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分配律》教案设计

巡山小妖精
945次浏览
2020年08月14日 11:46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gre报名流程-间谍门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分配
律》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教材中本单元的一个鲜明特点是不仅给出一些数值计算的
实例,让学生通过计算发现规律,而且结合 学生熟悉的问题
情境,帮助学生体会运算定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这样便
于学生依据已有的知 识经验,分析比较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
法,从而引出运算定律。因此,对于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本
教学设计注重体现以下三点:
1.游戏激趣,设置悬念。
在游戏中学习,体现了玩中学, 做中学的理念,让学生体会
到玩中有乐,乐中有疑。上课伊始,通过游戏创设情境,设
置悬念, 把全班学生分成两组进行计算比赛,通过对比赛结
果的质疑引发学生对新知的探究欲望。
2.观察、比较,举例验证猜想。
在学习新知的过程中,我把乘法分配律的知识放在具体的生
活情境中,让学生通过运用多种计算方法去感知解决问题的
多样化,对所列算式进行观察、比较 和归纳,大胆提出自己
的猜想并举例进行验证,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感受
数学家发现规 律的过程,从而积累丰富的探究数学知识的经
验。
3.多角度练习,强化认识和理解。
第1页共5页


小学数学练习题在整个数学教学中所占的比重很大,数学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掌握,解题技能、技巧的形成,以及思维能
力的培养等都离不开练习题。因此,在本 节课的练习设计上,
我力求有针对性、有梯度地设题,同时也注重知识的延伸。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游戏激趣
1.比赛热身。
师:同学们,请大家准备好纸和笔,在学习新内容前,我们
先进行一个小小的数学热身赛。 < br>师:请看大屏幕,左边的两组同学计算大屏幕上第(1)小题,
右边的两组同学计算大屏幕上第( 2)小题,看哪边的同学计算
得又对又快。
(1)9×37+9×63 (2)9×(37+63)
2.评出胜负。
师:做完的同学请举手,汇报计算过程。 师:通过同学们的汇报,可以看出右边的同学做得比较快,
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这两道题有什么 联系吗?
预设
生:虽然这两道题的算式和运算顺序不同,但计算结果相同,
可以用 等号连接这两道算式,即9×37+9×63=9×(37+63)。
第2页共5页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尤其是××,我们就先将他的这个发
现命名为××猜想。
设 计意图:借助数学热身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
知简算方法,猜测其中可能存在的数学规律,从 而激发学生
探究的欲望,为学习新知做好了情感铺垫。
⊙引导探究,发现规律
1.课件出示例7。
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1)需要知道哪些条件?请在情境图里找一找。(出示情境图)
(2)把相关信息组织起来 编成一道实际问题,并口述出来。(我
校学生参加植树活动,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里4人负责
挖坑、种树,2人负责抬水、浇树。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
了这次植树活动)
(3)小组讨论,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并板书。
引导各小组汇报解题方法,并说明这样解题的理由。
解法一 (4+2)×25
=6×25
=150(名)
(4+2是求每组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再乘25就求出了25个
小组一共有多少名同学)
解法二 4×25+2×25
=100+50
第3页共5页


=150(名)
(4×25是求25个小组一共有多少名同学负责挖坑、种树 ,2×25
是求25个小组一共有多少名同学负责抬水、浇树,再把它
们加起来就是求一共有多 少名同学)
2.观察算式,探究发现。(见课堂活动卡)
(1)小组合作,讨论探究。
①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点?
②两道算式有什么不同点?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 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
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
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
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 甚至大学生,竟提起
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
尖锐地提 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
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 文是2749课
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
文,却是大多 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
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 生都知道
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
结构:提出问题――分 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
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
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
第4页共5页


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
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 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
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
技方 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
足够的“米”。
要练说,得练看。 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
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
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 织活动时,我着眼观
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
观察能力和语言 表达能力的提高。
③两道算式有什么联系?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 板上,每周一
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
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 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
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
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
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 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
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
第5页共5页

话题作文大全-世界地球日主题


伤逝鲁迅-清华大学本科生招生网


最快美白-解放军炮兵学院


高考模拟-工业品购销合同


解直角三角形-教育名言名句


中国药科大学分数线-远程研修总结


引航员-后备干部考察报告


豆你玩-简单租房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