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的格式
寒假致家长的一封信-统战工作总结
小学语文教案的格式
【篇一:小学语文表格式教学设计】
【篇二: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怎么写】
篇一:小学语文教案范例
人民教育出版社三年级上册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小学
姓名
备注:黑体字带【】部分为解释说明部分。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生词。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学习如何正确看待人和事物。
【说明:教学目标的确立要以课标为依据,落实教材训练内容。表
述要准确、具体、可检。】
学习重点: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
态,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
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学习难点:读懂课文内容,学习如何正确看待人和事物。
【说明: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确立应放在本课语言的学习、理解、运
用及语文能力上。】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准备:两课时
【说明:课堂教学设计选择
方法时,要能有效达成教学目标。避免
教学设计与教学目标脱节。例:教学目标提出“分角色有感情地朗
读
课文。”在教学过程中就要落实这一目标。】 第一课时
课前三分钟:
背诵萧红《小城三月》写景选段:
1.“
三月的原野已经绿了??杨花挂着他了。”
2.“
河冰发了??春天带着强烈的呼唤从这头走到那头??”
3.“小城里被杨花给装满了??带着呼唤,带着盅惑??”“”
【说明:课前三分钟说话
内容要精心选择,必须在教案中体现训练
的具体内容,内容可丰富多彩,以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为重点
,
并借此引领学生积累更多的语言素材。时间控制在三分钟之内。每
一节语文课前都要有此训练
。】
一、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课文插图
板书课题,识记“陶”。(由“淘”换偏旁来记忆??)
【说明:导课要根据课
文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尽量精炼有效。时
间要控制,不要过长。有些课文也可以开门见山,进入课文学
习。】
二、初读课文 识记生字
1.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
不认识的字词可以拼拼音、查字典。
读不通顺的句子多读几遍。
2. 再读课文。
要求;在读正确的基础上,争取把课文读流利。边读
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说明:每一遍读文都有不同目的,要把具体要求体现出来,并有
大问题。】
3.出示带拼音生词
懦弱 恼怒 争辩羞耻 流逝宫殿 朴素
(1)自由练读。
(2)指名领读
(3)交流记字方法记忆字形。注重对识字方法的指导及总结运用,
边记字边随机组词及说话。(“懦”“恼”“耻”“朴”借助“形声字”规律
识字。)
区分:辩与辨(引导学生从字的中间部件联系字义辨析。)
【说明:需要识记的生字及识字方法要体现在教案中。】
4.出示去拼音生词
陶罐 懦弱 恼怒 争辩 羞耻 流逝 宫殿 朴素
随机抽读正音,注意“懦”“耻”“逝”的读音。
5.出示句子:
“何必这样说呢?”??可吵的呢!”
“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闷得够受了。”
指生读句子,识记“掘”。根据语言环境辨别“处”“闷”读音。
【说明:所出示的句子可以不完整的出现在教案中。】
三、写字指导
1.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生字,指名读并组词。
2.指导结构较复杂的字,重点指导:恼怒
谦虚 感受
(“谦”的右半部分要紧凑;“虚”里面的“七”要小。)
归纳方法:笔画较多的汉字,要写得紧凑,注意穿插避让。
3.练习书写,反馈点评。
【说明:写字指导要在教案中体现具体指导某个字的哪一笔、某个
部件等注意些什么。】
四、再读课文 理清脉络
1.指名读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提示:古时候,铁罐仗着坚硬,常常(
)陶罐。若干年后,陶罐从
废墟里挖出来依旧( ),而铁罐却()。
3.默读课文2——9自然段,看看描写了陶罐和铁罐之间的几次对话?
提示:你说一句,他说一句,称作一次对话,用大括号标记。
【说明:理清文章脉络的方法要教给学生,并在教案中体现。】
五、总结设疑: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陶罐又是怎样面对铁罐的奚
落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词 指导书写
1.出示词语:
陶罐懦弱 恼怒 争辩羞耻 流逝 宫殿 朴素 挖掘 自由读随机抽读
2.听记词语:朴素谦虚 恼怒
自主订正。
3.指导书写
出示:素 值 捧
(1)组词、观察、归纳横画较多汉字的书写方法。
(2)重点指导范写:素(注意三横长短的变化,中间的两个撇折要
平一些。)
(3)生练习书写。
篇二:小学语文经典教案范例
篇三:语文教案怎么写
语文教案怎么写
首先教案的格式:一教学内容
分析;二教学目标(分为认知目标,
技能目标,情感目标)三教学重点与难点;四学习者特征分析;五<
br>教学策略与设计;六教学过程(重点);七教学评价设计;八课后
反思及自我评价。一篇初中语文
例子 一【教学思路】
本文是历史剧《屈原》的一个片段,是主人公屈原的长篇独自,也是一首激越澎湃的抒情散文诗。要指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正确把握
人物的思想和性格特点,从而在诵
读中品味作品的深刻内涵,感悟
主人公的激情和斗志。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初步了解戏剧文学的特点──剧本主要靠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
格。
2.了解文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和象征手法,体会表达效果。
能力目标
培养阅读和欣赏戏剧文学的能力。
1.指导学生诵读,体味文章气势,感受情感律动。
2.品味语言,理解语言中所包孕的深意。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体会屈原热爱祖国,抨击黑暗,热烈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已经通过预习课文,掌握了基本知识。并且通过网络收集了解
了本文的作者资料以及写作
背景。具有较好的基础。但由于每一位
学生学习能力不同以及自身约束能力不同,在对文章语句赏析与情
感把握上面仍然较为生疏,且掌握程度有一定的差距。
四【教学重、难点】
①品味语言,理解语言中所包含的深意。
②在朗读中把握人物的情感和性格特点。
五【教学策略】
主要采取多
媒体创设情境,合作探究以及独立思索等方法。既能调
动学生各种器官的感受,理解课文,走进人物。又
能让学生提高阅
读欣赏能力,学会合作,在共处中求知 六【教学资源与工具】
学习环境:多媒体教室
教学媒体:①屈原专题网站
②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七【课前准备】
学生
①预习课文,会写生字、准确注音,排除字词障碍。
②课前借助网络或图书,查阅一些有关的图片资料,了解屈原,了
解郭沫
若,并联系
课文p67的参考资料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
教师:①准备多媒体课件。
②有关资料、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
八【教学步骤】
一、导入:
学生利用多媒体展示郭沫
若、屈原的相关资料,播放橘颂》的背景
画面(电影《屈原》插曲),感受草木飒飒的悲凉气氛,倾听屈
原在波
涛汹涌的流水岸边的仰天长问,(设置情境)简介历史剧《屈原》
写作的时代背景。
二、整体感知:
(一)课堂范读:(多媒体)指出课文在形式上并不押韵,但节奏
分明,声调铿锵有力。
(二)要求学生自行朗读,品味文章语言,体会文章气势,并谈感
受。
(三)明确本文是屈原的内心独白,在语言表达上要感情澎湃,气
势雄浑。
(四)要求学生按自然力声威的发展和屈原的感情脉络划分段落层
次。
第一层(1~3段),呼唤风暴怒吼,由衷赞美“无边无际的伟大的力”。
第二层(4~6段),呼唤风、雷、电,表达憎恨黑暗、渴求自由的强
烈愿望。
第三层(7~8段),赞颂闪电的光明与火花,并决心与之一起烧毁一
切黑暗势力。
第四层(9—12段),义正辞严地诘责“土偶木梗”,表示
与污秽、邪恶势不两立。
第五层(13段),表现屈原的坚强意志与必
胜的信心。
三、品味语言:
(一)选读喜爱的句子,学生讨论、交流。
(二)精读好句,师生讨论、交流
例如:
1.“发泄出无边无际的怒火,把这黑暗的宇宙,阴惨的宇宙,爆炸了
吧!爆炸了吧!?”
2.“你劈吧,劈吧!劈吧!把这比铁还坚固的黑暗,劈开,劈开,劈
开!?”
明确:对黑暗势力的不屈不饶,对光明的热切向往。
(三)把握人物的情感和性格特点。
明确:热爱祖国,浩然正气,抨击黑暗,热烈追求光明。
四、探究活动:
(一)象征手法,思想深沉,情感含蓄,表达凝练(学生讨论、交
流、朗读)。
明确:文中屈原借助于讴歌伟大的自然威力,抒发了
对摧毁黑暗的渴望和对这种伟大正义力量的赞美。
风、雷、电,这
些自然界的现象,在诗人心目中,已经成为一种战胜黑暗的力量,
诗人又把自己的伟大战斗精神融入咆哮的风,轰隆隆的雷和闪耀的
电之中。因此屈原对风雷电的歌颂,
也是
对与黑暗势力作斗争的正义力量的歌颂。
(二)多种修辞手法,表达感情,增强语势。(学生讨论、交流、
朗读)
明确:独白中屈原满怀激情地直接和风雷电对话,直接怒斥偶像神
灵,这些拟人
的手法,痛快淋漓地表达出鲜明的爱憎感情。
反复、排比的方法,充分地表达感情,使独白更有气势。如:你咆
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
?鼓动吧,风!咆哮吧,雷!闪耀吧!电!”
等等,感情洪流就都宛如江河溃坝,汹涌奔腾。
五、欣赏拓展:
(一)学生配乐朗读课文,进一步理解屈原“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忧
国忧民的伟大情怀。
(三)学生讨论、交流、朗诵课文前六段。
六、小结:
这
篇散文诗,是“生之颤动,灵之喊叫”,是诗人自尊的灵魂喷薄而
出的诗。它不仅是刻画屈原典型性格的
最重要的一笔.是屈原斗争
精神最突出的体现,而且它使全剧主题思想鲜明地突现出来。这篇
散
文诗,想像瑰丽奇特,把屈原和风雷电融为一体,达到物我同化
的境地,显示了追求光明,毁灭一切黑暗
的力量,使屈原的形象成
为光明与正义的化身,塑造了千古不朽的爱国者的形象。
七、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三。
2.不同时间段的屈原设计话剧表演。
【篇三: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设计书写模板】
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设计书写模板
课 题
一、教学目标:
1、会认个生字,正确读写 、、 、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内容。
3、通过学习,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由教学目标衍生出来的,
是依据教材确
定,着重让学生掌握什么;难点是依据学情而定的。)
二、教学方法(根据课型来确定教学方法)
三、教学时间
四、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根据所上课的内容及自己实际情况来准备教具)
学具准备(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及课的内容准备)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新课学习
1)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2)再读课文,了解内容;
3)品读课文,感悟体会。
3、拓展延伸
4、师生交流、小结
六、作业设计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反思
b自我评析
本“教学设计书写模板”主要是根据《备课实务与新技能》中的第五
章《 如何形成有效的教案》、第七
章《备课的一个完整过程分析》
中的相关理论指导并结合自己的小学语文教学实际编写而成的。
1、谈谈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与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不同。我们制定的教学
目标既要符
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又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既不是低标准的又
不是高不可攀的。
一节
课的教学目标是根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而确定的,
教学目标是
设计教学过程的依据,是课堂教学的总的指导思想,是
上课的出发点,也是进行课堂教学的最终归宿。<
br>
教学目标不要写得过多,写三点即可,所以我对小学语文课的教学
目标确定为三点。
我们的教学低效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教学目标没有
设计好,而造成教学目标没有达成,影响了整体效果。<
br>
2、确定教学的重难点
在教学中,我们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应该
确定教学中的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是由本节教学目标引出来的,着重让学生应该掌握些
什么,
明白些什么。教学难点是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定的,要灵
活处理。当然是面向大部分学生而言的“教学
难点”。
3、教学方法上,我们要根据课型来安排。课型不同,教学方法也
不
同。教学方法的选用没有固定的模式,要根据具体的目的、内容及
教师、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
。 当然,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才能使教
学效果达到更好,标准和要求:学生学得实在,学有所获,能够
不
断进步。学生“学有所获”,教师的“教”才有水平。
4、“教学时间”上,我
赞同一个课时写一个教案,不连堂写。这样便
于老师操作。编写教案中,“教具、学具的准备”必不可少
。这有助
于指导“教”与“学”,达到优化。
5、“教学过程”主要是完成教学任
务,达成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
破难点。我分为四个步骤: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新课学习;拓展延伸;师生交流、小结。一步一步地进行教学活动,做到“有目标引
路;有重点、难点的凸现;有知
识点的归纳小结”,力促目标的达成。
6、“作业设计”不是布置作业。争取让学生动手、
动口、动脑、参与
实践等来巩固学习效果,提升学习水平,促进学生发展。
纵观本
“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设计书写模板”,我觉得过程清楚、明白,
便于操作,有利于教师把握课堂教学流程
,方便“教”,利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