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左右》精品教案教学设计
灵光寺-参观感想
最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左右》
精品教案教学设计
2
左、右
上课解决方案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对于“上、下、前、后”的位
置关系,学生已经积累了较为
丰富的知识经验,而“左、右”位置的空间观念是学生最为
薄弱的
,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为了突破教学难点,对本节
课作如下设计说明。
1.教学时,我让学
生认识自己肢体的“左右”作为知识的
引发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动口、动手、动脑、交流、讨
论、应用等几个环节,让学生初步掌握并建立起“左、右”
位置的空间观念,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
知欲。
2.在学生初步感知左、右后,从学生原有的经验出发,开
展各种学习活动。教学中,
我引导学生说一说左、右手能做
哪些事;找一找身上像左、右手这样的好朋友;做一做小游
戏,
听口令做动作;摆一摆学具等,让学生在这些简单而有
趣的活动中辨别“左、右”,体会位置与生活的密
切联系,
感受认识左右的必要性。
3.除了认识和体验“左、右”外,还要引导学生懂得解决
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左、
右”的认识,体验到
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和应用性。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课堂活动卡
学生准备 铅笔 文具盒 直尺 橡皮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引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大家有信心上好吗?有信心的同学请高
高举起你的手,你知道举起的这只手是左手还
是右手吗?这
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左、右”。
⊙进入情境,探究新知
1.感受自身的“左、右”。
(1)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手,请同学们举起你的右手,看着<
br>它,想想我们常用它做哪些事。(生自由汇报:我们常用右
手吃饭、写字等)
(2)右手的作用真大,那左手是不是也这么能干呢?(生自由
汇报:用左手压本子、端碗等)
设计意图:从学生最熟悉的自身引入,先确认左手和右
手,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
场景里体会“左、右”的位置关系。
(3)听口令,做动作。
考验同学们能不能分清楚自己的左手和右手。
口令:请举左手,放下,请举右
手,放下;用左手向老师打
招呼;用左手摸自己的右耳朵……(多次练习,让学生熟练
自身的左
和右)
(4)小结:同学们,我们的左手和右手是一对“好搭档”,吃
饭时,左手端着碗,右
手拿筷子;写字时,左手压本子,右
手拿笔。左手和右手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现在请
你们仔细观察,看看我们的身体上还有像这样一左一右的
“好朋友”吗?
(5)学生自由回答交流,眼睛、耳朵、脚等。
教师说明:同学们分清自己的左手、右手是我们判断左、右
的重要标准。
设计意图:
身体上的左、右是学生最为熟知的,以此作为判
断左右的标准,通过这个活动,结合学生熟悉的事物,加
强
对于左、右知识的掌握和了解,同时也便于今后的记忆。
2.动手操作,明确左、右的位置。
老师真佩服你们,能分清左手和右手了,那离开身体这个参
照点,我们是不是也一样能分清左、右呢?(出示课堂活动
卡)
(1)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学具,按铅笔、文具盒、直尺、
橡皮的顺序摆放好。
(2)谁来说一说,直尺的左边有什么?直尺的右边有什么?
(3)选你喜欢的一件文具,说说它的左边和右边各有什么。
(4)学生自由发言,相互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亲身感受,从身体上的左右扩展
到身边的物品,加深学生对左右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
识,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做左、右动作的游戏。
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有关于左、右动作的小游戏。请听口令,
看谁的反应快:伸出你的左手,拍拍你的右肩;伸出你的右
手,拍拍你的左肩;伸出你的左、右手,前
拍拍、后拍拍、
左拍拍、右拍拍、上拍拍、下拍拍。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体验,让学生将左右
与身体对应起来,
帮助学生真正建立左右的标准,从而进行判断。
4.课堂练习,体会“左、右”位置的相对性。
教材13页“生活中的数学”。(课件出示上、下楼梯图)
(1)在楼梯的上面有小朋友要下来,下面有小朋友要上去,
他们会不会相撞呢?
(2)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讨论。
(3)让我们来实验一下吧!
先找4名学生,两人
两人分别在过道两边走,再返回。向学
生说明:我们的左、右手是固定不变的,但是当我们方向改
变的时候,左、右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我们上、下楼梯,过
马路都应该靠右侧通行。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知的上、下楼梯出发,通过解决实际问
题,引发矛盾,使学生感受到学习“
左、右”的必要性,体
会“左、右”的相对性,加深对“左、右”的理解。
⊙综合运用,巩固拓展
1.请每个同学仔细观察,看我们教室里的东西,用“左、
右”来说出它们的位置。
2.把自己喜欢的小朋友的名字写在自己名字的左边,把老
师的名字写在自己名字的右边。 <
br>设计意图:利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
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知识的
实用性。
⊙全课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布置作业
教材13页6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