂的最小费用是多少元?
思路点拨 观察图可以发现,甲仓库中的货物应尽量从南库调入。
南仓库运25吨货物到甲工厂,费用是1×8×25=200(元)
北仓库运3吨货物到甲工 厂,费用是1×10×3=30(元);运12吨货物到乙工厂,
费用是
1×6×12=72(元)运20吨货物到丙工厂,费用是1×12×20=240(元)
200+30+72+240=542(元)
所以,最少的费用是542元。
北仓库

10 6 12

甲 乙 丙

8 5 16


南仓库



【奥赛训练】
4、 少先队员参加植树活动,每人植树2棵,如果一个人挖一棵树坑需要25
分钟,运树苗一趟(最多可运4 棵,)需要20分钟,提一桶水(可浇4
棵树)需要10分钟,载好一棵树需要10分钟,现在以两个人 为一个小
组进行合作,完成植树任务所需要的最短时间是多少分钟?








5、如图所 示,图中数字为各线段所表示的路程长度,公司调动20辆卡车把
60车建筑垃圾从A地运到垃圾储存地 B,还要把40车红砖从C地运到建筑工地
D处,问如何调动最省汽油?
360 D
C
240 90
A
B 300



2、离散最值
【题型概述】
数学中的很多问题都要求“最多”或“最少 ”,我们一般称之为“离散最值”
问题。这类问题分布在很多领域,因此,解决的办法也就层出不穷,下 面,我们
举出几个例题供同学们学习。
【典型例题】
a+b
设a和b是1~100中的两个不同自然数,那么,
a-b
的最大可能值是多少?
a+b
思路点拨 要使
a-b
尽量大,那么,a—b应尽量小 ,即取a—b=1;a+b应
a+b100+99
尽量大,因此,a=100,b=99.
a-b
=
100-99
=199.
a+b
所以
a-b
的最大可能值是199.
【举一反三】
1、一排有50个座 位,其中有的座位已经有人,若新来一个人,他无论坐在
何处,都有一个人与他相邻,则原来至少有多少 人就座?







51
2、甲、乙两个自然数,如果甲数的
6
恰好是乙数的
4
,那么,甲乙两数和
的最小值是多少?








3、编号为1到10的十个果盘里,每盘都盛有 水果,共盛放100个,其中第
一盘里有16个,并且编号相邻的三个果盘中水果数的和都相等,那么。 第8
盘中水果最多可能是多少个?







【拓展提高】
实验小学的大礼堂里共有座位24排,没排有30个座位 ,全校有650
个同学到礼堂里观看文艺晚会,那么至少有多少排的座位上坐的学生人数同
样多 ?
思路点拨: 我们从“极端”情况开始考虑,假设24排座位上坐的学生
人数是不同的,那么只能坐
(7+30)×24÷2=444(人)
假设只有2排座位上坐的学生人数相同,那么最多可以坐
(19+30)×12÷2×2=588(人)
假设只有3排座位上坐的学生人数相同,那么最多可以坐
(23+30)×8÷2×3=636(人)
而全校共有学生650人,因此,肯定还有650—6 36=14(人)要坐在这
24排中的某些排的座位上,所以,至少有4排座位上的学生人数同样多。
【奥赛训练】
4、有一类自然数,从第三个数字开始,每个 数字都恰好是它前面两
个数字之和,直至不能再写为止,如257,1459等,这类数中最大的自然数 是多
少?









5、某一次数学测验之后,班上25位学生都看了一眼老师的成绩表,每一位学生都留意到有5个甲等成绩,没有一个学生看到全部成绩,也没有一个学生


看到 他或她自己的成绩,问:最少有几位学生获得甲等成绩?





3、画图与染色
【题型概述】
有些数学问题看似情况复杂混乱或根本无 法列式计算,使人无从下手,碰
到类似的题目,不妨画一画图,说不定会使你茅塞顿开,豁然开朗,好, 开始我
们今天的学习吧!
【典型例题】
小明,大宝两名运动员在长是3 0米的游泳池里来回游泳,小明的速度是每
秒1米,大宝的速度是每秒60厘米,他们同时分别从游泳池 的两端出发,来回
共游了5分钟,如果不计转向时间,在这段时间内他们一共相遇了多少次?
思路点拨 如图所示,我们分别画一条水平直线表示时间,画一条竖直直
线表示距离,游30米的距离 小明需要30÷1=30(秒),大宝需要30×100÷60=50
(秒)。小明从一端出发,到第3 0秒时游到另一端,到第60秒时又游回出发
点···把小明在0秒,30秒,60秒,90秒,120 秒,150秒的位置用实线连起
来,就得到小明的游泳路线,用同样的方法可以画出运动员大宝的游泳路 线,即
图中的虚线。

30米



0 30 50 60 90 100 120 150 秒
从图中可以看到,在前150秒里,两个运动员的游泳路线共有5个交点,说明他
们一共相遇了5次,在第150秒时两名运动员的位置与一开始相类似(位置相反),
5分钟共 有300秒,后150秒也应该相遇了5次,所以在5分钟内他们共相遇了
10次。

【举一反三】
1、容器中有某种浓度的酒精,加入一杯水后,容器中纯酒精含量为 25%,
再加入一杯纯酒精,容器中纯酒精含量40%,原来容器中有几杯酒精?浓度为多
少?







2、甲、乙两个工 程队合作修筑一段公路,甲先单独施工4天,完成这段公路


1

3 。后来乙队加入,两队共同施工3天,完成了这段公路修筑任务,如果乙队
每天修筑75米,这段 公路全长为多少米?



3、甲、乙两班的同学人数相等,各有一些同学 参加数学兴趣小组,甲班参加数
1
学兴趣小组的人数恰好是乙班没有参加人数的
3 ,乙班参加数学兴趣小组的人数
1
是甲板没有参加人数的
4
,甲班没有 参加的人数是乙班没有参加的人数的几分之
几?



【拓展提高】
黄金珠宝行作业发生盗窃,警察对六名嫌疑犯进行了审讯。
猴子一脸无辜地说:“是狐狸和狗熊一起干的,不关我的是。”
小猪说:“我敢肯定小偷是黄鼠狼和兔子。”
“是兔子和狐狸偷了珠宝”黄鼠狼连忙申辩。
狗熊说:“是猴子和狐狸”
而狐狸却说:“是黄鼠狼和小猪偷的。”自始至终只有兔子一句话也没讲。
通过分析鉴定,黑猫警长已 经掌握了确凿的信息,这六个人中恰好有两个人是小
偷,其中只有一人的回答全是谎话,而其余四人的回 答都有一名是小偷。小偷到
底是哪两个人呢?

思路点拨: 如图所示,首先,我 们用一个店表示一个嫌疑犯,一条线段表示一
句话(例如:代表狐狸与狗熊的两个点连成的线段表示猴子 说的话)。因为有一
个嫌疑犯讲的全是谎话,所以,只有一条线段的两个端点代表的两个人均不是小偷,其余四条线段的只有一个端点表示了小偷,又因为只有两个小偷,因此,有
两个点共四次被作为 端点来表示小偷,而且这两个点不可能是同一条线段的端点
(否则就意味着有一个人说的全是真话)由此 可以知道:小偷只能是狐狸和小猪。

【奥赛训练】
4、如图所示,某个 展览会有25个展室,相邻两个展室都有门相通,有个小朋友
从A室开始,打算依次而又不重复地走过每 一个展室,最后回到A室,那么,
这个小朋友的打算能够实现吗?










A





5、用若干个形如图 所示的纸片,盖住一个尺寸为6×12的矩形(允许纸片伸出
矩形之外),至少需要多少张这样的纸片?

4、体育活动中的推理
【题型概述】
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过 程中经常会碰到一些体育活动中的推理问题,解决
这种问题的关键是熟悉比赛的规则,根据已知条件展开 合理的推理,通过调整和
试验得出最后的比赛情况。

【典型例题】
A、 B、C、D、E五位运动员参加乒乓球循环赛,每盘比赛规定胜者得2分,
负者得0分,已知比赛结果如 下:
(1)A与B并列第一名
(2 )C是第三名
(3)D与E并列第四名
求C的得分。
思路点拨 我们知道既然是循环赛,每人都要赛4场,共有10场比赛,比
赛总分为
2×10=20分, 如果A与B并列第一,他们不可能都是全胜,这样不符合题
意,因此,他们最多只能得2×3=6分。而 20—6—6=8分,假设第3名C得4
分,D和E各得2分,也就是在D和E进行的四场比赛中他们各 胜1场负3场,
符合要求。
所以 C得4分。
【举一反三】
1 、A、B、C、D、E五人参加围棋赛,四位观战者预测了结果,甲说:“E第
三,A第四”乙说:“A 第三,B第一。”丙说:“B第四,E第二”丁说:“D第
一,C第三。”实际结果是每人只猜对了一个 ,参赛5人也没有并列名次。那么
谁得第一?谁得第二?谁的第三?



















第十五周 综合训练
1.整体法
【整体法】
有些问题,如果从局部入手,很难 解决,若从全局着眼,全面、系统地分
析和思考问题,抓住问题整体结构的特殊性,洞察整体与局部的关 系,就能化难
为易,使问题得以很快解决。这种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就是“整体法”。
【典型例题】
11
一杯牛奶,灵灵第一次喝了
2
,用水加满,第二次喝了
3
,再用水加满,
1
第三次喝了
6
,再次用水加满后全部喝完,那么,灵灵喝的牛奶和水哪个多?
思路点拨 我们可以从 “整体”来考虑,原来有1杯牛奶,经过3次加满
水和4次喝,最后都喝光了,因此,共喝了1杯牛奶; 而喝的水,只要把3次加
进去的水加起来就行了。
111

2
+
3
+
6
=1
答:灵灵喝的牛奶和水一样多。
【举一反三】
1.有两个杯子,第一个杯子中有100毫升 红墨水,第二杯中有100毫升蓝
墨水。先从第一杯中倒10毫升红墨水给第二杯,再从第二杯中倒回1 0毫升给第
一杯,这样反复做3次。问:第一杯中含有的红墨水多还是第二杯中含有的蓝墨
水多 ?






2.有两个烧杯,第一个杯中有 30毫升纯酒精,第二杯中有30毫升的蒸馏
水。用一根吸管,先从第一杯中吸1毫升纯酒精滴入第二杯 中,搅拌均匀,再从
第二杯中吸1毫升混合液滴入第一杯中。这样反复进行10次,最后两个杯子中,< br>是第一杯中的水多还是第二杯中的纯酒精多?






3.阿米巴(在显微镜下才能看见的一种单细胞生物,也称为变形虫)的繁< br>殖方式是分裂。它的个数成倍地增长:一变二、二变四、四变八........每三分钟分
裂一 次。
如果在一个瓶中放1个阿米巴,那么,1小时后瓶子里充满了阿米巴。如
果开 始时,在瓶子里放2个阿米巴,那么,多少分钟后瓶子里充满了阿米巴?

【拓展提高】
有一个正方体木块,棱长1.5米,沿着水平方向将它锯成3片,每片又锯
成4长条 ,每条又锯成5小块,这样就得到大大小小的一堆长方体木块。这些长
方体木块的表面积之和是多少平方 米?
思路点拨 我们知道,每锯1刀就增加两个正方形的面。现在共锯了(3-1)+(4-1)+(5-1)=9(刀),那么,共增加9×2=18(个)面,加上原来的6个
面, 共有18+6=24(个)面。所以
1.5×1.5×24=54(平方米)。
答:这些长方体木块的表面积之和是54平方米。

【奥赛训练】
4.两艘轮船同时从甲、乙两个码头出发相向而行,第一次相遇时离甲码头
58千 米,相遇后继续前进,到达对方码头后都立即返回,第二次相遇时,离甲
地25千米。求甲、乙两码头之 间的距离。










5.A、B两地相距144千米,小李、小张骑车从A地,小王骑车从B地同
时出发 相向而行,小李、小张和小王的骑车速度分别是每小时17千米、12.5千
米和14.5千米。问经过 几小时后,小李正好在小张和小王相距的正中处?
(2004年《小学生数学报》
挑战赛)















2.对应法
【题型概述】
一般地,如果两类对象 彼此有一对一的关系,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对一类较
易计数的对象计数,而得出具有相同数目的另一类难以 计数的对象的个数。这就
是对应法或配对法。对应法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数学研究中也有着突出
的地位。
【典型例题】
16个乒乓球运动员参加单打比赛,采用淘汰赛的方法决出冠军,那么,一
共要比赛多少场?
思路点拨 我们可以按如图1所示的方法进行淘汰赛,最后决出冠军。




由于第一轮分成8组对阵,第二轮由第一轮的8名胜者分成4组对阵,第
三轮有第二轮的4名胜者分成2组对阵,第四轮由第三轮的2名胜者进行决赛,
一共赛了8+4+2+1 =15(场)。
接下来我们运用对应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因为淘汰赛的规则是每比一场< br>必须有一名队员被淘汰,这样每比一场就与淘汰的一名队员建立了一种对应关
系,也就是说淘汰了 多少名运动员就比赛了多少场。16个运动员决出冠军需要
淘汰15名运动员,所以,一共要比赛15场 。
【举一反三】
1.如果允许你把各次得到的木块任意的叠起来锯,一个边长为3厘米的立
方分体至少要锯几次才能得到27个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






2.在8×8的棋盘上剪下一个由四个小方格组成的凸字形,如图2所示,
问有多少种不同的剪法?








3.由三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L”形,如图3所示,问8×8的棋盘上有多
少个与它一样的“L”形?


【拓展提高】
10块相同的巧克力,小华每天至少吃一块,直至吃完。问有多少种不同的
吃巧克力的方法?
思路点拨 我们不妨把10块相同的巧克力排成一行,如果第一天吃2块,
第二天吃1块,第三天吃 3块……..这种吃巧克力的方案可以表示成下图。也就
是在第2块的后面画一条竖线,再在这条竖线的 后面的第1块之后(即第3块后
面)又画一条竖线…….



这 样吃巧克力的方法就变成了在10块巧克力之间的9个空隙内添加竖线的
方法,每个空隙里可以加1跟竖 线,也可以不加。也就是说每个空隙都有两个处
理方法。所以
2×2×···×2=2
9
=512(种)
所以,共有512种不同的吃巧克力的方法。









【奥赛训练】
4.求1,2,3,4„„,9998,9999中所有数码的和。









5.10只无差别的橘子放到3个不同的盘子里,允许有盘子空着。请问:一
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 (1994年浙江省“缙
云杯”小学数学竞赛)








3.枚举法
【题型概述】
将问题所 有可能的答案一一列举,然后根据条件判断此答案是否合适,合
适就保留,不合适就丢弃。这种归纳方法 叫做枚举法。
【典型例题】
小华和小伟玩掷骰子的游戏,共有两枚骰子,一 起掷出。若两枚骰子的
点数和为7,则小华赢;若点数和为8,则小伟赢。试判断他们两人谁获胜的可< br>能性大。
思路点拨 我们可以把他们掷骰子的情况一一列举,再比较。
出现7的情况共有6种,它们是:
1+6, 2+5, 3+4, 4+3, 5+2, 6+1。
出现8的情况共有5种,它们是:
2+6, 3+5, 4+4, 5+3, 6+2。
所以,小华获胜的可能性大。
【举一反三】
1.一个小于400的三位数,它是完全平方数;它的前面两个数字组成的
两位 数还是完全平方数;其中个位数也是一个完全平方数,那么这个三位数是多
少?








2.用1、3、4、5 、7、8、9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四位数,得到的数从小到
大排成一列。第119个数是多少?









3.有一只无盖立方体纸箱,将它沿棱剪开成平面展开图。那么,共有多少


种不同的展开 图?(对称的算一种)





【拓展提高】
数学课上,王老师拿出1厘米、2厘米、3厘米、„„、7厘米长的小棒各
一根,要 求大家从中取出3根小棒拼成一个三角形。那么,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
拼法?
思路点拨 我们可以从简单的开始列举。
(1)如果其中最小边是1厘米,其他两条边的长度之差 一定要小于1厘米,
但无论取哪两根小棒都不可能使它们的长度之差小于1厘米。
(2)如果 其中最小边是2厘米,那么,另外两条边的长度之差只能是1厘米,
共有4种不同的取法:3、4(即三 角形的三条边分别是2厘米、3厘米、4厘米),
4、5, 5、6, 6、7。
(3 )如果其中最小边是3厘米,那么,另外两条边的长度之差只能是1或2
厘米,两条边长度相差1厘米的 共有3种不同的取法:4、5, 5、6, 6、7;另
外两条边长度相差2厘米的共有2种不同的取法:4、6, 5、7。
( 4)如果其中最小边是4厘米,那么,另外两条边的长度之差只能是1、2
或3厘米,两条边相差1厘米 的共有2种不同的取法:5、6, 6、7;另外两条
边长度相差2厘米的有1种取法:5、7;另外两条边长度相差3厘米的无法取。 < br>(5)如果其中最小边是5厘米,那么,另外两条边的长度之差只能是1、2、
3或4厘米,只有 1种取法:6、7
所以,通过分析可以知道最多有4+3+2+2+1+1=13种不同的拼法。
【奥赛训练】
4. 求这样的三位数,它除以11所得的余数等于它的三个数字的平方和。







5. 有一批长度分别为1、2、3、4、5、6、7、8 、9、10和11厘米的细木
条,它们的数量足够多,从中适当选取3根作为三条边,可围成一个三角形 。如
果规定其中一条边长度为11厘米,你能围出多少个不同的三角形?
(1993年全国“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












4. 反证法
【题型概述】
反证法是对一个命题的结论作出相反的假设 ,然后从假设出发,运用合理
的推理,推导出矛盾,这样就否定了原来的假设,从而得出原命题正确的结 论。
在我们解题的过程中,若碰到直接证明不易下手,而反面情况比较直接、简单时,
可尝试反 证法,其关键是推导出矛盾。
【典型例题】
某个国家共有四种不同面额的货币: 1元、10元、100元、1000元。请问:
能否用50万张货币刚好组成100万元?
思路点拨 我们假设可以用50万张货币刚好组成100万元,其中A张1
元、B张10元、C张10 0元、D张1000元。于是可以列出这样的两道方程:
A+10B+100C+1000D= 1 000 000,
A+B+C+D=500 000,
两道方程相减得:9B+99C+999D=500 000,即9(B+11C+111D)= 500 000,
显然等式的左边是9的倍数,而右边却不 可能是9的倍数,左右两边不可能相等,
出现了矛盾,这说明开始的假设是错误的,所以,不能用50万 张货币组成100
万元。
【举一反三】
1. 将两个自然数的差乘上它们的积,能否得到45045?








2. 是否存在这样的三位数abc,它等于下面三个两位数的和:ab、bc、ac?








3. 能否在十行十列的方格表的每 个空格中分别填上1、2、3,这三个数中
的一个,而使大正方形的每行、每列及对角线上的各个数字和 互不相


同?





假期专题
专题一
【题型概述】
在前面讲还原问题和推理问题时,我们就曾使 用过列表法,对于一些计算简单,但
需要重复计算的问题,使用列表法,表达简单,不易出错,有些问题 的条件不断变化,不便
于统一列式计算,也适合用列表法,还有的问题无法列式计算,只能列表推演,总 之,列表
法可以解决很多复杂而有趣的问题。
【典型例题】
一个运 动队进行翻山训练,往返于一座山两侧山脚下的A、B两地。从A地出发,
到山顶路长3000米,上山 每分钟行75米,下山每分钟行100米,用42分钟到达B地,如
果上、下山的速度不变,那么从A地 到B地,再从B地到A地,需要多少时间?
思路点拨: 这是一道简单的题目,只需利 用时间、路程、速度的关系,就可以得到
结果,因为从A地到B地,要先上山再下山,从B地返回A地, 又要先上山再下山,中间
经过四次变化,为了减少计算错误,可以利用列表法。
根据时间、流程、速度的关系,从上到下,由已知的两个求出另一个,边计算边填表。

A


B
路程米
3000
100×42
100×42
3000
速度(米分)
75
100
75
100
时间分
40
42
56
30
B 顶
顶A
从上表中可以得到往返一次所需的总时间是:
40+42+56+30=168(分)=2(小时)48(分)

【举一反三】
1、 小明骑自行车从A地到B地去送信,先走了一段上坡路,用了14分钟,又走了
一段30 00米长的平路,最后下坡用了11分40秒,已知小明骑车上坡、走平路、
下坡时的速度分别是2.5 米秒、4米秒、6米秒,求小明从A地到B地,再返回
A地所用的时间。





2、 一只大桶装了10升水,另外有恰好能装 3升和7升水的桶各一只,怎样才能只利
用这三只桶把这10升水平均分两份?



3、 北京、上海、天津、山东、江苏、广东六个足球队进行单循环比赛,即每个队都
与其他各队赛一场,请将下面的比赛日程表补全:
第一天
上海—山东
北京—( )
第二天
天津—江苏
北京—( )
第三天
山东—广东
北京—( )
第四天
上海—天津
北京—( )
第五天
( )—( )
北京—( )
( )—( ) ( )—( ) ( )—( ) ( )—( ) ( )—( )

【拓展提高】
有100个人,第一位带了3元9角钱,以后每位都比前一位多带1 角钱,每人
把自己的钱全部用来买练习本,练习本有每本8角与每本5角的两种,如果每人尽可
能买每本5角的,那么这100人共买了多少本每本8角的练习本?
思路点拨 因为每人 带的钱数不同,所以不可能同意列式计算,可以采用列表
法,然后从表中发现规律,填表计算时注意,一 要尽量多买每本5角的,二要把钱用
完,由于44角比39角多5角,所以可多买一本5角的,而8角一 本的购买数量相同,
类似的,45角比40角多5角等等,由此看出,所买每本8角的本数随钱数增加呈 周
期规律,一个周期内有五个数:3,0,2,4,1(本)。所以,100个人共买每本8角的
(3+0+2+4+1)×(100÷5)=200(本)。
钱数角
39 40
8
0
41
5
2
42
2
4
43
7
1
44
4
3
45
9
0
···
···
···
5角的本数
3
8角的本数
3
【奥数训练】
4、甲、乙二人进行骑车比赛,第1 分钟内甲的速度是6.6米秒,乙的速度是2.9
米秒,以后每分钟内的速度,甲总是前一分钟的2倍, 乙总是前一分钟的3倍,问:
出发后多长时间乙追上甲?








5、某寺庙中有老和尚、大和尚、小和尚三人,一天寺庙的 菜园子要浇水,但寺庙
的水缸中一滴水也没有,没办法,只好大家一起动手。现在由大和尚与小和尚去山 中
的小溪中担水,而老和尚用水缸里的水去浇菜园,已知大和尚每次挑60千克水,来
回一次需 7分钟,小和尚每次挑20千克水,来回一次需5分钟,老和尚每次挑50千
克水,浇一次菜需3分钟, 但老和尚要等到水缸中已足够他挑一担时才开始工作,若
水缸中的水少于50千克那就等到够挑一担,如 果大、小和尚同行开始挑水,那么25


分钟后水缸中有多少千克水(装水和倒水的时间不 计)?


专题(二)
【题型概述】
在分数的计算 和圆的面积计算中,我们曾经学过“整体代换”的方法,例如:计算一
个圆的面积,将圆周率乘半径的平 方即可,但是,有的时候我们不知道这个圆的半径是多少,
只告诉你r²=8,这时就可以直接用3.1 4乘8求得圆的面积,今天,我们学习“整体代换”
法在求圆柱体表面积或体积时的应用。
【典型例题】
如图所示,一个正方体的纸盒中恰好能装入一个体积为6.28立方厘米的圆柱 ,纸盒的
容积有多大?
思路点拨 我们不妨设圆柱的底面半径为r,则正方体的棱长为2r 。圆柱的体积是πr²
×2r=2πr³=6.28,即r³=1,所以,(2r)³=8r³=8×1 =8(立方厘米)。
答:正方体纸盒的容积是8立方厘米。
【举一反三】
1、把 一个正方体削成一个体积最大的圆柱,如果圆柱的侧面积是314平方厘米,求正方体
的表面积。






2、将一个正方体木块切成一个最大 的圆柱体,这个圆柱体的体积是1256立方厘米,问:原
来正方体的体积有多大?







3、如图所示:一个圆柱体的侧面展 开图为正方形,已知它的一个底面面积是10平方厘米,
求这个圆柱体的表面积。











【拓展提高】
把一个横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木料校监成一个最大的圆 柱体,圆柱体的表面积为
32.97平方厘米,底面直径与高的比是1:3,原来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 ?
思路点拨 我们不妨设底面直径为d,高为3d,那么圆柱体的表面积为
(错误!)²×3.14×2+d×3.14×3d。即
(错误!)²×3.14×2+d×3.14×3d=32.97,
1.57d²+9.42d²=32.97,
10.99d²=32.97,
d²=3.
所以,长方体的表面积为
d²×2+d×3d×4=14d²=14×3=42(平方厘米)
答:长方体的表面积为42平方厘米。
【奥赛训练】
4、已知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 等于一个正方体棱长的一半,高等于这个正方体的棱长,这个
正方体的底面积是25平方分米,求这个圆 柱的表面积。







5、如图 所示,在长为20厘米的圆筒形管子的横截面上,量出的最长线段为10厘米,管子
的体积是多少?



















专题(三)
【题型概述】
我们知道,酒瓶或饮料瓶的瓶颈处一般 都不是规则的圆柱体,如果要求体积等问题,这
是该怎么办呢?把一根圆柱体钢材等物体放入一个长方体 或圆柱体的容器内,要求水面的高
度,必须先判断物体是否全部浸没,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就会明白了 。
【典型例题】
如图所示,有一种饮料瓶的瓶身呈圆柱形(不包括瓶颈),容积是500毫 升,现在瓶中
装有一些饮料,正放时饮料高度为20厘米,倒放时空余部分高度为5厘米,瓶内现有饮料
多少毫升?
思路点拨 比较一下正放与倒放,因为瓶子的容积不变,装的饮料的体积不变, 所以空
余部分的体积应该相同,将正放与倒放的空余部分变换一下位置,可以看出饮料的容积应当
204
等于底面积不变,高为20+5=25(厘米)的圆柱形的体积,饮料占容积的 = ,所以,瓶
255
4
内饮料有500× =400(毫升)
5
【举一反三】
1、某种饮料瓶的瓶身呈圆柱形(不包括瓶颈),容积是2升,现在 瓶中有一些饮料,正
放时饮料高度为10厘米,倒放时空余部分的高度是5厘米,如图所示,瓶内现在有 饮料多
少升?









2、如图所示,一个酒瓶里面深30厘米,底面直径是8厘米,瓶中酒深10厘米,把酒瓶 塞
紧后倒置(瓶口向下),这时酒深20厘米,你能算出酒瓶的容积是多少毫升?







3、如图所示,某种酒瓶的瓶身呈圆柱形(不包 括瓶颈),瓶身内直径为8厘米,现在瓶中装


有一些酒,正放时酒的高度是12厘米,倒 放时空余部分的高度是3厘米,求这个酒瓶的容
积?




【拓展提高】
在一个底面积是15平方厘米的玻璃瓶装入高3厘米的水,现把一个底面半径是 1厘米,
高5厘米的圆柱形铁块垂直放入玻璃杯水中,问水面升高了多少厘米?(π取3)
思路点拨 首先我们要考虑圆柱形铁块放入玻璃杯中,是全部放入呢?还是部分放入
呢? < br>假设圆柱形铁块全部放入水中,它所排开水的体积是πr²×5即3×1×1×5=15(立方
厘 米),要使水面升高2厘米,铁块必须排开(15—1×1×1×3)×2=24(立方厘米)的水,
从 两个数据中可以看出,圆柱形铁块不可能全部放入水中。
铁块不全部放入水中,这样玻璃杯内水所覆盖 的底面积是15—1×1×1×3=12(平方厘
3
米),而水的体积没有变化还是15×3= 45(立方厘米)。铁块放入水中后,水面高45÷12=3
4
3
(厘米),比原来高了 厘米。
4










【奥赛训练】
4、如图所示,有一个高8厘米,容积是50毫升的圆柱形容器A,里面装满了水,现在
把长16厘米的 圆柱B垂直放入,使B的底面与A的底面接触,这时一部分水从容器中溢
出,当把B从A中拿出来后,A 中的水高度为6厘米,求圆柱B的体积。








5、一个盛有谁的圆柱形容器,底面内半径为5厘米,深20厘米,水深15厘米 ,现在将一
个底面半径为2厘米,高为17厘米的铁圆柱垂直放入容器中,求这时容器的水深是多少?







专题(四)
【题型概述】
下面,我们将综合运用前面的相关知识解决问题。需要大家注意比较和 区分,领会知识
之间的相互通融性、一致性。
【典型例题】
已知一个圆锥的底面半 径和高都等于一个正方体的棱长,这个正方体的体积是216立
方分米。求这个圆锥的体积。
思路点拨 不妨设圆柱的底面半径为r,则正方体的体积为r
3
=216。那么,圆锥的体积
111
为 ×π×r
2
×r= ×3.14×r
3
= ×3.14×216=226.08(立方分米)
333

答:这个圆锥的体积为226.08立方分米。
【举一反三】
1.一个圆 柱体比一个圆锥体的体积大1200立方厘米,圆柱体的底面积是400平方厘米,
比圆锥体的底面积小 100平方厘米,圆柱体的高是18厘米,则圆锥体的高是多少厘米?









2.一个圆柱体,底面积是5 平方分米,把它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削去部分的体积是6
立方分米。求这个圆柱体的高。









3.两 个正方体的体积之差是1200立方厘米,如果以每个正方体的一面为底,加工成最大
的圆锥,加工成的 两个圆锥的体积之差是多少立方厘米








【拓展提高】
一个边长是20厘米的正方体玻璃缸中装着水 ,水中浸没了一个底面直径为12厘米、
高为5厘米的铁质圆锥体和一个底面直径为8厘米、高为5厘米 的铁质圆柱体。当圆锥体、
圆柱体都从桶中取出后,桶内水将下降多少厘米?
思路点拨 我们知道,铁质圆锥体、圆柱体浸没于水中,都排开一定体积的水,它们的
体积和就等于总 排开水的体积。
铁质圆锥体的体积与铁质圆柱体的体积和为
1128
×3.14×( )
2
×5+3.14×( )
2
×5

322
1
= ×3.14×6
2
×5+3.14×16×5
3
=188.4+251.2
=439.6(立方厘米)
439.6÷(20×20)=1.099(厘米)
答:桶内水将下降1.099厘米。
【奥赛训练】
4.如图1所示,一个圆柱形玻璃杯内盛有水,水面高4厘米,玻璃杯 的底面直径是12
厘米,在这个玻璃杯中放进底面直径是8厘米的圆柱形铁块后,水面没有淹没铁块。这 时水
面有多高?











5.一个底面是正方形的容器里放着水,从里面量 边长是14厘米,水的高度是8厘米。
1
把一个铁制实心圆锥直立在容器里以后,水的度上升到 12厘米,正好是圆锥高的 .圆锥的
2
底面积是多少?

(2002年开平市小学六年级数学竞赛)









专题(五)
【题型概述】
今天,我们将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正反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处理这些问题,
需要大家熟练地运用正、比例知识,灵活地列示计算。
【典型例题】
1
小明读一本300页的故事书,前2天读了全书的 ,照这样计算,读完全还要多少天?
3
思路点拨 这是一道带有分数的比例应用 题,我们既可以根据具体的页数列出比例式,
也可以根据相对应的分数列比例式。
解:设读完全书还需要x天。
11
∶2=(1- )∶x,
33
12
x= ×2,
33
x=4。
答:读完全书还需要4天。
【举一反三】
2
1.一辆汽车从A地开往300千米外的B地,前2小时已经行了全程的 ,照这样计算,
5
行完全程还需要几小时?








2.工厂接到生产2000个零件的生产任务, 前3天完成了总任务的45%,剩下的任务还
需要多少天完成?








1
3. 小明计划在6天内读完一本240页的故事书,实际每天多读了原计划的 ,实际多
5
少天就能读完?



【拓展提高】
加工一批零件,甲独做要12小时,乙独做需要8小时。如果甲、乙合作,完工时甲比
乙少做140个 ,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
思路点拨 根据已知条件,可以先求出甲、乙两人的工作效率之比,又因为 合做这批
零件的时间一定,甲、乙的工作总量之比就等于工作效率之比,所以,不难求出这批零件的数量。

11
∶ =2∶3
128
3+2
140× =700(个)
3-2
答:这批零件共有700个。
【奥赛训练】
4. 加工一批零件,王师傅独做要15小时,李师傅独做要25小时。如果两位师傅合作,< br>完工时王师傅比李师傅多做108个,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










5. 某商品按原定价出售 ,每件利润为成本的25%,后来按原定价的90%出售,获得利
润却比原来增加了25%。那么降价后 销售量是原价销售量的多少倍?
(2004年香港圣公会小学数学奥林匹克)

















专题(六)
【题型概述】
通过前几天的学习,对于应用正反比例知识解决各种行程类的实际问题 应该有了初步的
了解。今天,我们将在此基础上继续学习比较复杂的行程问题。

【典型例题】
客车和货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开出,相遇时客车与货车所行的路程比是5∶ 4,相
遇后货车每小时比相遇前每小时多走36千米。客车仍按原速度前进,结果两车同时到达对
方的出发点。已知客车一共行了3.6小时,那么,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思路点拨 我们知 道,从两车相遇到同时到达对方的出发站,货车和客车所行的路程
比为5∶4,因为时间相同,路程与速 度成正比例,因此,相遇后货车和客车的速度比为5∶
54
4,即相遇后货车速度是客车速度的 。又因为相遇前货车速度是客车速度的 ,速度差36
45
54
千米就相当于客车速度的( - ),不难求出客车的速度,也就可以求出两地之间的距离。
45
549
36÷( - )×3.6=36÷ ×3.6=288(千米)
4520
答:甲、乙两地相距288千米。

【举一反三】
1.客车和货车同时从 甲、乙两地相向开出,相遇时客车与货车所行的路程比是6∶5,相
遇后货车每小时比相遇前每小时多走 33千米。客车仍按原速度前进,结果两车同时到达对
方的出发点。已知客车一共行了4.2小时,那么 ,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2. 甲车和乙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开出,相遇时甲车与乙车所行的路程比是4∶3,< br>相遇后乙车每小时比相遇前每小时多走42千米。甲车仍按原速度前进,结果两车同时到达
对方的 出发点。那么,相遇前乙车的速度是多少?






3. 轿车和大客车分别从杭州和南京两个城市相向开出 ,相遇时轿车和大客车所行的路
程比为11∶10,相遇后大客车每小时比相遇前每小时多行21千米。 轿车仍按原速度前进,
结果两车同时到达南京和杭州。已知轿车一共行了3.2小时,那么,相遇时轿车 行了多少千
米?
【拓展提高】
李叔叔开车从合肥去武汉,如果每小时比原来多行20千米,那么所用的时间是原来的
5
;如 果每小时少行20千米,那么所花的时间要比原来多1小时。那么,合肥与武汉相距
6
多少千米 ?
5
思路点拨 “如果每小时比原来多行20千米,那么所用的时间是原来的 ”,即现在
6
所需的时间和原来所需的时间比为5∶6。因为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所以,现< br>6
在的速度和原来的速度比为6∶5,原来的速度为20÷( -1)=100(千米/时);当 汽车每
5
小时比原来少行20千米,这时的速度和原来的速度比为(100-20)∶100= 4∶5,现在的时
间与原来的时间比为5∶4,我们可以先求原来所需的时间,再求合肥和武汉的距离。 所以
6
20÷( -1)=100(千米)
5
(100-20)∶100=4∶5
5
1÷( -1)=4(小时)
4
100×4=400(千米)
答:合肥与武汉相距400千米。


【奥赛训练】
4. 小王开车从甲地去乙地,如果每小时比原来少行20千米,那么所用的时间是原来的
5
;如果 每小时比原来多行20千米,那么所用的时间比原来少1.2小时。甲、两地相距多
4
少千米?









5. 甲、两地相距35千米,小张和小李都要从甲地到乙地,他们只有一辆单车,小张先
步行 ,小李先骑车,同时从甲地出发,小李骑车到甲、乙之间的丙地,再步行往乙地,小张
步行到丙地,再骑 车到乙地,他们两人同时到达乙地,小张步行速度是每小时5千米,小李


步行速度是每小 时4千米,两人的骑车速度都是每小时20千米,那么两人走完全程用了多
少小时?
(2002年香港圣公会小学数学奥林匹克竞赛)



专题七
【题型概述】

今天,我们运用正比例和反比例的知识解决更加复杂的工程问题。

【典型例题】

3
徒弟和师傅两人同时加工一批皮鞋,徒弟的工作量是师傅的 ,徒弟每小时加工 100
4
双,师傅每小时加工120双,当徒弟完成任务时,师傅还剩100双。这批皮鞋加工 任务共有
多少双?

思路点拨 徒弟和师傅的工作时间相同,因此,徒弟完成加工任务时,师傅的加工量
12064
是徒弟的 = .而师傅的任务是徒弟的 ,这样就可以知道“100双”的对应分率,求出徒
10053
弟的任务,再求出这批皮鞋加工任务共有多少双。
157
464
100÷( - )×(1+ )=100× × =1750(双)
353
23
答:这批皮鞋加工任务共有1750双。

【举一反三】
4
1.甲、乙两人同时加工一批汽车零件,甲的任务是乙的任务的 ,甲每天加工60个,
5
乙每 天加工65个,当甲完成时,乙还剩96个.这批汽车零件有多少个。





3
2.师徒两人同时加工一批裤子,师傅的任务是徒弟的 ,师傅每天加工10条,徒弟每
2
天加工5条,当师傅完成时徒弟还剩20条未加工.师徒两人 一共要加工多少条裤子?





5
3.甲、乙两人同时加工一批零件,甲的任务是乙的任务的 ,甲每天加工80个,乙每
6
天加工90个,当甲完成时,乙还剩6个.乙要加工多少个零件?




【拓展提高】

1
一项工程,甲工程队先做3天,然后与乙工程队合做9天,这样完成了整项工程的 ,
3
甲工程队与乙工程队的工作效率比为3:4. 如果这项工程全部由乙对干,需要多少天才能完
成?

思路点拨 由“甲工程队 与乙工程队的工作效率比为3:4”可以知道,完成同样的工
作量,甲工程队与乙工程队所需要的时间比 为4:3. 因此,甲干3+9=12(天)的工作量,
3
如果给乙干,只需要12× =9(天)就能完成. 所以,我们不难求出如果这项工程全部由
4
乙工程队干,需要多少天才能完成.

311
[(3+9)× +9]÷ =18÷ =54(天)
433
答:乙工程队单独干需要54天才能完成.

【奥赛训练】

4.一项工程,甲工程队先做2天,然后与乙工程队合做8天,这样完成了整项工程的
2
,甲工程队与乙工程队的工作效率比为4:5. 如果这项工程全部由乙工程队干,需要多少
3
天才能完成?







5.某工地用三种型号的卡车运送土方.已知甲、乙、丙三 种卡车载重量之比为10:7:6,
速度比为6:8:9,运送土方的路程之比为15:14:14,三 种卡车的辆数之比为10:5:7. 工程开
始时,乙、丙两种车全部投入运输,但是甲种车只有一半 投入,直到10天后,另一半甲种
车才投入使用,一共干了25天完成任务. 那么,甲种车完成的工作量与工作总量之比是多
少?









专题八
【题型概述】

我们已经见识了很多有关比和比例的应用题,下 面我们将学习其他一些类型的问题.
这些问题在解决的时候最好列方程, 方程可以清晰地反映条件所表达的关系.

【典型例题】

某工厂学徒中男工占80%,师傅中男工占90%,师徒加起来男工占82%. 那么,师与
徒的人数之比为多少?
思路点拨 我们不妨列方程解答,用“男工数不变”建立等量关系.
解:设师傅有x人,学徒有y人.
90%x+80%y=82%(x+y)
90%x+80%y=82%x+82%y
8%x=2%y
因为8%x=2%y,所以x:y=2%: 8%=1:4
即师傅与徒弟的人数之比为1:4.

【举一反三】

1. 某班在一次数学考试中,平均成绩是78分,男、女生各自的平均成绩分别是75.5
分、81分.问这 个班男、女生人数比是多少?






2. 有两组数,第一组的平均数是13.06,第二组的平均数是10.2,这两组数总的平均数是
12.0 2,那么,第一组数的个数与第二组数的个数比是多少?






3.硬糖每千克5.1元,软糖每千克8.9元,要求混合后的糖价为每千克5.4元,硬、 软两种


糖应取怎样的重量比才合适?






【拓展提高】
幼儿园大班和中班共有32个男生,18个女 生.已知大班中男生的数与女生数的比为5:3,
中班中男生数与女生数的比为2:1. 那么,大班的女生有多少人?
思路点拨 我们可以列方程解答. 解:设大班有女生x人,则中班的女生(18-x)
人. 根据“大班中男生人数+中班男生人数=32”得

52
x× +(18-x)× =32
31
5
x+36-2x=32
3
1
x=4
3
x=12
答:大班的女生有12人.

【奥赛训练】

4.某校毕业生共分为9个班,每个班人数相等.已知一班的男生比二、三班两个班的女生总数多1人;四、五、六班三个班的女生总数比七、八、九班三个班的男生总数多1人.
那么,该 校毕业生中男、女生人数的比是多少?










5.利群小学报名参加合唱团的男生与女生人数之比是1: 2,录取的男生与女生人数之比
是3:8,未录取的男生与女生人数之比是5:2,有14人未录取,一 共录取多少人?












专题九
【题型概述】

我们已经学过“定义新运算”,今天重点将关于分数的定义新运算.因此,情况变复杂
了,大家要看清楚,有的时候还需要我们从条件中找出规律.

【典型例题】

AB
定义计算:A◎B= + ,A、B是两个非零自然数.求(5◎3)-(3◎5)的值.
BA
思路点拨 根据新的定义,我们只要把数值代入算式中就行了
5335
(5◎3)-(3◎5)=( + )-( + )=0
3553

【举一反三】

1111
1.运算“¥”定义为:A¥B=( × )÷( ÷ ). 求3¥5.
ABAB








ab1
2.规定:a☆b= - ,则5☆2- =?
ba10








3.定义:a※b=4b-






【拓展提高】

a+b
.求3※(4※6).
2
111
规定A=(A-1)×A×(A+1),A是大于1的自然数,而且已知 - = x ,
99100100
求x.
思路点拨 根据新定义,99=98×9 9×100,100=99×100×101,那么,方程可以写


111100
或者把方程 - = x两边同时乘以100,得 -1=x,即
9910010099

99×100×101
x= -1
98×99×100
101
= -1
98
3

98

【奥赛训练】

2 2
4.设f(x) =x-3, g(x) =x +2x-7.求f[g(3)].








112
5.规定运算:a※b= + . 若2※1= ,则2004※2005=?
ab(a+1)(b+x)3




11x
- = ,不难算出x的值.
98×99×100 99×100×101 99×100×101

会计类毕业论文范文-五分钟自我介绍


安徽省高考状元-就业率高的专业排名


西安三本院校-小学读后感怎么写


抗战纪念日-招商引资工作总结


建国大业读后感-小组名称和口号


南充高级中学-给老师的一封信500字


万圣节图片大全-高中毕业生自我鉴定


借款申请书-小学生元宵节手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