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五上数学说课稿《打扫卫生(一)》
九州大学-北理工附中分校
打扫卫生(一)
一、教材分析
“打扫卫生”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
册第一单元“小数除法”的第二节
内容,是关于除数是整数、需要补0的小数除法。本节课内容是继上节
课学习的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后,进一步学习、研究小数除以整数,除到被除数末尾有余
数需
要添0继续除的情况。在学习过程中,还要讨论、研究整数除法中含有余数,
能够继续除的问题。教材中
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进一步探究除数是整数的
小数除法的算理,并以此来解决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
法的计算。
针对教材的设计意图,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知识与技能:掌握小数除以整数,除到被除数末尾有余数添0继续除的计
算方法。
2.
过程与方法:注重知识间的迁移,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让学生自己探
索计算方法并能结合具体情境
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
问题,并在
此过程中,认识、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
为了能够很好地完成以上目标,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
除以整数(除到被除数末尾有余数,需要
添0继续除)的计算方法,以及整数除法中含有余数,能够继续
除下去的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除以整数,被除数末位不够除,添0继续除的道理。
二、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小数除以整数,除到被除
数末尾无余
数的情况,经历了探究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算理过程,并解决了除数是整数
的小
数除法的计算,能够较准确地进行小数除法的竖式计算,利用所学的知识能
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此基础上,继续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
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知识经验,
而且教材还是结合元、角、分
的背景,为学生创造了熟悉的生活情境,对于他们理解并解决问题提供了有
力的
帮助。
三、教法分析
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数学学习活动必
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
有经验基础之上。”本节课的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
的,同时
这些经验又与本节课的学习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因此,我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
特点和
学习规律,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熟悉的生活情境组织教学,让学生
在感知体验中学习数学。
同时,我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有划地对学
生进行思维训练。
在教学中,我还适当地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努力促
进本节课教学目标的实现。
四、学法分析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为了使他们真正成为学
习的小主人,
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且使我的课堂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我力求在学生的
学
习方法上做到以下几点: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学习,并且利用学生的知识经验
,让他们自己发现问
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2.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通过组员间的交流活动,完
善自己的想法,易于知识
的获得。
3.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价值,促进学
生的发展。
五、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是学习的主渠道,为了很好地完成我制定的教学目标,突破教学的
重点、难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课件出
示题目:买6把笤帚共花了18.6元,每把笤帚多少元?学生独立列竖式
完成,汇报时说一说自己是怎
样算的。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上节课的知识,让学生进一步明确除数是整数的小数
除法的
算理,利用学生的知识经验,为这节课的学习打好基础。
课件出示题目:买6把笤帚共花了18.9元,每把笤帚多少元?
第二环节: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师:老师把这道题改个数,谁来读一读题目?引导学生结合提出的数学问题列
式。学生估算
,并独立尝试竖式计算。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选择适当的单位(元)进行估算,估计出商的大
致
范围,这样不仅加强学生的估算意识,提高了他们的估算能力,同时也让学生体会
到数学的实
用性。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因为学生有了前一节课的学习经验,所以
在本节课中,我安排学生自主解决
问题,这也是对他们学习能力检验
第三环节:合作交流,归纳算法。
1.小组交流
师:小组合作交流自己的算法,并想一想组员的方法中有哪些值得自己借鉴
的地方。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交流,使算法多样化,为解决问题提供了多样的策略
2.展示汇报
师:哪位同学愿意把你的算法给大家讲一讲
在学生汇报中,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出现余数后就不算了;另外
种就是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把
余数补0继续除下去。当出现第一种情况后,我
会问学生:“这个余数3可以表示什么呢?如何继续算下
去呢?”
【设计意图】如果想解决余数能否继续除下去的问题,我认为关键在于学生
对余
数3的理解,只有学生知道“3”既可以表示3角,也就是30分,也可以表示
3个0.1,也就是30
个0.01,这样补0后的30表示30个0.01,从而继续除,它的
实际意义是把余数转化为更小的
计数单位,使除法可以继续下去。只有学生真正
理解了3所表示的意义,他们才能理解小数除以整数,被
除数末位不够除,添0继
续除的道理,这样才能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3.对比发现
师:同学们观察一下刚才我们的这几种方法,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
【设计意图】通
过观察、对比,让学生发现无论是转化成整数,拆分整数与小
数分别除,还是竖式的计算方法,它们有一
个共同的地方,就是可以添0继续除。
让学生讲清继续除的道理,这对本节课的重难点又进行了强化。
4.归纳总结
课件出示题目:买4个簸箕共花了26元,每个簸箕多
少元?让学生利用刚才的
学习经验,用竖式在练习本上独立做
学生汇报:你是怎样计算的
?说一说:为什亻么可以继续除下去师生共同总结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检验,也是对小数除法算理的
进一步明确
第四环节:巩固复习,交流感受。
1. 完成“练一练”第1题
运用小数除法的知识解
决实际问题,同时,结合情境解释除数是整数的小数
除法竖式的实际含义,加深学生对小数除法意义的理
解
2.完成“练一练”第2题
学生先独立计算,然后说一说竖式中每一步的意思。
通过竖式计算加深学生
对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竖式的理解,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3.交流感受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呢?
六、情境问答
问题一:如何运用学生的知识经验进行教学?
在学习本节内
容前,学生已经积累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经验,本
节课,我就利用学生的知识经验让学生试着
独立解决问题,对于解决不了的问题,
我又让他们小组讨论研究。因为之前学生都有知识基础,又是学生
熟悉的情境,
所以他们都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积极动脑思考,大胆回答老师和同学提
出
的问题,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以发展。同时,他们的知识经验受到了高度的重视,
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成功
的体验。也正是运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使得教与
学的效果都很好
问题二:如何通过教学,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价值?
新课标中提出:人人要学有价值的数学。
本节课中,我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
导学生进行小数除法的估算,并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活动,解
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