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植物妈妈有办法》说课稿

绝世美人儿
824次浏览
2020年08月14日 02:48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就业前景-深圳市出入境管理局


人教版小学语文《植物妈妈有办法》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的第三课《植物
妈妈有办法》。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首充满儿童情趣的小诗,从题目到内容都运用了拟人 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生
动形象地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全诗共五节,第一 节提出
了问题,植物靠什么传播种子;第二、三、四节分别讲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方
法;第五节讲只要细心观察就能获得更多的知识。语言优美、生动,贴近儿童的生活,读
起来朗朗上口, 是一篇百读不厌的科普作品。
【设计思路】
课标对第一学段的阅读教学指 出: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
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基于对课文的理 解与分析,结合课标精神与学生实际情
况,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从以下三点予以定位:
1、知识目标:
⑴认识“旅、蒲”等12个生字。会写“已、甲”等10个字。
⑵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⑶了解文中介绍的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⑷收集一些植物制作标本,并介绍其传播种子的方法。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像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主识字的能力。
3、情感目标:
⑴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⑵激发学生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和欲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⑴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⑵正确认读、书写生字。
难点:
评价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我以新课标的 理念为指导,选用正确的观察比较法,实践
操作法等教法和最优的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法 去组织教学课程。使教法与
学法和谐统一,达到最佳组合,极大地优化了课堂教学,让每一个学生真正学 到有价值的
数学,体验到不同程度的乐趣,构建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数学课堂。
⑴了解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⑵理解文中“旅行”“穿着带刺的铠甲”等所表达的意思。
首先,教师谈话引出课题,师生对话后接着设疑,“这些标点符号原是亲密的一家人,
可有一天却吵起来了,它们究竟在争吵什么呢?”由此问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美
国数学家哈尔莫 斯说:“有了问题,思维才有了指向。”新课伊始激趣设疑,就是巧妙地
给学生指明了思维的方向,会让 学生在倾听的过程中集中注意力。

为了将三维目标得以真正落实,突出重 点,突破难点,在本课的教学中,我用图片激
情、课件展示、音乐渲染等形式指导学生朗读,在读中去感 悟课文的韵律美,去体会课文
在表达上的精妙,以达到熟读背诵。
基于以上认识,我 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一、激趣导入。二、自读识字。三、合作交
流。四、品读领悟。五、巩固延伸。下 面,我就对本课的教学流程做以具体的阐述。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大家都知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采用谈 话导入
的方式进入新课的学习。 “我们都知道牛马有脚,鸟有翅膀,它们都可以去各地旅行,
可植物没脚,没翅膀,它们要旅行靠什么办法呢?聪明的植物妈妈想出了很多的办法,今
天我带你们一起 去认识这些植物妈妈。同时板书课题,让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利用阅读期待,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
二、自读识字。
1、教师范读课文。 充分利用云空间课堂魔方,播放有关蒲公英、苍耳、豌豆传
播种子的配乐动画 ,教师伴随着生动的画面、优美的音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听读课
文后讨论:从刚才的画面中,你认 识了哪几种植物呢?


2.学生自读课文。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 式朗读课文,遇到生字借助拼音
多读几遍,边读边标出生字,鼓励学生利用各种方法自主识字,从而达到 读准字音,读通
句子的目的。
(2)讨论:你认识了哪几种植物呢?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生动有趣的动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探索新知的欲
望。
三、合作交流
⑴指名回答,教师相机出示词语:公英、耳、豌豆。齐读词语。
⑵说说用什么方法记住“蒲、苍”两个生字?(提醒学生勿把“蒲”字写成左右结构)
⑶利用游戏巩固识字。我将采用摘苹果、识字大转盘等游戏巩固学生的识字成果。
(4)小组内轮读生字,读得正确、流利的,由小组长为他贴上“ ” ,没有达到要求
的,再把生字多读几遍。
(5)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让学生在多音 字“得”下画上记号。看看在不同的语言环
境中,“得”的读音有什么不同。
出示小黑板:
A、孩子如果已经长大,就得告别妈妈。
B、那里有许多知识,粗心的小朋友可得不到它。
这一步教学设计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感悟空间 ,让他们埋头涵泳、诵读体会,培养他们
不动翰墨不念书的精良学习风俗。既掌握了课文的命根子,又关 注了学生的本性差别和差
别感觉,维护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实引发了自动意识。
C、蒲公英的种子,飞得多远哪!
先认读“得”的三种不同的读音“děi、dé、de”,再读句子,选音节注音,最后齐
读这三句话。
D、让学生在课文中找找还有哪些多音字?(为、降、乘……)画上记号,并给这些多音
字组词。
【设计意图】通过听读、互读、赛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学生互助互学,人人参与,
不 但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整体的感知,而且让学生从中体会到读书的乐趣,提升自己的
自信心。
(6)识记字形,练写生字


1、识记生字
⑴出示文中的生字,自由练读,小老师带读。
⑵小组讨论: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些生字。比比谁的方法好。
⑶全班交流。

2、指导书写
先动态显示“盗”字,让学生理解字意。学生可能理解为一般 意义上的“偷取、盗
取”。教师追问,它与“某某家庭被盗”的“盗”有什么不同?
⑴让学生观察本课要求会写的10个字,想想怎样才能把字写漂亮了。
⑵教师重点指导:
①“绞丝旁”的写法,提示学生注意两个撇折的起笔收笔基本上下对齐。
②比较“洼”和“娃”的字形。
德国现代哲学家海德格尔说:“家园是人类诗意的栖居地”。 “祖父的园子”就是作
家萧红精神的栖息地。《我和祖父的园子》讲述的是作者童年的故事, 那份在祖 父的园
子里随心所欲,想做什么便做什么的自由令人向往。文中字字、句句童心四溢,贴近小孩
子的生活,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教学中,我试图在通过 课文的学习,为学生打开一
扇窗户,以此走 近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萧红,感觉她和祖父的一段亲情,.了解先辈的一
段生活历史,初步感觉萧红语言 文字的魅力,体 会著名作家茅盾对《呼兰河传》的赞誉
──“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⑶学生自由练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教师充分调动学生已有 的知识经验,“教学生需要教的知识”,变被动
为主动,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这一环节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认读生字词,在检查认读生字词时,重点抓“莞尔
一笑”和“姹紫嫣红 ”,强调正确读音,指导“嫣”的写法;然后通过初读课文,让学生
谈谈德国给自己留下了什么印象,从 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
四、品读感悟
本环节的设计我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1、说蒲公英


⑴我们先来看看蒲公英妈妈是怎么传播种子的?请喜欢蒲公英的同学一起读读第二节。
⑵让学 生拿起蒲公英轻轻一吹,一边吹一边观察,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可以和小组
的同学交流一下自己的看法 。
这样,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归纳综合课文内容,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归纳综合本领,又
可以强化对词语的积聚,同时,又探求到阅读本文的突破口。
⑶全班交流:刚才给蒲公英吹气时,你看到了什么情形?
针对学生的回答,教师拿起蒲公英标 本,边吹气边引导学生理解:风一吹,蒲公英身
上的冠毛便展开了,像一把把降落伞四散开来,你们瞧, 种子这里一颗,那里一颗,都从
空中飘落下来了。(教师相机板画:蒲公英的种子)我们可以用哪一个词 来描述?引导学生
说出:“纷纷”。
⑷让学生想想还有哪些情景可以用上“纷纷”这个词,试着用“纷纷”说一句话。
⑸现在请同 学们闭上眼睛想像一下,假如你就是一颗蒲公英的种子,妈妈给你们准备
好了降落伞,微风一吹,你打算 到哪里去玩耍呢?
⑹指导朗读:
①教师渲染气氛:蒲公英娃娃们,我们就 要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安家落户了,远方有
什么呢?让我们带着遐想朗读第二节。(引导学生用较轻较慢 的语调朗读。)
②哇,微风一吹,你们终于可以离开妈妈,到处旅行了,好开心呀!(生读)
③蒲公英娃娃们,你们勇敢地离开妈妈的怀抱,从高空中飘落下来了。(生再读)
④配上自己喜欢的动作齐读第二节。
⑺教师小结:(手指板书)蒲公英妈妈真有办法,能借助风的力量让自己的孩子四处去
旅行。
2、说苍耳
⑴师:认识了蒲公英妈妈,我们一起去找找苍耳妈妈。请喜欢苍耳妈妈的同学读读第
三节。
⑵蒲公英妈妈是靠风来传播种子的,而苍耳妈妈又有什么好办法呢?谁能在课文中找
到答案呢?画出相关 的语句。
⑶让学生再次拿出苍耳标本,看一看,摸一摸,形象地感受“带刺的铠甲”。
⑷让学生任意把苍耳挂在自己的头发、衣服上,然后走一走、跳一跳,体会苍耳妈妈
传 播种子的妙处,并说说自己的感受。(学生说,教师相机板画:兔子)


⑸苍耳 宝宝只要挂住动物的皮毛,就能去田野、山洼。这个办法多妙呀!谁来夸夸苍
耳妈妈?让学生有感情地朗 读第三节。
3、说豌豆
⑴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学第四节,教师提出要求:
①自由读第四节。
②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小组成员之间共同探讨。
③说说豌豆是怎么传播种子的?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通过让学生读书,在读中学习作者反复读一本书的原因和方法。同 时,我也会适时地
对学生读书加以指导,引导他们对自己在读书中的方法产生思考。
⑵各组选派代表汇报学习情况。
⑶针对学生的疑问,教师拿出一颗豆荚,将豆荚一捏,壳子突 然收缩,形成弹力,豌
豆便弹射出来。同时,教师告诉学生这与“豌豆晒在太阳底下,豆荚炸开,豆粒儿 蹦着跳
着离开妈妈”的效果是一样的。通过直观形象的教具,让学生明白了豌豆传播种子的方法。
(教师板画:太阳)
⑷出示句子:
这篇文章很好,不仅把景色写得美, 事情也很详略,还让我深深地吸引了,让我眼前
也浮现出了这美丽的景色。作者表现对双龙洞喜爱感情。 文章让看到大自然神奇,让我大
开眼界,我也真想去啊!我眼前景色有鲜艳的花朵、高大的大树、神奇的 溶洞,真是神奇,
又美。
豆荚炸开,孩子们离开妈妈。
啪的一声,豆荚炸开,孩子们蹦着跳着离开妈妈。
①比较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哪一句写得好? 为什么?(引导学生从豆荚炸开的响声、豆
子蹦跳的动作、联想生活中蹦跳的快乐等方面去思考)
②指导学生读出豌豆宝宝蹦着跳着离开妈妈时的高兴的心情。
4、试着根据板书背诵课文,可以配上自己喜欢的动作。
本环节的学习中,从老师的引领,到 小组合作,到自学,引导学生由扶到合作,到独
立学习,教学生学会学习,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


五、巩固延伸
1、植物妈妈的办法还有很多很多,你们还采 集了哪些植物呢?能说说这些植物传播种
子的方法吗?(让学生拿出课前采集的其他植物标本,边展示边 介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如:鬼针草宝宝只要挂住小朋友的衣服,就能去田野、山洼;芭乐的种子被贪 吃的小鸟带
到远方;太阳一晒,凤仙花娃娃们就蹦着跳着离开妈妈……)
2、交流其它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然后仿照课文表达形式写一小节诗歌。
3、教师总结:植 物王国里的奥秘还有很多,粗心的小朋友是找不到的。希望你们做
细心的孩子,探索大自然中更多有趣的 事物和现象。
【设计意图】对课文知识进行拓展,加强课内外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理解课文 内容
的基础上进行仿写,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单招成绩查询-南宁市中考成绩查询


量贩式ktv是什么意思-安徽大学分数线


新居落成对联-通知格式范文


报考军校-公务员考试题


文明家庭-情况说明模板


唯美文章-cosplay大赛


温州南麂列岛-乐陵市报


石家庄外国语学院-节约用电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