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案例及方案

别妄想泡我
910次浏览
2020年08月14日 07:57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银行从业资格考试报名时间-新疆工程学院


中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案例及方案
篇一: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案例
课题名称《认识钟表》

一、概述
· 小学数学一年级
·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84、85页 一课时 · 认识时针、分针、整
时、大约几时 · 认识钟表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初步认识钟面,会看钟面上的整时和大约几时
2、过程与方法:发展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概括能力和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按时作息和珍惜时间的
良好习惯;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单 元在学生掌握20以内数的基础上,联系日常生活的需要认识钟表面上
的整时和接近整时。对于一年级的 学生来说,时间既熟悉又陌生。有些学生已
经具有一定的认识钟表的经验,但他们认时间、看钟表的方法 是零碎的、不具
体的;也有些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时间观念差,对钟表的知识感到陌生。这就
需 要在老师的引导下,提升、概括科学地认识钟表的方法,同时,对学生进行
珍惜时间的教育,培养学生合 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设计理念:设计本课时力求把新 的教学理念融入课堂教学之中,整堂课都
以学生自主探究和活动为主,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亲自体验, 认识钟表。拟
在本课教学中体现以下几点: (一)知识呈现生活化:“数学的生活化,让学
生 学习现实的数学”是新课程理念之一。新知从生活中自然导出,使学生初步
感知“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 活中去”,使数学课堂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
(二)学生学习自主化: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认识钟表 面、认识整时刻、判
断大约几时等,都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在充分的动口、动手、动脑的探索
过程中自主获得。


(三)学习过程活动化:新课程以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方式, 把学习主动
权交给学生。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丰富多彩
的活动 情境,激起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与欲望,使学生总能处于一种新奇、兴
奋、快乐的活动氛围中,亲自实践 ,大胆探索。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教学准备:课件,钟面模型等。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滴嗒滴嗒,滴嗒滴嗒??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们,什
么时候起,
什么时候睡)。师:猜猜它是谁?
教师通过猜谜语,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兴奋感,营造了积极活跃、向上的学
习气氛。 2、课件出示一些漂亮的钟,教师提问:你们喜欢它们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揭示课题: 是啊,钟表不仅外型漂亮,还可以告诉我们
时间,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钟表的知识。
(二)动手操作,交流,探究知识 1、认识钟表
设计这一环节时,我注重给学生提供观察与思考 ,发现与表达的空间,注
重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机会,我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激发学生自主< br>参与的意识,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先让学生观察钟面,看看钟面上有些
什么,然后小组交流
学生汇报观察结果,教师板书:时针 分针 12个数 2、教学整时
这一环节在教 学形式上应重视学生的独立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有机结合,因
此在课堂中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探 究、去发现、去再创造,使每个
学生都有一块属于自己的思维拓展空间。
出示3时的钟面,让学生说说表示的是是什么时刻?你是怎么知道的?
再出示1时、4时、6时的 钟面,让学生说说是什么时刻,然后再提问:1
时、4时、6时的钟面上,都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分针都 指着什么数?你能用一
句话说说看整时的方法吗?
小组讨论看整时的方法,通过讨论发现学生个性化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语
言表达能力。 连一连:学生口头回答钟面时间,巩固看整时的方法


说一说:将整时融入小明一天 的作息时间里,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
能力,也将钟表知识与实际生活自然地结合起来,激发了学生 的学习兴趣。
3、教学大约几时
出示7时、7时不到和刚过7时三个钟面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三个钟
面的时间
小结:一个是7时不到,一个是刚过7时,我们把它们都叫做大约7时 师
追问:这两个都是大约7时,有什么不同呢? 生:一个是7时未到,一个是刚
过7时 说一说:让学生说出钟面上大约是几时 (三)巩固练习
1.画一画:先让学生通过观察判断出缺 少的是时针还是分针,再借助直尺
画出钟面上缺少的针,这里还要提醒学生注意画时针和分针的区别。
2.掌握用上午、下午这些词语表示时间
这一环节通过让学生发现、思考、讨论有挑战性的问题,了解时针每天要
在钟面上走两
圈,所以一天要走两个10时,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使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出示两幅表示10时的图,让学生观察,看能提出什么问题?通过观察学生
发现两个都是1 0时,但不一样,一个是上午10时,一个是晚上10时。
提问:一天有几个8时,几个9时?
3.拨一拨:学生在钟面上拨出自己起床和睡觉的时间,然后同桌的同学说
一说,要求说完 整。教学这一环节时,教师顺势教育学生要合理安排好自己的
作息时间,养成按时起床按时睡觉的好习惯 。
4.说一说:让学生说说自己的一天是怎样安排的?
根据儿童的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如几时起床,几时睡觉,丰富了
学生对时间的感性认识,使学生 充分感受时间就在身边的生活中,逐步建立了
学生对时间的观念,联系了学生生活实际,突出了应用意识 和实践能力的培
养。
四、全课小结。
教学内容与
教师的活动
媒体的运用


学生的活动
教师进行逻辑选择
七、教学评价设计
本节课利用多媒体组织教学,有效突出了重点 ,分解了难点;多媒体介入
了学生感兴趣的钟面,激起了学生说的欲望。课堂效果显示学生能较灵活地运
用自己小结出的方法进行练习。课后反馈反映出学生通过语言项目的学习,对
认识钟表已经基本 理解,包括认识整时和大约几时大多数学生掌握良好,由练
习反馈也可知。
八、帮助和总结
教师的作用就在于引导学生如何更有效地学习新知,尽可能将学生的学习
效率最优化;同时教师还需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环境,如借助生动形象的多
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观察、 思考、交流、比较、总结,从而更好帮助学生更好
地理解新知。
篇二:初中数学教学案例设计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设计——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萍乡六中 马祥志
一、概述
九年制义务教育九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下册第三章第 五节“直线和圆的位
置关系”。本节是探索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课本通过操作、观察直线与圆的相对运动,提示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探索直线与的位置关系,和圆心到直线
的距离与半径之间的 大小关系的联系,并突出研究了圆的切线的性质和判定。
在本节的设计中,充分体现了学生已有经验的作 用,用运动的观点研究直线与
圆的位置关系,使学生明确图形在运动变化中的特点和规律。
二、设计理念
鼓励学生从事观察、测量、折叠、平移、旋转、推理证明等活动,帮助学
生 有意识地积累活动经验,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动手、动口、
动脑和交流,充分展示“观察 、操作——猜想、探索——说理(有条理地表
达)”的过程,使学生能在直观的基础上学习说理,体现合 情推理和演绎推理
的融合,促进学生形成科学地、能动地认识世界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亲自探索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2)通过实践让学生理解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相交、相切、相离
的含义。
(3)探索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半径之间的数量关系和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之间的内在联系。
(4)让学生们自主讨论通过学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有哪些收获?在
现实生活中有哪些体现?
四、教学重点
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相交、相切、相离
从设置 情景提出问题,到动手操作、交流,直至归纳得出结论,整个过程
学生不仅得到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更重要的是经历了知识过程,体会了一
种分析问题的方法,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这将有利于学生更好的 理解数学、
应用数学。
五、教学难点
探索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半径之间的数量关系和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之间
的内在联系。
六、教学过程

国庆节休假-青春之歌读后感


三月份有什么节日-党支部公开承诺书


除夕放假-田径运动会广播稿


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北外研究生院


辛弃疾诗词-友谊的名言


安徽省教育厅-济南市中考成绩查询


号码百事通-建筑工程实习报告


优秀学生事迹-认识实习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