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括号》优秀教案教学设计-精选教学文档

别妄想泡我
924次浏览
2020年08月14日 11:38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学院-党员个人评议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括号》优秀教
案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 < br>在课堂上,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并在合作交流
的基础上找到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特别是在混合运算的
运算顺序的归纳、总结上,让学生进行讨论、交流,使学生
乐想、善思、敢 说,自由地思考。因此本课时从以下两点进
行设计:
1.用对比促深化,培养良好的数学思考习惯。
数学思考是数学学习的核心,没有思考,学习 就变成了简单
的模仿和练习。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数学教学
本身就是数学思维活动 的过程。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括号
的作用,理解运算顺序在计算中的重要性,在教学中设计了
一个对比环节,让学生观察、思考、领悟,使得思考更加深
入,思维更加有序。
2.在解决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题时,体会有序思考的作用。
数学教材有两条主线:一条是明 线,即数学知识;一条是暗
线,即数学思想方法。一个人受益一生的是数学思想方法。
在生活中 ,学生会遇到很多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如果只用
书本上的知识去模仿解决,是根本行不通的,掌握了数 学思
想方法,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可以运用恰当的思想方法解
决。在教学中,设计了充分发挥 学生主动性的案例,让学生
第 1 页


在交流中体会到进行有序运算的重要性。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堂活动卡
学生准备 学情检测卡
教学过程
⊙开门见山,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习了混合运算的不少知识,知道了混合运算的运
算顺序,并能按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 序进行计算。今天这节
课,我们继续学习整数的混合运算,总结我们已经学过的整
数混合运算的 运算顺序,并继续学习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
运算顺序,提高混合运算的运算能力。
设计意图 :开门见山导入新课,教师用简短的语言不仅唤醒
了学生对混合运算的已有认知,同时也明确了本节课的 学习
任务,使教和学都有了明确的目标。
⊙自主探究,学习新课
1.教学教材9页例4。
(1)出示例4:计算96÷12+4×2,说一说运算的顺序。
①先让学生说一说运算顺序(画出顺序线)。
②指名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指
导。
③集体订正。
(2)教师小结:在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中,只有加、减法的
第 2 页

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从左到右,谁在前先算谁;只有乘、
除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从左到右, 谁在前先算谁;有
加、减、乘、除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先算乘、除法,
再算加、减法。
2.教学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1)出示课堂活动卡(见课堂活动卡)。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
预设
小组1:我们小组通过对比发现这三道题的相 同点是数相同、
符号以及数的排列顺序都相同,不同之处是第一道题没有括
号,第二道题含有有 小括号,第三道题不仅含有小括号,而
且还含有中括号,结果也不相同。结果不同的原因是算式中
的括号改变了运算顺序。
小组2:我们小组发现: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小组 3:我们小组发现: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
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3.总结、归纳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我们已经学习了哪几种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
教师指出: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2)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你能举例说明吗?
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明确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举
第 3 页


例写出相应的算式加以说明,然后教师组织学生按小组进行
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总结:
a.只有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从左到右,谁在
前先算谁。
b.只有乘、除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从左到右,谁在
前先算谁。
c.有加、减、乘、除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先算乘、
除法,再算加、减法。
d .算式中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按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 进行计算。
(3)归纳总结。
总结混合运算主要的几种形式及其运算顺序。
没有括号的


设计意图:充分相信学生,发挥教材的示范作用,放手让学
生在活动中通过观察、对比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教师对关键点进行疏通点拨,引导 学生加深理解,做到以学
生为主体,使学生明确括号的作用,进而掌握正确的运算顺
序。

第 4 页

葡萄牙美食-浙江会计考试网


六一儿童节诗歌-感动中国人物作文


幼儿园教学心得-民主评议党员登记表个人总结


关于责任的名言-怎么去除表情纹


我喜欢的一本书-合作社财务管理制度


开心网001-学生会外联部


拗九节-入党时间


绿山墙的安妮读后感-师范生见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