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小学数学一上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小品搞笑剧本-低碳环保倡议书
第六单元:单元教案计划
一、教案目标:
1、认识11~20各数,能够正确、有序地读写各数。
2、认识“十位”“个位”,初步了解十进制,初步认识位值制以及初步体验位值制的作用。
3
、了解加法和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能够计算简单的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初步感
受10加几和相应
的减法的计算规律。
4、能够在解决“之间有几个”的问题中继续体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检
验回顾的解决
问题的过程,并能用数数的方法解决简单的“之间有几个”的问题,为理解“植树
模型”积累基本活动经验。
5、能够初步了解加法算式与减法算式之间的关系。
二、单元教案重难点:
1、会读、会写11――20各数,掌握这数的组成、顺序及大小。
2、认识十位与个位。
3、熟练口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4、认识数位,了每个数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
三、教案内容:
本单元主要是使学生掌握20以内的大小和11~20各数的读法和写法,为学习20以
内的加、减法做
好准备。本单元内容结构如下图:
数数→读数→顺序和大小→写数→个位和十位→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四、教案措施
1、注重动手操作和直观经验的积累。
2、注意加强对解决问题步骤与方法的指导:怎样理解
现实的问题情境、发现要解决
的数学问题;怎样分析问题从而找到解决的方案并解决问题;怎样对解答的
结果
和解决的方法进行检验、回顾和反思。
3、加强追问,使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4、在教案中引导学生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五、单元课时安排:
5课时
1 8
课题
课时
11-20的认识
(P.73-74.
练习十七第1-7题)
第1课时
备课时间
2018.11.12. <
br>1、能正确地数出11-20个物体的个数,认识11-20各数,并能正确
地读,掌握20以内
数的顺序、大小。
教案目标
2、在实践操作中,初步了解“一”、“十”的计数单位。
3、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获得初步的数感,初步培养学生的估计意
识。
教案重点和难点
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地读。
掌握数的组成,了解“十”的计数单位。
教案准备和手段
教案流程
课件
一、谈话导入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0~10各数,这些数你们认识吗?
出示:14、19、11、18、20、13、15、17、16、12
二、动手操作,学习新知
1、数小棒
(1)师:11~20的数中,你最喜欢哪一个? 生:
师:这样吧,你喜欢几就数出几根小棒。 学生操作
(2)指名板演:
生:我喜欢16。学生在多媒体上摆(可以1根 、2根或 …
摆)一共有16根。
2、扎小棒
(1)师:我也选了一个数,数出的小棒有这么多,(展示一堆小棒13)你知道有几根
吗?
生猜数,老师用“多了、少了、大了、小了”等来回应学生的猜想
(2)师:这么多的答案,到底哪个是正确的呢?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
你想怎样数?(生:1根 、2根、5根、10根数,评价肯定学生的数法)
师:这么多方法,哪一种能一眼看出有13根?
生:10根和3根
5根5根和3根
师:我们一起数一数,1、2、3、4…10。先数出10根,还有3根,现在一眼就看出有
13根。
(3)师:在数学上,我们习惯把10根小棒扎成一捆看作1个“十”,和剩下的3根合
起来是13。老师喜欢的数就是13。
请你们也和老师一样来数一数,扎一扎,摆一摆自己刚才喜欢的数。
学生数数,扎小棒
师:先数出10根小棒,然后扎起来。
哪位小朋友愿意告诉大家你喜欢几,是怎么摆的?
3、汇报摆法
(1)
生:我喜欢的数是( ),我一边摆了10根,一边摆( )根。
师:真棒,
我们可以把10根小棒扎成一捆,大家有没有把10根小棒扎成一捆?把你
扎的小棒举起来,这里有几根
?
生:齐说10根(重复几次)
师:这10根里面有10个一根,就是10里面有10个1,10个一合起来是1个十,
(板书)。
问:1个十里面有几个一?(10个一)
(2)师:1个十和6个1组成16。 谁能说一说?(生说、大量地说)
2 8
师:看看你桌上摆的小棒,也用这样的话说一说。
师:有一个小朋友喜欢的数是1个十和4个1组成的,你猜猜他喜欢几?
有一个小朋友喜欢的数是18,你猜猜他摆的是几个十和几个1组成的?
(3)认识20
选择喜欢20的小朋友来说一说
师:哪位小朋友喜欢的是20。请你把小棒拿上来,让大家看一看。说说你的想法。
生:一捆是10根,这里也是10根,所以是20根。
师:这是1个十,让我们
继续往下数。11、12、13、14、15、16、17、18、19、20。
散开的1根1根又是几
根?
生:10根。
师:我们也可以……
生:扎成一捆。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有2个十。
师:真棒!2个十就是20。20里面有几个十,有几个一? 生:2个十,20个1
三、归纳提炼,发展数感
1、师:我们认识了11-20各数,请大家动手按一定的顺序排一排11-20的数字卡片。
师:你是按照什么顺序排的? 生1:我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的。
师:有不同的排法吗? 生2:20、19……11。
师:他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排的? 生:从大到小的顺序。
师:还有不同的吗?
生3:我是按单双数来排的。
2、师:让我们请出所有认识的数。
出示例2的尺子图,再演变成数轴图,让学生逐一报数并出现在数轴上。
师:20后面还有吗? 生:21、22、23……
师:对。还有很多很多数,以后我们继续认识。现在一起来读读数轴上的数。
3、师:越往右数就……
生:越往右数就越大
师:那反过来,越往左数呢? 生:数就越小
四、巩固练习,促进迁移
1、感受20的变化
师:数学在生活中还挺有用的呢。老师这里有一叠数学作业本,猜一猜有几本?
生猜
师:答案都不一样。给你们一点提示,这里是10本数学作业本,根据10本的高度
再来估一估有几本?
生3:25本。 生4:20本。
师:你是怎样想的?
生:我发现这10本的高度正好是20本的一半,所以是20本。
师:哪些同学也是这样想的?
……
师:能根据10本的高度来估计,是个好方法。
这里刚好是20本作业本。如果换成
20本这样的数学书,会怎么样?
生:厚了
生:比20本数学作业本要高很多,因为1本数学书比一本数学作业本厚。
师:如果换成20本这样的新华字典叠起来又会怎样呢?
2、龟兔赛跑
师:龟兔再
次比赛谁会赢呢?让我们来看一看,开始啦。在同样的时间里小乌龟跑
了5M,我们用这么长的一条线来
表示:
5M
乌龟
兔子
师:你能估一估小兔子跑了几M吗?
生:18M 生:15M
师:你是怎么样想的?
生:5M这么宽,这里大约有3段,所以是15M。
师:我们一起来看。(课件演示)三段多一些,4
段不到。那就是比15多一些,比
20少。刚才小朋友们猜的都挺接近的,想不想知道小兔子究竟跑了多
少M?
(16M)
3 8
五、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什么?你有什么想说的?(大小、组成、两位数)
六、作业
作业本第41页
板书设计:
11-20的认识
一个十,也就是10个1
13 里面有1个十和3个1
20
2个十,20个1
课题
课时
11---
20的写数
(P.75.练习十七第8-12题)
第2课时
备课时间
2018.11.12.
教案目标
1、理解数位的概念,使学生初步认识“十位”和“个位”,能够正
确地写出11---
20各数;
2、利用计数器帮助学生认识“十位”和“个位”在数中的相应位
置;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积极主动学习精神。
教案重点和难点
理解数位 位值
教案准备和手段 课件
教案流程
一、复习导入(出示课件)
1、从11数到20; 从19数到6;
2、说出下列各数分别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13、 10、 17、 19、 20
3、导 入:我们已经认识了11---20各数,那么这些数怎样写呢?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11---20各数的写法)
二、自主探究
1、教案例3
(1)出示计数器
提问:它是什么?有什么用呢?
介绍:
①它叫计数器。它的右边写着“个位”,左边写着“十位”。它们是数位
名称,也就是从右边起第一位是
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②它可以帮助我们写数,写数的时候,如果有1个“十”就在十位上写
“1”表示有1个“十”,在个位上写“4”表示有4个“一”。
(2)出示例3
①第1图
问:这个数是多少?(11)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这两个“1”表示的意义一样吗?
②理解第2、3图
2、教案写法
2个数字在写的时候要分开一定的距离,不要粘在一起。高矮要一样。
4 8
3、小结:①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有几个十就在十位上写几,有几
个一就在个位
上写几,先写十位上的数,再写个位上的数。
②写法
三、巩固训练,深化提高
1、完成75页做一做
2、
完成77页
练习十七第8-12题
四、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五、作业 作业本第42页
板书设计:
11---
20各数的写法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1个十和4个一合起来是14
课题
课时
10加几、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
(P.78.)
第3课时
备课时间
2018.11.18.
1、使学生能够运用11~20各数组成正确地计算10加几、十几加几
及相应的减法。
2、知道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教案目标
3、让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体会计
算的意义,体验数学的价值,经历
与他人交流计算方法的过程,以次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案重点和难点
运用11~20各数的组成,掌握10加几、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的
计算方法。理解算理。
教案准备和手段
教案流程
课件
一、复习
1、数的组成。
(1)15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2)9个一和1个十组成(
)。
(3)10和4组成的数是( )。
2、引入本课学习:这节课
二、新授
1、:教案例4 教师指导学生一起摆小棒,先摆1捆,再摆3根。
(1)十加几
①师:一共有多少根小棒?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板书:10+3=
师:10+3等于多少?为什么?生:因为1个十和3个一组成13,所以10加3等于
13。
师:谁能根据算式10+3=13写另一道加法算式? 板书:3+10=13
②问:你是怎么想的? 生:因为两个加数的位置调换了,得数还是一样的。
③小结:10加几得十几。几加10得十几。
5 8
(2)十几减几
①师:除了能写两道加法算式,还能写哪些算式?
板书:13-3= 13-10=
师:怎样算? 生:
1个十和3个一减3是10,1个十和3个一减10是3。
②小结:今天我们学的是10加几和十几减几,可以根据11-20各数的组成进行计
算。
2、教案例5 加减法的各部分名称
(1)十几加几
①教师在计数器先拨出
11,再在个位添上2颗珠子,让学生根据拨珠的过程说出
一道加法算式。
板书:11+2=
②问:你是怎样想的? 说: 1个十和1个一加2个一是13。
③做一做:11+3 13+2 16+1 16+3
(2)十几减几
①板书:13-2=
②在表示13的计数器的个位上拨去2颗珠子,问:得数是多少?怎样想?
说:
1个十和3个一减2个一,是11。
③在计数器上计算:12-1 14-2
3、介绍算式的各部分的名称,边介绍边板书:
11 + 2 = 13
13 - 2 = 11
加数 加数 和 被减数
减数 差
三、巩固练习
1、课本78页中“做一做”中的题目。
2、口算
10+5= 14-4= 10+2= 8+10=
19-10= 17-7=
15-2= 14-3=
6+10=
四、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作业本第44页
板书设计:
十加几、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
10 + 3
= 13 13 - 10 = 3
3 + 10 = 13
13 - 3 = 10
11 + 2 = 13 13
- 2 = 11
加数 加数 和 被减数 减数 差
课题
课时
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练习
(P.80.)
第4课时
备课时间
2018.11.17.
1、使学生进一步巩固11—20各数的数数、读数、写数,进一步熟
教案目标
悉数的组成。
2、进一步熟练地口算10或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教案重点和难点
1、11—20各数的数数、读数、写数,进一步熟悉数的组成。
2、熟练地口算10或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6 8
教案准备和手段 课件 计数器
教案流程
一、创境激趣
1、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11—20各数,学会了口算10或十几加几和相应
的减法。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练习这两方面的内容。
2、看要求说答案
1个十和9个一组成( ) 5个一和1个十组成( )
1个十和6个一去掉1个十是( ) 1个十和3个一去掉3个一是
( )
二、自主探究
1、80页第3题。
2、81页第6题。
三、交互反馈
1、练习十八第4题。 连一连,比一比
2、练习十八第7题
3、练习十八 数学游戏
四、开放延伸
1、比大小
18 9
3 11 16 10 7
以上一共有( )个数。
其中最小的数是(
),最大的数是( )。
从右边数起,第5个数是( ),从左边数起10是第( )个数。
2、用10、12、5和15中的3个数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
□○□=□ □○□=□ □○□=□
五、总结
课题
课时
第5课时
排队中的学问
(P.79.)
备课时间
2018.11.18.
1、通过教案使学生学会解决求两数之间数字个数的问题。
教案目标
2、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和优化策略。
3、通过实际活动,使学生了解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教案重点和难点
使学生学会解决求两数之间数字个数的问题。
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和优化策略。
教案准备和手段
教案流程
课件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出示课件学生排队走情境图)
师:小朋友排过队吗?在排队中也有我们的数学知识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排队中
的学问”。
二、在活动中体验排队问题(出示课件教材79页情境图)
1、看图体验,交流信息
(1)认真观察情境图,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同桌交流:
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小丽排第几,小宇排第几?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你有办法解决吗?和同组的同学说一说。
7 8
2、动手操作,合作交流
(1)独立操作,探究解决问题
(2)同桌交流:怎么排的?小丽和小宇之间有几人?
(3)小组汇报操作过程和结果。 <
br>①生可能:小丽和小宇之间有4个△,也就是说明小丽和小宇之间有4个同学。
(示范:△△△△
△△△△△○△△△△☆)
师:大家同意吗?还有别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吗?
②生可能汇报:还可以直接数数,11,12,13,14总共是4个数。(板书:11 12
13 14)
师提问:用数数的方法时,重点要注意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数数的时候不能数错,不能数10和15两个数。
③
强调:为什么不能数10和15?
引导学生说出:因为10和15
指的是小丽和小宇,而题目要求数他们两人之间的
人数,所以不能数10和15。
3、突出讲解用列算式解决的方法
①师:同学们真棒!不过刚刚我看到了有同学是用算式来解
决这个问题的,但结果
不是4,大家一起来看看,看能不能找到原因。
学生找出原因:15-
10这个算式不对,应该列式为15-10-1=4。(板书:15-10-
1=4(个)
②师进一步提问:为什么要减1,减10又是什么意思?解答正确吗?
(板书口答:小丽和小宇之间有4个)。
4、小结:引导学生结合前面数数、画图的方法来想一想、说一说。
刚才我们用数一数、摆一
摆和列算式的方法来解决小丽和小宇之间的人数,看
来对于同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用不同
的方法来解决。
三 、反馈练习,巩固新知
1、做一做(出示教材79页情景图)
2、拓展题(课件出示拓展题)
①小明早晨排队等校车,他前面有14人,后面有3人,一共有多少人在排队?
②10只小动物排成一行,小兔左边有3只小动物,小兔右边有几只小动物?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五、作业 作业本第45页
板书设计:
排队中的学问
方法一:11 12 13 14
方法二:△△△△△△△△△○△△△△☆
方法三:15-10-1=4(个)
口答:小丽和小宇之间有4个
8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