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四年级下册说课教案
山西青年职业学院-行政执法工作总结
数学四年级下册说课教案
说课教师:王燕妮
学校: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实验小学
一、说教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
76页—第78页。
学生在本学期已经学习了“小数加减法”和“小数乘除法”的
知识,本节课是一节“
实践与综合应用”课,它是以“奥运会”为主
题,引导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有关数学问题。本
课分两个
课时,根据教材的难易度分析,我估计学生最熟悉的运动员是刘翔,
学生也比较容易接
受。因此,我把教材适当调整。在本课我以“刘翔
夺得世界冠军”为主题作为第一课时,充分地利用有关
素材,开展数
学活动。
(1)知识与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了解奥运会知识,体验学习乐趣,总结
学习
方法,学生从而达到愿学、乐学、会学、善学的境界。
(3)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全情投入,体验奥运文
化内涵,发现奥运会特有的数学价值,渗透爱国教育,教
育学生从小
积极强身健体。
重点:运用知识解决奥运会比赛项目的数学问题,提高计算能
力。
难点:灵活解决问题和位置的猜测。
1、 教师准备:
第28届奥运会有关的数据,110米跨栏决赛的实况录像,多媒
体等。
2、 学生准备:
课前收集第28届奥运会比赛的数据,和有关运动员信息等。
二、说教法与学法特色
抓住“激情奥运”这一个主题,
创设情境,以情导航,引导学
生参与算一算、猜一猜、论一论等教学活动。
在学法指导上,我采取迁移、点拨、渗透、对比、反馈等多种
指导方法,突出
“五让”的特色:
(1) 书本让学生自学;
(2)问题让学生提出;
(3) 规律让学生发现;
(4)疑难让学生研讨;
(5) 评价让学生参与。
以上的“五让”,既符合了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也体现了本课
是综合练习课的特点。
三、说教学程序设计
根据以上的理念,结合本课的特点,我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
(一)
激情导入,激发兴趣; (二)演示导练,综合应用;
(三) 合作探究,提高能力; (四)憧憬未来,迈向xx;
(五)课堂总结,课后延伸。
具体的教学过程如下:
(一)激情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录像,教师激情引入:中国奥运健儿在世界赛场奋斗拼
搏的画面。
“同学们,在xx年的雅典奥运会,我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当
__在奥运的赛场
上徐徐升起,当嘹亮的国歌声在你耳边响起,作为一
名中国人你们激动吗……”
引导学生围绕“奥运”充分抒发自己的所见所感。(这里预计
课堂的气氛会热烈起来。)
2、出示课本xx年雅典奥运奖牌榜(略)
让学生思考,从这个奖牌榜中,你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再出示新中国在1984年第一次参加第二十三届奥运会的成绩:
(略)
引导学生再观察讨论,进行对比,并让学生说出感受。
【设计意图】通
过以上两表成绩的对比,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也渗透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为开展本课学习奠定了基础
。
接着引出本课的课题:激情奥运(板书)
(二)演示导练,综合应用
(教师引入和放录像:xx年雅典奥运会110米跨栏决赛的录像。)
1、综合应用,提升基础
(1)
出示书本的表格,计算:前三名运动员的成绩分别相差
多少秒?
这一练习是两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学生应该不难算出。所以
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解答。然后小组互评,
得出:
刘翔比特拉梅尔快:13.18-12.91=0.27(秒)
刘翔比加西亚快:13.20-12.91=0.29(秒)
特拉梅尔比加西亚快:13.20-13.18=0.02(秒)
小结:“同学们!计算小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引导学
生说出计算时要注意小数点对齐)
(2) 看谁答得又对又快
为了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会再次提问学生,看谁答得又对又
快(出示):“奥运110米栏的纪录是12.
95秒,你们知道,刘翔破
了奥运纪录吗?”“刘翔的时间比奥运纪录缩短了多少秒呢?”
因为这个问题比较简单,学生会很容易口算出:
12.95-
12.91=0.04(秒)
(3)看谁判断最准确
出示书本第二个问题:(出示)
“下面的两幅图,哪幅是男子110米栏决赛的冲刺画面?你们
有什么方法能准确判断,为什么?”
这一道题,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用实际数据去判断。是本课
的难
点之一。因为学生的生活经验尚浅,我估计不少学生会猜错。这
时,我会引导学生把第1小题表格中的数
据与两幅图联系起来,进行
对比、推理和判断,我是这样引导的:
“同学们,从上表的数据可以得知:第一名刘翔比第二名特拉梅
尔快了0.27秒,而第二名比第三名只
快了0.02秒,那么相差时间的
多少与实际相差的距离有什么联系呢?”(学生会展开争论,达成共<
br>识:原来相差的时间越少,相差的距离就越短;相差的时间越多,相
差的距离就越长。)
依照以上的引导,学生会推导出第二幅画才是正确的冲刺画面,
最
后我播放刘翔在奥运会决赛的冲刺画面进行验证,并且表扬判断准
确的同学,以及进行小组评价。(小组
评价)
2、加深情感,巩固提高
(1)唐功红是本届奥运会的75千克以上级举重冠军。在决赛
中,亚军韩国选手张美兰抓举成绩是13
0千克,挺举成绩是172. 5
千克,张美兰抓举和挺举的总成绩比唐功红少 2.
5千克。唐功红抓
举和挺举的总成绩是多少千克?
(130+
172.5+2.5)=305(千克)(2)奥运会男子跳水3米
板比赛,中国选手彭勃凭借出色的发
挥摘得金牌,总成绩是787.38
分。比获得铜牌的 __老将萨乌丁高了34.
11分,而萨乌丁比获得银
牌的 __选手德斯帕蒂少了2.7分,而德斯帕蒂的总成绩是多少分?
787.38-34.11+2.7=755.97(分);
(3)在雅典奥运会110米跨栏比赛中,刘翔由预赛到决赛四次
的比赛成绩分别如下:
比赛日期 赛程 成绩(秒)
8月24日 预赛
13.27
8月26日 复赛 13.26
8月27日 半决赛 13.18
8月28日
决赛 12.91
问:刘翔四次比赛的平均成绩是多少秒?(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13.27+13.26+13.18+12.91)÷4≈13.16(秒)
【设计意图】前两道题计算的难度稍为增加,分别是有关举重
冠军唐功红和跳水冠军彭勃的题目,主要巩
固应用小数加减法。第三
道题是刘翔由预赛到决赛四次的比赛成绩,既让学生了解刘翔在比赛
的
情况,又进行小数除法的计算练习,为深入开展本专题练习作好铺
垫。在教法上,我会引导学生开展小组
合作练习,再进行简单的评说,
对全对的同学我会及时表扬和鼓励,展开小组评价。
3、活学活用,提升能力
播放刘翔取得世界冠军时
,记者访问他的片断。教师结合片断
中刘翔感慨的话,再激情引导,更加激发学生对刘翔的敬爱,对学习
的热情。
练习第78页的第四题的图:“已知第1栏至第10
栏,每两栏
之间的距离是相等的。求每两栏之间的距离是多少米?” (图略)
这道题有两个意图:第一是考查学生除数是整数的计算方法;
第二是
让学生明白十个栏架之间共有几个间隔。我会先让学生独立练
习,再进行汇报。
正确的解答是这样的:
(110-13.72-14.02)÷9=9.14(米)
(板书)
我估计个别学生可能会这样出现这样的错误:【显示:(110-
13.72-14.02)÷10=8
.226(米)】。不少学生会认为从第一栏到第
十栏有十个间隔,所以会除以十。这时,我会用多媒体
演示:让学生
一格一格地数出来。原来:第一栏到第十栏是有九个间隔距离,正确
的应该除以9
。
(2)为了检查学生的巩固情况,我还设计了以下的两道练习题:
A、女子100米跨栏,从起点至第一栏的距离是13米,第一栏
到第十栏,每两栏之间的距离相等,第十栏到终点的距离是10.5米,
求每两栏之间的距离是多少米?
(图略)
(100-13-10.5)÷9=8.5(米)
【设计意图】以上的专题练习,主要目的是考查学生是否会
灵
活运用,而且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能力。我的教法是让学生在主动参
与计算、观察、猜测、验
证、交流与评价等数学活动,学得深透,练
得扎实,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将得到不同的提高。
(三)合作探究,提高能力
开展小组学习,各小组
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根据学生课前搜集
的数据,自由提出问题,自主学习。例如,我估计学生可能会搜集
到
类似的数据:
男子双杠决赛前三名成绩
国籍 日本 乌克兰 中国
运动员 富田洋之
贡查罗夫 李小鹏
成绩 9.775分 9.787分 9.762分
引导学生在小组中,如何提出问题,如何在小组中解答。
【设计意图】本教学环节,学生在合作探究、自主学习中,培
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四)憧憬未来,迈向xx
教师激情引入:“千年
文明史,百世奥运情。同学们!当你们
看到屏幕上闪烁的倒计时,听到这催人奋进的奥林匹克进行曲,你
们
有没有想到xx年的北京奥运会呢? … …”
出示北京奥
运会倒计时动画和中国参加历届奥运会的统计图
(出示),引导学生进行对比、竞猜。猜一猜,我国在x
x年的奥运
会可能会取得第几名?可能会取得多少枚金牌,哪些项目可能会取得
金牌?… …再
次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并把竞猜的结果与今天所学
内容,让学生在课后写一篇数学,把这篇日记保存到
xx年,见证北
京奥运会。
(五)课堂总结,课后延伸
在这一个环节,我会引导学生回顾所练内容,质疑问难,归纳
总结
,提高本课知识的通过率和巩固率。最后,我布置第二个课后延
伸的作业,要求搜集奥运或生活中有关的
数学知识,进行数学综合应
用。
这是我的板书
设计,它即结合学习内容,又突出奥运的特色以
五个吉祥物——“福娃”来进行小组评价,体现板书设计
的美观、实
用和特色。
“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
奥运圣火,点燃了我们共同的
梦想;激情奥运,释放着同学们
对奥运的激情,更激发着同学们学习的热情,我相信同学们会收到很好的学习效果,课堂上欢快而丰富,紧张而充实,将真正感受到奥运
的魅力,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
2008,我们期待中国健儿更加辉煌。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就让这飞翔的五环带着我们共同的梦想飞向2008,飞向奥运赛场
吧!
注:本稿参加xx年广东省小学数学比赛,获一等奖.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