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书法教案-13《认识草书》
济南铁路局招聘-家的味道作文
《认识草书》教案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使学生大致了解行书的起源及其发展过程。
2、技能目标:了解并初步掌握行书的结构规律和用笔特点。
3、情感目标:能体会行书的审美特征和鲜明的个性。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行书的结构规律,能体会行书的美与它独特的个
性。
难点:通过对比与临摹,初步掌握行书的结构规律。
教学方法:讲述法、教学对话(讨论法)、多媒体展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回忆前面学习的隶书和楷书的书法特点,进而带出新授内容——行书。
让学生对比书本18页
赵孟頫小楷道德经和20页的王羲之丧乱帖,找出明
显的不同,让学生回答。(初步认识行书结构特点)
楷书单纯、端正,规范。行书放纵随性,灵活洒脱,笔法流动。
二、大概讲述行书的起源及发展过程
“行书”是“正书”转变而成的。
行书在楷书
的基础上产生,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行”是“行
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
,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是为了弥补楷书
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
化或草书的楷
化。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
1 5
行书在汉末一般出土的简书中我们是可以随处看到的。在汉末,行
书没有
普遍地应用。直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从帝王显贵到普通文人,对书法的爱好都
到了一种痴
迷的程度,加上王羲之的出现,使之更为盛行起来。
三、观看视频,直观地了解行书的字体结构及用笔特点
以《兰亭序》为例,提取其中特征明显
的字,让学生进行临摹,通过这种
尝试体验,进一步掌握行书结构特点和用笔特点。
提问:在摹写过程中,发现行书字体有哪些突出的特点?
14
根据学生回答,总结出行书结构的特点:
大小相兼。就是每个字呈现大小不同,存在着一个字
的笔与笔相连,字与
字之间的连带,既有实连,也有意连,有断有连,顾盼呼应。
收放结合。
一般是线条短的为收,线条长的为放;回锋为收,侧锋为放;
多数是左收右放,上收下放,但也可以互相
转换,不排除左放右收,上放下
收。
疏密得体。一般是上密下疏,左密右疏,内密外疏。中宫
紧结,凡是框进
去的留白越小越好,划圈的笔画留白也是越小越好。布局上字距紧压,行距拉
开
,跌扑纵跃,苍劲多姿。
浓淡相融。行书书写应轻松、活泼、迅捷,掌握好疾与迟、动与静的结
合。
墨色安排上应首字为浓,末字为枯。线条长细短粗,轻重适宜,浓淡相
间。
用笔特点:
1、点画以露锋入纸的写法居多;
2、以欤侧代替平整;
2 5
3、以简省的笔画代替繁复的点画;
4、以勾、挑、牵丝来加强点画的呼应;
5、以圆转代替方折。
四、PPT展示图
片辅助教学,通过对具体行书作品的赏析,让学生尝试体会
行书的美及其鲜明的个性。
(1)天下第一行书——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
《兰亭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集序》、《临河序》、《禊
序》、《禊贴》。
行书法帖。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
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山阴(
今浙江绍兴)蓝亭“修禊”,会上各人做诗,王羲之
为他们的诗写的序文手稿。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
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
发作者好景不长,生死无常的感慨。
法帖相传之本,共二十八行,三
百二十四字,章法、结构、笔法都很完
美,是他三十三岁时的得意之作。后人评道“右军字体,古法一变
。其雄秀之
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因此,历代书家都推《兰亭》为“行书第
一”。
唐时为太宗所得,推为王书代表,曾命赵模等钩摹数本,分赐亲贵近臣。
可惜被唐太宗作为殉
葬品,埋入昭陵,从此真迹永绝于世。存世唐摹墨迹
以“神龙本”为最著,唐太宗时冯承素号金印,故称
为《兰亭神龙本》,此本摹
写24
精细,笔法、墨气、行款、神韵,都得以体现,公认为是最好的摹本;石
刻首推“定武本”。
经郭沫若考证,以为相传的《兰亭序》后半文字,兴感无端,与王羲之思
想无相同之处,书体亦
和近年出土的东晋王氏墓志不类,疑为隋唐人所伪托。
但也有不同意其说者。
3 5
《兰亭序》表现了王羲之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作者的气度、凤神
、襟
怀、情愫,在这件作品中得到了充分表现。古人称王羲之的行草如“清风出袖,
明月入怀”
,堪称绝妙的比喻。
(2)天下第二行书——唐代颜真卿的《祭侄稿》
《祭侄稿》是颜真卿为祭奠就义于安史之乱的侄子颜季明所作。
唐天宝十四年(775年),
安禄山谋反,平原太守颜真卿联络其从兄常山太
守颜杲卿起兵讨伐叛军。次年正月,叛军史思明部攻陷常
山,颜杲卿及其少子
季明被捕,并先后遇害,颜氏一门被害30余口。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颜真卿命人到河北寻访季明的首骨携归,挥泪写下这篇留芳千古的祭
文。
《祭侄稿
》作为一篇祭文,整幅卷面并不清爽、干净,笔迹急促、匆忙,
涂抹、删补时时可见。纵观全篇,悲愤慷
慨之气浮于纸端,开始的感情尚为平
静,字体大小匀称,浓纤有致,写至“贼臣不救,孤城围逼”时,再
也抑制不住
百感交集的愤激,如火山迸发、狂涛倾泻,时大时小,行距忽宽忽窄,用墨或
燥或润
,笔锋有藏有露,至“呜呼哀哉”,节奏达到了高潮,随情挥洒,任笔涂
抹,苍凉悲壮,跃然纸上。 <
br>《祭侄稿》辉耀千古的价值就在于以真摯情感主运笔墨,不计工拙,无拘
无束,纵笔豪放,一气呵
成,血泪与笔墨交融,激情共浩气喷薄。《祭侄稿》
是颜真聊最精彩的行书,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
元陈深曰:“《祭侄季明文
稿》纵笔浩放,一泻千里;时出遒劲,杂以流丽:或若篆籀,或若镌刻,其妙
解处,殆若天造,岂非当时注思为文,而于字画无意于工,而反极工耶?”
《祭侄稿》全称《
祭侄季明文稿》,书于唐乾元元年(公元758年)。麻
纸本,行书纵28.2厘米横75.5厘米,2
3行,每行十一二字不等,共234
字。
曾经宋宣和内府、元张晏、鲜于枢、明吴廷、清徐乾
学、王鸿绪、清内府
等收藏,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3)天下第三行书——宋朝苏轼的《寒食帖》(黄州寒食诗卷)
4 5
34
《寒食帖》是中国宋朝苏轼的墨宝,纵长34.2厘米,横长
199.5厘米。此
帖以行草写成,笔法自由,旁边还有黄庭坚作跋。目前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
中。
《寒食帖》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1082年)的寒食节,于东坡雪堂写
成,是平生
最得意的作品之一,被称为“苏书第一”,书法家鲜于枢誉为继《兰
亭序》、《祭侄文稿》之后的“天下
第三行书”。清代同治年间,《寒食帖》为
广东人冯氏收藏,不幸遭遇火灾,冯氏紧急扑救,在手卷下端
留下了黑色火灼
痕迹。
后来《寒食帖》流入清宫收藏。
咸丰十年(1860年)英
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寒食帖》险遭焚毁,旋为民
间冯展云所得。冯死后为盛伯羲密藏,盛死后被完颜朴
孙购得,1917年在北京
书画展览会上展出。1918年到颜韵伯手中。1922年颜韵伯将《寒食帖
》带到日
本,为日本收藏家菊池惺堂收藏,有内藤虎的跋[1]。大正年间(1923年9月)
关东大地震,东京都一夕之间毁于火灾,菊池惺堂冒死抢救《寒食帖》,一时
传为佳话。第二次世界大战
结束后,由王世杰购得,其子以高价卖给台北故宫
博物院。
(让学生发言,选出所赏作品中最喜欢的作品,并阐述原因。)
课堂小结
44
5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