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设计
萧山中考-关于秋天的现代诗
目 录
一 四则运算
二
观察物体(二)
三 运算定律
四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五 三角形
六 小数的加减法
1
七 图形的运动(二)
八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
九 数学广角 鸡兔同笼
十 总复习
第一单元 四则混合运算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乘、
除
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有关0的运算,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
顺序及解决问题。有关四
则运算的意义,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初
步感知,但学生头脑中并未建立概念性的认识。本单元就是帮
助学生
在头脑中建立并完善四则运算的意义,进而在学会按从左往右的顺序
计算两步式题的基础
上学习并掌握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四则运
2
算中各部分间的关系,对四则运算知识进行较系统的概括和总结。
2.认识中括号,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能进行简单的四则混合运
算。
3.让学
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会用四则混合运算知识解决一
些实际问题,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
法。
4.通过数学学习,提高抽象概括能力,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良
好的学习习惯。
课时安排
(1)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课时)
(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1课时)
(3)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2)(1课时)
(4)练习课
(5)括号
(1课时)
(1课时)
(6)解决问题 (1课时)
(7)单元重点知识归纳与易错警示
(1课时)
本单元的教学中教师注意让学生经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重视归纳整理,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组织
好练习,深化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
。
第1课时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课题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1.结合生活实际与学生已有的经验,解决数学问题,培养
3
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四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基
础和生活经验,因此,在教学中我采
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充分发
挥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切实做到“以学定教”,充分体现了新
课标所倡导的学生主体
,教师主导的原则,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高
效。
2.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为学生主动学习搭桥铺路。
学生有效的自学来源于教师高效的引导
,根据对教材的解读和学情实
际,我充分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在观察、比较、交流中发现新知,
充分体现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
作者和组织者”这一理念。
学习目标
1.使学生在已学过的加法和减法知识的基础上,概括出加法、减
法的意
义,对加法、减法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2.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学习重点 理解并掌握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学习难点
应用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学前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一、复习导入。(6分钟)
1.口算。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