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数学说课稿
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记录-妇女节活动方案
中职数学说课稿
基础模块(上册)
重庆黔江职教中心 彭明道
各位评委专家,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下册)》教材说课,下
面我将从
教材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学情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
教学
评价、教学反思八个方面进行教材说课。
一、教材分析: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下册)》是
房艮孙等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
材研究所、职业教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审定出版的中等职教
育课程改革国家
规划新教材。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根据初中数学基础,对于中职高考
升学班的数学教学,既要满足未来的学生步入社会基本教学要求,也要为学生进
一步高校学习提供必要的
数学准备,更要突出地为现行的专业教学服务。
教材立足中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原则,
组织实施教学活动的,
与专业课相衔接是职业教育数学教学发展的要求和方向。
数学在专业
学科中的应用不仅仅是内容的应用,数学方法的应用也很重要。
离开数学课的密切配合,专业课的教与学
,很难取得满意的效果。所以在专业课
的教与学中,数学起着非常关键性的作用。
全书共分
五章。第一章主要内容是集合以及与集合有关的概念特点、元素与
集合间的关系、集合与集合间的关系(
交、并、补(真)子集)、有关集合的分
析计算及应用。第二章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一、二次不等式的分
析及其应用、图
像画法。第三章函数的概念、定义域、值域、性质(单调性与奇偶性),正反比
例函、一、二次函数的性质、应用及其图像画法。第四章幂函数、指数、对数函
数的概念、法则、图像和
性质特点以及其应用分析。第五章角的概念推广(正、
负、0角、角度制、弧度制)、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以及性质、图像分析和应用。
立足初中数学课本基础知识,(或者根据相应教学内容,对初中有关数学
基
础知识进行回顾与复习),使学生认识并掌握教材数学基础:概念明确、熟悉定
义与运算法,
逐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教材内容的学习,能让学生领会到数学语言的简洁和准确
,帮助学生
学会用数学语言描述客观事物,发展学生运用数学语言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考纲考点及上述对教材的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通过实例,明确上述教材教学内容章节相关的概念、熟悉运算法则、
公式; <
br>2.初步体会数学知识的逻辑性、趣味性,掌握有关问题的表示方法、
分析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
技巧;
能力目标:1.让学生感知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
能力;
2.学会借助实例分析、探究数学问题,发展学生的观察、归纳能力;
情感目标:1.通过联系生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2.通过主动探索,合作交流,感受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体会数
学的理性和严谨.
三、重点和难点
根据上述对教材的分析,确定的教学目标,本教材的教学重点定位为:概念<
br>的清晰理解、运算法则的合理运用,运用数学基础知识及理性的数学逻辑分析解
决实际问题,这也
是难点。教学中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入手,结合现实生活
中的例子、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等活动
,让学生亲自参与概念、结论的逐步
形成过程,达到化难为易,突破难点。
四、学情分析:
高中阶段是学生智力发展的关键年龄,学生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走向理论
型发展,观察能力、
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之迅速发展.心理方面:高中学生
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有表现的欲望,也有探索
原理、明白方法的理性愿望,他们
希望平等交流研讨,厌烦空洞的说教.对刚进入职中的学生来说,相当
部分学生
的数学基础相对薄弱,他们还没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理解、推理、解决实际
问题的
能力.
五.教法与学法:
根据上面的分析,从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出发,结合学生
的实际情
况与认知障碍,按照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课程采用探究式教学,让学生主动
去探索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教师则在情境创设、认知策略上给予适当的点
拨和引导.在教师的指导下,学
生主动思考、交流、讨论、提出问题,在此基础
上,教师层层深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逐步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集合概
念的形成遵循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本课采用多
媒体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习热情。
教法: “启发式”“探究式
”教学模式突出了几个方面:一是创设问题情景,
充分调动学生求知欲,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
二是在整个教学设计尽量
做到注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触发学生的思维,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
生的学习过程,以思维教学代替单纯的记忆教学把教和学的各种方法综合起来,
统一组织运用于
教学过程,以求获得最佳效果。三是注重渗透数学思考方法(联
想法、类比法、数形结合等一般科学方法
)。让学生在探索学习知识的过程中,
领会常见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造性素质。四是
注意在探究问
题时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以利于开放学生的思维。因此,拟对本教材章节设计
如
下教学程序:
导入新课
新课教学
创设问题 引导分析 讨论方案 对比归纳
提供条件
提出问题 探索解决方法 得出结论
学生探索
提出新疑
反馈发展
布置作业 运用新知
能力迁移 解决新情
学法:学生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主动获取、整理、贮存、运用知识和
获得学习
能力的过程,因此,我觉得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时,应尽量避免单
纯地、直露地向学生灌输某种学习
方法。有效的能被学生接受的学法指导应是渗
透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是通过优化教学程序来增强学法指
导的目的性和实效
性。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主要渗透以下几个方面的学法指导。
1、培养学生学
会通过自学、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相关知识,使学生在探
索研究过程中分析、归纳、推理能力得到提高
。
2、让学生亲自经历运用科学方法探索的过程。
主要是努力创设应用科学方
法探索、解决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探索中体会科学方法
3、让学生
在探索性实验中自己摸索方法,观察和分析现象,从而发现“新”
的问题或探索出“新”的规律。从而培
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能力,激发
学生的创造动力。
4、在指导学生解决问题时,引导
学生通过比较、猜测、尝试、质疑、发现
等探究环节选择合适的概念、规律和解决问题方法,从而克服思
维定势的消极影
响,促进知识的正向迁移。如教师引导学生对比中,蕴含的本质差异,从
而摆脱
知识迁移的负面影响。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养成认真分析过程、善于比较的好习
惯,又有
利于培养学生通过现象发掘知识内在本质的能力。
六、教学过程
根据以上分析,我对相关内容教学过程作如下安排:
1.引入新课:
(1)创设情境,揭示本课主题;同时对章节的教学内容“整体性”有个初步的
感性认识。
( 2)适当介绍数学人物,体现数学文化价值,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例探究:切合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 以学生熟悉的物理、地理知识,生活
实际为背景进
行探究,为本课教学创造出一种自然和谐的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
学习热情;探究过程学生积极思考、交
流,作答,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启发、引
导学生寻找三个实例的共同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总结能力;
由具体到抽象,
由感性到理性,为下面水到渠成的介绍有关概念做好铺垫;
3.引入概念,结
合重点,结合探究中的实例,让学生说出为什么?是什么?知识
的呈现由抽象到具体,进一步熟悉概念。
让学生分清实际问题激发后面学习两者
间的关系做好铺垫。
教师在这任一环节做好学习指导:
确定概念。(举出比较两个方面的例子,加
深对概念的理解,突出内容的重点)
4.熟悉巩固概念:通过例题、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熟悉和理解概念、熟悉运算
法则。
5. 从实例入手,学生能用文字语言描述数学问题,如何用数学语言描述,教师
实时地创设情
景,适当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知识的逐步形成过程,便于
学生理解掌握,落实本课的重点。
6.学习指导:
7.思考交流: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时间
和空间。
通过自由举例,能深化概念,同时还能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表达自己见解的能
力;有
利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一定的了解,便于师生之间的思想沟通;而
且能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态度和
意识,有利于情感目标的实现。
8.从所举的例子中,抽象出有关概念,提炼简易速成记法。
9.学生练习: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数学概念、运算法则、公式。
10.知识的实际应用:
问题不难,落实本课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初步培养
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
眼观看现实世界。
11.课堂小结:
以学生小结为主教师帮助为辅,巩固所学知识,帮助学
生认识到要学会梳理
所学内容,要学会总结反思,使学生的认识进一步升华,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七.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的及时能有效调动课堂的气氛,感染学生的情绪,对课
堂教学发
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培养学生应用集合的
眼观看
研究对象;注重过程性评价与多元评价,将教学评价贯穿于本堂课的每个
教学环节中,通过自我测评、同
学互评、老师点评等多种评价方式让更多的学生
获得学习的自信,在轻松融洽的课堂评价氛围中完成本节
课的教学和学习任务。
八、教学反思:
1.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实例,从特殊到一般,在具
体感知的基础上得出集合的描
述性概念,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2.启发式教学,营造民主和
谐的课堂氛围,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
学习习惯,也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享受发现的乐
趣.
3.教学内容生活化,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升了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
4.只有部分
学生能主动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跟不上教学节奏.课后根据实际
情况进行适当的辅导。
总之
,我的目标就是让学生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掌握知识,成为具备
基本数学素养的合格的学前教育老
师
附 板书设计 (以第一章第一节为例)板书如下:
集合与元素
1.集合的含义
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例1
作业
3.常见数集的符号记法
我的说课过程中还有诸多不足,恳请各位专家提出宝贵意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