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说课稿
qq等级说明-西南大学育才学院
北师大版数学说课稿
“说课”是教学改革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是进行教学研究
、教学交流
和教学探讨的一种新的教学研究形式,也是集体备课的进一步发展,而【说课
稿】则
是为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它不同于,教案只说“怎样教”,说课稿则
重点说清“为什么要这样教”。
下面是北师大版数学说课稿,请参考!
北师大版数学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 您好!
很高兴能参加这次比赛,下面我就《三角形相似的条件》这节
课谈谈我对
新教材几点浅薄的认识以及对教材的处理,不妥之处还望指教。《相似三角形
的条件
》是北师大版数学课本八年级下册第四章第五节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学法指
导教学过程四部分来说明我对这
节课的理解和设计。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相似形是两个图形间进行比较时所产生的一个概念,它的内容是
全等形的推广与拓展,而全等形实质上是相似形的一种特例,两者既有
联系又有区别;
第二,相似形无论是数学本身还是在实际中,都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
对此,教科书给予了充分的关注;
第三,对本章的学习,是从更一般的角度研究图形之间的关系,这对于进
一步发展学生的空
间概念,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四,本节内容是相似三角形的条件的第一课时,将为其他判定方
法的学
习打下基础,另外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还可培养学生猜想,实验,证明,探索
等能力,对
掌握观察,比较,类比,转化等思想有重要作用。因此,这节课在
本章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2. 学情分析
(1)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
定方
法,以及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并初步体会了化归思想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
(2)本
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循序渐进,逐步深化的。特别是判定两个三角形
相似的条件的运用,会给学生的学习带
来一定的困难。
3. 教学目标:
根据《数学新课程标准》对这部
分内容的要求及本课的特点,结合学生的
实际情况,我从三维角度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经历两个三角形相似条件的探索过程,掌握两个三角形
相似的判断条件,并能够运用
三角形相似的判断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过程方法目标: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探究,交流能
力,培养学生善于观
察,动手操作,研究问题的习惯,以及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逻辑
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能够在数学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
探索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动手与动脑有机结合的良好习惯,发展学生主动探
究,合作交流的意识。
以上目标的确定,基于以下考虑: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为实现人人学有价值
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
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制定符合学生特点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三维目标。目标的确定是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
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之上
的。
4. 教学重点,难点
这节课的重点是两角对应相等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探
索与应用。为了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
主
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
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
经验,我将引导学生用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等方
法寻求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条件,突出重点;三角形相
似的判定方法的运
用,即准确找到相等的两组对应角是一个难点,因此,我将注重例题的发展性
作用,层层深入,逐步突破难点;
二,教法与学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材内
容以及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学上采用引探
精讲式的教学法。教师着眼于引导,学生着眼于探索。意在帮助
学生通过直观
情景观察和自己动手实验,从自己的实践中获取知识,并通过学习伙伴的讨论
来深
化对知识的理解。其主要流程可以分为直觉观察——实验探究——讨论交
流——应用拓展
《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
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
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了充分体现这
一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积累丰富
的数学活动经
验,这节课主要采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积
极
参与教学过程,逐步培养学生学会观察,类比,探索,猜想,论证等。
另外,我校数学
教研组就新课标下的精讲多练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尝试,
我依然会在这节课中采用精讲多练的教学模式,努
力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三,教学过程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中要引导学生投入
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中的
教学要求,本节课教学过程我是这样设计的:创设情境,引入课题;主动探
究,合作交流; 例题示范,扎实基础;变式练习,形成能力;步步为营、及时
反馈;应用拓展
,知识升华;归纳小结,强化思想;知识延续,课后作业八个
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复习提问 什么叫相似三角形
复习提问相似三角形
定义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说明定义具有双面性,既是
判定又是性质;另一方面为了说明用定义判定两三角
形相似,所需条件太多,
证明方法太过繁琐,我们就必须寻求一种更为简单的判定方法,从而引出课题。
2.由身边的事物揭示话题
理性的思考需要感性认识的支撑,从我们经常
使用的几何工具——两把三
角尺,度数相同的三角尺具有相似的特征进行提问,这样安排是想用身边的事
物唤起学生的感觉本能,既创设情境又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培养学生的直
觉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对彼此的三角尺先从直观上认可相似,再从理论上证明,规范的
证明为直觉的猜想
搭建了科学的平台,培养了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此过程顺
势引导,我们的猜想只是建立在两角对应相等
上,对特殊的直角三角形适用,
对一般三角形呢
提出猜想,也渗透从特殊到一般的解题思路。为学生今后研究
问题提供方向。
(二)主动探究,合作交流
活动:以同桌为小组,制作三角形。
1.设计理念:设
计画三角形这一活动,并且不统一角度,而是采用两人一
组规定两个内角度数,这样安排可以避免巧合性
,全班30个小组画的三角形各
不相同,但只要同桌规定的两个内角相等就可得到相似的三角形,这样研
究的
结论更具一般性,更有说服力。不过活动需要教师适时引导,毕竟验证过程误
差大小不一,
部分学生会得出相悖的结论,而且部分学生根本不知道怎么验证
同桌画出的三角形相似。
2.活动目的:从学生自己动力手操作,实验所得出判定条件,让学生产生
自豪感及满足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及逻辑推理能力。
3.当活动进行到火候适当的时候,学生得
出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就变得顺理成章,学生的表述在同学和老师的规范下总结成数学规范语言
——
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此过程既促进学生
间的交流,又
培养学生的总结和表达能力。教师就操作过程中产生的误差略加
解释——由于知识所限,不能进行逻辑推
理证明。
这样安排是为了体现分层次教学,先给学生时间,部分学生可以独立完
成;部分
学生可以合作完成;还有部分学生必须加以引导,才能解决,格式的
规范也由学生完成。让学生在数学课
堂上获得不同的发展。
(三)小试身手,初步运用
(1)判断题:
①有一个锐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
②所有的直角三角形都相似 ( )
③有一个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相似 ( )
④顶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相似
( )
⑤所有的等边三角形都相似 ( )
在刚学完三角形相似的条件之后安排这
个练习,是从简单的问题入手,让
学生自己初步运用所学的新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真正
做到以
练代讲。
(四)例题示范,扎实基础
例
如图,在△ABC中,D,E,F分别为AB,AC,BC边上的点,
且DE‖BC,DF‖AC.找出图中相似的三角形,并说明理由。
教法:先引导学生分析题意,然后由学生独立完成,再由学生总结解题过
程,教师板书完善格式。
安排例题的作用旨在规范解题格式和运用新知的格式,放手让学生去完
成,教师适当点拨,
为了体现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利用精讲的科学观帮助学
生完成其可完成的学习过程。
(五)变式练习,形成能力
通过系列问题的设置和解决,旨在降低难度,使难点予
以突破,同时使学
生在获得新知的情况下,体验成功,从而增加对数学的兴趣。
实施素质
教育的突破口就是创新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有让
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问题,变式训练就是
让学生展开创新思维的主阵地,问题
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思维的训练程度和课堂教学效果,本例
通过基本
图形的训练,引导学生学习要抓实质,万变不离其宗,学会把复杂问题简单化
的方法,
并且结合图示,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这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更为重
要。
(六)应用拓展,知识升华
完成课本67页 习题1,66页练习2
设计不同层次
的练习,旨在通过训练,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所学的判定方
法,能利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运用。精讲多
练的目的是更多的体现学生的活
动,关注学生的情感和体验,只有练习安排的有层次性和渐进性,才能使
学生
得到更好的发展和训练。真正提高课堂有效性。新课标下,我们需要对精讲多
练赋予新的内
涵,第一线的教师应该科学学习,转变观念,大胆实践,不断反
思,只有这样我们的数学课堂才会趋于完
善。
练习的变式是希望学生的思维具有迁移性,也是安排的一个反补练习,如
果学生掌握
的好,应该处理变式题目会非常顺利,如果掌握不好,此练习的安
排就具有一定的反补性。
(七)归纳小结,强化思想
学生畅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师生总结与归纳。
判定三角形相似的条件1
一节课的重点不应该只在课程设计的讲练中,课堂的结尾应该是学生学习
的完善与补充,学生的小结不仅仅要有知识的系统小结,还应该有思想方法交
流,另外数学语言
固有的精炼和美丽也应在学生的表述下得以训练。
(八)知识延续,课后作业
知识
的掌握是反复吸收逐渐内化的,作业的层次性和反补性是一节课成功
的后续,作业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
,预设的作业需满足不 同层次的学生需
求,所以会因一节课的教学情况有所改变。
基于
以上原因我安排了第一项作业是习题2,3,4,让学生巩固今天的新知。
其中2题利用两角对应相等证
明两三角形相似,第3题在复杂图形中找相似三
角形,进一步强化相似的判定,第3题先判定相似再求线
段的长度,提高学生
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项作业是预习下一课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自
主学习,带着问题进课堂。另外,为了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更大的提高,我
安排了练
习册配套练习。
(九)整体认知,板书设计
一节课的浓缩在黑板,知识的系统,规
范的格式全然在板书,所以板书设
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大脑中的知识框架,因此板书要简单醒目,易于
记忆,
一目了然。所以我的板书分三部分,最左侧是知识内容,中间是例题的规范格
式,右侧则
安排练习。
(十)教学整理,课后反思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不希望我的课堂教学
墨守陈规,也不希望我的课堂
教学程序化,我希望自己在课堂上可以灵活应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在解决问
题
的过程中,学生与教师的同步成长是我要体现的价值。
课程的设计只是一场演出的剧本
,真正的课堂不应该是排练的节目,有太
多不可预设的情况发生,所以真正的教师能够娴熟的驾驭学生驾
驭课堂,做到
及时反馈,及时反补,这也是我要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