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二下数学教案

余年寄山水
961次浏览
2020年08月14日 06:24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证券市场基础-河东狮吼经典台词


新苏教版二下数学教案


【篇一:新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 课题:有余数的除法 第1课时总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平均分若干物体的活动中认识余数,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能根据平均分有剩 余的的情况写出除法算式,正确表达商和余数,
正确读出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3、通过操作、思维、语言的有机结合,培养观察、分析、比较、综
合、概括能力。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重
难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用具:小棒 教学过程: 一、
先学探究:

谈话:开学第一天,老师就准备了10枝新铅笔来考考小朋友们,你
们愿意接受挑战吗?

提出问题:这10枝铅笔我要分给大家。可是,怎样分才合理呢?
(1)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引导学生统一认识:每人分得同样多。

(2)谈话:每人分得同样多,可以怎么分?(每人分2枝、每人分
3枝、每人分4枝??)

如果每人分2枝,可以分给几人呢?如果每人分3枝,可以分给 几
人呢?那么如果每人分4枝,可以分给几人呢???我们来分一分。
二、交流共享

1、(1)分一分:(用小棒代替铅笔,小组合作)

指导操作。谈话:10枝铅笔每人分2枝,可以分给几人呢?请一组
上台示 范分一分。分完后问:10枝铅笔每人分2枝后有没有分完?
在表格中板书结果。

自主活动。谈话:如果每人分3枝、每人分4枝,分别分给几个人
呢?你能用以上的方法在小组里分一分 ,并把不同的情况记录下来
吗?

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2)说一说:

①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填写表格,确认结果。

②谈话:观察分法,把它们分类,并说说怎么想的?

③小结:10枝铅笔平均分有两种不同 的结果:一种是正好分完,另
一种是分后还有剩余。出示表格:

表(1)表(2)


(3)写算式: ①观察表(1)

提问:10枝铅笔每人分2枝,可以分给几人?分完了吗?怎样列式
计算?

10枝铅笔每人分5枝,可以分给几人?分完了吗?怎样列式计算?

提问:你能说出这两个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吗? ②观察表(2)

这1枝是剩下的,它是 10枝里面的一部分,我们可不能忘了它,在
3人后面加上小圆点,把它记录下来!

反馈交流,全班齐读算式:10除以3等于3余1 。 ④观察比较:

(4) 谈话:你能把表(2)中每人分4支的结果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学生独立在书上填一填。

2、探索余数要比除数小的规律。

出示例2,用4根小棒摆1个正方形,8根小 棒摆2个正方形。像
这样用12、13、14、15、16根小棒摆正方形,结果会怎样? 先摆
一摆,再填写除法算式,并把表格填完整。

如果余数和除数相等,或者余数比除数大了,说明了什么? 小结:
请记住,计算有余数除法,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2)猜一猜:有一道有 余数的除法算式中,如果除数是6,余数可
能是几?如果余数是3,除数最小是几? 三、反馈完善:

“想想做做”1—3。

1、第1题:让学生各自用小 棒摆一摆、填一填、算一算,再通过交
流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有余数除法求商的思考过程。

2、第2题:先让学生各自填一填,再引导学生比较两道题目的相同
点与不同点,以帮助学生 进一步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3、第3题:先让学生按照题目读一读,再说说每题的商和余数各是
什么? 4、第4题:先把题目的要求读一读,然后同桌互说,再指名
说一说。 四、全课总结:

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2、生活中还有哪些平均分后有余数的情况?课后到 生活中去找一找,
如果找到了就用有余数的除法说一说,说父母听。 五、课堂作业

第一单元 课题:有余数的除法 第2课时总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有余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试商的方法,
懂得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 理,会用竖式计算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
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2、培养初步的观察、概括能力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态度与习惯。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用具:桃子
贴图,圆片 教学过程: 一、先学探究 :

1、出示挂图:几十面按红、黄、蓝顺序排列的彩旗,下面顺次标上
序号。 2、谈话:老师不看屏幕 ,同学们告诉我几号旗,我就能说
出它是什么颜色,不信,你考考老师?

3、老师为什么能很快猜出彩旗的颜色呢?你们想知道吗?今天我们
就要学习这其中的奥秘!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题

仔细观察老师写的除法竖式,找一找被除数、除数和商。

412120

看了这道除法竖式,你有什么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吗?

(2)出示例题:如果每5个放一盘,可以放几盘?还剩几个? 先
圈一圈,再把算式填写完整。

(2)鼓励探索。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尝试解决。 (3)汇报交
流。

①用圆片代替桃分一分。 指名学生上台操作。

提问:分的结果怎样?(放了2盘,还剩2个。)

剩下的2个桃,还能继续分吗?(剩下的2个桃,不能再分) 讲述:
12个桃,每盘放5个,分的结果是“放了2盘,还剩2个”。

如果是22 个桃、32个桃、42个桃,甚至更多的桃每盘放5个呢?
难道我们也用圆片代替桃来这么分吗?有别的 方法吗?

②列竖式算一算。

想法一:12个桃,每盘放5个,放了2盘,所以商是2。

想法二:商2,二五一十,10比12小,商2;三五十五,15比12
大,所以商2。 想法三:二五一十,2和5相乘的积最接近12,又
小于12,所以商2。 想法四:12里面最多有2个5,所以商2。

提问:12的下面该写几,为什么?“10”表示什么? 12个减去分掉
的10个,还剩下几个?所 以横线下面写几?这个“2”表示什么?
(表示剩下的2个,这个2就是余数)

提问:谁能说出横式的计算结果? 在上面的谈话过程中逐步完成板
书。

(4)小结:今后我们计算有余数的除法,可以用竖式来计算。

三、反馈完善:

“想想做做”1——5,重点引导学生巩固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1、第1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用小棒操作,联系操作过程和
结果计算 相应的式题,帮助学生巩固对有余数除法求商方法的理解。

2、第2题:有余数除法与以前 学过的表内除法的对比练习。通过计
算和比较,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表内除法计算方法的< br>练习和区别,更好地掌握用竖式计算有余数除法的思考过程和书写
规范。

3 、第3题:是有余数除法求商方法的专项练习,目的是让学生进一
步熟悉有余数除法的求商方法。

4、第4题:让学生应用有余数除法,尝试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帮助学生体会所学知 识的应用价值,初步掌握用有余数除法解决实
际问题的基本思路。

5、第5题:25个气球,平均分给6个同学,每人分得几个,还剩
几个? 学生独立完成 ,用竖式计算。 四、全课总结:

说说今天学到了什么?认为自己学得怎样? 五、课堂作业: 六、教
后反思:

第一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 练习一 第1课时 总第3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 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进一步掌
握用竖式计算的方法,能正确的进行有余数除法的计算。 教学重难
点:

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试商的方法,深刻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能熟练地用竖式计算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1、口算

2、回忆上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有余数的 除法在求商时是怎样很快
找到合适的商的?(想被除数里面最多有几个除数)在计算时还应
注意 些什么?

3、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练习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 二、基本
练习:

1、摆一摆,每位学生准备10根小棒。

(1)10根小棒,每5根一份,可以分成几份?

通过计算,谁来说说商为什么是2?有余数吗?为什么? (2)10
根小棒,每4根一份,可以分成几份?还剩几根? 请学生分小棒后,
列式并笔算。


提问:商为什么是2?有余数吗?是几?为什么还是2? (3)比一比,
以上两道题哪一道是有余数的除法?为什么? 2、完成第1题。

出示图后,让学生自己弄清图意后让学生叙述,然后独立完成,反
馈时,说说自己是怎样填写的,所写的 每个算式表示的具体意义是
什么? 三、综合练习:

1、练习一第2题

(1)学生独立完成左边的一组填空。

(2)提醒学生利用填空时的思考过程计算右边4题。 2、练习一
第3题

(1)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2)反馈时说说是怎样想的。
3、练习一第4题

(1)学生分组计算,并指名板演。 (2)反馈。

(3)比一比:每列火车中的三题有什么不同点和相同点? 4、练习
一第5题

读题后请学生独立解题,说说算式的意义,余数是几,表示什么?
5、练习一第6题

(1)帮助学生弄清题意。 (2)独立解题。 四、反思总结:

今天我们练 习了有余数的除法,在计算时要想被除数里面最多有几
个除数,同时还得注意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篇二:2015-2016最新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
案】


二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大部分同学有 责任心,在学习过程中能努力向上,认真完成作
业。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学生在识字水平上有所提高。可以 这么认为,
学生此时的识字能力已进入一个飞跃的时期,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
看到一篇课文, 能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并结合课文的一定语境认读
生字是一件非常迅速而又容易的事。但在优等生与潜能 生的差距还
是比较大的,在教学中还应多关注潜能生的发展。为此,本学期我班
的基本目标是: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材简析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新教 材共安排了九个单元的内容:《有
余数的除法》、《时、分、秒》、《认识方向》、《认识万以内的数》、《分米和毫米》、《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角的初


步认识》、《数据 的收集与整理(一)》、《期末复习》。两个实
践活动:《测定方向》和《了解你的好朋友》。删去了原 教材中的
《两位数乘一位数》,整合了千以内的数的认识和万以内数的认识
将《认识千以内的数 》改为《认识万以内的数》,重新组织认钟表
和时分秒的认识,增加了《时、分、秒》单元,后移了《两 位数乘
一位数》,重新设计了统计内容,增设了“思考题”、“你知道吗”和
“动手做”栏目。

(一)教材编排内容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分为“数与代数”、“图形 与几何”、“统计与概率”
和“综合与实践”四个部分。

1、“数与代数”领域一 共安排了4个单元,包括“有余数的除法”“时、
分、秒”“认识万以内的数”“两三位数加减法”。< br>
(1)“有余数的除法”是学生学习整数除法计算的一个重要的承上启
下的单元。在 二年级(上册),学生已经完成了表内乘、除法的学
习。通过实实在在的平均分活动,帮助学生建立“余 数”和“有余数的
除法”的概念;结合事理,探索并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合理性;
联系现 实背景,理解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过程,掌握相应的计算
方法;有层次地安排用有余数除法解决的实际 问题。通过有余数除
法的学习,一方面可以拓展对表内乘、除法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
为继续学 习除法的笔算打好基础。同时,学习有余数的除法也能进
一步拓宽用除法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的范围。< br>
(2)“时、分、秒”:教学从钟面上的整时入手,引入对钟面的认识,
再结合对钟 面的认识,探索时和分的关系,感受1时和1分的实际
长短;由易到难,逐步掌握几时几分的认读方法, 突破相应的教学
难点;通过不同形式的活动,从不同角度体验1秒的实际长短;联
系生活经验, 体会时间是有序的,生活需要有序地安排。

(3)“认识万以内的数”这部分内容分两段安 排。用方块、计数器和
算盘表示数和数数,突出了数是表示数量的多少和计数的位值原则,
更突 出了“满十进一”;结合数数认识千和万,突出千和万的双重含
义;数的读、写要特别关注中间、末尾有 0的情形,从不同角度,
用不同方式描述数的大小关系,理解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探索数的
排列 规律具有丰富的教学功能。

(4)“两三位数加减法”:本单元从表内加、减法的口算,类 推出整
十(百)数加(减)整十(百)数以及相应减法的口算方法,鼓励
学生自主探索两位数加 、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在练习过程中逐


步优化。笔算加法的重点是计算过程中进位的 处理,笔算减法的难
点是隔位退位,结合加、减法的验算,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加、减
法的关系 。联系现实背景,初步掌握相应的估算方法,恰当把握用
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要求。

2、“图形与几何”领域一共安排了3个单元,包括“分米和毫米”“认
识方向”和“角的初 步认识”。

(1)“分米和毫米”:联系对米和厘米的认识教学分米的认识,在现
实 背景中引出毫米的认识,体会认识毫米的实际意义;借助典型物
体的长度,丰富对分米和毫米的感知。联 系数的含义进行不同单位
数量的换算,对长度的估计要突出“单位选择”和“数量级”的把握。

(2)“认识方向”:方向具有确定性和相对性的双重属性,东北、西
北、东南、西南都是指 一个区域,是对一类方向的粗略描述。联系
对前、后、左、右的已有认识,辨认东、南、西、北,在平面 图上
辨认东、南、西、北是教学的重点,不要求用“东北、西北、东南、
西南”描述行走路线。

(3)“角的初步认识”:让学生经历角的抽象过程,知道角是指一类
平面图形, 生活中的“角”与数学中的“角”含义不尽相同;通过不同
形式的操作感受角的大小,在充分感知的基础 上建立直角的表象,
规范的表达锐角和钝角,联系对多边形的初步认识,体会认识角的
价值。< br>
3、“统计与概率”领域安排了1个单元,即第八单元“数据的收集与
整理(一)”。 “数据的收集与 整理(一)”:本单元突出基于解决问
题的需要收集和整理数据,方法有调查、实验和测量;记录和呈现
数据的方法有文字、符号、图形和表格;整理数据的方法有分类、
汇总、分组和排序;分析数据 的方法有:极值数据——特定数据—
—分布情况——整体水平,从不同范围获得的数据存在关联,但也< br>有区别。

4、“综合与实践”领域一共安排了2次活动,包括:“测定方向”和
“了解你的好朋友”。

(1)“测定方向”:教材提供的是场景图,不是平面图,判断不同方
向景物的依据是图中指 南针所显示的结果;选择的观测点不同,观
测的结果页随之变化。

(2)“了解你 的好朋友”:要重视活动过程的完整性,鼓励学生独立
完成数据的收集和整理,通过回顾反思明确统计的 意义和价值。

(二)教材编排特点


1.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精心选择素材。

本册教材根据二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心理特点 ,注意充分选取学
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素材呈现教学内容,以吸引他们积极主动地参
与到各种数 学活动之中;充分注意利用一些含有特定数学内容的素
材,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相关的数学 知识和方法;还
注意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中选择一些学生能够理解的素材,进一
步感受数学与 生活的联系。

2.灵活多样地呈现数学活动的线索,为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提供了机会。

教科书注意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的特点,以及二年级学生已有的知识、
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着眼于引导学 生合理选择学习方式,教学活
动的呈现方式灵活多样,对于每个领域的每堂课都提供了充足的时
间和空间,让学生进行观察、操作、猜测、探索和交流,为学生的
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提供了充分的机会 ,这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本册教材采用图片、对话、活动等多种形式,有效地使学生在研究
现实问题的基础上主动地展开数学学习。

3.关注数学意识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数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是新课标的主题。本册教材
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一些培养学生数 感的内容,如教学数的认识
时,教材在选择认数素材时,既注意了学生熟悉的事物,也注意了
学 生能够理解的、感兴趣的事物;既强调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又
重视学生对未知世界的探究。把素材的趣 味性、前瞻性及其数学内
涵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教学“认识角”时,学生对角的已有认识主要
有 两点:一是动物头上长的坚硬的骨状凸起物,如牛角、羊角;二
是物体的两个边沿相接的地方,如墙角、 眼角。这些经验既是建立
角的数学概念的基础,但如果处理不当,则也可能成为理解角的数
学概 念的障碍。教学时,要注意四条:第一,选取典型的物体,让
学生观察。这些物体上的角要尽可能符合数 学概念的本质特征。如,
教材中选择的张开的剪刀、五角星、三角形纸片、钟面上时针与分
针形 成的夹角等。第二,及时从物体上抽象出角的平面图形,并明
确指出:角是图形,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边是直的。第三,利
用对角的初步认识在生活情境中找角时,要指导学生从顶点起依次
指明角 的两条边。第四,在找角的过程中,要及时帮助学生明确数
学概念与日常生活概念的区别。如:牛角不是 数学上所讲的角,眼
角也不是数学上所讲的角。测量长度时,注意培养学生的长度观念。


4.重视实践与综合应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解决 问题在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既能培养学生的应用、
创新意识,又能巩固有关知识,发展学生的 思维。根据《课程标准》
的理念,本册教材十分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重视
实践 和综合应用,把解决问题的教学贯穿在各部分知识教学之中。
为此,教材各部分知识都以实际问题情境引 入,并注意结合有关内
容安排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

本册教材还十分重视实践与综 合运用,教材除了在各单元中注意加
强实践活动和综合运用知识外,还单独安排了2个实践活动。学生< br>通过参与这些活动,既能巩固有关数学知识技能,拓宽思路发展思
维,又能够使学生初步获得一些 数学活动的经验,学会与他人合作
交流。

除上述特点外,本册教材还注意对学生进 行思想品德、行为规范、
科学常识等方面的教育,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对他们进行
学习 兴趣、自信心等方面的培养。

二、教学建议

(一)本册教材的教学建议

1.认真钻研教材,合理把握教学所要达到的“度”。

2.重视动手操作,提高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能力。

根据低年级学生认识、理解 数学知识的特点,我们在教学中应重视
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从动手操作中认识、体验、理解数学
知识。比如:“角的初步认识”安排的三个动手活动,“试一试”是动
手操作做出一个活动角、 你能用纸折出一个角吗?动手做是四人一
组,每人准备一副三角尺,用两块三角尺拼出直角、锐角和钝角 。
开展这些活动,有利于学生更加充分地体会角的基本特征,有利于
学生进一步积累认图形的个 体经验,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时,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操作材料,或给学生适当的提示。 此
外,还要通过及时的交流,让学生指一指做出的角,并及时纠正学
生操作中的错误。

3.关注教学细节,促进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发展。

数学教学其实是由许多教 学环节组成的。而每个教学环节又是由一
些教学细节组成的,更多的时候,细节决定成败。看似微小的细 节,
在促进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发展中或许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们只有关注细节、捕 捉细节,才能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比如
在认识万以内的数,用方块、计数器和算盘表示数和数数,突 出了


数是表示数量的多少和计数的位值原则,更突出了“满十进一”;结
合数数 认识千和万,突出千和万的双重含义;数的读、写要特别关
注中间、末尾有0的情形,从不同角度,用不 同方式描述数的大小
关系,理解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探索数的排列规律具有丰富的教学
功能。< br>
4.巧用比较策略,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比较是一种思维的 过程,也是一种教学的策略。小学生学习数学知
识,需要通过对数学材料的比较、分析来了解知识的形成 过程以发
内在联系。经历“比较”的思维过程,学生不仅能在“比较”中概括,
而且能在比较中 构建与拓展判断和推理,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
能力的培养。

5.精心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获得多方面的发展。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是数学发展与 数学教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是新课程的一大亮点,它为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提供了空间与时间,
使学生的数学发现与探索活动得以真正开展起来。

因此在实践活动中,要让每一位学生都经 历操作实践过程,巩固有
关数学知识技能,拓宽思路、发展思维,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获
得对 数学的积极情感体验。在《测定方向》和《了解你的好朋友》
的教学中,要让学生多合作、多交流,培养 数学的应用意识。

(二)本册教材的教学注意点

1.“有余数的除法 ”让学生通过实实在在的平均分活动,帮助学生建
立“余数”和“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结合事理,探 索并理解“余数要
比除数小”的合理性;联系现实背景,理解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过
程,掌握 相应的计算方法;有层次地安排用有余数除法解决的实际
问题。

2.“时、分、秒 ”教学要从钟面上的整时入手,引入对钟面的认识,
再结合对钟面的认识,探索时和分的关系,感受1时 和1分的实际
长短;由易到难,逐步掌握几时几分的认读方法,突破相应的教学
难点;通过不同 形式的活动,从不同角度体验1秒的实际长短;联
系生活经验,体会时间是有序的,生活需要有序地安排 。

3.“认识方向”要联系对前、后、左、右的已有认识,辨认东、南、
西、北, 在平面图上辨认东、南、西、北是教学的重点,不要求用
“东北、西北、东南、西南”描述行走路线。< br>
4.“两三位数加减法”要从表内加、减法的口算,类推出整十(百)
数加(减)整 十(百)数以及相应减法的口算方法,鼓励学生自主


探索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并在练习过程中逐步优化。
笔算加法的重点是计算过程中进位的处理,笔算减法的难点是隔位
退位,结合加、减法的验算,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加、减法的关系。
联系现实背景,初步掌握相应的估算 方法,恰当把握用两步计算解
决实际问题的教学要求。

第一单元 课题:有余数的除法

第1课时总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平均分若干物体的活动中认识余数,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能根据 平均分有剩余的的情况写出除法算式,正确表达商和余数,
正确读出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3、通过操作、思维、语言的有机结合,培养观察、分析、比较、综
合、概括能力。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重难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用具:小棒

教学过程:

一、 先学探究:

谈话:开学第一天,老师就准备了10 枝新铅笔来考考小朋友们,你
们愿意接受挑战吗?提出问题:这10枝铅笔我要分给大家。可是,
怎样分才合理呢?

(1)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引导学生统一认识:每人分得同样多。

(2)谈话:每人分得同样多,可以怎么分?(每人分2枝、每人分
3枝、每人分4枝??)

如果每人分2枝,可以分给几人呢?如果每人分3枝,可以分给

几人呢?那么如果每人分4枝,可以分给几人呢???我们来分一分。

二、交流共享

1、(1)分一分:(用小棒代替铅笔,小组合作)

指导操作。谈话:10枝铅笔每人分2枝,可以分给几人呢?请一组
上台示 范分一分。分完后问:10枝铅笔每人分2枝后有没有分完?
在表格中板书结果。

自主活动。谈话:如果每人分3枝、每人分4枝,分别分给几个人
呢?你能用以上的方法在小组里分一分 ,并把不同的情况记录下来
吗?

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2)说一说: ①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填写表格,确认结果。

②谈话:观察分法,把它们分类,并说说怎么想的?

③小结:10枝铅笔平均分有两种不同的结果:一种是正好分完,另
一种是分后还有剩余。出示表格: 表(1)表(2)

【篇三:2016最新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备 课 本

科 目数 学

班 级 二(2)班

任课教师

2013-2014学年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包括以下内容:1、有余数的除法 2、时、分、秒 3、认识方向
4、认识万以内的数 5、分米和毫米 6、两、三位时的加法和减法 7、
教的初步认识 8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9、期末复习,以及两次实践与
综合应用活动:测定方向和了解你的好朋友。

二、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51名学生,男生29名,女生22名,大部分 学生的学习
习惯较好,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动脑,能认真完成作业,对于他们
来说,学习是一件 轻松愉快的事情。也有一些学生上课纪律欠缺,
他们上课不愿意动脑,不举手发言,作业质量也不尽如人 意,成为
班级中的后进生,对于这些学生,改正他们的学习习惯是关键。

对于上学 期的知识掌握尚可,同时也存在着个别人计算不过关、走
进生活题说理不清、变化题不懂思考方法等问题 。通过本册知识的
学习,锻炼他们的思维、口头叙述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是一个
重要的时刻 。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方面

1、通 过把一些物体进行平均分的操作活动,体会余数产生的过程,
初步理解余数的含义;探索并掌握有余数除 法的求商方法,知道余
数一定比除数小,会用竖式计算除数和商都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
的式题 ,会用有余数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对钟面的观察,认识时间的单位:时、分 、秒,知道1时
=60分,1分=60秒,并能说出钟面上所显示的时刻,初步建立时间
观念,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通过学具操作,认识1000以内的数,知道 千以内的数位顺序,
知道千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以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会读、写千以内
的数,会 比

较千以内数的大小;能根据数的意义口算整百数加整百数(和在
1000以内)以 及相应的减法,整百数加整十数以及相应的减法。

4、通过自主探索,掌握三位数加、减三 位数的笔算方法,会用竖式
计算和在1000以内的加法以及相应的减法式题,会口算整十数加整
十数(和超过100)以及相应的减法,会估算一些三位数加、减三位
数的式题,会对加、减法的计算 进行验算。

5、在现实情境中,进一步理解数量之间的相差关系,能应用加、减
法 正确解答“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

6、联系乘法含义,理解 “倍”的概念,会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
的几倍”以及“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

7、在现实情境中,初步掌握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能运用乘法和加
(减)法正确 解答一些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8、联系生活经验,在观察和操作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 知道分米、
毫米与米、厘米之间的关系,会进行一些长度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
会选择合适的长 度单位测量并描述物体的长度。

9、联系对东、南、西、北的已有认识,进一步认识东南、 东北、西
南、西北,能运用学过的方位词合理描述现实情境或简单平面图上
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能看懂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根据要求描述简
单的行走路线。

10、联系一些典型 物体的面,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有顶点和
边,知道角是有大小的,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会在 方格纸上
画出角。

11、会对同一组数据按照不同的标准分类。知道填表格和描方 块都
是呈现统计结果的方法,会利用统计结果进行简单的判断、联想和
预测。

(二)、情感与态度方面。

1、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 意义与作用。在
教师的组织下,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和求
知欲。

2、初步具有认真思考的习惯,在教师、同学的鼓励帮助下,努力克
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 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基本求商方法。

2、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计算及验算方法,发展估算的策略。

3、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逐步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

难点:

1、理解和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2、能认、读、写千以内的数,会比较千以内数的 大小,会口算整百
数加、减整百数,整百数加整十数及相应的减法,培养学生的估算
意识。
3、比较角的大小

五、教学措施

1、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吃透教材,学习资料,更好地发挥教材的作
用。

2、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儿歌形式教学乘法口诀,从编儿歌再编口诀,
降低口诀的难度。

3、在课堂中适当穿插一些数学日记,通过寻找其中的数学知识,激
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 致用的意识。

4、尊重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师的指导下,争取做到自
己能学懂的知识,让他们自己学,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
索、交流和练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 能力。

5、在具体教学时,要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
鼓励学 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充分利用思考题,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
识的能力,激发学生动脑筋钻研问题的兴趣, 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在
开发智力上有促进作用。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小学数学二(下)教学进度

普通话水平测试试题-我的座右铭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2015电影上映时间表


在双休日里-毛概试题


五十知天命-毕业典礼学生代表发言


我最崇拜的名人-煤矿矿长职责


除夕夜作文-河北四级联考


江汉大学文理学院-挂职干部工作总结


建议书的格式-银行员工入党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