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改进后)

玛丽莲梦兔
723次浏览
2020年08月14日 08:24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美国国庆节-策划方案范文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及反思
发布者:郑自光 发布日期:2012-03-23
什么是周长(认识周长)
【教学内容及简析】
教材44-45页(周长的认识)
《什么是周长》是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周长 》的内容,
是新课标教材中空间与图形领域中有关图形与测量的内容。在一、二年级学
生已经认 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并且已经掌握
了这些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此外 ,在日常的生活中,学生对周长也有一定的了
解。本节课主要通过描一描、摸一摸、量一量等实践活动, 让学生自己体验边
线、一周、封闭这些词,初步感知周长的含义。为后面认识各种图形的周长,
及周长的计算做好铺垫。
【课前预设】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 生活实际,让学生亲身经历
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 ,
本课我准备采用来源于生活--提炼为数学--应用于实际这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
指导学生 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学习,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和
发展过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和初步的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而本课我打算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实践探索,理 解新知;操作实
践,巩固新知;实践训练,深化新知;归纳总结,完善认识五个环节,通过比一
比、画一画、评一评;描一描、摸一摸、走一走;量一量、围一围;想一想、算
一算、练一练;说一说这 些活动进行教学。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
长。


2、 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图形的周长。
3、 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教学具】
1、电脑课件、展示台
2、学具袋(光盘、直尺、细绳子或皮卷尺、水彩笔、树叶、作业纸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大树爷爷告诉我:小蚂蚁特别喜欢练长 跑,瞧!一只蚂蚁把一片漂亮的树叶
当作运动场,它正准备沿着树叶的边跑一周,你觉得它应该怎么跑? (现在我们
来看看它是怎样跑的?)根据学生看蚂蚁爬过树叶的动画,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 提示:从起点开始,又回到起点。)我们再看看是不是这样跑的。小蚂蚁爬过
一周的长度是树叶的什么呢 ?
板书课题:什么是周长(周长的认识)
【设计意图】
三年 级的学生对于枯燥的空间与图形的数学内容还不是很感兴
趣,所以通过一个童话故事引入新课是根据学生 的年龄特征,抓住学生的好奇心
来进行下一步的学习。
二、实践探索,理解新知
1、比一比、画一画、评一评感知周长
(1)课件出示各种封闭与不封闭图形,问:哪些图形是有周长的?
(2)画几个自己喜欢的封闭图形。
(3)展示学生作品,并指出图形周长,进一步体会到在 同一平面内封闭图形一


周的长度叫做这个图形的周长。
2、描一描、摸一摸,走一走体验周长
(1)描一描
A、课件出示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让学生指一指、说一说周长
B、描一描光碟的边线,问光碟的内部线是它的周长吗?
(2)摸一摸(44页摸一摸)
让学生用手分别摸一摸数学课本封面的边线及文具盒面的边线,与同桌交流
认识周长
(3)走一走
怎样走才是教室的周长?怎样走才是操场的周长?
【设计意图】
通过多种学习活动以及各种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动手、动脑的学习过程中
循循渐进的掌握知识。
三、操作实践,巩固新知
1、量一量(44页实践活动)
(1)测量自己的腰围与头围
自主选择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量出结果并记录下来,然后在小组内
交流测量过程;
(2)测量树叶的周长
自选测量工具,测量树叶周长,并在小组内交流测量方法
2、围一围(45页第1题)
让学生描出图形的周长,结合课件让学生知道可以有不同 的起点,但是只
能描一周,进一步体会周长的含义
【设计意图】
让学生与同学合作量一量身边的一些物体的周长,既培养了他们的动
手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实践训练,深化新知。
1、想一想
如果要知道三角形的周长应该怎样量?四边形呢?为什么?
2、算一算(45页第2题)
课件出示几幅图形,通过量一量、算一算活动,鼓励学生用多种计算方法
正确算出图形的周长
3、练一练(45页第3题)
运用课件,通过测量、移动的方法,直观的比较两组图形的周长,从而深
化知识
【设计意图】
练习题由易到难,从基础题到拔高题,层层深入,这样既顾及到全班好
中差三个层面的 学生,又为尖子生补充了营养。
五、归纳总结,完善认识
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懂?
【设计意图】
让学生从小就能自己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与整理,并养成不懂就问的好
习惯。
【板书】
什么是周长(周长的认识)

封闭平面图形
绕边线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边线



一周
【反思】
《什么是周长》是一节帮助 学生建立周长概念的一节课,这是学生在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


形、圆形等平面图 形的基础上展开的,认识平面图形是学习平面图形周长的基础。学生只有对周长的概念
做到真正的理解, 形成表象。才能为后面的测量周长,计算周长以及周长的应用做好铺垫。同时也为日后
学习面积的相关知 识,区分周长与面积的概念打好伏笔。基于以上的认识,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注意了以
下两点:
(一)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悟周长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重点放在让学生亲身感悟。首先 我通过蚂蚁爬树叶的情境让学生看蚂蚁爬过树叶
一周的长度,通过对一周的强调初现周长概念。再让学生 通过比、画、摸、走、描几种图形的周长,让
学生感受到周长都是沿着图形的边线进行的,也让学生在这 些活动中充分感受封闭平面图形、一周、
长度这三个关键词,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图形的周长,从 而抽象出周长的概念是图形一周的长度。
我知道仅靠以上的体验肯定是不够的,所以我接着让学生围一围 、量一量、想一想、算一算、练一练来加
深学生对周长的理解,整节课我都注重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 让他们在有效的活动中全方位的感受、探
索周长的含义。
(二)在练习中让学生对周长的认识得到升华。
数学课堂离不开练习,而有梯度的练习不 仅能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的知识,而且能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扩
展。因此我在最后的练习题中设计了这样两道 题:第一道题是把一个长方形分成甲、乙两个图形,这两个
图形的周长一样长吗?为什么?第二道题是比 较一组中几种图形的周长是不是一样长?学生回答之后我总
结出:周长一样的图形大小(面积)不一定相 等;反之,大小不同的图形周长可能一样。

有意思的个性签名-企业年度工作总结


今年高考录取分数线-农村空巢老人


中国石油大学录取线-写事作文500字


麻省理工大学世界排名-对公司的祝福语


大型企业-劳动合同书范本


我的同桌作文400字-毕业鉴定


内蒙古高考报名-活动策划案


孙锂华-首都体育学院研究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