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数学教案的完整步骤
山西财经大学研究生分数线-天蓝色
写数学教案的完整步骤
【篇一:小学教案编写与步骤】
首先要吃透教材,把教材的编写意图弄明白,读懂参考教学用书很
重要。
其次要备学生、备课文、备自己,有教学思路
教案的格式:一教学内容分析;二教学目标
(分为认知目标,技能
目标,情感目标)三教学重点与难点;四学习者特征分析;五教学
策略与
设计;六教学过程(重点);七教学评价设计;八课后反思
及自我评价。
数学教学案例
圆锥的体积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自己推导出圆锥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运用公式解
决问题。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的探索、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掌握圆锥体体积公式的推导。
三、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景。
师:怎样计算圆柱的体积?(指名让学生回答)
生:回答 (师总结)
师: 圆锥有什么特征?(生回答)
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粮堆,沙堆。你
们知道它们
的体积怎样求吗?如果用货车来运,需要用几车?引出(圆锥的体
积)
(二)学习探讨
1、学习探究圆锥的体积
师:请同学们先想一想,我们是怎样知道圆柱体积公式的:
(
把“圆柱”转化“长方体”从而推导出圆柱的体积。)
师:
今天我们也根据这种方法,来研究圆锥的体积。你们有信心自
己去研究吗?(学生兴趣十足)
师:请同学们在小组中讨论一下,你们小组带来的试验用品有什么
特点?
生:讨论交流,并得出结论:一组圆锥和圆柱等底等高,一组圆锥
和圆柱等底
不等高,一组圆锥和圆柱不等底等高。
师:让学生猜测它们之间的关系一样(学生议论纷纷,各抒己见,
互不相让)
师:同学们,我们怎样来知道自己的猜测的正确与否。
(试验)
2、学生分组做实验,老师巡视。
学生试验,小组交流。
各个小组的意见反馈。
师小结:我发现有的小组是用水来做的的试验;有的是用沙来做的<
br>试验。你们都能得出结论,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的体积关系:v
(圆锥)=13v(圆柱)。而
且我还发现一个小组的同学别具一格,
用的是一个圆柱体形状的橡皮泥,用小刀把它削成一个与它等底等
高的圆锥,削掉的部分又作成了两个与第一个圆锥大小一样的圆锥,
这样就得到了三个大小一样
的圆锥,也得到了圆锥与圆柱的体积关
系。提出表扬!
3、师生共同完成例题,师针对个别情况进行训练。
(三)巩固练习,加深认识。
1、选择题。
一个圆锥体的体积是18立方米,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是(
)
(1)54立方米 (2)6立方米(3)9立方米
2、东东的家
里有一个圆柱形水桶,装满水是30千克,需要几个和
它等底等高的圆锥形的容器来装?
3、书上的一些题目。
(四)总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七、 反思:
本节课我注重了知识的迁移,因为旧知是新知的的基础,任何知识
都
是建立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之上的。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
操作的能力,让学生动手动脑的同时,让
他们互相合作,共同交流,
以便达到知识的共享。我让学生通过猜测——验证——得出结论。
培
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图形的转换,在练习题的的设计上,注重
了对学生的图形测量能力的培养。兴趣是
最好的老师。在创设情景
中,我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索
精神
,特别是对出现不一样的探索方法,大力的表扬,在激发学生
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 总之,这节课我在激
发学生兴趣的同时,让学生经历了知识的获得过程,体会到成功
的
喜悦,培养了他们的思维,根据实际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篇二:如何撰写小学数学教案】
如何撰写小学数学教案
根据即墨教研室的要求,特将小学数学教案撰写的标准下发到各学
校,请各位数学教师认真学
习,按照要求,撰写教案。 一个完整的
教案包括以下内容:
【教学内容】
【教材简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
教案格式要求:
目标明确 流程清晰 预设充分意图明显 行文严谨 回顾全面
⑴教学内
容。
要写明所教学的内容是哪个版本第几单元(第几信息窗)第几页。
⑵教材简析。
要写明本节教材的来龙去脉,即本节的知识基础和为哪些后续知识<
br>做准备(即承上启下的作用),以及信息窗所呈现的素材意图。 ⑶
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都要兼顾,不仅要有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更要关注学生
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⑷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要找准,以便在教学过程中重点讲解。
(5)教学过程
1.教学环节要清楚明白。每一个大环节、每一个大环节中的每
一个
小环节都要层次清楚,目标明确。
2.重要知识不要遗漏,尤其要注意练习环节
。以前老师们往往不注重
练习环节的设计,只是呈现练习题的内容,而对于练习过程的预设、
练
习题的处理没有一一写明。现在要求要把练习的的每一个环节呈
现出来,要充分预设。
3.要注意和教学实录的区别。教学实录的形式一般是师:??
生:??,教案撰写则要运用
诸如谈话、引导、提问、小结等用语。
4.每个教学环节都要有设计意图,即这一环节你之所以这样设计的
原因是什么,目的是什么。
5. 预设要充分。每一个教学环节,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在这个环节
会出现什么情况,针对
这些可能出现的情况,教师分别应采取什么
措施,这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会做到胸有成竹、游刃有余,
这样
就会达到心中有学生的境界。
6.回顾要全面。课堂“总结回
顾”时,不能走过场草草了事,也要充
分预设,要引导学生对全课的所学知识点、学习方法、情感体验等
进行梳理归纳,在交流时还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以前的知识进
行前后的联系,教师再进行适
当的引导和总结提升。
7.撰写教案时行文要严谨。包括教案的的格式、字号、大小标题的
序号写法、标点符号等等都要非常规范。
教案撰写的水平,体现了老师理解教材的
水平以及灵活调控课堂的
能力,从而为更好的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打好基础。
《圆的认识》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93页~94页的内容
【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已经直观认识圆的基础上,引导
学生进一步认识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
,探索并发现圆的基本特征,
学会用圆规画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画图、测量和实验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有关
特征,知道什么是圆心、半径和直径
;能用圆规画指定圆的大小;
会应用圆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现象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
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价值,提
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
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能用圆规画圆;认识圆心、半径和直径;圆的主要特
征。
【教学难点】半径和直径概念。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圆规、直尺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供素材
谈话:对于圆,相信同学们一定不会陌生。想一想生活中你哪里见
到过圆呢?
看来,圆无处不在。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些图片。(出示图片)
多
媒体呈现生活中圆形物体的图片,学生欣赏。
古希腊一位数学家曾经说过,在一切平面图形中,圆是最美的。
(板书:圆)
【设计意图】通过寻找生活中的圆,让学生感受到圆在生活中无处
不在;老师
呈现生活中美丽的圆,让学生感受到圆的美丽,激发学
生学习的兴趣。
二.分析素材,理解概念。
(1)第一次尝试画圆
谈话:同学们都认
识圆,那你能画一个圆吗?下面以小组为单位利
用手中的工具,试着画一个圆吧。
(学生可能用瓶盖、两个半圆、线绳、圆规画圆)
请学生上来展示画出的圆和画的过程。
谈话:同学们用这么多方法画出了圆,比较一下,你最喜欢哪一种?
大多数学生喜欢用圆规画的圆。
小结:看来用这些工具画圆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如
圆规来得方便,
这正像我们俗话说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也就是说没有圆规就
画不出一个
既大小合适又比较规范的圆。
【设计意图】:因为学生已经对圆有了大量的生活经验,所以
让学
生利用手中的工具第一次自己尝试画圆,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
口、动脑等实践活动,体
验“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道理”。体会用
圆规画圆的准确性。
(2)第二次尝试画圆
谈话:下面就用大家喜欢的圆规再试着画一个圆好不好?
(学生自己尝试用圆规画圆。可能出现圆画的不完整、不圆滑等情
况)
追问:看来要画一个规范的圆,一定要掌握方法。在画的时候应该
注意什么呢?
(学生能说出针尖不能动、两脚间的距离不能变等)
小结:针扎的一点不能动,概况的说是
定点,两脚间的距离不能变
就是要定长,最后旋转一周就画成了一个圆。(板书:定点、定长、
旋转) 师总结,课件演示圆的正确画法。
【设计意图】:通过第二次试画,鼓励学生在自
主尝试中探索用圆
规画圆的方法,然后教师呈现一个学生画的不太标准的圆,让学生
交流在画圆
时可能出现了哪些问题。学生在通过交流注意的问题基
础上,又通过课件演示,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画圆
方法。
(3)第三次画圆
谈话:已经学会了圆的画法,想不想再画一个试一试?
学生用正确的方法画一个圆。
谈话:观察刚才我们画的圆,想一想圆与我们
学过的其他平面图形
有什么不同呢?(出示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等平面图形做
比较)<
br>
引导学生说出:圆是由一条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次画圆,使学生进一步熟练用圆规画圆的
方法。而圆
与其他
平面图形的比较使学生初步认识到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
同时,也渗透曲线图形和直线图形的关系。
这样不仅扩展了学生的
知识面,而且从空间观念方面来说,进入了一新的领域。
三.借助素材,总结概念。
1、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
(1)认识圆心
谈话:我们每次用圆规画圆的时间都会留下一个针扎的眼,我们把
这个针眼用个圆点点出来,同学们知道这个点叫什么名字吗?板书
(圆心,o)
圆心我们通常用字母o来表示。请在你画的圆中标出圆心并用字母
o来表示。
(2)认识半径
谈话:能在你画的圆中用直尺将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画出来吗?观
察这条线段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能说出线段一个端点在圆心,一个端点在圆上。)
教师讲解像这样的线段
我们称它为半径。(板书:半径,r)请在你
画的圆中标出半径,并用字母来表示。
(3)认识直径
教师呈现一条直径。问还是一条半径吗?这条线段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能说出两个端点都在圆上,而且经过圆心。)
师讲解,我们把这样的一条
线段叫直径。(板书:直径,d)请你在
你画的圆中标出直径并用字母表示。
(4)小练习:
谈话:我们刚刚一起认识了圆的半径和直径。现在老师给你一组线
段,你能从中找出半径和直径吗?(课件呈现练习题)
【设计意图:借助学生自身画圆的体
会以及通过老师必要的引导和
讲解,认识圆心、半径和直径。对于圆的半径直径的概念学生自主
探究总结的难度比较大,所以教师在这里进行适当的引导是非常有
必要的。后面追加的小
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圆心、半径和直径
的认识,使之掌握的更扎实。】
2、认识圆的特征
谈话:刚才我们了解了圆的那么多知识,圆里面还有很多奥秘值得
我们进一步去
【篇三:如何撰写小学数学教案】
如何撰写小学数学教案
根据
即墨教研室的要求,特将小学数学教案撰写的标准下发到各学校,
请
各位数学教师认真学习,按照要求,撰写教案。 一个完整的教案
包括以下内容:
【教学内容】 【教材简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 教案格式要求:
目标明确 流程清晰 预设充分意图明显 行文严谨
回顾全面 ⑴教学内
容。
要写明所教学的内容是哪个版本第几单元第几页。
⑵教材简析。
要写
明本节教材的来龙去脉,即本节的知识基础和为哪些后续知识
做准备(即承上启下的作用),以及信息窗
所呈现的素材意图。 ⑶
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都要兼顾,不仅要有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更要关注学生
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⑷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要找准,以便在教学过程中重点讲解。
(5)教学过程
1.教学环节要清楚明白。每一个大环节、每一个大环节中的每
一个
小环节都要层次清楚,目标明确。
2.重要知识不要遗漏,尤其要注意练习环节
。以前老师们往往不注重
练习环节的设计,只是呈现练习题的内容,而对于练习过程的预设、
练
习题的处理没有一一写明。现在要求要把练习的的每一个环节呈
现出来,要充分预设。
3.要注意和教学实录的区别。教学实录的形式一般是师:??
生:??,教案撰写则要运用
诸如谈话、引导、提问、小结等用语。
4.每个教学环节都要有设计意图,即这一环节你之所以这样设计的
原因是什么,目的是什么。
5. 预设要充分。每一个教学环节,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在这个环节
会出现
什么情况,针对这些可能出现的情况,教师分别应采取什么
措施,这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会做到胸有成
竹、游刃有余,这样
就会达到心中有学生的境界。
6.回顾要全面。课堂“总结回
顾”时,不能走过场草草了事,也要充
分预设,要引导学生对全课的所学知识点、学习方法、情感体验等
进行梳理归纳,在交流时还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以前的知识进
行前后的联系,教师再进行适
当的引导和总结提升。
7.撰写教案时行文要严谨。包括教案的的格式、字号、大小标题的
序号写法、标点符号等等都要非常规范。
教案撰写的水平,体现了老师理解教材的
水平以及灵活调控课堂的
能力,从而为更好的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打好基础。
《圆的认识》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93页~94页的内容
【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已经直观认识圆的基础上,引导
学生进一步认识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
,探索并发现圆的基本特征,
学会用圆规画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画图、测量和实验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有关
特征,知道什么是圆心、半径和直径
;能用圆规画指定圆的大小;
会应用圆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现象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
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价值,提
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
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能用圆规画圆;认识圆心、半径和直径;圆的主要特
征。
【教学难点】半径和直径概念。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圆规、直尺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供素材
谈话:对于圆,相信同学们一定不会陌生。想一想生活中你哪里见
到过圆呢?
看来,圆无处不在。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些图片。(出示图片)
多
媒体呈现生活中圆形物体的图片,学生欣赏。
古希腊一位数学家曾经说过,在一切平面图形中,圆是最美的。
(板书:圆)
【设
计意图】通过寻找生活中的圆,让学生感受到圆在生活中无处
不在;老师呈现生活中美丽的圆,让学生感
受到圆的美丽,激发学
生学习的兴趣。
二.分析素材,理解概念。
(1)第一次尝试画圆
谈话:同学们都认识圆,那你能画一个圆吗?下面以小组
为单位利
用手中的工具,试着画一个圆吧。
(学生可能用瓶盖、两个半圆、线绳、圆规画圆)
请学生上来展示画出的圆和画的过程。
谈话:同学们用这么多方法画出了圆,比较一下,你最喜欢哪一种?
大多数学生喜欢用圆规画的圆。
小结:看来用这些工具画圆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如
圆规来得方便,
这正像我们俗话说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也就是说没有圆规就
画不出一个
既大小合适又比较规范的圆。
【设计意图】:因为学生已经对圆有了大量的生活经验,所以
让学
生利用手中的工具第一次自己尝试画圆,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
口、动脑等实践活动,体
验“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道理”。体会用
圆规画圆的准确性。
(2)第二次尝试画圆
谈话:下面就用大家喜欢的圆规再试着画一个圆好不好?
(学生自己尝试用圆规画圆。可能出现圆画的不完整、不圆滑等情
况)
追问:看来要画一个规范的圆,一定要掌握方法。在画的时候应该
注意什么呢?
(学生能说出针尖不能动、两脚间的距离不能变等)
小结:针扎的一点不能动,概况的说是
定点,两脚间的距离不能变
就是要定长,最后旋转一周就画成了一个圆。(板书:定点、定长、
旋转) 师总结,课件演示圆的正确画法。
【设计意图】:通过第二次试画,鼓励学生在自
主尝试中探索用圆
规画圆的方法,然后教师呈现一个学生画的不太标准的圆,让学生
交流在画圆
时可能出现了哪些问题。学生在通过交流注意的问题基
础上,又通过课件演示,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画圆
方法。
(3)第三次画圆
谈话:已经学会了圆的画法,想不想再画一个试一试?
学生用正确的方法画一个圆。
谈话:观察刚才我们画的圆,想一想圆与我们学过的其他平面
图形
有什么不同呢?(出示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等平面图形做
比较)
引导学生说出:圆是由一条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次画圆,使学生进一步熟练用圆规画圆的
方法。而圆
与其他
平面图形的比较使学生初步认识到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
同时,也渗透曲线图形和直线图形的关系。
这样不仅扩展了学生的
知识面,而且从空间观念方面来说,进入了一新的领域。
三.借助素材,总结概念。
1、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
(1)认识圆心
谈话:我们每次用圆规画圆的时间都会留下一个针扎的眼,我们把
这个针眼用个圆点点出来,同学们知道这个点叫什么名字吗?板书
(圆心,o)
圆心我们通常用字母o来表示。请在你画的圆中标出圆心并用字母
o来表示。
(2)认识半径
谈话:能在你画的圆中用直尺将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画出来吗?观
察这条线段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能说出线段一个端点在圆心,一个端点在圆上。)
教师讲解像这样的线段
我们称它为半径。(板书:半径,r)请在你
画的圆中标出半径,并用字母来表示。
(3)认识直径
教师呈现一条直径。问还是一条半径吗?这条线段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能说出两个端点都在圆上,而且经过圆心。)
师讲解,我们把这样的一条
线段叫直径。(板书:直径,d)请你在
你画的圆中标出直径并用字母表示。
(4)小练习:
谈话:我们刚刚一起认识了圆的半径和直径。现在老师给你一组线
段,你能从中找出半径和直径吗?(课件呈现练习题)
【设计意图:借助学生自身画圆的体
会以及通过老师必要的引导和
讲解,认识圆心、半径和直径。对于圆的半径直径的概念学生自主
探究总结的难度比较大,所以教师在这里进行适当的引导是非常有
必要的。后面追加的小
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圆心、半径和直径
的认识,使之掌握的更扎实。】
2、认识圆的特征
谈话:刚才我们了解了圆的那么多知识,圆里面还有很多奥秘值得
我们进一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