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上数学教案完整
初中生物复习提纲-中国业务员网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 学情分析
五年级(
)班共有学生 人,其中男生 人,女生 人。大部分的学生学习态度端正,有着
良好的学习习惯
,上课时都能积极思考,能够主动进行学习。部分学生动手能力差,缺乏发散
思维的训练;分析问题、理
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个别学生能力较差,计算和解决问
题都存在困难。还有的学生学习态度不
够端正,做题马虎、书写不认真、不能按时完成作业。
从上学期的平时表现和知识质量检测的情况看,学
生的成绩从高到低直线分布基本均匀,有几
个同学基础和学习能力较差,针对这些情况,本学年在重点抓
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加强后
进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全面提高本班的整体教学成绩。
二、 教材简析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教材上册在原有基础上颇
有变动,本册教材安排了九个单元的内容:《
负数的初步认识》、《多边形的面积》、《小数的意义和性
质》、《小数加法和减法》、《小
数乘法和除法》、《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解决问题的策略
》、《用字母表示数》
、《整理和复习》。两个实践活动:校园绿地面积、班级联欢会。删——
原教材中的《找规律》,合——将《公顷和平方千米》整合至《多边形的面积》,移——
《用字母表示数
》由四年级下册移至本册,增——
本册最后安排了《确定位置》单元和综合与实践活动《数字与信息》。
(一)教材编排内容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分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
”、“统计与概率”和“综合与实践”四个部分
。
1.“数与代数”领域一共安排了6个单元,包括“负数的初步认识”“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小
数加法和减法”“ 小数乘法和除法”“ 解决问题的策略”“ 用字母表示数”。
(1)
“负数的初步认识”是学生认数过程中一次十分重要的飞跃,也能为学生在第三学段
进一步学习有理数打
下基础。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结合具体的实例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正数和负
数的含义,知道正数、负数和0
的关系。
(2)“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意义是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小数的性质也是比较抽<
br>象的数学规律。小数的意义是本单元的教学难点,它是学生进一步探索小数的性质、学习小数
大小
的比较,以及理解求一个小数近似数的方法的基础;另一方面,它对学生接下来学习小数
四则计算,包括
探索计算方法、理解计算原理等环节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3)“小数加法和减法” 主要引导学生探
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把加法运算律从整
数范围推广到小数,学习用计算器计算稍复杂的小数加、
减法。这部分内容在日常生活和生产
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也是进一步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
(4)“小数乘法和除法” 主要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小数乘小数以及一个数除以小数的
计算方法,帮助学生更为完整地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增进对相关运算规律的理解,
提
高应用小数四则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与以往把小数乘法和除法分开编排不同,本
单元把小数乘
法和除法混合分段编排。教者需引导学生将整数乘、除法的经验迁移到小数乘、
除法中来,同时理解并掌
握小数乘、除法计算中小数点的处理方法。
(5)“解决问题的策略” 主要教学用“列举”的策略解
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帮助
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现实问题中基本数量关系的理解,增强根据需要解决的问
题的特点灵活运用
策略的意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6)“用字母表示数”经
历由数字表示数到用字母表示数、由日常语言表示数量关系到
用符号语言表示数量关系的抽象过程,是学
生数学思维发展的一次跨越,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
代数知识乃至其他数学知识的重要基础。
2.“图形与几何”领域安排了一个单元,即第二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多边形的面积”
:主要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学会
解决一些有关多边形面积计算的
实际问题,会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并启发学生自觉积累平
面图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探索经验,以便为进
一步学习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其他内容奠定基础。
3.“统计与概率”领域安排了1个单元,即第六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
“统计
表和条形统计图(二)”:本单元突出的是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特点,以及相关
的问题背景,从不同
角度进行分析,并获得一些有价值的结论。这不仅是因为上述的分析、解
释和判断过程相对复杂、开放,
而且是因为这个过程需要建立在对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图表
示数据的方法、特点较为透彻的理解之上。
4.“综合与实践”领域一共安排了2次活动,包括:“校园绿地面积”和“班级联欢会”。
(1)“校园绿地面积”: 主要引导学生围绕“你们学校的绿地面积是多少?人均绿地面积
呢
?”这两个问题开展查找资料、测量计算、数据整理和分析讨论等活动,在活动中加深对相
关面积计算方
法的理解,提高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班级联欢会”:主要
引导学生围绕组织班级联欢会所需要的物品开展调查、设计、购物,以及
计算、比较、反思等活动,在活
动中进一步感受相关数学知识和方法的价值,锻炼实践能力,
增强应用意识。组织上述活动时,要把课内
、课外结合起来,相机穿插安排;要提醒学生合理
分组、分工,通过与同伴的合作解决相应的问题;要精
心组织对活动过程中的回顾与反思,从
不同角度总结收获和体会,发现并提出更多有价值的问题,不断增
强参与综合与实践活动的兴
趣。
(二)教材编排特点
1.充分利用直观,借助图形
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探索解题方法,理解数量关系。一
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这样抽象的小数意义如果能与简单的几何图
形联系起来,显然更易于学生理解。为此
,教科书多次以一个正方形表示“1”,把它平均分成1
0份或100份,分别用分数和小数表示其中的
几份从而直观地沟通了十进分数与小数之间的联系
,促进了学生有具体到抽象逐步深入地体会小数的意义
,形成小数的概念。
2.突出推理过程,为学生留出较多的探索学习机会和较大的独立思考空间。推理
活动是
学生获得新知识的一条重要渠道。组织学生开展推理活动,本质上就是引导他们主动构建自己的数学知识。数学小数乘整数以及一个数乘10、100、1000……的计算规律时,教科书一方面
让学生借助具体情境初步感知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小数位数的关系,并形成基本猜想;另一方
面通过用
计算器计算进一步验证猜想,并由此进行归纳,得出结论。数学小数乘小数时,则以
相对完整的演绎推论
,引导学生比较3.8×3.2与38×
32的竖式,并以积的变化规律为推理的前提,通过在括号里填
数的形式,帮助他们合乎逻辑地
认识到:积的小数位数应该与两个乘数的小数位数之和相同。
3.精心设计练习,增加巩固知识和应用知识的机会。本册教科书在每课时教学内容的后
面先安排“练一
练”,内容指向例题教学中最重要、最基础的知识和方法,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
。在两课时或几课时教学
内容的后面安排一次练习。练习设计题量适中、层次清晰、形式多样
。例如,《小数加法和减法》单元的
练习八安排了12道题,设计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次通过口
算简单的小数加、减法和笔算小数加、减法,
帮助学生巩固基本计算方法;第二层次重点引导
学生通过计算和验算,进一步掌握小数加、减法中的关键
环节,突破计算学习的难点;第三层
次通过加、减计算方法的比较,帮助学生形成必要的技能,提高正确
进行计算的能力。同时,
在每一层次的计算练习中都安排了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分析、解答,以感受小数
加、减法的应
用价值,提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适时安排复习,完善认知结构
,培养实践和应用的能力。在较大的单元末安排了“整理
与练习”,以取代前八册中安排的“复习”。“
整理与练习”分“回顾与整理”“练习与应用”“探索与
实践”和“评价与反思”四部分。
期
末的“整理与复习”内容分成四块编写。其中“数的世界”“图形王国”“统计天地”分别侧重
于复习数
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部分的知识;“应用广角”则综合各部分的知识和方
法,突出了在日常
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引导评价反思,增添自主发展的动力。全册教
科书共安排了四次“评价与反思”的活动
,内容既关注知识技能的获得与达成情况,也关注学生在学习过
程中其他各方面的表现,努力
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目标要求融合在一起。教
科书率先在评价、
反思的方法上做出大胆、有益和富有创造性的改革,希望能够由此促进学生的发展,促
进教师
改进教学。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经历从具体问题中抽象数量关系并探索计算的过程,掌握有
关的计算方
法;初步认识负数的一些特征;初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基本方法。
2.让学生经历动手操作,
通过图形的等积变形,探索常见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经历推
导面积公式的过程,加强“转化”思想
的教学。
3. 联系具体问题初步认识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初步掌握用复
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
统计图表示数据的方法,能按照数据变化特点进行简单的分析、交流;初步学会根据
数据特点
和实际需要选择统计方法。
(二)数学思考方面
1.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发展合理推理能力。
2.在探索负数的特征,学习用字母表示
数的过程中,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进一步
发展抽象思维,增强符号感。
3.在探索多边形的面积计算过程、对图形进行转化中,进一步发展形象思维和空间观念。
4
.在收集和整理数据、选择相应的形式描述数据,以及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的过程
中,进一步增强
统计观念。
(三)解决问题方面
1.能从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能
运用所学的测量、估计、作图、计
算、统计等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进一步发展应用意识。
2、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用枚举的策略解决问题。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
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逐渐增强
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意识。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探索和发现数学知识、规律的过程中,进一步获得成功的体验,
产生对数学事实和数学
内在联系的好奇心,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2.在理解数学内容以及
运用数学知识、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
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与
作用。
3.能努力克服数学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热心参与数学问题的讨论;发现错误能主动改正。 <
br>4.能主动、认真地阅读一些数学背景资料,感受数学在社会法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形成对
数学
的积极情感。
四、教学方法和措施
1.认真学习、吃透新教材,领会新《课程标
准》精神,精心备课,能更好完成教案中个
性化补充、教学反思,及时细致地批改作业,对学困生实行面
批面改。
2.切实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
(1)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
(2)处理好基本训练与创造性思维发展及后继学习的关系。
3.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合作学习能力。
(1)本册教材设计了适
量探索性和开放性的数学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和一
个比较充分的思考空间。培养学生肯于钻
研、善于思考、勤于动手的科学态度。
(2)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创造精神。对学
生在探索过程中遇到的问
题,要适时,有效的帮助和引导。
4.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1)数学教学应体现“创设情境
——经历探索——交流体验、感悟——评价反思——应
用拓展”的基本过程。
(2)在日常的
数学活动中要注意小课题研究和实习作业等实践活动,对这方面的内容不
但不能随意删减,而且要加强这
方面内容安排的密度和强度。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
(1)教师要善于驾驭教
材,把握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根据学生的
年龄特点和教学要求,开展教学活动。
(2)要注意在直观感知广泛的背景下,通过自身体验在分析、整理的过程中学习概念,
不要用
死记硬背的方法。
(3)加强学法指导,通过探究、交流、指导、反馈、总结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学
习兴
趣,提高自学能力。
6.改进教学评估方法。
(1)教学评估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察;
(2)知识和技能的评估,试题类型要多样化;
(3)评价应体现激励的作用。
五、教学进度
全册教材共安排80课时的教学内容,另外还安排了7课时的全册内容的整理与复习。
历阳一小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进度表
周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起止时间
9.1—9.2
9.5~9.9
9.12~9.16
9.19~9.23
9.26~9.30
10.3~10.7
10.10~10.14
10.17~10.21
10.24~10.28
10.31~11.4
11.7~11.11
11.14~11.18
11.21~11.25
11.28~12.2
12.5~12.9
12.12~12.16
12.19~12.23
12.26~12.30
1.2~1.6
1.9~1.13
1.16~1.20
课题(章节)
认识负数①;;负数的生活意义①
负数的综合练习②;多边形的面积③
多边形的面积⑤
多边形的面积⑤
测试②;多边形的面积②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②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⑤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③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②;小数的加减法③
小数的加减法③;期中测试②
小数的加减法②;小数的乘法和除法③
小数的乘法和除法⑤
小数的乘法和除法⑤
小数的乘法和除法⑤
小数的乘法和除法⑤
班级联欢会①;复式统计表④
解决问题的策略③;用字母表示数②
用字母表示数④;整理与复习①
整理与复习④测试②
1月10日期末考试
周节次
备 注
1号正式上课
中秋节假1天
国庆节假3天
运动会2天
期中测试
结束新课
六、成绩记录表
序号 姓 名
测试1 测试2 测试3 测试4
期 中 期 末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彭子谦
高子洲
李博文
王安琦
汤明丽
小
李景锐
孙剑卿
王欣妍
陈康凯
张亦驰
王永豪
葛子豪
张孟夏
宋传贤
严思敏
吴伊诺
朱恒烁
宫创
周语哲
关键
胡浣翧
杨鼎文
姚成
张子恒
李梦瑶
李陈超
李竹
张子凡
段雨涵
刘峰
汪琰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丁妮
饶雯雯
徐翔
赵之行
刁海妍
张邦凯
周宇
曹缘缘
曹俊昊
黄李涵
晏阳天
杨瑞麟
丁淑雅
钱雨凡
赵云飞
周秋然
洪天麟
徐天恒
尚珀玮
马亮
谢长乐
第一单元 负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本单元的
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自然数、整数四则计算和四则混合运算,并初步认识了分数和小
数的基础上
,结合熟悉的生活情景,初步认识负数。通过教学,一方面可以适当拓宽学生对数的认识,激发
进一步学
习的愿望;另一方面也为学生在第三学段进一步理解有理数的意义以及有理数运算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知道负数和正数的读、写方法,知
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
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2.使学生能正确使用负数描述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能在直线上表示正数和负数(限
整数)。
3.使学生在
认识负数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增进对数学的了解,进一步培养对数学
的兴趣,提高学
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现实情景中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应用正数和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难点: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的现象,体会两种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课时安排:4课时
总第( 1 )课时
教学内容
负数的初步认识(1) 第 1 课时
1.使学生结合现实的问题情景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初步认识负数。会用正、负产
生数表示
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会正确读、写负数。
2.能正确区分正数、负数和0。
3.感受正、负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一些成功的学习体验。
重点:理解负数的意义,能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难点:理解负数的意义,能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讲解法
课件
教学预设
一、课前游戏 。(3分钟)
我们先来做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与
我相反”。游戏规则是:老师说一句
话,你们要快速地说出与这句话意思相反的话。
1、服装店今年八月份赚了2000元。
2、我在银行存入了300元。
3、我向南走了100米。
4、零上10摄氏度。
引入谈话:在生活中,像这样意
思相反的情况还真多,今天,我们将研究如
何用数学的方法表达这些内容。
二、自学例1。(10分钟)
1.自学。
出示:教材例1情境图。
学生自学时,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
导学单:
1.3个城市的最低气温分别是多少摄氏度?你是怎么看的?
2.试着把这三个温度写下来,并读一读。
3.思考:+20℃和-20℃表示的含义有什么不同?
2.小组交流。
交流内容:
1.说说你是怎么看温度计上的气温的?
2.南京、三亚、哈尔冰的最
低气温分别是多少摄氏度?哪里的气温是零上,
哪里的气温是零下?
3.你是怎么理解+20℃和-20℃的?
导学要点:
三亚的温度用正数表示,哈尔滨的温度用负数表示。
3.全班交流。
导学要点:
在读出刚才三个温度时,要注意看清什么?(出示温度计课件:闪烁0℃)
0℃,它正好是零
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点。零上温度可以用正数表示,
零下温度可用负数表示。
+20℃表
示零上20℃,温度比0℃高,-20℃表示零下20℃,温度比0℃低。
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是一组具
有相反意义的量。
三、自学例2.(6分钟)
修改或随笔
授课时间:第(
)周第( )课时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
1.自学。
导学单:
1.用例1的办法表示出珠穆朗玛峰和吐鲁番盆地的高度。
2.读一读这两个数,他们分别表示比海平面高多少米或低多少米?
指导学生看懂例题中的示意图。
2.全班交流:
+8844.4米和-155米的实际含义。
海平面以上高度用正数,海平面以下用负数。海平面以上
高度和以下高度是
一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学生交流把数进行分类。
如果把这5个数分分类,可以怎样分?
导学要点:
像+20、+8844.4这样
的数都是正数,像-20、-155这样的数都是负数(板书课
题上的负字)。为了方便,“+”我们可
以省略,但“-”一定要写。
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因而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讨论:你在生活中见过负数吗?它们的含义各是什么?
四、练习。(15分钟)
【基本练习】
1.第2页练一练。
点拨:
表示正数的圈里有0吗?表示负数的圈里呢?进一步明确正数、负数和0的
关系。
2.练习一的第1、2题。
第1题:以0℃为标准,正数表示零上温度,负数表示零下温度。
第2题:继续强调,高于海平面的高度用正数表示,低于海平面的温度用负
数表示。
3. 练习一的第3题。
写出5个正数和5个负数。
正、负数可以是些怎样的数?可以写小数和分数吗?
写正数和负数时要注意什么?
4. 练习一的第4题。
学生读一读表中的数。
在教材给出的图中涂一涂。
教师收集学生的不同画法,评讲时展示,纠正学生出现的错误。
图中的几个温度,哪些比0℃高,哪些比0℃低?-5℃与-10℃相比,哪个温
度高一些?
5.创编练习。
电梯现在停在6楼,如果升到9楼记作+3,那么-2表示( )。
① 电梯下降到了2楼
②电梯下降了2楼
③电梯下降了4楼
④电梯上升到8楼
电梯是以几楼作为正负分界的?
五、课作。(6分钟)
完成《补充习题》第1页。
帮助学困生,收集典型错例,讲评时使用。
校对作业,分析典型错例,统计正确率,订正错误。全对的做“提高题”。
提高题。
甲地海拔高度是30米,乙地海拔高度是20米,丙地海拔高度是-10米,哪个
地方最高,那个地方
最低?最高的地方比最低的地方高多少米?
六、家作。
1.《课课练》第 页。
2.上网查阅:了解负数的产生。
板书设
计
教学反
思
总第( 2 )课时
教学内容
授课时间:第( )周第( )课时
负数的初步认识(2)
1.进一步感知正、负数的含义,体会正数和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
教学目标
量,
2.从不同角度丰富对正、负数的认识,提高应用正、负数描述
日常生活现象的能力。
3.渗透数轴、区间的数学思想方法。
重点:从不同角度丰富对正、负数的认识,提高应用正、负数描述
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
日常生活现象的能力。
难点:应用正、负数描述日常生活现象。
讲解法
课件
教学预设 修改或随笔
一、揭示课题 。(1分钟)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认识负数。
二、自学例3。(7分钟)
1.自学。
出示教材例3表格。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
导学单:
1.读一读表格中的数据。
2.根据表中的数据说说每个月的盈亏情况,和同桌说一说。
导学要点:
通常情况下,盈利用正数表示,亏损用负数表示。
2.全班交流。
3.试一试。
(1)学生独立完成。
(2)全班交流。
出示教材试一试情境图和表格。
亏损用负数表示,盈利用正数表示。
三、自学例4.(9分钟)
1.自学。
出示:教材例4情境图。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收集有用信息在全班交流时
用。
导学单:
1.观察示意图,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2.
思考:如果把向东走2千米记作+2千米,那么向西走2千米
可以记作什么?
3.仔细观察直线上的点,你有什么发现?
2.小组交流:
1.如果把向东走2千米记作+2千米,那么向西走2千米可以记
作什么?你是怎么想的?
2. 观察直线上的点,你的发现是什么?
3.全班交流。
导学要点:
由于东西方向正好相反,因此如果把向东走2千米记作+2千
米,那么向西走2千米可以记作-2千米。
在数轴上,0右边的数表示正数,0左边的数表示负数。正数都
大于0,负数都小于0.
-2和2到0的距离相等。
4.阅读第4页的“你知道吗”?
四、练习。(15分钟)
【基本练习】
1.第4页练一练。
点拨:蓝色线框里的正数表示存入的钱数,负数表示取出的钱
数。
2.练习一的第5题。
生活中很多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都可以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
3. 练习一的第6题。
和同桌说说表中正数和负数的含义。
点拨:小明家四月上旬收支相抵后,还有没有结余?
4. 练习一的第7题。
点拨:直线上两个数之间的距离越短,它们就越接近。
直线上的数,右边的数要比左边的大。
5. 练习一的第8题。
表中的正数、负数和0各表示什么?
6.创编练习。
五年级一班学生跳绳比赛的平均成绩为每人每分钟120下,丁
老师记数时,高于平均数用正数
表示,低于平均数用负数表
示。王明的成绩是+12下,魏丽的成绩是-8下,王明实际
跳
( )下,魏丽实际跳( )下。
提示:在表示王明和魏丽的实际下数时,是以多少下为标准计
算的?
五、课作。(8分钟)
完成《补充习题》第2-3页1、3、4、5题。
帮助学困生,收集典型错例,讲评时使用。
校对作业,分析典型错例,统计正确率,订正错误。全对的做
“提高题”。
提高题。
小强从家向西走了300米记作
+300米,到达甲地,他从家走了-200米到了乙地,你能画出
甲、乙两地的位置吗?
板书设
计
教学反
思
总第(3)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预设
一、复习导入
读一读,分一分。
+3000 +4200 -1800
正数
负数
补充教学
授课时间:第( )周第( )课时
1、进一步掌
握正负数的意义,能熟练运用正负数的意义表示生活
中一些简单的表示相反意义的数量。
2、感受正、负数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能运用正负数的意义表示生活中一些相反意义的数量。
讲解
课件
修改或
随笔
+2700 -900 +3700
二、教学例3
1、情境引入。
师:老师收集了新光服装店今年上半年每月的盈亏情况,列出统计图。
月 份
盈亏(元)
一
+3000
二 三 四 五 六
+3
700
+4-+2-
200 1800 700 900
2、教学用正数与负数表示盈亏情况的具体意义。
师:通常情况下,盈利用正数表示,亏损用负数表示。
表中哪几个月盈利?哪几个月亏损?
从表中你还能知道些什么?
3、试一试
根据新光服装店去年下半年的盈亏情况,填写下表。
七月份:亏损1200元;
八月份:亏损650元;
九月份:盈利2500元; 十月份:盈利4300元;
十一月份:盈利3700元; 十二月份:亏损250元;
七 八 九 十
十一 月 份 十二
盈 亏(元)
介绍一下服装店七至十二月份盈亏情况。
三、教学例4
1.出示例4。
2.教学用正数和负数区别表示相反方向运动的路程。
师:如果把向东走2千米记作+2千米,那么向西走2千米可以记作什么?
师:可以把向西走2千米记作+2千米吗?那么向东走2千米记作什么?
3.可以用直线上的点表示邮局和公园的位置。
公园 学校 邮局
-5 -2 -1 0 1 2
4
(1) 填出框里的数。
(2) 看了上图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讨论一下问题:
0右边的都是什么样的数?正数和0比较,结果怎样?
0左边的都是什么样的数?负数和0比较,结果怎样?
“+2” 和“-2”在直线上的位
置有什么共同的特点?(-2接近0,还是2
接近0?)它们表示的意义相同吗?
正数和负数在数轴上的排列方向是怎样的?
明确: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4.练一练
帮助学生弄清存折上相关数据的含义,在完成。
四、巩固练习
1.练习一第5题。
(1)升降机上升8米记作+8米,下降5米记作( )米。
(2)某粮库运进20吨粮食记作+20吨,运出15吨粮食记作(
)吨,运
出100吨粮食记作( )吨。
(3)学校举行科学知识竞赛,抢答题的评分
规则是答对一题加100分,答错
一题扣10分。如果把加100分记作+100分,那么扣10分应记
作( )分。
2.练习一第6题。
说说小明家今年四月上旬的收入和支出情况。
3.练习一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
提问-2和-4,哪个更接近0?
4.练习一第8题。
表中正数表示什么?负数表示什么?
五、全课小结
六、作业:相关的补充习题。
板书设
计
教学反
思
总第(4 )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认识负数练习
授课时间:第( )周第( )课时
1.通过回顾与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负数的认识,能体会两种具有相反
意义的数量。
2. 让学生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感受到数学知识的价值。
教学预设
一、生活中的负数
1.生活中的数,比“0”大的数叫做______数,比“0”小的数叫
做____
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我们可以用正负数来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量。
3.
如果-30表示支出30元,那么+200元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河道中的水位比正常水位低2cm记作-2cm,那么比正常水位高5cm记作
_____
_
5.一物体可以左右移动,向左移动12m,记作 - 12m
,记作8m表示向____移
动_____m.
6.世界上最高的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出8
848米,如果这个高度表示为8848
米,那么比海平面低155米的新疆吐鲁番盆地的高度,应表示
为_____米;海平面
的高度为_______米。
7. 如果小华家月收入2500元
记作2500元,那么他家这个月水、电、煤气支
出200元应记作________元。
8.如果电梯上升15层记作15层,那么它下降6层应记作_______层。
9.如果进了3个球记作3,那么失2球应记作_________
10. 一天中午12时
的气温是7℃,傍晚5时的气温比中午12时下降了4℃,凌
晨4时的气温比中午12时低8℃,傍晚5
时的气温是____,凌晨4时的气温是
_____.
11.请你在表格内用正负数记录小明家的收支情况.
5月4日
爸爸工资收入1500元 记作:_____________
5月6日
水、电、煤气支出200元 记作:_____________
5月12日
电话费支出120元 记作:_____________
5月15日
妈妈工资收入1400元 记作:_____________
修改或随笔
12. 如果下降5米,记作-5米,那么上升4米记作(
)米;如果+2
千克表示增加2千克,那么-3千克表示( )。
13. 二月份,妈妈在银行存入5000元,存折上应记作(
)元。三月一
日妈妈又取出1000元,存折上应记作( )元。
14.
+8读作( ),-70读作( )。
15.
海平面的海拔高度记作0m,海拔高度为+450米,表示
(
),海拔高度为-102米,表示( )。
16.
如果把平均成绩记为0分,+9分表示比平均成绩( ),-18
分表示(
),比平均成绩少2分,记作( )。
二、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 低于正常水位16厘米记为-16厘米,高于正常水位2厘米记作
( )。
A、+2 B、-2 C、+18 D、-14
2. 以明明家为起点,向东走为正,向西走为负。如果明明从家走了+30
米,又走了-30
米,这时明明离家的距离是( )米。
A、30 B、-30
C、60 D、0
3. 数轴上,-1在-3的( )边。
A、左 B、右 C、北 D、无法确定
三、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1. 请你把这些数填入相应的圈里。
36、-9
、0.7、+20.4、100、-13、-261、+4.8、
正数 负数
2. 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
+2 -3 +3 5
-5
3、公交车上原来有若干人(上车的人数为正,下车的人数为负)。
-
5人,3人,5人, 8人,- 10人,6人,4人,- 7人,- 3人,2人,
经过上述十个站后,车上人数比原来多或少多少人?( )
板书设
计
教学反
思
第二单元
多边形面积的计算
教学内容: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初步掌握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
梯形的特征,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方法,以及初步认识图形的平移、旋转等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
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一方面能使学生基本
掌握多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能相对独立地探索并解决实际生
活中与多边形面积相关的实际问题;另一方
面,也为学生进一步探索并掌握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进一步学习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其他内容奠定
基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剪
拼、平移、旋转等方法,探索并掌握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
计算它们的面积。
2.使学生认识常用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通过观察、计算、推理和想象等活动,初步建立1<
br>公顷实际大小的观念;发现平方米、公顷和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能进行相应的单位换算;会解决一些与土
地面积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经历探索各种多边形面积公式的过程,体会等积变形
、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初步的推
理能力,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空间观念。
4.使
学生在探索学习活动中,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体会面积计算和
测量与实
际生活的联系,感受图形与几何的学习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难点:理解三种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运用公式解决面积的计算问题。
课时安排:13课时
总第( 5 )课时
教学内容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1.使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讨论分析,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公式,能应用公式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解决一些简单的实
际问题。正确率达到80%
教学目标
2. 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测量、填表、讨论、分析、归纳等数
学活
动过程,初步体会图形转化的意义和价值,培养空间观念,发
展初步的逻辑思维。
3. 使
学生在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活动中,进一步增强与同
伴合作交流的意识,初步感受“变”和“不变
”的辩证思想。
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预设
一、例题引路
1、长方形面积怎么算?
板书:长方形面积=长×宽。
2、出示PPT,引导观察。
重点: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讲解法
课件
修改或随
笔
授课时间:第( )周第( )
课时
观察例1,说说自己的想法。
转化前后,什么没有变?
3、交流例2,你是怎么转化?
预设:①沿着高剪出一个三角形,平移后,转化成长方形。
②沿着高剪出一个梯形,平移后转化成长方形。
组织交流,转化的方法。强调:沿着高剪。
二、自学例3
1、明确例3中的数学信息及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出示:例3的PPT
导入:例3中要我们做什么?围绕导学单进行自主学习。
2.自学
导学单
① 拿出预先准备好的平行四边形。量出或数出它的底、高分别是多少,填在表格
中。
平行四边形
底cm
高cm
出示表格以及平行四边形。
组织学生交流,板书。
(板书在右边。)
②把刚才三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后填写下表。
转化成的
长方形
面
长宽积
cm cm cm
²
组织学生进行转化操作,操作后交流填表。
(板书在左边。)
③小组讨论:
1.转化成的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吗?
2.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
3.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怎样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完成填空。
板书: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 ↑
↑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④小组交流
交流内容:
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推导过程。
2.公式的字母表示方式。
组织交流、观察、讨论,强化认识。
板书字母公式S=ah
⑤完成试一试。
独立完成,板演。
集体交流。
三、练习
(1)适应练习
第8页练一练
(2)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二”第1——5题。
①独立完成。
②集体交流。
找到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第1题:抓住等底等高来画。
第5题:周长没有变,面积变小了。因为高变短了。
(3)创编练习
一个平行四边形(如图),周长是78cm,以CD为底时它的高是18c
m,有BC是
24cm,求它的面积?
A D
B C
思考: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是相等的,求到CD的长,那么面积也求到了。
四、课作
完成《补充习题》第4页
帮助学困生,收集典型错题,讲评时所用。
校对作业,分析典型错例,统计正确率,错误的订正。全对的做“提高题”。
提高题:你有几种方法求下面图形的面积?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总第( 6 )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预设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练习
授课时间:第( )周第( )课时
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运用,并能正确计算。
重点: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公式的运用
难点:能熟练运用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进行正确计算。
讲解练习
课件
修改或随笔
一、谈话: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1.第1题:在方
格纸上画两个形状不同的平行四边形,使它们的面积都
与图中长方形的面积相等。
(1)同桌
说说解题思路:了解一要知道长方形的面积,才能知道所画平
行四边形的面积;二可利用平行四边形面积
公式的推导过程,只要使平行四
边形的底和长方形的长相等,平行四边形的高和长方形的宽相等即可。
(2)讨论明确: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高的乘积应等于15。所以,在方格纸
上画平行四边形时,
它的底与高应分别为5和3,3和5,15和1,1和15
2.第2题:量出下面每个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高,算出它们的面积。
巡视时提醒学生在测量时一定要注意底和高必须是对应的一组。
提示明确:测量结果和实际结
果上下1毫米是允许的,是正常的误差,
否则就是无效数据,因此测量数据时要细心。
3.第
3题:有一块近似平行四边形的菜地,这块菜地的面积大约是多少
平方米?(1)一人板演,其余自己练
习。
(2)集体讲评,并讨论这样计算出来的数据是否精确。
通
过讨论明确:用图中标出的数据计算出来的面积是近似值。这种近似
的测量和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经常用到
。同时这里的约不是要求我们求结果的
近似数,而是为了表达更正确。
4.第4题:一个平行
四边形的停车场,底是63米,高是25米。平均每
辆车占地15平方米,这个停车场可停车多少辆?
一人板演,其余自己练习,评讲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5.第5题:用细木条钉成一
个长方形框,长12厘米,宽7厘米。它的
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如果把它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它的周
长变化了没
有?面积呢?你能说说这是为什么吗?
(1)同桌操作:同桌两人分别准备一样大
小的长方形框架。操作时,一
个长方形不动,另一个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通过观察、讨论:
A把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后,周长怎样,面积怎样。
B拉成的平行四边形越是怎样,它的高就怎样,面积会怎样?
(2)交流明理:通过演示使学
生认识到:木条围成的长方形拉成平行四
边形后,周长没有变,但面积变了,拉出的平行四边形越是显得
扁平,说明
它的高就越短,从而面积也就越小。
二、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情况谈谈自己的感受。
板书设
计
总第( 7 )课时
教学内容
三角形的面积
1.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
、填表、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
面积公式,能正确地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并应用公
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正确
教学目标
率达到80%以上。
2.使学生进一步体
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培养学生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
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预设
重点:理解并掌握三角形形的面积公式。
难点: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讲解法
课件
修改或随笔
授课时间:第( )周第( )课时
教学反
思
一、例题引路(5分钟左右)
交流例4:
1、一虚一实的两个三角形一样吗?,底是多少?高是多少?
2、涂色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说说自己的想法,说说怎么列式的?
小结:两个完全一样的三
角形可以平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
一半。
为什么可以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求三角形的面积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将平行四边形沿对角线剪开,旋转、平移、重叠。
板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二、自学例5(15分钟左右)
1、明确例5中的数学信息及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出示:例5的PPT
导入:例5中要我们做什么?围绕导学单进行自主学习。
2.自学
导学单(时间:6分钟)
①拿出预先准备好的三角形。根据图中所标注的底和高,填在表格中。
三角形
底cm
出示表格以及三角形。
组织学生交流,板书。
(板书在右边。)
②把准备好的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后,填写下表。
转化成的平
行四边形
面
长宽积
高cm
cm cm cm
²
组织学生进行转化操作,操作后交流填表。
(板书在左边。)
③小组讨论:
1.拼成平行四边形的两个三角形有什么关系?
2.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三角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每个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
行四边形的面积呢?
3.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怎样求三角形的面积?
完成填空。
板书: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 ↑ ↑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④同桌相互说说三角形的面积推导过程。
自学公式的字母表示方式。
组织交流、观察、讨论,强化认识。
板书字母公式S=a×h÷2
⑤完成试一试。
独立完成,板演。
集体交流。
三、练习(8分钟左右)
(1)适应练习
第10页练一练。
分别找到三角形的底和高,不要忘记除以2
(2)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二”第6—9题。
①独立完成。
②集体交流。
第7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4×3,所以这三角形的面积是3×4÷2
(3)创编练习
一个三角形的底长6m,如果底延长2米,那么面积增加1平方米,求原来三角形的面积?
(4)介绍“你知道吗?”(4分钟左右)
学生独立阅读,组织学生交流“半广以乘正太”的理解
动态演示三角形转化成长方形的过程,研究转化后的长方形和原来三角形的关系。
四、课作(8分钟左右)
完成《补充习题》第5页
1、帮助学困生,收集典型错题,讲评时所用。
2、校对作业,分析典型错例,统计正确率,错误的订正。
3、注意第四题的单位不一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总第( 8 )课时
教学内容
三角形的面积练习课
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灵活地运用公
式解决有关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的实际问题,正确率达到80℅以上。
教学目标
2.
通过独立完成、小组合作等多种形式进行练习,注重数据与图形、图形与图形之
间的联系,注重解题后的
反思和总结。
3.培养学生的对应思想、有序思考、逻辑判断等思维品质。
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预设
一、回顾知识,夯实基础。(预设8分钟)
1.计算练习。(第10题)
25×12÷2 122×8÷2
25×(12÷2) 122×(8÷2)
这节课,我们对三角形面积计算进行练习。计算时采用男女生比赛。
提问:你有什么发现?用自己的语言或字母表示出来。
2.不计算直接列式求下面三角形的面积。
重点:进一步理解和运用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难点:三角形底与高的对应关系,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基本数量关系的分析。
讲解法
课件
修改或随笔
授课时间:第( )周第( )课时
32
4
5
46
18
12
单位:厘米
回忆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
→提醒:第三幅图,你为什么会上当?怎么改就可以了?
→点拨:在选择数据时要注意什么?
3.量一量、再计算。
(1)量出每个三角形的底和高,算出它们的面积。(第12题)
(2)量出红领巾的底和
高,(取整厘米数),算出它的面积。(第15题)
提示:量的时候要量哪些数据?(取整厘米数)
导学单:时间3分钟
(1)组长分工,1人负责把红领巾的边拉直,1人度量,1人记录。
(2)想一想,可以怎样量出红领巾的高?
(3)计算红领巾的面积。
小组围绕导学单展开测量活动,再算出红领巾的面积。
二、变式练习,
优化结构(预设11分钟)
1.画一画。(第11题)
你能利用方格纸画出面积为9平方厘
米的三角形吗?(一个格子的面积是1平
方厘米),画完后请把底和高的长度标出来。
导学单(时间:5分钟)
1.学生独立完成,想一想,画出的三角形的面积是9平方厘米,那
底和高的
乘积应该是多少?。
2.汇报交流画法。和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画的?
总结写出公式,加以还原: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底×高=三角形的面积×2
=9×2
=18
提醒:分析学生列举的几种方法。
(1)注意有序思考。
(2)注意特殊形状:底2厘米 ,高9厘米 ;底1厘米 ,高18厘米 (横着
画)
2.说一说。(第16、17题)
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后小组交流方法。
交流内容
1. 涂色三角形的底和高与所在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
2.这个平行四边形与正方形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参与学生的讨论,适时点拨方法和解答疑惑。
让学生自己说说判断的方法。
补充:还可以把每个涂色三角形进行分割,也能证明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
半。
引导:1.求出底和高。2.要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其实就相当于求谁的面积?
三、综合练习,拓展提高(预设10分钟)
练习单(练习时间8分钟)
第一关:选择题
(1)两个( )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A.面积相等 B.完全一样
C.等底等高
(2)一个三角形的底是3分米,高是2分米,与这个三角形等底等高的平行
四边形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
A.6 B.3 C.12
第二关:生活中的数学
1.(1)一个三角形花圃,底25米,高22米。平
均每平方米产鲜花50枝,这
块花圃一共生产鲜花多少枝?(第13题)
(2)一个三角形花
圃,底25米,高22米。如果每5平方米种一棵树,这块
地共可种树多少棵?
总结:第1组中的两道题什么不变,什么变了?
解答时都是要先算什么?
接下去为什么用的方法不同,你是怎样理解的?
做这类题时要注意什么?
2.李大
伯家有一块梯形菜地,分别种了黄瓜和辣椒,你能算出黄瓜和辣椒各种
了多少平方米吗?(第14题)
你是怎样想的?在小组里交流。
第三关:智力冲浪
思考题。每一块板的面积各是多少平方厘米?
四、反思学习,内化提升(预设1分钟)
五、课堂作业。(预设10分钟)
补充习题第 页
拓展练习:图中两个三角形的面积都是180m²,求平行四边形的周长。
板书设计
总第( 9 )课时
教学内容
梯形的面积计算
1.使学生通
过观察、操作、猜测、填表、讨论等方法探索并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方
法,通过迁移前面学法,自主探究
梯形上下底、高与平行四边形的底、高之间的关
教学目标
系,能正确计算梯形的面积,应用公式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观察、推理、归纳能力,体会转化思想的价值。
3.让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
的经验,增长新图形面积研究的策略意识,获得成
功体验,提高学习自信心。
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预设
重点:探索并掌握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梯形推导公式过程中梯形上、下底与平行四边形的底之间的关系。
讲解法
课件
修改或随笔
授课时间:第( )周第( )课时
教学反思
一、复习旧知,揭示课题。
(预设3分钟)
1.出示梯形图形,说出各部分的名称。
拿出昨天晚上自己剪的梯形,同桌间说出图形各部分的名称。
2.揭示课题。
二、自学例6。
(预设17分钟)
1.自学。(预设5分钟)
导学单:
(1)你能想办法求出梯形的面积吗?如何做?
(2)小组交流。
刚才各组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交流,下面我们来看看各组的成果。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及时
进行互动对话。总结出:转化是计算梯形面积最
基本,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三、自学例7。
自学
导学单:(预设12分钟)
(1)结合三角形面积的推导过程,我猜想可以把梯形转化成 ( )来求
面积。
(2)拿出昨晚剪的两个图行,自己拼一拼、算一算、填一填,再思考:
(a)拼成平行四边
形的两个梯形有什么关系?(b)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与
梯形的上底、下底有什么关系?
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与梯形的高有什么关
系?每个梯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
(c)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怎样求梯形的面积?
(d)小组交流。
点拨:
(1)你是怎样想到把梯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的?那么,一个梯形的面积和拼
成的平行四边形的
面积有什么关系?
(2)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 )与(
)的和;拼成的平
行四边形的高等于梯形的( )。
每个梯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 )
梯形面积=平形四边形面积÷2
=( )×高÷2
3.如果用s表示梯形的面积,用a、b和h分别表示梯形的
上底、下底和高,
那么你准备怎样用字母表示梯形面积计算公式?学生独立尝试,一生板演:
字母公式:s=(a+b) ×h÷2)
强调公式中的“÷2”,这儿的“÷2”能少吗?为什么?
四、练习(预设14分钟)
【基本练习】
1. 寻找合适的条件,求出图形中梯形的面积。(单位:cm)
教师提供课堂分层练习单
教师巡视,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2.想一想,填一填.
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平行四边形.
如果梯形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
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
米.
如果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24平方厘米, 涂色梯形的面积是( ).
第2题,提问:涂色梯形的面积与整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3.判断题
(1)两个梯形都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2)两个形状一样的梯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
(3)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
(4)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梯形面积的2倍。 ( )
第3题,强调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4.一条新挖的渠道,横截面
是梯形(如图)。渠口宽2.8米,渠底宽1.4米,
渠深1.2米。它的横截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第4题:说一说,你是怎样理解“横截面”的?
指一指,图中的物体的“横截面”具体在哪里?
四、课作。(预设6分钟)
完成《补充习题》第8页第3、4题。
提高题
在下图的梯形中,剪下一个最大的三
角形,剩下的是什么图形?剩下的图形的
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总第( 10 )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预设
授课时间:第( )周第( )课时
教科书练习三第4~9题。
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熟练计算不同梯形的面积。
重点:进一步理解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能灵活运用梯形的
面积计算公式。
难点:能熟练、灵活运用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讲解法
课件
修改或随笔
一、复习、回忆
提问:梯形的面积推导过程和计算公式分别是怎样的?
同桌说说梯形的面积推导过程及计算公式
二、谈话,明确本节课的任务
三、练习
1.判断
①平行四边形面积是梯形面积的2倍。( )
②两个面积相等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形 ( )
③梯形面积也可以用( 上底+下底 )÷2×高来表示 ( )
2.选择
①下面梯形的面积计算正确的列式是( )
A(4+7)× 3÷2
B(3+7)× 4÷2
C(4+7)× 3
②下面梯形的面积计算正确的列式是( )
A(8+7)×6÷2
B(3+6)×9÷2
C(3+9)×6÷2
③下面梯形的面积计算正确的列式是( )
A(3+4)×6÷2
B(3+6)×7÷2
C(3+6)×4÷2
3.通过刚才的练习,可以看出同学
们对梯形的面积计算
已经初步掌握,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下这几个图形的面积怎么列式呢?(只列式不计<
br>算)练一练第2题。
学生做在自己作业本上,请3名同学板演。
4.第5题
(1)量出下面每个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算出它们的面积。
先找一找梯形的上、下底和高再量出上下底和高
(2)明确右边图形是直角梯形,可以通过讨
论使学生明白:直角梯形中与
上、下底垂直的那条腰的长度就是梯形的高。
(3)独立作业后集体核对。
5.第6题
出示:一块白菜地的形状是梯形。它
的上底是9米,下底是12米,高是18
米。如果平均每棵白菜占地9平方分米,这块地里一共有白菜多
少棵?
提醒学生要注意两个问题:(1)统一单位;(2)讲清楚数量关系。
明确题意后独立作业,集体交流。
6.第7题
(1)分析题意,搞清楚水渠和
拦水坝的横截面积分别是指图中的哪个部分,
分别是什么形状,图中标出的条件又有哪些。
(2)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分别进行计算。
四、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适当的进
行补充和强化(完成剩余的
4、8、9题并结合补充习题)。
板书设计
总第( 11 )课时
教学内容
认识公顷
1.使学生知道常
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通过实际观察和推算,体会1公顷的实际
大小,建立1公顷的表象;知道1公顷
=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教学目标
2.使学生能借助计算器,应用平
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
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相互合
作的能力。
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预设
一、交流作业,揭示课题(2分钟)
1、学生回忆面积单位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
常要用到一些面积单位,谁能把我们学过的面积单位按
从小到大的顺序说给大家听听?
2、学生比划面积单位大小
比划一下,1平方厘米有多大?1平方分米、1平方米呢?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新的面积单位。
4、学生看图,认识公顷。
先一起来欣赏一些图片,自己读读图片中的文字,这些文字中都用到哪个面积
单位?
公顷也是我们测量和计算土地面积时常用的面积单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
习“公顷”。
重点: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会进行平方米和公顷的单位转换。
难点: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讲解法
课件
修改或随笔
授课时间:第( )周第( )课时
教学反思
关于公顷,你想知道那些问题?
5、学生自由回答。
二、目标驱动,自主学习(20分钟)
1.初步认识“公顷”
下面就请大家带着
这些问题打开书,翻到第16页,自己到书上先去找一找答
案,找到后跟同桌交流一下。
(1)、对照导学单尝试学习。
(2)、通过学习课本,你知道了什么?
(3)那么100米有多长呢?谁能结合实际说一说?、
(4)老师也找了一下,发现我们学
校的新教学楼大约长100米,以我们的新教
学楼为边长,围一个正方形,像这样的正方形的面积就是1
公顷。
闭上眼睛想一想,1公顷有多大?
(5)、那么1公顷等于多少平方米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1)学生根据导学单,快乐自学
导学单
A. 自学书上16页相关内容
B. 学完后与同桌交流学习收获。
(2)全班交流,明确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公顷。
(3)学生自由发言。
(4)学生借助教学楼初步感知1公顷的大小。
(5)学生通过计算100×100=10000平方米,明确1公顷=10000平方米
2、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1)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100平方米有多大
推想:( )个这样的正方形面积大约是1公顷
(2)学生亲身感知1公顷的大小
课前我请28个同学手拉手围成了一个正方形,面积大约是100平方米。
下面,让我们到校园里去感受一下1公顷的实际大小。
多媒体出示:
(1)我们学校前操场长约95米,宽约 25 米,面积大约 2370 平方米。
大约(
)个前操场的面积是1公顷。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事物可以帮助我们理解1公顷。下面,请同桌合
作一
起来找一找,完成在练习纸上。
(2)我们教室的长约
9米,宽约7米,面积大约63平方米。
大约( )个教室的面积是1公顷。
3、自主研究,加深认识
(1)学生合作完成练习:
1平方米里可以站约12个同学,1公顷的面积大约可以站( )个同
学。
2个课桌面约1平方米,1公顷约有( )个课桌面拼成。
28个同学手拉
手围成一个正方形,面积大约是100平方米,1公顷的面积
大约 需(
)个同学手拉手围成。
一辆小轿车的停车位约10平方米,1公顷约可停小轿车( )辆。
(2)学生自由描述1公顷的大小
现在,你能用一句话来表述1公顷的大小了吗?
(3)完成“练一练”
三、分层作业,内化提高。(8分钟)
完成19页第10-13题。
公顷这个面积单位,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下面的问题你能解决吗?
师巡视,学生完成后,有针对性地评讲。
四、当堂反馈,总结反思。(10分钟)
1、学生总结反思
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公顷这个面积单位,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多媒体出
示: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就会计算土地的面积。当
时用“亩”做单位计算方法是:先用步量出
长方形土地的长和宽(1步=5
尺),计算它的积,然后除以240,就得到亩数,一亩约等于667平
方米。)
3、课堂作业:补充习题相关练习
4、拓展题
开发商广告
小区简介
本小区环境优雅、景色宜人,是绿色花园示范小区。占地面积12公顷,
其
中儿童游乐场、老人健身房、网球场、道路等公共设施占地2.8公顷,绿化
面积达5公顷。……
小明他们在小区里走了一圈,发现该小区共新建了住宅楼75幢。小明
估计了一下
每幢楼长约80米,宽约10米。请你帮小明一起算一算,房屋开发
商的广告是否真实?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总第(12
)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认识平方千米
授课时间:第( )周第(
)课时
1、使学生认识土地面积单位平方千米,感受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通过计
算认识1
平方千米=100公顷,会进行平方千米和公顷间的简单换算,会以平
方千米为单位计算
土地面积。
2、使学生能联系熟悉的生活场所和边长1千米的正方形熟悉地域,体会1平
方千
米的大小,建立1平方千米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感受计量单位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的,了解计量大
面积的土地通常
用平方千米作单位,能主动关注1平方千米的大小,主动与他人交流。
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
认识1平方千米,建立1平方千米的空间观念
讲解
课件
教学预设 修改或随笔
一、情境导入
1.用合适的面积单位填空
一块橡皮它上面的面积大约是12 ( )
一张课桌它上面的面积大约是36 (
)
一块黑板)它上面的面积大约是4 ( )
校园占地面积大约是1( )
师小结:在填写单位时,要先想象它的实际面积以什么为单位最合适.
2、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什么面积单位,1公顷是多少平方米?
3、本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个新的面积单位。板书:平方千米
二、合作探究
1.认识1平方千米的含义
(1)学习例9 出示教学挂图
川九寨沟、三峡水库、青藏高原、鄱阳湖这些旅游景点有同学去过吗?面积大吗?
我们在测量
和计算大面积的土地时,通常用平方千米作单位.平方千米也可以用符
号”km”表示。
板书:km
22
(2)你们知道我们国家领土总面积是多大吗?
指出:我国领土总面积居世界第3位
(3)感受1平方千米
请大家想一下,1平方千米可能是边长多少米的正方形的面积.
指出: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的土地,面积是1平方千米。
算一算
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的土地,面积是1平方千米。1平方千米是多少平方米?
是多少公顷?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 100 )公 顷
说明:除了平方米和公顷之间的进率是10000,其余相邻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都
是100.
(4)练一练
20平方千米=( )公顷
400公顷=( )平方千米
7平方千米=(
)公顷
=( )平方米
600公顷=(
)平方千米
=( )平方米
三、 巩固练习
四、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总第( 13 )课时
教学内容 简单组合图形的面积
授课时间:第(
)周第( )课时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 1.让学生理解并初步掌握简单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初步学会用分割图形或
补图形的一部分方
法计算面积。
2.让学生初步体会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渗透转化这一数学思
方法
重点:对图形进行分解与组合、分割与移拼的转化方法。
难点:对图形进行分解与组合、分割与移拼的转化方法,并正确计算。
讲解
课
教学预设 修改或随
、复习铺垫,激发兴趣
1.谈话:关于平面图形的只是我们学过哪些?
你会计算哪些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作相关板书。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2.设问引出新课
谈话:但在日常生活中,好多物体的面或一些平面图形并不是像我们希望的
那样是我们学过的图形,
出示例10)像这些图形我们该怎么来计算他们的面积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
习的内容。
揭示课题:简单组合图形的面积。
、合作探究,得出方法
1.教学例10.
(1)为学生提供一个例10中的示意图,让学生在图上画一画,想办法把
它转化成长方形,平行四边
等面积计算方法已知的基本图形。学生独立思考并组织交流。
(2)让学生利用图中给出的数据,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草坪的面积。
(3)组织学生
回顾草坪面积的计算过程,比较不同计算思路的异同点,使他们在讨论中进一步明
:求一个较复杂的多边
形面积时,可以通过分割把复杂图形的面积看成几个基本图形面积的和;也可以
过拼补把复杂图形的面积看成两个基本图形面积的差。
2.提问:在进行图形的割补时,要注意什么?
(1)要根据原来图形的特点进行思考。
(2)要便于利用已知条件计算简单图形的面积。
(3)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割补。
3.练一练。
提醒学生现在图上画一画、分一分,形成思路后,再列式计算。
、巩固深化。
1.练习四第1题。
出示图片:
下面每个图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厘米?你能先把每个图形分成几块,再计算吗?
学生先分再计算,并汇报分的方法,并说说理由。
2.练习四第2题。
理解题意,独立计算,说说计算方法。
、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进行简单组合图形的
面积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你能说说怎样计算简单组合图形的面积
?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总第( 14 )课时
教学内容
授课时间:第( )周第(
)课时
简单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练习
1.进一步掌握简单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初步学
会用分割图形或拼
补图形的一部分方法计算面积。
2.让学生初步体会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渗透转化这
一数学思想方法。
重点:对图形进行分解与组合、分割与移拼的转化方法。
难点:对图形进行分解与组合、分割与移拼的转化方法,并正确计算
讲解法
课件
教学预设 修改或随笔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
1)怎样移动下边图形中的一部分,能很快算出它的面积?
学生交流方法,说说自己的想法。
(2)利用分割与平移,保持面积不变,把多边形转化为长方形,
计算面积。
①小组合作,完成操作,算出面积是多少。
②交流汇报,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注意学生的不同操作方
法,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③比较优化,得出科学的方法。
二、巩固练习
1.练习四第3题。
学生用简便方法计算,就算后交流:你是怎么想的?运用了什么
运算律?
2.练习四第4题。
让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提问:你打算用什么方法计算这个多边形的面积?
汇报交流。
3.练习四第5、6题。
学生独立完成。
提醒:计算每个基本图形面积时,分别需要哪些数据?这些数据
各是怎样知道的?
4.练习四第7题。
提醒学生分布完成。
5.练习四第8题。
提问:中对旗可以看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什么图形组成的?也可以
看成什么?
小组分工合作测量。然后学生独立计算并交流。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总第( 15 )课时
教学内容
授课时间:第( )周第( )课
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第22例11以及相应的“练一练”,完成练习四第9题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
1.让学生理解并初步掌握不规则图形的面
积计算方法,初步学会用用数方格的方法
计算面积,知道数方格时不满整格的一般都按半格进行计算,同
时初步学会用这一
个方法估计并计算不规则物体表面的面积。
2.让学生初步体会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渗透转化这一数学思想
方法。
重点:数方格时不满整格的一般都按半格进行计算。
难点:学会用这一个方法估计并计算不规则物体表面的面积
讲解法
课件
教学预设 修改或随笔
一、探究方法
1.教学例题,数一数、算一算
(1)下面是某自然保护区一个湖泊的平面图(每1小格表示1公顷)。
提出要求:这个湖泊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公顷?
明确:要求这个湖泊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公顷,可
以先数出图中湖泊所占的方格个数。提问:这
些方格中有些是整格的,有的不满整格,不满整格的,有些
接近1格,有些接近半格,计数时,我
们该怎么做?
学生独立数一数后在小组里说自己的想法。
(2)数出的面积大约是多少?这样的数法合理吗?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想法后集体交流。
2.练一练。
(1)算出左边树叶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厘米。
①先估算面积
②同桌交流估算方法
③画在方格纸上数方格数出面积
(2)用这样的方法尝试算出自己手掌的面积。练一练中的第2题。
3.练习四第9题。 <
br>采集几片树叶,先估计他们的面积各是多少平方厘米,再把树叶描在第119页的方格纸上,用
数
方格的方法算出他们的面积。
二、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进行不规则图形面积的计算,你有什
么收获呢?你能说说怎样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吗?
总第( 16 )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预设
授课时间:第( )周第(
)课时
整理与练习(一)
教科书第26 ~ 27页“练习与应用”的1 ~5题。
回顾学过的平面图形面积公式及其推导过程,明确长方形是基础,其余
图形都可以通过转化来推导出来。
重点:面积公式的推到转化小结
讲解法
课件
修改或随笔
一、回顾整理
1、这一单元你学习了哪些面积公式都是怎么推导出来的?
2、回忆各种面积计算公式:
平行四边形S=ah 三角形S=ah÷2 梯形S=(a+b)h÷2
3、说说它们的推导过程。
在多边形的面积公式中,长方形是基础,其余图形都是可以通过
转化推导出来。
二、
练习与应用
1.第1题.
面积分别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三角形梯形面积都是长方形或
平行四边形的一半。
2.第2题
媒体出示题目:计算下面每个图形的面积。
学生独立计算后集体讲评。
练习学过的各种多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再说一说有关的知识
3.第4题
学生独立解题。
你是怎样想的?
4. 第5题
出示:一家商店门口的装饰牌是等腰梯形,它的上底是6米,下
底是12米,高是2米。油漆这块装饰牌
,每平方米需要用油漆1千
克,20千克油漆够不够?
(1)读题、观察,理解题意和图意。
(2)独立练习,交流。
(3)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并订正。
三、复习小结
面积公式的推导是以什么图形为基础的?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总第( 17 )课时
教学内容
授课时间:第( )周第( )课时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整理与练习(二)
教科书第26 ~ 27页“练习与应用”的6
~10题,探索与实践11-13
题。
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通过练习加以巩固,使学生掌握多
边形面积的计算
公式,并能准确熟练地加以运用,进行不规则图形面积的计算,学会估
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多边形图形的分解。
难点:熟练进行多边形图形的分解并能正确计算相关图形的面积
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预设
一、谈话,明确本节课的练习目的。回忆各种面积计算公式:
平行四边形S=ah 三角形S=ah÷2 梯形S=(a+b)h÷2
二、 练习与应用
1.第6题.学生独立填写。
2.第7题
媒体出示题目:计算下面每个图形的面积。
学生独立计算后集体讲评。
练习学过的各种多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再说一说有关的知识
3.第8题
让学生先把100千米换算成100000米。
4. 第9题
出示:一块近似平
行四边形的草坪,中间有一条石子路,如果铺
1平方米草坪需要12元,铺这块草坪大约需要多少钱?
(1)读题、观察,理解题意和图意。
(2)独立练习,交流。
估计学生有两种不同的算法:(1)整体面积 – 石子路的面
积;(2)把小路两边的平行四边形拼成
一个底是19m,高是9m的平
行四边形,再计算出面积。
5.第10题。学生独立完成并交流。
三、探索与实践
1.第11题。
(1)估计教室地面的面积,估计:多少个教室地面的总面积大约
是1公顷?
(2)测量和计算,并与先前的估计结果比较。
2.第12题
判断:两摞练习本前面的面积有没有变化?
学生比较两次测量和计算的结果之后,引导思考:两摞练习本前
面的面积为什么不变?
3.第13题。
要求学生两人一组合作进行画、数、算等活动,帮助他们进一步
掌握
不规则图形面积的估计方法,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
4.思考题 鼓励有兴趣的学生主动去解决。
四、全课总结。
板书设计
讲解法
课件
修改或随笔
教学反思
总第(18、19)课时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二单元试卷
一、用心思考,正确填写。(18分)
1.零上1.3摄氏度可以记作(
)摄氏度,比海平面低150米,称为海拨( )米。
2、五年级学生跳绳比赛的平均成
绩为每人每分钟120下,陈老师记数时,高于平均数用正数表示,低于平
均数用负数表示。张华的成绩
是+12下,李素的成绩是-8下,张华实际跳了(
)下,李素实际跳了
学
校
班
级
姓
名
…
…
…
…
…
…
…
…
…
装
…
…
…
…
…
…
…
…
…
…
…
订
…
…
…
…
…
…
…
线
…
…
…
…
…
…
…
…
…
( )下。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32平方米=(
)平方分米 7公顷 =( )平方米
350000平方米=(
)公顷 600公顷=( )平方千米
4、用字母表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S=( )。
5、一个梯形的上底是4米,下底3米,高20分米,这个梯形的面积是( )平方米。
6、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拼成一个平形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长16厘米,高5厘米。每个梯形的
面积
是( )平方厘米。
7、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72平方厘米,底是36厘米,高( )厘米。
8、右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长方形的面积是
( )平方厘米。
9.在( )里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学校操场大约占地10000( )
高作公园面积大约是20( )
天安门广场占地是40(
)课桌桌面的面积大约是20( )
边长是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00( )。
二、仔细推敲,准确判断。(10分)
1、一个三角形的底扩大4倍,高缩小4倍,面积不变。 ( )
2、两个面积相等的梯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3、等底等高的三角形可以画无数个,它们的面积都相等。 ( )
4、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一个三角形面积的2倍。( )
5、两个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形状不一定完全相同,面积也不一定相等。 ( )
三、认真比较、慎重选择。(10分)
1、江苏省的面积大约是10万(
)。
A. 公顷 B.平方米
C.平方千米
2、下图中的三角形,面积等于左边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的是( )。
A
B C D
A 、A、B B
、A、B、C C 、A、B、C、D
3、一号冷库的温度是-6℃,二号冷库的温度是-5℃.比较这两个冷库的温度,结论是( )
A 、一号冷库温度低 B、二号冷库温度低 C 、无法比较
4、从一张长6分米,宽为5分米的彩纸上,最多可剪下( )个两条直角边都为2分米的三角形。
A. 15 B.14 C.12 D.10
5、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活动框架拉成一个长方形,那么原来平行四边形与现在长方形相比( )。
A 周长不变、面积不变 B 周长变了、面积不变
C
周长不变、面积变了 D 周长变了、面积变了
四、想想画画,实践操作。(6分)
在下面格子图中,分别画一个三角形、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长方形,使它们的面积都与图中梯形的面积
相等。
五、计算。(22分)
1、口算。(4分)
140÷20= 54+55 = 79-65=
35×7×2 =
78-9 = 800÷200= 630÷9
= 33×0+25 =
2、计算下面各题(能简便算的要用简便方法算,18分)
350÷7+24×3
55×25+25×45 243+65+(57+135)
32×125×25 77×13-13×27
400÷[480÷(16+8)]
六、联系生活、解决问题。(34分)
1、一个三角形果园,底长150米,
高40米,如果每棵果树平均占地6平方米,这个果园最多可栽多少棵果
树?(5分)
2、某农场有一块平行四边形玉米地,宽3
00米,长800米,共收玉米144吨,平均每公顷收玉米多少吨?
(5分)
12m
4m
3、希望小学校园里有一块草坪(如右图),
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5分)
10m
15m
4、一家超市的广告牌
是等腰梯形。它的上底是6米,下底是12米,腰是5米,高是4米。(1)这个广告
牌的面积是多少平
方米?(3分)
(2)油漆这个广告牌的正反两面,每平方米用油漆1千克,75千克油漆够吗?(3分)
5、如图,一块长方形草地,长方形的长是16
米,宽是10米,中间铺了一条石子路。那么草地部分面积有
多大?(5分)
2米 10
米
2米
16
米
6、高作公园里有两块空地,计划分别种玫瑰和牡丹。
玫 瑰
牡 丹
每棵占地1m
每棵占地2m
2
2
每棵6元
每棵10元
(1)玫瑰园占地多少平方米?(3分)(2)种牡丹一共需要多少钱?(5分)
同学们,题目都做好了吗?是不是再检查一遍呢?相信你一定能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总第( 20 )课时
教学内容
授课时间:第( )周第( )课时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
校园的绿化面积
教科书第28~29页。
1.让学生在活动中,综合运用求平面图形面积的知识并使用割补的
方法
来计算稍复杂的图形的面积。
2.在实际测算活动中,发展学生灵活地应用相关数学知识
和方法的能
力,进一步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价值。
3.在创新设计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培养合作意识
重点:使学生能综合应用学过的面积公式计算一些稍复杂的图形面积
难点:掌握割、补等数学方法解决数学实际问题,选择合适方法测量一
些数据
讲解法
课件
教学预设
修改或随笔
一、谈话激趣,导入情境
师
谈话:同学们,知道这是哪里吗?我们学校虽然不大,但是绿
意盎然,生机勃勃,今天我们就一起研究校
园的绿化面积。(出示课
题:校园的绿化面积)
二、想想算算,体会转化思想
1.
谈话:老师对我们的学校不太熟悉,不过有同学给老师提供了
这张平面图,有了这张平面图就方便多了,
在这张图中有哪些我们已
经学过的平面图形?
生答:有操场、主席台......这些图形都是长方形。正门是正方
形。
2.追问:你会求这个跑道的面积吗?谁来口答?
3.总结:这都是我们以前学过的规则图形。
4.出示题目:学校里还有一块草坪,(如)下图,你能它的面积
有多大吗?
(1)小组交流:你准备怎样计算?
①可以看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梯形
②从一个长方形中去掉一个梯形
(2)正确选择数据,任选一种方法进行计算。
提醒学生注意:割补时要考虑到原图形提供的条件,并尽可能使
计算简便一些。
5.巩固练习:那这个花圃的的面积你会求吗?
5m
6m
2m
10m
3m
2m
2m
6m
10m
请同学们拿出作业纸,开动你的脑筋先画一画,再写一写。
谁上台来给大家介绍下?指导:你是把这个图形分成了什么样的
图形?
问:还有其他方法吗?
6.问:你能把这几种方法分分类吗?他们有共同点?谁能用最简
洁的语言总结出来。(生分割
补上一块再挖掉)
7.小结:我们割补的目的都是把不规则图形转化成规则图形,把
复杂图形
的面积转化成简单的图形。 转化
(板书:不规则-
规则 )
三、量量算算,亲自感知面积大小
1.谈话:在同学们的帮助下,现在老师对你
们的学校有了一些了
解,但是我还想多了解一些校园里的信息,你们能帮我解决吗?想不
想动手
量一量呢?
问:想要知道这些地方的面积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呢?
指明汇报:准备尺子、计算器、笔、记录本、小组还要分工明
确。
(课前每个小组分工好并带学生尝试下:4人测量、1人监督、1
个人记录、1个人计算结果)
看来,同学们已经迫不及待了,先来看下小组活动要求,谁来读
一读。
待会听老师口令,看一看哪个小组能做到快静齐,整队集中。
①4个小组室外活动,教师指导巡视
(可能出现的情况:尺子长度不够学会做
标记、皮尺要拉直、刻
度看准、梯形的高的量法、最好取整米数)
②(室内)刚才同学们的活动特别精彩,老师再给大家二分钟时
间,小组讨论完成研究表。
③哪个小组先汇报?(选取个别不同的形状汇报)
四、画画算算,开拓思维
刚才同学们的表现太优秀了,学校决定再新建一个花圃,你想做
设计师吗?
请同学们独立完成在作业纸上,看看谁是我班最棒的设计师
展示作品:谁来说说你的设计想法?
五、结语
同学们的设计很有特色,老师要把你
们的设计图纸提供给学校做参
考,谢谢你们对学校建设的参与相信你们在这样美丽的校园里学习一
定会更加快乐,更加充实。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总第( 21 )课时
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诊断性练习
通过练习诊断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
授课时间:第( )周第( )课时
容
标
法
备
教学预设
平方厘米,和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是( )。
积是45平方分米,底是15分米,那么它的高是( )。
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少12平方分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三角形的面积是( )
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平方米。
平方米,如果底不变,高缩小3倍,现在它的面积是( )。
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底也相等。如果三角形的高是8厘米。那么平行四边形的的高是(
)。
分米,腰长5分米,底边的高4分米,它的面积是( )。
4分米,这条边上的高是3分米;另一边的长是6分米,另一边上的高是(
)分米。
两条直角边的和是8分米,它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
的两条边分别是6分米和10分米,期中一条边上的高是8分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
分别是3厘米、4厘米和5厘米,它的面积是( )
有一个角是45度,这个三角形的斜边长10厘米,那么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倍,要想面积不变,高应该( )。
90米,相当于高的3倍,如果每平方米施肥2千克,这块田施肥多少千克?
底53米,高16米。在这块地上栽桃树,每棵占地4平方米。这块地大约能栽多少棵桃树?
5米,高是20分米,有一个平行四边形与它等底等高,这个平行四边形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长方形红布,做两条直角边分别是4分米和5分米的三角形红旗,最多可以做多少面?
9厘米,如果高不变,底增加3厘米,则面积增加12平方厘米。求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第三单元:认识小数
教学内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位小数和分数的基础上进
行教学的,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已
有的知识,联系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实际进行教学,给学
生留有足够的自主探索的空间。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
习使学生深化对小数方面知识的理解,为进一步学习
小数四则计算奠定基础;另外通过有关的数学活动进一
步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感受数学探索的
乐趣,增强学生主动探索的意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记数单位,能正确读写小数。
2.使学生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能够比较小数的大小。
3.使学生能够利用小数将一个较大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以亿作单位的数。
4、使学生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能按要求正确地求出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重点:
1、理解小数的意义。
2、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性质。
课时安排:12课时
第三单元
总第( 22 )课时
授课时间:第( )周第( )课时
教学内容
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
1.使学生借助直观认识小数的意义,能说明小数
与分数的联系,能根据分数
写出相应的小数;学会读、写小数。
2.使学生在认识小数意义的
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和数的扩展,培
养观察比较、综合归纳和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进一步发
展数感。
3.使学生主动思考,体会数的不同表示方式,产生对数的表达方式的兴趣;
在理解
、认识小数意义的过程中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理解小数的意义。
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
讲解法
课件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预设
一、联系生活,引入课题
出示:
(1) 单人课桌的长是0.5米,宽是0.4米;
(2)
一块橡皮0.3元,一支铅笔0.7元;
你认识这里的数吗?谁来读一读?
为了进一步了解小数,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小数的意义,去了解更多的
小数表示的意义。
二、回顾一位小数的含义
出示填空题:1分米=米=( )米,3分米=米=(
)
修改或随笔
米。
提问:1分米是几分之几米?写成小数是多少米?3分米呢?学生讨
论后完成填空。
指出:0.1和0.3都是一位小数,一位小数表示几分之几。
三、初步感知两位小数
1.出示填空题:1厘米=米=( )米。
提问:1厘米是1米的几分之几?是几分之几米?写成小数是多少
米?
结合学生的讨论情况,相机提示:1米等于多少厘米?把1米平均分成
100份,每份是几厘米?1厘
米是1米的几分之几?也就是几分之几米?
指出:1厘米是米,米写成0.01米,0.01读作零点零一。
米=(
)米,12厘米=米=2.出示填空题:4厘米=
( )米。
结合学生的讨论,相机提示
:因为1厘米是1米的
厘米,所以4厘米是1米的
米,所以12厘米是1米的
指出:4
厘米是
零四;12厘米是
米,
米,
,也就是
,也就是
,4厘
米是4个1
米;12厘米是12个1厘
米。
米写出小数是0.04米,0.04读作
零点
米写成小数是0.12米,0.12读作零点一
二。
3.让学生根据教材第31页上面的直尺图,完成图下的填空。
学生完成后,追问:你是怎么
想到把7厘米写成0.07米的?又是怎样想
到把11厘米写成0.11米的?
4.引导比较、归纳。
启发:0.01、0.04、0.12、0.07、0.11这几个小
数有什么共同特点?
它们所表示的分数有什么共同之处?
指出:这些小数都是两位小数,两位小数都表示百分之几。
进一步启发:联系刚才的学习过程
,你认为什么样的分数可以写成三
位小数?三位小数表示的应该是怎样的分数?
四、初步感知三位小数
1.引导:如果把1米长的直尺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的长度是多
少?1毫米是1米的几分之几?也就是几分之几米?
的小数?
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板书:1毫米=米=0.001米。
米可以写成怎样
指出:0.001读作零点零零一
2.提出要求:你能照样子把40
毫米、105毫米分别改写成用“米”作
单位的分数和小数吗?
追问:解决上面的问题时,你是怎样想的?
指出:40毫米是
零点零四零;105毫
米是
米,
米,
米写成小数是0.040米,0.040读作
米写成小数是0.
105米,0.105
读作零点一零五。
3.让学生利用上面的活动经验试着完成教材第31
页下面的填空,并
要求他们分别读一读写出的三个小数。
4.引导比较、归纳。
提
问:0.001、0.040、0.105、0.003、0.086、0.160都是几位小数?
他们
所表示的分数又有什么共同之处?
指出:这些小数都是三位小数,三位小数都表示千分之几。
五、概括小数的意义
提出要求:回顾一位小数、两位小数和三位小数的认识过程,你认为什么样的分数可以改写成小数?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的含义各
是什么?
学生讨论后小结: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都可以用小数表
示。一位小数表示
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
之几……
追问:这里的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你还能接着往下说吗?
六、指导完成“试一试”和“练一练”
1.
指导完成“试一试”。先让学生各自完成填空,再依次讨论下面
三个问题:
(1)
为什么1分是元,5分是元,7角3分是元?
(2) 为什么写出的小数都是两位小数?
(3) 你知道0.05元表示多少钱吗?你是怎样想的?
2.
指导完成“练一练”。先让学生按照要求各自填一填,再依次安
排如下三个活动:
(1) 要
求说出每个小数表示的含义,通过分数与小数的比较,
再次强调: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
,用小数来表示分别是一位
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
(2)
追问:知道涂色部分表示0.7,你还能用小数表示这个图形中
的空白部分吗?
(3) 出示
三个正方形,要求学生选择其中合适的正方形(被均
分成10份或100份)分别表示0.9、0.07
、0.52。
七、做练习五第1-6题
第1、2题,先让学生各自填一填,再指名说说填空
时的思考过程,
进一步强调题中每个小数与相关分数的联系。
第3题,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读一读,再指名读一读,并要求说出每个
小数各表示几分之几? <
br>第4、5题,先让学生各自写一写、连一连,再指名说说写出的各是
几位小数,连线时是怎样思考
的。
第6题,先让学生在练习本上改写,再通过交流进一步明确改写的思
考过程。
八、总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总第( 23
)课时
教学内容
授课时间:第( )周第( )课时
小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表
1.使学生知道小数的数位名称及顺序,知道小数各数位的计数
单位及相
邻单位间的进率,能根据小数的计数单位说明小数的组成,进一步掌握
小数的读写方法
。
2.使学生通过图形直观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联系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
的数位顺序,借助
图形认识带有整数的小数,培养几何直观,体会数形
结合的思想,发展数感。
3.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培养主动探究、
教学目标
善于思考等学习品质。
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预设
一、复习引入。
(1)读出下面小数,并说出各表示几分之几。
0.39 0.45 0.06 0.6 0.205
(2)复习整数数位
让学生从右起按顺序说说整数的数位及各数位的计数单位,相邻
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
(3)说出下列各数的组成
673 2488 85 30072
2.引入新课
谈话:我们以前认识过整数的数位顺序,各数位上的计数单
位及相邻计
数单位间的进率。现在我们认识了小数,同样也要认
识小数的数位和计数单位,根据数位和计数单位认识
小数的组
成。(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数位和计数单位
(1)出示例2,学生阅读例题,明确要求。
谈话:这里的图形都表示整数“1”,请大家想
想0.6和0.06各
表示什么意思,在图上分别涂色表示这两个小数,并在下面填空。
交流:你是怎么涂色的?(呈现涂色图形)为什么这样涂色?
提问:0.6里面有几个0.1?能结合图形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吗?
0.06里面有几个0.1?你是从哪里看出的?
指出:请观察第一个图形,平均分成的每一份是,也就是
重点:数位顺序表、计数单位及之间关系。
难点:计数单位的理解
讲解法
课件
修改或随笔
0.1;从图上看,0.6里面有6个0.1。第二个图形
平均分成的每一份
是,也就是0.01;从图上看,0.06里面有6个0.01。
追问:想
一想,0.3里面有几个0.1?0.9呢?0.08里面有几个
0.01?0.15呢?
(
2)引导:现在我们看这正方形图,它表示的是整数“1”。先
看图想一想,1里面有几个0.1?
再从图上找一找,能看出0.1里面有几个0.01吗?
指出:从图上看,一个图形表示整数
“1”,这1里面就有10个
0.1;再看0.1里面正好有10个0.01;反过来,10个0.1是
1,10个
0.01是0.1。(板书并齐读:1里面有10个0.1
0.1里面有10个
0.01)
(3)引导:以前我们在整数里知道,1是个位上的计数单位
,而
这里认识的0.1、0.01也是小数不同数位上的计数单位。那么,小数
有哪些数位?它
们的顺序和相应的计数单位又是怎样的呢?现在请大
家想一想,把“1”平均分成10份,这样的1份或
几份要在小数点往
右的第几位上表示?平均分成100份、1000份呢?
指出:根据小数表
示的意义,小数点右边第一位表示十分之几,
这一位是十分位,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就是0.1;右边
第二位表示
百分之几,这一位就是百分位,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就是0.01;按
照这样的规律,小数点右边第三位表示千分之几,这一位就是千分
位,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就是0
.001……(板书:十分位 0.1,百
分位 0.01,千分位 0.001)
请大家读一读,记一记课本第33页上说明的数位和计数单位,看
看各是怎样的?
追问:你能说说小数点右边的数位和计数单位各是什么吗?书上
为什么要用省略号?
引导:刚才我们知道了,1里面有10个0.1,0.1里面有10个
0.01,再继续平均分,0.0
1里面应该有10个0.001……所以这里每个
相邻的计数单位间的进率也都是10.(板书:相邻计
数单位间进率都
是10)
2.小数的组成
出示例3,让学生读一读。
提
问:“神州”六号最远距离大约是多少千米?这个小数的正数
部分是多少?小数部分有几位,是几位小数
?
能说说这个数里有哪些数位吗?其中7、2、5各在哪个数位上,
分别表示多少?
指出:344.725这个数,整数部分和过去整数一样读,小数部分按
顺序读出7、2、5这三个数
字。这个数是由344个一和7个十分之
一,2个百分之一,5个千分之一组成的。
指名学生说一说这个小数的组成。
3.数位顺序表
引导:我们已经认识了小数的数
位和每个数位的计数单位,你能
把数位顺序表填写完整吗?(出示小数数位顺序表)先自己想一想、填一填,填完后再交流。
交流:你是怎样填的?(根据交流呈现数位和计数单位)整数部
分数位顺序怎样记忆?小数部分呢?(小数点往右依次是十分位,百
分位,千分位……)小数部分按顺序
各数位的计数单位是什么?
让学生按顺序读一读小数部分的数位、计数单位。
4.完成“试一试”
让学生独立完成两题填空。
交流结果并呈现,注意8个百分之一、8个千分之一是怎样填写
的,说明理由。
追问:18个百分之一是多少?18个千分之一呢?
三、练习提高
1.做“练一练”第1题。
让学生观察:一个正方形表示几?
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填写的小数,要求说说是怎样想的。
追问:为什么都写成两位小数?1.04的十分位上为什么是0?
说明:百分之几是两位小数,当十分位上没有单位时,要写0。
追问:看图说说看,2.18里面有多少个百分之一?1.04呢?
2.做“练一练”第2题。
让学生想一想每个数中的“2”表示多少,再独立完成连线。
交流:你是怎样连线的?
指出:相同的数字,在不同的数位上表示的意义不同;几在哪个数位,就表示这个数位上有几个单位。比如,2在百分位,表示有2
个百分之一;2在个位,表示有
2个一,2在十分位,表示有2个十分
之一。
3.做练习五第7题。
让学生看直线上的数和各数之间怎样平均分的,在描点表示不同
的数,交流结果。
提问:0到1之间小数的整数部分是几?1到2、2到3之间呢?
比3大但比4小的小数在 直线上哪一部分?
4.做练习五第8题。
让学生先读一读资料内容,再写出小数,交流、呈现正确写出的
数。
要求学生说说7.8、8.86、4.3838的组成。
5.做练习五第9题。
学生独立填空,交流填写结果,说说怎样想的。
指出:小数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应用进率进行相邻
的计数单位转换时,要按照这样方法思考:10个较小计数单位等于1
个较 大计数单位,比如10个0.01是0.1,10个0.001是0.01;反过
来,1个较大计数单位 等于10个较小计数单位,比如0.1里有10个
0.01,1个0.01里面有10个0.001,所 以0.1里面就有100个0.001.
6.做练习五第10题。
让学生选择五本课本填写书名和定价。
学生介绍自己选择的书本、定价,说出是几元几角几分。
7.做练习五第11题。
让学生拿出准备的五张卡片,每次按要求摆出小数并交流,说说
每次能摆出哪些不同的数。
四、全课总结
提问:这节课你认识了哪些新知识?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