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认识空间
雷锋日记选-庆国庆手抄报内容
小学数学教案认识空间
【篇一:浅谈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
浅谈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
甘肃省文县卓越狮子小学数学教师
马花平
摘要:本文阐述了新课标下《空间与
图形》与以往大纲教学目的的
区别及其特点,以及新课标下教学设计的原则,并以一年级上册
《
认识图形》为例,做了一个简单的教学设计,最后还介绍了新课
标下对教学教育的评价原则。
关键字:新课标 空间与图形 教学设计
一、
新课标下空间与图形内容与分析
1.
新课标下的《空间与图形》与以往大纲教学目的的区别
1.1凸显生活化和现实性。
新课标将建国以来一直沿用的“几何”范畴拓展为“空间与图
形”,其
目的是要加强研究现实世界中物体和几何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
关系及其变换,其出
发点是以学生熟悉的居住、生存和活动的现实
空间作为学习的背景,引导学生认识图形与物体、建立丰富
表象、
形成直觉思维,加强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1.2.凸显过程性与体验性。
数学教育研究表明,空间观念只有在丰富多彩的探索活动中
才能形
成与发展。新课标下的大纲与以往的大纲相比,突出了将“过程”作
为数学课程内容的一
部分,非常注重“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活动中获
得直观的经验,在丰富多彩的探索活动中经历过程与体验
实例。同
样的知识点,新课标注重让学生感受实际意义,由认识、知道长度
(面积)单位的硬性
规定转变为经历长度(面积)单位的产生过程、体验
单位统一的重要性,由对面积公式的记忆与单纯计算
转变为对面积
公式的探索与实际应用,强调了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强调了对数
学知识的自主建
构。这样的目标设定,较好地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
主体”。
1.3.凸显实践性与应用性。
实践性与应用性是新课标区别于大纲的又一个明显的特点。
新课标
在“空间与图形”内容方面加强了实践活动与应用。强调要让学生通
过“辨认、估计、测
量、操作、观察、探索、描绘、设计、推理”等
实践活动在“做”中学习、理解数学,同时,新课标还强
调所学数学
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1.4.凸显开放性与创造性。
在传统的教学中,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几何教学重结果
轻过程,
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被限制、学习方式被约束,所有的学生都必须用
统一的方法来认识图
形、学习几何证明。导致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彰
显,创新的热情得不到激发。新课标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和创新
精神为目标,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路径,提倡让学生富有个性
地学习数学。在“空间
与图形”部分,提倡设置挑战性的问题情境,
激发问题意识;提供开放性的活动空间,激活创新意识。<
br>
2. 新课标下《空间与图形》教学设计的原则
2.1.探究性活动是重要的教学形式
“空间与图形”领域的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
已有的知识背景
出发,向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和数学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
自主探索的过
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基本的
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br>
2.2学生的主动参与不可或缺
教学时要注意加强学生理解性学习和主
动性学习,使学生在现实的
情境中通过观察、操作、实验、变换、推理、设计、欣赏、表达与
交
流等多种方式,更好地理解自己所生活的一维世界,并发展其空
间观念。
2.3
教师应具有四种意识
第一应具有探究意识,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科学
素质的教学方法,受到
极大重视,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一个突破点。
第二应具有人文精神,科学精神
和人文精神是学生发展的双翼,科
学教育只有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第三应具有“sts意识”,新课程倡导教育要回归生活,
追求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
统一尤其倡导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
活、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学生的发展,适当地渗透sts教育思
想,
让学生懂得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培养学生关注
社会的参与意识和社会责
任感。第四应具有“人文意识”,新课程关
注的是“人”的发展,把教学的本质定位为交往:教学是教师
的教和
学生的学的统一;教师应与学生一起分享对课程的理解。
二、
教学设计(以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为例)
1. 教学目标
1.1在教学活动中认识和理解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培养学
生的空
间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1.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交往能力和表达能力。
1.3体会数学学习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 教学重点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3. 教学过程
3.1从立体图形中抽象出平面图形
(1)你们都带来了什么物体,是什么形状的?举起来给大家说一说。
学生举起饮料罐、牙膏盒、药盒、魔方等物体。
小朋友们,大家看,在你们拿的物品中,有
一个是其他物品与众不
同的,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吗?学生可能无语,老师告诉学生这是三
棱锥。
今天我们就利用这些学过的知识来学习新知识。
(2)
从这些物体中找一个你喜欢的,把它描在白纸上。(每人给3
张白纸)
完成后把物
体放回盒子里。(有的同学用长方体,画完这个面,画其
他的面得到的形状有长方形,大小不一;也有的
长方体是特殊的,画
出的图形既有长方形,也有正方形。从圆柱上描出圆,从三棱锥上
描出三角
形)
(3) 请把你们小组画的图形分类(以小组为单位完成)
有的
小组分的把圆放在一起,有的小组把长方形分在一起,有的把
圆锥分在一起,有的把三角形分在一起。<
br>
3.2认识长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
1.我们先来认识哪位图形朋友?一同学说:“圆”
(1)老师拿起一个“圆”,这是“圆”吗?等学生肯定后,在黑板上贴一
张红色的“圆”。
(2)老师拿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哪个是正方形?红颜色的是正方形。
老师拿着正方形,不断
变换角度,让学生知道,不管它怎样摆放都
是正方形。
(3)接着在黑板上贴长方形和三角形,让学生看这黑板,把这四种平
面图形念一遍。
2.识别这四种图形,电脑课件依次出示,找一个同学说名称,其他
同学手势判断。
3.你在生活中见过这些图形吗?
(1)学生举生活中常见物体
上的平面图形,当学生语言不准确时,及
时帮学生纠正。如:学生说黑板是长方形,老师马上补充,黑板
的面
是长方形的。
(2)大家一起看田格本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
先看田格本的封皮是什么形状的?(长方形)接着看田格,每个田格,
你能找到什么图形?生
1:我能找到四个小正方形。老师在实物投影上
指一指。
生2:我能找到五个正方形。老师让他到前边指一指,说一说。
3.3巩固练习
1.拿出学具,学具中有许多图形。老师说图形的名称,学生举图形。
2.
连一连。(将图形和名称连起来)
3.给一个机器人,让学生数一数,各种图形共有几个?
4.拼摆图形。
(1)用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2个、3个、4个……)
(2)用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的正方形。(4个、9个……)—小组合作完
成。
(3)用桌子上的图形摆出你最喜欢的图形。学生摆完后,到实物投影
上展示。
一、 新课标下对《空间与图形》教学教育的评价原则
1. 开放性原则
所谓开放性原则是指对学生的评价要以一种动态的、整体的(学科观
上的)、过程的、相对的
观点,对照课程目标所作出的客观定性或定
量评价。
2.
教育评价的多元化原则
所谓多元化就是评价的角度、语言、方式、内容、标准等应以激励<
br>学生更好的学习几何为目的而丰富多彩,通过评价也许能带领学生
走进一个好奇的未知领域。
3. 教育评价的个性化原则
学生对待数学的态度是决定其进入数学知识
学习状态深浅程度的关
键因素,新课标下的新教材已改变了原有教材的内涵和形式——不
再是学
生从事数学活动的模仿对象,它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基本素材,
它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
基本内容和主要的数学
活动机会。强调个性化的学习也是新一轮数学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
特点:
“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
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
过程”。
由于新的几何课程更具有弹性,课程目标涵盖了培养学生更丰富的
科学情感,更全面的
科学品质,教师的教育评价应有利于既面向全体学生,又考虑到不
同学生的需要,体现“因材施教”和
个体全面发展,这就是教育评价
的个性化之要旨。
二、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朱德全:处方教学设计原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
3.朱红文:人文精神与人文科学. 中共中央学校出版社,1994年版.
【篇二:构建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模式的探索】
构建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模式的探索
唐克英
(新乡市实验小学,河南新乡 453000)
本文围绕空间与图形的课堂教学,立足于小学数学的
教学实践,旨
在探索通过构建有效性、实质性的动手实践新模
式,即创设情境,
引人概念一实践操作,自主探究一合作交
流,归纳总结一多层训练,
拓展应用一检测反馈,联系生活
促使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积极动
脑,感受数学学习的快
乐,主动、大胆猜想,探索、发现数学规律,
实现对知识的再创 造
情境的创设在于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
养解决问
题的能力。数学是对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
的一种抽象。因
此,在生活中我们要依据有关教材的知识,联
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为学生提供喜闻乐见的素材,创设实践的 情境。
另外,在创设情境时,一定要做好用具准备工作,恰当地
对学生进
行分组,设汁好实践的程序。特别是引导学生把课堂
的模拟情况应
用到实际中,帮助家庭、学校解决力所能及的实 际问题。
二、实践操作,自主探究。(理解型实践、发现型实践、应用 型实践}
有这样一句名言:我听了,但我忘了;我看了,我记住了; 我做了,我
理解了。
学生或许会相信你告诉他的,但他们更愿意自己去经历,
去实践,
因为他们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更希望自
己是一个成功
者。所以,教学中我为学生提供一些创造探索的
机会。结合数学教
学的特点,对培养学生初步实践能力的实践 活动大致这样分类。
1.
理解型实践活动。理解型实践活动,
即在教学过程中融
入生活实际情境的实践。学生在体验、分析、判断、处理生活实
例
中,不断学会和积累许多思维方法和数学思想。如教学有
趣的七巧
板时,我先请学生选择七巧板中的两块,拼成一个
符合自身特点的课堂教学,不断地激起学生探索的欲望,让每
个学
生都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来。
如:在教学小数大小的比较一课巩固练习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习题
几个同学的跳远成绩是:小冬
2.98米,小明
3.08米,小刚 3.2米,小青
3.17米,谁将走上领奖台?请把前三名
的名字写在领奖台上。题目一出示,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连平
时很少发言的同学也纷纷举手。通过学生的分析:跳远跳 得越远,成
绩就越好,因为
3.2米3.17 米3.08 米2.97 米,所以
小刚第一,小
青第二,小明第兰,他们将走上领奖台。
接着,我把这道题目改成几个同学参加赛跑各用的时 间是:小冬
2.98分,小明 3.08分,小刚
3.2分,小青 3.17分。谁将走 上领奖
台。请把前三名的名字写在领奖台上。不少学生皱起
眉头:答案仍一
样吗? 小刚还是第一吗? 我问。几个反应快
的同学哦的一声发现了
奥妙:赛跑是用时间来计算成绩的,
跑得快所用的时间越少就越快,
因此这次小冬第一,小明第
二,小青第三,他们将走上领奖台。
我设计这道习题主要是抓住新奇两个字,引发学生的
好奇心,激发
学习兴趣。原题的要求是按照名次排列起来 .. 我把它换成谁将走上
领奖台?
题意未变,题目却更生动,使 学生兴趣盎然。
三、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的教育对象是未成年的儿
童,儿童的思维以形
74
正方形,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用两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能拼
成一个
正方形,而且要把三角形中同样长的两条边(最长边)
拼在一起。再让
学生思考:用两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还能拼
成什么图形?学生通过
自主实践,找到了一种或几种答案。通
过这样的理解型实践活动,
学生掌握了数学知识,并且学会用
数学的眼光去观察、思考和认识
周围世界,这是培养实践操作 能力的重点。
2.发现型实践活动。发现型实践活动就是引导学生在经
历知识中再发现再创造历程的实践活动,而不是把现成 的知识灌输
给学生。
3.应用型实践活动。应用型实践活动,即联系所学知识用
于生活实
际进行实践的活动。这样的实践活动可以使所学知
识得到继续扩展
和延伸,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及其魅力,是培
养实践能力的重要内
容。如学习了面积计算之后,可组织学生
进行土地面积的测量和计
算;学习圆的周长和面积之后,让
学生分组测量操场的有关数据,计
算学校操场的跑道的周长
和操场的面积,要敢于放手,善于放手,
促使学生乐于做生活、 社会的小主人。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是长
期而艰巨的
任务。在教育中,我们必须紧紧抓牢实践的意识、
情境和活动,精
心构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立体机制,不断
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
力,发展应用意识。
三、合作交流,归纳总结。
我们倡导具有实际意义的合作,也是为
了更好地实现人
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小组交流各自的想法,可以取人
之长,
补己之短,可以解决独立探索中的困惑,还可以培养合
作意识与团
队精神。交流的过程促进思维深刻性、灵活性的提
高,增强学生与
学生之间团结、协调、合群共事的群体协作精
神。从而为培养学生
的合作意识,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奠定良好
基础。学生在小组内探索、
交流、达成共识后,由各组代表汇报
象思维占主导,而数学教学发展的是逻辑思维能力,在学习数
学知
识和思维发展中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因此,小
学数学
的教学中情境创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讲故事是学生喜爱的方式,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枯燥
无味的教
学内容转化为妙趣横生的学习活动,融知识、教学于
情趣之中,使
学生百学不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内
容,把所教知识编
成故事让学生学习,有利于发现问题,激发
学生的兴趣。如教学商
不变的性质一课,我编了一个生动有
趣的数学故事一一有一天,孙
悟空要到东海龙王家玩玩,于是
把八戒叫到身旁,说我去东海龙玉
家住些日子,你要好好看 护家院,给你 40个桃子,吃
10天,得计
划着吃。八戒听了,急着 说太少,太少。悟空说多给些, 400个,
可要吃
100夭。八 戒想了想,连忙说太少,太少。这时,悟空大声
说给 4000
个,够多了吧,但要吃 1000天 o八戒刚要回答,可一想,
又嚷起
来太少,太少。讲到这里,老师问同学们想一想,给八戒
的
桃子个数从40增加到4000 ,为什么八戒总嫌少呢? ..此时此
刻,
学生受到情境的感染,都跃跃欲试,想探寻太少的原因。
由于学生
的心情是愉快的,因而对老师所要教的内容也就产 生了积极探索的
情感。
在教学中,我深深体会到,精心营造认知与情感和谐统一
的氛围,
将学生置于乐观的情感中,就能诱发学生学习兴趣,
取得较理想的
教学效果。
一一《一千以内数的认识》教学案例
4余贤娟
(湖北工业大学附属小学,湖北武汉430068)
一、教学说明
棒、整百捆小棒,采用了数一数、估→估、闯一闯等教学方式,
让
学生在观察与操作的活动过程中去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去体验数
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去思考和探索未知的数 学问题。
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通过数数认识计数单位千,感知更大
的数,知道每两个相邻的计数单位间都是十进关系。 2.通过小
棒动
手操作,突破数数难点,经历数概念的形成过程,并能结
合实际进
行估计,发展学生的数感。 3.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学习数学的兴
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发现
10、100、1000间的十进关系,正确 数数。
(兰)教学准备:六个小组,每组准备一千根小棒和若干根
橡皮筋。单
根、整十、整百的小棒贴图若干。 (四)教学过
程:
复习铺垫
一是卡)
2.10个十是百
师:接着数,大家看,在每一组的桌子上有一袋
小棒,在这
里面全是
10根一捆的, (拿出一捆)它是(一个十),再拿一捆? 接着
拿呢?
发现:十个十个地数, 10个十是一百。(板书) 探究新知
(一)估一估
师:谁能猜猜这袋中大约有多少根小棒? (100捆小棒与 10
捆小棒对
比,生自由估)我们猜了这么多的结果,到底怎样才 能知道谁的结果
正确呢?
(数)
(二)数一数
1.1000的认识(一百一百地数)
(1)师:现在我们就在小组内一起数一
数,在活动之前,老
师还有要求呢(出示活动要求:①数得要快;②数得结果要准
确;③怎样
摆能让我们一眼就看出数数的结果) ,要做到这兰 点,你们小组准
备怎么数?
(先商量,交流方法后数数)
(2)小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让学生小组间相互比较各组的不同方法, 从而得出数
数的最优方法-
一一整百整百地数)。
(4)得出结论:→百一百地数, 10个一百是一千。(板书)
师:一千里面
几个一百?几个一百是一千?把我们今天的
发现齐读一遍(领着学生齐读板书) ,除了一、十、百是计数单
位外,
千是更大的计数单位,它与我们这节课学习的新知识
有着密切联系,
今天咱们就来一起研究比百更大的数→- 1000以内数的认识。(板书)
1.10个一是十
师:同学们,会数数吗?
(会)我们一起来数数(多媒体出示 单根小棒并
齐数) ,你发现了什么?(板书:一个一个地数,
10
学习的成果。学生的回答没有对错之分,只有合理不合理之
分,教
师可提出适当的建议,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 学生的创新
思维。
四、多层训练,拓展应用。{内化知识、实际应用、加深联系)
学生
了解了新知识后,还需要通过练习加深理解,使知识
转化成技能,
并通过练习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练习设计要有
臼的,有计划,有
层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注意面向全体及
时反馈,及时矫正,
及时奖励,及时强化。
如欣赏图片,说说它们的对称轴在哪里,有几条对称轴?
数学来源
于生活,回归于生活。教师要创造一切条件,
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
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中,这样
既可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
解,激发学生在头脑中已知再加
工,又能让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中
处处有数学。教学对称图 形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1.小组合作,共同探讨圆形,长方形个有几条对称轴。
2.用对称图
形的特点,剪一个漂亮的窗花。 五、检测反馈,联系生活。
及时的
检测可以了解学生当堂学习的情况,激励学生在
学习的过程中积极
主动参与,进一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形
成技能技巧,让学生体
验成功的喜悦。
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现实生活、生产中处处
蕴含着数
学问题,让学生用现实的方法学习数学,把数学知
识应用到自己的
生活中,体验数学的价值,树立学好数学的
信心是很有必要的。操
作活动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上课
之后,除了给学生布置书面的作业以外,更应当在课外布置
一些可
以动手操作的,并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的实践操作作
业,让学生在
生活中寻找数学,玩数学,真正地把数学知识与
生活接轨起来。这
不仅是学习内容的延伸,更是培养学生
生活数学意识大好时机。所
谓数学意识,是指能经常自觉地
用数学的眼光,从数学的角度观察、
发现、分析、解决现实世
界中的问题,建立数学模式,从而认识数
学、理解数学、掌握
数学的心理活动。在新课程实验中,培养学生
的数学意识是
→个相当重要的任务,但这如果仅落实于课堂教学过
程中是
远远不够的,更应该延伸到课堂教学之外。例如:学习了长方
形的面积之后,老师布置了这样一项作业:爸爸要为家里的
餐桌预定
一块桌布,这块桌布的面积大概要多少大?请用臼
纸尝试做一个桌布。
这已不仅仅是桌子的长乘宽的问题了,
而是要考虑桌布的长和宽都
要比桌子的长和宽大,还需要考
虑个人喜欢的长度等。我们要为学
生提供思维素材,并设置
一定的障碍,让学生联系实际讨论,增强
知识的应用能力,并 培养学生思维的周全性。
总之,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是现代教
育的根本任
务,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我们要树立以
用实践活动促进学
生发展的新型教育观,采用灵活多样的
教育教学方式,克服传统教
育偏重书本知识,轻视能力;偏重
理论,轻视实践的弊端,充分发挥
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优势,
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让动手实践成为沟
通教育理念彼岸和
学生发展此岸的具有转化功能的桥梁。
75
【篇三:数学教案空间与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