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设计及案例
华工广州学院-梁山108将结局
小学一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设计及案例,只要在网上一搜索就几十页,优秀的案例确实
很多,但始终还是找不到适合我所需求的那一份。在具体的教学实际中,设计的问题往往会
不一定适合
学生,这时教师就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要敢于调整学习坡度,适当引导,以发
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
数学教学实效。
关于小学一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教材中都以情境图作为呈现“解决问题”
的方式,学
生直接从图中获得信息,体现出教材生动具体生活化的风格,同时弱化了学生的解决问题的<
br>能力。因此要我们做到激发学生的兴趣的同时,使学生学会评价和反思自己的解决方法。对
解决问
题的教学,我结合常规教学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谈谈自己平时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有利于理解题意
再生动具体的情境图,即便学生都能会意,但要了
解在学生的心理真正的解决思路,必
要从学生对题意的理解着手,也只有通过学生表述题意,才能让我更
好地了解他们解决问题
的意图。因此读题是解决问题的基础,但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要正确、流利、
完整地读
出,是相对比较困难,也是我们教师需要攻克的一道难关。在呈现情境图时,即便学生只言片语地阐述出大概意思,也要即时给予肯定,教师应让学生抓住问题的本质,完整讲述出题
意就成了
教学的关键。
如在教学《用数学》时,图中呈现出的大括号和问号时,对学生而言都是陌生的
,这时
如果让学生一下子就去提问题,显然操之过急。因此首先让学生通过观察,用自己的语言讲
述图意时,教师从中引导逐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使学生思维能力得到发展。这
个表述图意
的环节得到成熟的时候,学生就对提出的问题水到渠成。又如:大括号在下面,
一共有13个松子,篮子
外面有5个,问号打在篮子上面。学生可能在草率地理解题意后,
列出算式:8+5=13(个)。这时
教师会重新引导学生慢慢地说清楚已经知道的数学信息,
从而抽象成完整简洁的语言讲述:“一共有13
个松子,拿走了5个,篮子里还剩几个松子?”
通过让学生讲述题意的同时,在提问题的时候把数学信息
也说在一起,让学生明白解决的问
题要通过计算得出来的。让学生重新审视问题,对自己所解决的方法进
行评价及反思,与此
同时,在讲述的过程中慢慢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助解决问题。
二、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思维抽象能力
教育心理学家认为:“数学学习决定学生数学思维的
水平和质量。现在学生的学习大部分
是学校课堂教学情境下进行的,因此课堂的数学教学对学生数学学习
、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
起到重要作用”。“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新课标所提倡的学习方式
。课堂中,加
强问题解决的学习是改善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提升学生数学思维的切入口。
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如能让学生置身于逼真的问题情景中,借助数学的思想方法,研究具有开放性的实践
问
题。一方面,数学开放性的实践问题教学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在解
决
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自己想出了解决问题的新的办法或策略,达到了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
效果。比如呈现
这样一幅图:有一队小朋友在排队进动动物园,队里其中一个小朋友说:“我
的前面有37人,我的后面
有2人。”问题是一共有多少人?像这种抽象的问题,单靠文字是
很难在脑中建立表象,往往学生会计算
出39人。像这些问题,我们可以让学生根据已知条
件和问题,试着用学具摆出来,或用自已容易理解的
图形代表来画出示意图。还可以请几位
学生上来扮演里面的角色排排队,把题目的情景再现,抽象的文字
变得具体形象,直接体验
题意。学生通过具体数据验证出刚才计算的答案是错误的。在理解题意后,鼓励
学生从不同
角度选择条件和问题,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三、突出题意培养学生明晰数量关系
一年级数学中主要教学加法和减法,在教学运用加法和
减法解决问题之前,学生已经认
知合是加、分是减的意义,通过对情景图的诠释,加深理解加减法意义,
明确各数量之间的
关系,进一步选择计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收到更好效果。如图:
学生通过对情景图的观察,再通过讲述图中的意义,明白到第一幅图是解决两束汽球一共多
少个
?在解决“一共”的问题时,知道用加法进行计算,因此就要学生自己搜集数学信息,找
出每束汽球的个
数作为两个加数。第二幅图是解决右边一束汽球有多少个?在求“部分数”的
问题时,学生要知道求“部
分数”,先要去掉“另一部分数”,就要用减法进行计算,因此就要
学生搜集出总数8个和另一部分数6
个,分别作为被减数和减数。我相信通过一段时间的结
构图训练,明晰题中的数量关系,形成有效的解决
策略,在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将会得到进一
步提高。
总之而言,解决问
题的教学是课程改革中面临的新问题,是贯穿于“数与代数”、“空间与图
形”、“统计与概率”、“综
合与实践”各个领域之中,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
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
力,同时要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际情况进行教学,
这样才能收到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