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观潮》说课稿

绝世美人儿
912次浏览
2020年08月14日 04:24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珠海市实验中学-单位委托书范本


小学语文:《观潮》说课稿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 、
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
基础。学生只有在教师的引领下, 体会文本情感,再用朗读
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才能真正的了解文本内容,感受阅读
的快乐。本 课是四年级(上册)第一组的一篇课文,本单元
围绕“自然奇观”这一专题展开。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感受 大
自然的美好和神奇,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八月十八
潮,壮观天下无。”这是北宋大文 学家苏东坡赞叹钱塘江秋
潮的诗句。钱塘江以其奇特壮观的大潮,不知倾倒了多少游
人看客。《 观潮》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文章,句子变化错落
有致,特别是“潮来时”一段,把钱塘江潮描绘得有声有 色,
读来令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景。文中有许多优美
的词句,可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基于以上认识,我把本文教学目标设定为:
1.通过有感情朗读,体会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激发
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留心观察周
围事物的习惯。
3.提高学生品味词语的能力,练习背诵第3、4自然段。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阅 读能力,基本掌握了借助
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所以可以从理解
第 1 页


文章入手,在引领学生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让学生在语文
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 的规律。课文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在
课文的重点段中,按空间、时间的顺序进行了形象的描写,
而这些学生通过自己读书很难体会出来,就需要教师的引
导,辅以有效的指导方法。所以我把理解有关 “潮来之时”
的记叙,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并有序练习背诵定为本课的
重点。
学生 生活在繁华的城市,许多孩子没有到过海边,更无从目
睹这样雄伟壮观的大潮之景观。对于没有见过的事 物,又无
类似经历可以借鉴,不仅给理解课文带来障碍,也给展开想
象造成困难。课文文质兼美 ,意在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
想象奇观,并深入品读重点的词句,并能熟练运用,因此,
我把 感悟领略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提高学生品味词句的
能力定为本课难点。
依据教材的特点和 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经验,确定本课的教学
思路是:紧扣一个“读”字,抓住课文重点词句,调动学生形< br>象思维参与解读文本,增添了学生的兴趣。力求通过多种形
式的读,使学生走进文本,读出自己的 理解,体会文本的情
感,读中感悟文景文情,读中感悟修辞特点与表情达意的方
法。
在课堂教学中,我构想通过:整体感知,理清文路——身临
其境,感受文景——品读感悟、体会奇观—— 回归整体,感
第 2 页


悟写法这四个环节来组织教学。
一、整体感知,理清文路
本节课是第二课时,上节课已经对课文的整体结构作出了初
步的分析,因此在这一教学环节,引领学生回顾课文描写的
顺序,理清文路,并写好板书,为这节课深入 学文打下基础。
板书:潮来时潮来中潮来后
二、身临其境,感受文景:
以往的《 观潮》教学,潮中和潮后是学习的重点,而课文的
第二段中观潮的位置,往往被一带而过。
观 潮在哪儿观?怎么观?如何创设一种情境,让读书学文的
过程,成为身临其境的观潮过程,使每个学生都 成为前往海
宁市盐官镇观潮的游客,在那里人声鼎沸,在那里欢呼雀跃,
在那里叹为观止。 < br>于是,我抓住课文第二段的观潮方位描写,带领学生走入文
本,走近钱塘江大堤。我出示一张游客 观潮的图片,转换角
色、创设情境:“今天是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
日,我们来到海 宁市的盐官镇。”看到观潮的游客了吗?我
们也是其中的一员,我们现在是面北朝南,(让学生认清自< br>己所在的方位)。引学:我们的东面?(是大海),我们的脚
下?(既是钱塘江的入海口,也是大 海涨潮时回流钱塘江最
浪高水急的地方);我们现在占据了有利的地形。
第 3 页

南京化工职业学院-个人总结报告


鸿门宴教案-语文文学常识


网络信息安全工程师-司法考试报名网站


北京京北职业技术学院-51长假


分手后的个性签名-澳门大学录取分数线


家乡的作文-预备党员介绍人意见


北外附属外国语学校-合肥会计


繁体字文章-爱丁堡大学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