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哈尔滨理工大学考研-圣诞节活动主题
根据看到物体的形状确定物体的摆放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80页 信息窗2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
生观察实物,使学生学会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一组正方体的形
状和相对位置,并能根据确定方位看到的
形状来想象物体的摆放。
2.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想象力。
3.通过多种活动,培养运用数学进行交流的能力,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一组正方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并能
根据确定方位看到的
形状来想象物体的摆放方式。
教学难点: 能根据确定方位,看到的形状来想象物体的摆放方式。
教具、学具
教师准备:照片、课件、正方体
学生准备: 正方体(多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同学们,谁的家里开超市?(我家,学生举手
说)超市里的货物琳琅满目,
你平时是怎样摆放货物的或对于存放货物的地方你见过吗?(没有)这节课
我们
一起到存放货物的地方去看一看,好吗?(出示课件81页情境图)
(把情境图变为实物
情境:找四个同学分别向图中的两个工作人员的位置站
好,用两盒粉笔代替两个箱子,演示整理货物的过
程,让学生自己实地观察思考。)
1.从推车的叔叔方向看这两个正方体是什么形状的?
2.背着包的女同学从侧面看到的这两个正方体是什么形状?
3.爬在梯子上的叔叔从上面看到的这两个正方体是什么形状?
……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1.解决问题从不同方向看物体,各是什么形状?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上节课的知识,“从不同方向看”指的是哪几个方向?
学生回答: 上面、正面、侧面三个方向。
谈话:同学们看,桌子上的这两盒
粉笔(每人拿出两个正方体积木)请你用
正方体代替货物,然后从不同的方向来观察一下,各是什么形状
?
(操作后先在小组中互相说说,然后汇报交流,交流时多指名说,主要从三
个方向说摆放方
式。)
2.你能帮助他们把看到的图形贴到相应的位置吗?
(教师出示不同的头像(照片)
,让学生到黑板上贴看到的图形。)
3.小结:刚才我们从不同方向看小车上的这两箱货物,看到的形
状是不一样
的,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观察物体。
板书课题:观察物体根据看到物体的形状确定物体的摆放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课件出示:三个正方体的组合图。
谈话:如果车上有3箱货物,从不同方向看,各是什么形状呢?
教师提出要求:
1.你先观察3箱货物的摆放位置,分析货物的位置结构。
2.请你先用手中的积木来搭一搭
,(摆出物体)然后观察一下,从不同方位
看,各是什么形状?
3.验证摆法。
如果看到的形状和指定的位置不一样应该重新摆放。
(学生在小组中活动,互相交流,然后指名发言,全班交流意见。)
学生汇报
4.你能帮助他们把现在看到的图形贴到相应的位置吗?
学生贴位置图形。
教师小
结: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用正方体摆成的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可
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5.如果车上有4箱,而且从正面看到的是四个长方形,可以怎样摆?
(1)
同学们可以一边想,一边用手中的积木试着摆一摆。谁摆出来了?
( 2)是不是只有一种摆法呢?
请同学们小组合作,用手中的正方体积木,
摆一摆,看一看,比一比哪个小组的摆法多。
(3)哪个小组想展示一下你们的作品?
学生到黑板前一边演示一边说摆的过程。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同学们,我们根据确定方位看到的形状来想象物体摆放方式的步骤:
(1)研究观察的图形:分析图形
的构成。(2)摆成物体:根据想象,摆成
实物图。(3)验证摆法:按确定方位观察摆出的物体,看到
的图形与摆出的图形
是否相符。经历“研究物体的形状——摆出物体——验证摆法”的过程。看来在仓库里摆放货物也有很大的学问。
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又收获了许多知
识,你观察身边的东西,观察教室
内的东西,体验一下吧。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自主练习”81页第1题。
通过操作学具,辨认从不同方位观察一组叠放物体的形状。
(1)分组练习,通过摆放实物,想象出从不同位置看到的形状。
2.“自主练习”第2题。
给出观察到的图,选择不同方式摆放实物的练习。
(1)
学生先填空。(学生独立填写,教师巡视指导。)
(2) 用学具摆放验证。
3.“自主练习”第4题。
根据确定的方位和看到的形状想象出物体摆放方式。
(1)引导学生看到图先想好摆法。
(2)再用学具验证。
观察物体
正面
侧面
板书设计:
上面
使用说明:
1. 教学反思:回味课堂,我感觉亮点之处有:
(1)
模拟实物情境,学生分别观察物体的位置方式非常积极。而且观
察物体起到很好的作用。
(2) 学法指导,学生能看懂由两个正方体摆成的形状从不同方位看到
的情形。但对于由多个
物体摆成形状从不同角度观看好像不太理
解,需课上摆、看、画、交流。我主要从这三个环节“研究物体
的形状——摆出物体——验证摆法” 指导完成。
(3)
有效练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猜一猜、摆一摆、说一说这几个
环节来提高课堂学习收到良好的效果。
2.使用建以。本教案在情境创设时我用学生实际的生活体验来引入物
体的,所以在使用教案时
可以随便改动,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沙沟镇潘庄小学
张秀娟
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86页 信息窗1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
2. 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较熟练的进行小
数加、减法的笔算。
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计算能力。
3.
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成功感,逐步养成迁移
类推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和验算方法。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竖式对位其实就是小数点对齐。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竖式对位其实就是小数点对齐。
教具、学具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收集有关“克隆”的信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教师边讲故事(关于“克隆”的故事)边出示课件(奇异的克隆牛)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两头可爱的克隆牛的情况,看它们身上有哪些有趣
的数学问题。
学生找出信息,
教师出示:(1)健健:出生时的胸围0.77米
壮壮:出生时的胸围比健健多0.33米
(2) 体长 身高 体重
健健:0.72米 0.76米 38千克
壮壮:0.76米 0.79米
38.04千克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1.提出问题
根据以上信息你能提出有关数学问题吗?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1)壮壮出生时的胸围是多少?
(2)健健的身高比壮壮的身高少多少米?
(3)壮壮的体长比健健的体长长多少米?
……..
2.解决问题
我们先来解决“壮壮出生时的胸围是多少?”
(1)想用什么方法解决并列出算式?
学生列出算式:0.77+0.03
师: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请用不同方法的同学板演计算过程。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优化算法
师:他们的方法你喜欢哪个?为什么?(用竖式计算比较简便)
因为壮壮的胸围比健健的胸围多所以用加法计算,我喜欢用竖式计算简便。
师生共同完成竖式:
0.77
+0.03
————
0.80
说一说计算过程?
师:用竖式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学生:相同数位对齐,与整数的计算差不多。
教师:差在哪里?(师引导学生相同数位对齐也就是小数点对齐)
师:0.80的“0”可以去掉,但是整数加法的“0”不能去掉。
2.探究算理
健健的身高比壮壮的体长少多少米?你能列示解决吗?
0.79-0.76=0.03(米)
0.79
-
0.76
————
0.03
(1)再写竖式时注意什么?
(2)尝试验算
3.反思算理
(1)想一
想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计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
什么不相同的地方?
小组内交流讨论
学生汇报:
相同: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意义相同,计算法则
都是相同数位对齐,小
数加减法把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数位对齐。
不同:整数加减法是从个位
加起,小数加减法是从低位算起,最后得数对齐横
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如果小数末尾“0”应去
掉。
小数加减法的验算与整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相同。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同学们,仔细想一想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
学生回答:
(1)
相同数位对齐(小数点对齐),不是末尾对齐。
(2) 点上小数点。
(3)
小数末尾的“0”可以去掉。
教师总结: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意义相同,计算法则都
是相
同数位对齐,小数加减法把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数位对齐。整数加减法是从个位
算起,小数
加减法是从低位算起,最后得数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如果小数末尾有“0”应去掉。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自主练习88页第2题计算并验算
(1)学生独立完成
(2)交流计算过程(主要说一说在计算时数位是怎样对齐的)
2.第3题是用小数加法解决现实问题。
(1)先让学生了解“青年歌手大奖赛”的计分方式。
(2)独立列示计算。
(3)要求验算,养成验算的习惯。
板书设计:
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
0.77+0.03=0.8(米)
0.77
+0.03
————
0.80
0.79-0.76=0.03(米)
0.79
-
0.76
————
0.03
使用说明:
1.
教学反思:回味课堂,我感觉亮点之处有:
(1) 创设情境时我以(关于克隆)的故事形式来引领学
生学习,学生当
时对“克隆”很感兴趣。使课堂一开始就具有十足的数学味。
(2)学
法指导,在教学时我主要采取放手让学生探索位数相同的小数加、
减法的计算方法,交流指导学生总结计
算过程,这样能让学生学起来更感兴趣,
体会的更深,掌握的更牢。
(3)有效练习,提高课
堂教学效益。练习题的设计主要设计两道题:计算
并验算,能巩固学生对计算方法的牢固
掌握。综合练习,巩固学生综合理解
的能力,锻炼学生综合素养。
2.
使用建议。本教案使用可以随便调整,目的是学生掌握和理解相同的小
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 需要破解的问题。能否将位数不相同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合为一节课
来完成。
沙沟镇潘庄小学
张秀娟
位数不相同的小数加、减法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86页 信息窗1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
正确理解不同数位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进行正确计算,并应用
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 经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认知过程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不同数位小数加、减法的方法。
教学难点:经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认知过程。
教具、学具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口算题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同学们,“壮
壮”和“健健”的胸围情况我们了解完了,也就是关于相同数位
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这节课我们继续
学习关于“壮壮”和“健健”的另外一
些情况。出示课件(壮壮”和“健健”的出生时的情况记录)学生
看信息提出问
题
学生提出问题:
1.壮壮的体重比健健的体重多多少千克?
2.壮壮的胸围比健健的胸围长多少米?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我们先解决第一个问题:壮壮的体重比健健的体重多多少千克?
你想怎么解决?
1.自主解决,发现特点。
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小组交流。
2.汇报交流:
(1)我发现与上节课的计算过程不一样。
怎么不一样?
(2)小数的位数不一样。
应该怎样计算?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学生汇报:
1.
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用减法计算38.04-38=0.04(千克)
你是怎么算出0.04千克呢?
2. 我用竖式计算。
你能到黑板板书计算过程吗?
学生板书:
38.04
-38.00......填0,使数位相同
————
00.04
师生共同讨论竖式:(1)0.04为什么只写一个“0”
(2)38没有小数位怎么对齐数位?
学生汇报:
①可以再38的后面点上小数点再补上两个“0”在计算。
教师随机用红笔补上两个0。
3.你会计算1.5-1.45=吗?
学生思考后汇报:
(1)我是用口算方法计算的。
(2)我是用竖式计算的。到黑板板书计算过程。
师生共同完成竖式计算:
1.50......填0,使数位相同
-1.45
————
0.05
小数的位数不够怎么办?
生:用“0”来占位
“0”减“5”不够减怎么办?学生把减的过程说一遍。
(3)谁来完整的把不同数位小数减法的过程说一说呢?
学生随便说说。
不同数位小数的加法也同样应用吗?1.5-1.45=?学生说说计算过程
教师总结:(1)整数与小数相加减,可以按照整数的计算过程来计算。
(2)数位不够时可加“0”来计算。
(3)小数末尾的“0”可以去掉,小数点前只有“0”时写一个“0”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
br>同学们,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理解计算不同数位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知道在计算时应该注
意什么,他与整数的计算方法一样。只是数位不够时可加“0”
来计算,小数末尾的“0”可以去掉,小
数点前只有“0”时只写一个“0”。你能
完成下面的计算吗?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自主练习89页第8题口算
全班共同完成,重点说一说1-0.8=
7.6+1.4=
2.第16题综合练习
(1)学生先独立完成问题并解答。
(2)小组内交流,相互沟通学习。
(3)如果有学生提出两步解答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方步解答。
板书设计:
位数不相同的小数加、减法
38.04-38=0.04
38.04
-38.00......填0,使数位相同
————
0.04
1.5-1.45=0.05
1.50......填0,使数位相同
-1.45
————
0.05
使用说明:
1.教学反思:回味课堂,我感觉亮点之处有:
(1)在上节课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学习位数不相同的小数加、减法是我觉得非
常轻松。 (2)学法指导,通过探讨“怎样对齐数位”,学生明白没有数位时他知道用“0”
来占位,计算起
来方便,好算。
(3)有效练习,一个口算、一个综合练习。设计这两个练习目的是让学生更全
面的总结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先把小数点上下对齐,再按照整数加、
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
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