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新课标教学设计
中国医学院排名-曹刿论战练习题
五年级上册教案
第1单元 小数乘法
第1课时
小数乘整数
【教学内容】:
教材P2~3例1、例2及练习一第1、2、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过程与方法:经历将小数乘整数转化为整数乘整数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到转化的
方法是学习新知识的工具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难点】
重 点:理解并掌握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学会转化。
难
点:能够运用算理进行小数乘整数的计算。
【教学方法】:
迁移类推,引导发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谈话:同学们都喜欢哪些运动呢?
(生回答自己喜欢的运动……)
2.导入:
是啊,多参加户外运动,有利于身体健康。老师也经常参加户外
运动,放风筝就是我的最爱。下课咱们一
起去放风筝好吗?
3.提问:但放风筝之前要先去买风筝,所以咱们就先去买几只风筝吧!(展
示教材第2页例l情境图)从图中你们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图中小明他们想买3个3.5元的风筝需要多少钱?你
会列式吗?
指学生回答:3.5×3,教师板书:3.5×3。
4.探索:观察这一道算式,它与我们以前学过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生观察后回答:这道算式的因数有小数。
5.揭题:以前我们学习的乘法都是整数乘整数,今
天的算式中却出现了小
数,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小数乘整数。(板书课题:小数乘整数)
二、互动新授
1.初步探究竖式计算的方法。
(1)引导学生准确算出一共需要多
少钱?学生独立计算,并在小组内交流自
己的想法。(师走到学生中,了解学生参与讨论的情况。)
(2)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指名汇报,教师根据学生叙述板书;学生可能想出下面几种不同的方法:
方法1:
连加。展示:3.5+3.5+3.5=10.5(元)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3.5×3就表示3个3.5相加,所以可以用乘法计算。(师板书意义)
方法2:化成
元、角、分计算,先算整元,再算整角,最后相加。3元×3=9
元,5角×3=1元5角,9元+1元
5角=10元5角,即3.5×3=10.5(元)。
方法3:把3.5元看作35角,则35角×3=105角=10.5元。
五年级上册教案
(3)追问:刚才同学们开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方法,真了不起。如
果要用竖
式计算,你会算吗?请同学们想一想,并与同桌讨论:如何列竖式计算3.5×37
引导:出示(边说边演示):
3.5元
× 3
10.5元
35角
× 3
105角
强调:我们可
以把3.5元转化成35角,用35角乘3得105角,再把105
角转化成10.5元。注意在列竖式
时因数的末尾要对齐。
2.自主探究,进一步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1)教师出示算式:0.72×5。
师:同学们看0.72不是钱数了,没有元、角、分这
样的单位了,还能不能
计算出结果呢?请同学们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计算方法。
(2)学生汇报演示。
可能有两种方法:加法和乘法。根据学生的汇报,展示这两种方法。
(3)比较:(见板书设计)
引导:请同学们比较一下这两种方法,你喜欢哪一种呢,为什么?
生:用乘法比较简便。
(4)追问:仔细观察乘法算式,谁给大家解释一下,你是怎样把乘数转化成
整数的?
生:先把0.72的小数点向右移动2位转化成72,然后作乘法72×5=360,
得出结果后再把
积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就是3.6。
质疑:既然把所得积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那这个积就应该是
一个两位小
数,为什么现在只有一位呢?
生: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所以积末尾的0可以直接
去掉。
(
5)注意:同学们在计算小数乘整数时,想到了用转化的方法把小数乘法转
化成整数乘法计算。那么,谁
能和大家说说小数乘整数应该怎样计算,计算时应
注意什么呢?
指导学生归纳出:计算小数乘
整数的乘法,要先把小数看作整数来乘,乘完
以后,看因数扩大了多少倍,再把乘出的积缩小相同的倍数
。当积的末尾有“O”
时,应先点上小数点,再把“0”去掉。
师:(出示教材第2页情境图
)我们通过解决买风筝的问题,认识并学会了
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我们看图中还有几种不同的风筝,
如果买3个其他形状
的,需要多少钱呢?能不能很快地算出来?
学生独立计算,汇报交流。
师:同学们顺利地买完了风筝,那就让我们就一起把风筝放飞吧!
三、巩固课堂
1.教材第3页做一做第1题
想一想: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
2.教材第3页做一做第2题
同桌之间相互谈谈是怎样点小数点的。
3.指名板演教材第3页做一做第3题
4.不用计算,你能直接说出下面算式的结果吗?
148×23=3404
五年级上册教案
14.8×23=( ) 1.48×23=( ) 0.148×23=( ) (
)×( )=34.04
四、拓展提高
1.大家在逛商店遇见特卖会时是不是都有点心动?
小刚也遇见了特卖会,那你
帮他算算他至少要带多少钱才够?
某商店牛奶搞特卖活动,每盒牛
奶1.4元,买四赠一。小刚要买20盒牛奶,
至少要带多少钱?
分析:“买四赠一”的意思
就是买5盒牛奶付4盒的钱数,求买20盒需要多
少钱,就是求实际应付的钱数。
方法一:先
求出20盒里有多少个(4+1)盒,再求出买4盒多少钱,最后求出
一共需多少钱。
20÷(4+1)=4(个) 1.4×4×4=22.4(元)
方法二:先求出20盒中一共有多少盒是需付钱的,再求出买20盒一共需多
少钱。
20÷(4+1)×4=16(盒) 1.4×16=22.4(元)
2.运用因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巧计算。
根据24×25=600,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1)240×25=( )
(2)2.4×25=(
)
(3)( )×25=0.6
思路导引
(1)24 ×
25 = 600 (1)24 × 25 = 600
↓×10
↓不变 ↓×10 ↓÷10 ↓不变 ↓÷10
240 ×
25 = (6000) 2.4 × 25 = (60)
(3)
24 × 25 = 600
↓÷1000 ↓不变
↓÷1000
(0.024 ) × 25 = 0.6
小结:
两个数相乘时,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0除外),
那么积也会随着另一个因数乘几
或除以几。
3.出示教材第4页练习一第4题。组织学生先独立填一填,再在小组中说一说
自
己是怎样想的,小组同学共同探索归纳出因数与积之间的规律。
4.出示教材第4页练习一第5题。指名学生朗读题目。
组织学生分析题意,引导学生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列出算式。
组织学生列出竖式,0.33×4= (千米)求出结果。
教师强调
:在计算过程中,先观察因数中有几位小数,再核对计算的结果中
小数部分的小数位数。
五、课堂小结同学们,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学生自由发表想法)
六、作业
1.教材第4页练习一第1、2、3题。
2.用竖式计算。
4.6×6= 8.9×7= 15.6×13=
0.18×15= 0.025×14= 3.06×36=
【板书设计】
五年级上册教案
小数乘整数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各的简便运算。
方法1
0.72
方法2
0.72
×100
0.72
× 5
0.72
3.60
0.72
÷100
+ 0.72
3.60
最后的0可以去掉
72
× 5
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