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案百度云
海藻泥面膜的功效-电话销售实习报告
初中数学教案百度云
【篇一:初中数学教学设计大全】
1、《不等式及其解集》教学设计
(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实验中学
章福枝)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一)内容
概念:不等式、不等式的解、不等式的解集、解不等式以及能在数
轴上表示简单不等式的解集.
(二)内容解析
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的相等关系,也存在大量的不等关系.本节
课
从生活实际出发导入常见行程问题的不等关系,使学生充分认识到
学习不等式的重要性和必然
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再通过对实
例的进一步深入分析与探索,引出不等式、不等式的解、不等式的
解集以及解不等式几个概念.前面学过方程、方程的解、解方程的
概念.通过类比教学、不等式
、不等式的解、解不等式几个概念不
难理解.但是对于初学者而言,不等式的解集的理解就有一定的难<
br>度.因此教材又进行数形结合,用数轴来表示不等式的解集,这样
直观形象的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对理解不等式的解集有很大的帮助.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正确理
解不等式、
不等式的解与解集的意义,把不等式的解集正确地表示在数轴上.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不等式的概念
2.理解不等式的解与解集的意义,理解它们的区别与联系
3.了解解不等式的概念
4.用数轴来表示简单不等式的解集
(二)目标解析
1.达成目标1的标志是:能正确区别不等式、等式以及代数式.
2.达成目标2的标志是:能理解不等式的解是解集中的某一个元素,
而解集是所有解组成的一
个集合.
3.达成目标3的标志是:理解解不等式是求不等式解集的一个过程.
4、达成目标4的标志是: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是数形结合的又
一个重要体现,也是学习
不等式的一种重要工具.操作时,要掌握
好“两定”:一是定界点,一般在数轴上只标出原点和界点即可
,边
界点含于解集中用实心圆点,或者用空心圆点;二是定方向,小于
向左,大
于向右.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本节课实质是一节概念课,对于不等
式、不等式的解以及解不等式
可通过类比方程、方程的解、解方程类比教学,学生不难理解,但
是对不等式的解集的理解就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理解不等式解集的意义以及在数轴上
正确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利用多媒体直观演示课前引入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动画演示情景激趣
多媒体演示:两个体重相同的孩子正在跷跷板上做游戏
,现在换了
一个大人上去,跷跷板发生了倾斜,游戏无法继续进行下去了,这
是什么原因呢?<
br>
设计意图:通过实例创设情境,从“等”过渡到“不等”,培养学生的
观察能力,分
析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立足实际引出新知
问题一辆匀
速行驶的汽车在11︰20距离a地50km,要在12︰00
之前驶过a地,车速应满足什么条件?<
br>
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然后小组反馈交流结果.
最后,老师将小组反馈意见进行整理(学生没有讨论出来的思路老
师进行补充)
1.从时间方面虑:2.从行程方面: < >50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合作、
交流的意识习惯,使他们积极参与问题
的讨论,并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老师对问题解决方法的梳理与补
充,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紧扣问题概念辨析
1.不等式
设问1:什么是不等式?
设问2:能否举例说明?
由学生自学,老师可作适当补充.比如:
是不等式.
2.不等式的解
设问1:什么是不等式的解?
设问2:不等式的解是唯一的吗?
由学生自学再讨论.
说明x任意取一个大于75的数都是不等式3.不等式的解集
设问2:不等式的解集与不等式的解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由学生自学后再小组合作交流.
老师点拨:不等式的解是不等式解集中的一个元素,而不等
式的解
集是不等式所有解组成的一个集合.
4.解不等式
设问1:什么是解不等式?
由学生回答.
老师强调:解不等式是一个过程.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合作交
流的意
识.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有意识、有计划、有条理地设计一些问
题,可以让学生始终处
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不知不觉中接受了新知
识.老师再适当点拨,加深理解.
(四)数形结合,深化认识
问题1:由上可知,x>75既是不等式的解集.那么在数轴上如何
表示x>75呢?
问题2:如果在数轴上表示 x≤ 75,又如何表示呢?
由老师讲解,注意规范性,准确性.
老师适当补充:“≥”
与“≤”的意义,并强调用“≥”或“≤”连接的式子也
是不等式.比如x≤ 75
就是不等式.
设计意图:通过数轴的直观让学生对不等式的解集进一步加深理解,
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五)归纳小结,反思提高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主要内容,并请学生回答如下问题
1、什么是不等式?
<的解集,也是不等式>50
2、什么是不等式的解?
3、什么是不等式的解集,它与不等式的解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4、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要注意哪些方面?
设计意图:归纳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交流心得,不断积累学习经验.
(六)布置作业,课外反馈
教科书第119页第1题,第120页第2,3题.
设计意图:通过课后作业,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
情况,以便对教学进度和方
法进行适当的调整.
六、目标检测设计
1.填空
下列式子中属于不等式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x +7>
②②x≥ y + 2 = 0④ 5x + 7
设计意图:让学生正确区分不等式、等式与代数式,进一步巩固不
等式的概念.
2.用不等式表示
① a与5的和小于7
② a的与b的3倍
的和是非负数
③
正方形的边长为xcm,它的周长不超过160cm,求x满足的条
件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审题能力,既要正确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如
“大于(小于)、非负数(正数或负数)、不超过
(不低于)”等等,
正确选择不等号,又要注意实际问题中的数量的实际意义.
【篇二:初中数学教案】
初 中 数 学 教 案
初中数学是一个整体,它的基本情况是,初一的基础知识多,初二
的难点多,初三的考点多。
而初二是整个初中生活的过渡阶段,是
一个分水岭和转折点,对中考的影响很大。所以初二升初三对每个
同学来说都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需要认真对待。
总体过程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5节课):复习初二知识点,在此过程中构建
学生的学
习框架,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掌握解题思
路和解题技巧,各个
击破知识点,熟悉中考难度的题型,进行强化
训练等,同时为初三做好充分的知识储备。
第二阶段(6-15节课):预习初三内容,提前了解并掌握初三知识
点,增强自信心,赢在
起跑线,为中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内容、目标与课时分配
【篇三:初中数学教案】
-------------------------------------------
初中数学教案
------------------------------------------
目录
16.3《分式方程解法》说课稿
17.2《反比例函数》说课稿
18.1《探索勾股定理》第一课时说课稿
18.1《勾股定理》说课稿
《勾股定理》说课稿
18.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说课稿
19.1《平行四边形》的说课稿
19.2.2《菱形(1)定义与性质》说课稿
20.2《数据的波动》说课稿(第一课时)
《除法》说课稿
《矩形》(第一课时)说课稿
《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第三课时)》教案说明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1)》说课稿
《分式的意义》说课稿
“形的判定”说课稿菱形(第2课时)
16.3《分式方程解法》说课稿
《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
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
过程。”从教师的教学角度上看:教师是进
行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是教学活动的主导;从学生的
学习
角度上看:数学活动是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的活动,是学生自己建
构数学知识的活动,是学
习活动的主体;从师生的合作角度上看:
数学活动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
过
程,即要促进学生发展,也要促进教师成长。教师作为数学教学主
导,在设计数学活动时要遵
循以下原则:
一、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组织教学。
二、重
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1、让学生在现实情境和
已有的生活和知识经验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2、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
意识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1、引导学生动
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2、鼓励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
样化。
四、教师对教学目标,难点,重点把握要恰当、具体。
数的计
算非常重要,计算是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只有在具体
的情境中才能让学生真正认识计算的作用。首
先应当让学生理解的
是面对具体的情境,确定是否需要计算,然后再确定需要什么样的
<
br>计算方法。口算、笔算、估算、计算器和计算机都是供学生选择的
方式,都可以达到算出结果的目
的。
一、设计思想:
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教学应走进生活,生活也应走进数学,数学
与生活
的结合,会使问题变得具体、生动,学生就会产生亲近感、
探究欲,从而诱
发内在学
习潜能,主动动手、动口、动脑。因此,在教学中,我们
应自觉地把生活作为课堂,让数学回归生活,服
务生活。培养学生
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丰富
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活动经历,并使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之趣、数学
之用、数学
之美。
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教师既要做到精讲精练,又要敢于放手引导
学生参与尝试和讨论,展开思维活动
。
根据新教材留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的特点,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
动脑参与探索
,让学生有发表意见的机会,绝对不能包办代替,使
学生不仅能学会,而且能会学。
充分发挥网络在课堂教学中的优势,力争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由被动听讲式学习转变为积极主动的
探索发现式学习。
数学问题生活化,主导主体相结合,发挥媒体技术优势,探究练习
相结合,
符合《课标》精神。
网络环境下代数课的教学模式:设置情境-提出问题-自主探究-
合作
交流-反思评价-巩固练习-总结提高
二、背景分析:
(一)学情分析:
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数学八年
级下册第十六章:《分式》
学生是本校初二实验班的学生,参加北师大“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
课题实
验一年半,学生基础知识较扎实,具有一定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
电脑使用水平较熟练,对于网络环境
下的学习模式已适应。
本节课实施网络环境下教学,采用自学导读式教学模式。学生喜欢
上网络数
学课,学习数学的兴趣较浓。
(二)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和分式四则运算的基
础上进
行的,为后面学习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打下基础。
通过经历实际问题→列分式方程→探究解分式方程的过程,体会分
式方程是
一种有效描述现实世界的模型,发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的能力,培养应用意
识,渗透类比转化思想。
(三)教学方式:自学导读—同伴互助—精讲精练
(四)教学媒体:midea---class纯软多媒体教学网 几何画板
三、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了解分式方程定义,理解解分式方程的一般解法和分式
方程可能产生
增根的原因,掌握解分式方程验根的方法。
过程方法:通过经历实际问题→列分式方程→探究解分式方程的过
程,体会分式
方程是一种有效描述现实世界的模型,发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的
能力,培养应用意识,渗透转化思想。
情感态度:强化用数学的意识,增进同学之间的配合,体验在数学
活动中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