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范文格式
竞选大队干部演讲稿-桂林理工大学主页
小学语文教案范文格式
【篇一: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设计书写模板】
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设计书写模板
课 题
一、教学目标:
1、会认个生字,正确读写 、、 、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内容。
3、通过学习,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由教学目标衍生出来的,
是依据教材确
定,着重让学生掌握什么;难点是依据学情而定的。)
二、教学方法(根据课型来确定教学方法)
三、教学时间
四、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根据所上课的内容及自己实际情况来准备教具)
学具准备(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及课的内容准备)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新课学习
1)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2)再读课文,了解内容;
3)品读课文,感悟体会。
3、拓展延伸
4、师生交流、小结
六、作业设计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反思
b自我评析
本“教学设计书写模板”主要是根据《备课实务与新技能》中的第五
章《 如何形成有效的教案》、第七
章《备课的一个完整过程分析》
中的相关理论指导并结合自己的小学语文教学实际编写而成的。
1、谈谈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与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不同。我们制定的教学
目标既要符
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又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既不是低标准的又
不是高不可攀的。
一节
课的教学目标是根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而确定的,教学目标是设计教学过程的依据,是课堂教学的总的指导思想,是
上课的出发点,也是进行课堂教学
的最终归宿。
教学目标不要写得过多,写三点即可,所以我对小学语文课的教学
目
标确定为三点。我们的教学低效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教学目标没有
设计好,而造成教学目标没有达成,影响
了整体效果。
2、确定教学的重难点
在教学中,我们不要“眉毛胡子
一把抓”,应该确定教学中的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是由本节教学目标引出来的,着重让学生应该掌握些
什么,明白些什么。教学难点是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定的,要灵
活处理。当然是面向大部分学
生而言的“教学难点”。
3、教学方法上,我们要根据课型来安排。课型不同,教学方法也
不
同。教学方法的选用没有固定的模式,要根据具体的目的、内容及
教师、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
。 当然,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才能使教
学效果达到更好,标准和要求:学生学得实在,学有所获,能够
不
断进步。学生“学有所获”,教师的“教”才有水平。
4、“教学时间”上,我
赞同一个课时写一个教案,不连堂写。这样便
于老师操作。编写教案中,“教具、学具的准备”必不可少
。这有助
于指导“教”与“学”,达到优化。
5、“教学过程”主要是完成教学任
务,达成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
破难点。我分为四个步骤: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新课学习;拓展延伸;师生交流、小结。一步一步地进行教学活动,做到“有目标引
路;有重点、难点的凸现;有知
识点的归纳小结”,力促目标的达成。
6、“作业设计”不是布置作业。争取让学生动手、
动口、动脑、参与
实践等来巩固学习效果,提升学习水平,促进学生发展。
纵观本
“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设计书写模板”,我觉得过程清楚、明白,
便于操作,有利于教师把握课堂教学流程
,方便“教”,利于“学”。
【篇二:语文备课教案范本】
第 1 周第 一 单元第 1 课时总 14 课时
1
备课要求:每课有目标、重点、难点、板书、作业、反思,每个环
节所需时间。
2
【篇三:语文教案格式模板】
教学内容:11、赶海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字只识
不写。认识一个
多音字。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中“武
将”“战利
品”的意义。
3、通过朗读课文,感受“我”童年时赶海的乐趣。激发热爱大海、热
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来初步领会课文内容。
2、通过抓螃蟹、捏大虾体会赶海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
生活的思想感情。感受赶
海给“我”带来的乐趣。
教学方法:自学指导、朗读指导、赏读感悟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大海的动态画面。
2、说说对大海的印象,出示()的大海。
3、板书:海,用海口头组词。
4、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与海有关的,题目叫赶海,
板书:赶海
5、齐读课题,学生质疑。
二、初读课文。
1、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课文,你准备怎么学习呢?
2、出示要求:
(1)自读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自学生字新词。
(3)标好自然段序号。
3、检查。
(1)认读生字新词,师相机正音。
暑假 舅舅 抓住 东逃西窜 夹住
长须一捏俘虏
努努嘴儿 螃蟹束手就擒 不甘 哎哟大虾 大螯 痒痒的
偏西喧闹恢
复 三三两两 嘿 哩 咦 哼
(2)你觉得课文中哪些句子最难读,读给同学们听听。相机出示难
读的句子.
4
、同学们已经读通了课文,刚才你们提了许多问题,现在请同学们
读一遍课文,看看哪些问题能自己解决
。
5、把你最喜欢的句子或段落有感情的读读。(配上音乐)
三、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齐读,说说你认为哪个生字比较难写。
2、指导学生记住难写的字。
3、指导学生描红,注意坐姿。
四、作业。
1、抄写词语
2、熟读课文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赶海”是什么意思?(人们赶在大海退潮时,在海边捡拾一些海
鱼、海虾之类的东西。)
2、课文讲了谁在什么时候去赶海?(“我”童年时,跟舅舅去赶海。)
3、课文哪几自然段,是写“我”那次赶海的情景的?(第2至5自然
段。)
二、讲读第2至5自然段。
过渡:“我”童年赶海时,是一个怎样的情景呢?在赶海的过程
中,
“我”的心情怎样呢?我们来细细地阅读课文。
1、讲读第2自然段。
(1)指名读,想一想,这一自然段讲了哪几个意思?
(2)交流。
①舅舅带我去赶海。
指导朗读。你已经读懂
了一个很重要的内容,真不错。这句中有个
字用得特别好,注意了吗?我为什么“闹”?会怎样“闹”?
②到了海
边,“我”看到海水“哗哗”往下退,浪花不时回过头来。
你想亲眼看
一看这样的情景吗?
看到这样的情景,耳听着浪涛拍岸的声音,你想说些什么?
作者看
到这样的大海,他又是怎么写的?指名读。
③我兴奋极了,追赶浪花。指导朗读,读出“兴奋极了”。
(3)小结。
这一自然段讲舅舅带“我”去赶海。一到海边,我们就看到了一个很
动人的情
景,“我”兴奋极了,飞跑着追赶浪花。板书:追赶浪花。
2、讲读第3自然段。
过渡:“我”和舅舅一起来到海边时,沙滩上已经有好多人了!他们
有的——(生读),有的
——(生读),有的——(生读)??我也
立刻加入了他们的队伍。我做了些什么?
(1)自由读,思考以上问题。
(2)结合交流,指导朗读。
①“我”抓螃蟹。(板书:抓蟹)
指导朗读。螃蟹好捉吗?你怎么知道不好捉?你读读看?
(生读)
老师听出来了,你把“摸呀摸呀”读得很慢,很小心。捉到小螃蟹真
是一件开心事,老师教你一个好办法,笑着读这个“嘿”字,会读得
很好。你试试?
捉大虾。(板书:捉虾)
“我”又是怎么捉大虾的?读一读,用小括号括出有关句子。 指名读。
指导读:你读得真好!尤其是1
、2两句。(点击出示文字:“咦??
逗我呢!”)刚才老师看到了他的表情,觉得是种享受。我们请他
转
过身读,大家注意看他脸上有什么变化。(生答后,点击“咦”和“哦”
变红色。)
读得这么好,老师要奖励你们亲眼看看这只大虾。这只大虾怎么样?
怪不得作者说它活像“戏
台上的一员武将”呢!但它再神气,也逃不
出我的手掌心。瞧,(引读)我轻轻——(生读),只——(
生
读),这武将就——(生读),再也——(生读)啦!
读到这里,同学们的心里
和手里一定也已经痒痒的了,让我们伸出
手来,一边读,一边摸一摸这只大虾。齐读。
③小伙伴捉螃蟹。
过渡:“我”抓到了螃蟹,捉住了大虾,心里美滋滋的。小伙
伴们在
干什么呢?他们也像“我”一样觉得有趣吗?
结合回答,点击出示螃蟹画面及句子:“原来是一只螃蟹不甘束手就
擒,正东逃西窜哩。”
指导朗读。看看这只大螃蟹,它可不好惹,正想着办法四处逃窜呢!
谁来读?(指名读)所以
,小伙伴只努努嘴儿,可不能惊动了它。
(3)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