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温柔似野鬼°
609次浏览
2020年08月14日 12:06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大连水产学院-2013年高考理综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新教材)
特别说明:本教案为最新人教版教材(改版后)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
第一单元 四则运算
第二单元 观察物体(二)
第三单元 运算定律
第四单元 小数的意义与性质
第五单元 三角形
第六单元 小数的加法与减法
第七单元 图形的运动(二)
第八单元 统计
营养午餐
第九单元 数学广角
第十单元 总复习
四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计

一、 学情分析
四(5)班上学期期末检测,平均分为85、7,合格率为97、6%,优 秀率为58、7%。本班大多数
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符合年龄及年级特点,具有一定的学习 习惯,有良好的学
习态度,学习数学的信心较强;学生分析能力有一定的提高。由于各种原因部分学生数 学基
础较差,同时分析问题的能力、灵活性解决问题的方面也欠缺,需要下大力量来培养训练。
同时也存在个别学生学习习惯较差,家长配合不到位现象,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本班
的学生能够听 从老师的教导,但就是自主创新的意识还就是比较缺乏,针对这现象在教学中
对学生要加强培养自主探究 意识及能力;对那些学习基础较差、家长常于疏忽的学生,应在
课内课外加以帮助,使其树立学习数学的 信心与兴趣,尽快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同时提高
学习成绩。
二、全册教材的整体分析
(一)教学内容包括:1、四则运算 2、观察物体(二) 3、运算定律 4、小数的意义与性质
5、三角形6、小数的加法与减法 7、图形的运动(二) 8、统计 9、数学广角——鸡兔
同笼10、总复习。
(二)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的意义 与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
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掌握小数的加法与减法。
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 与理解加法与乘法
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 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与
大于第三边以及三 角形的内角与就是180°。
4.理解平均数,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其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 图与数据进行数据变化
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5、经历 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
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 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6.让学生经历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与推理能力。
7.进一步探索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与性质,会画一个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 与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及三角形就
是本册教材的重点。
(四)教学难点:图形的运动,三角形就是本册的难点。
三、教材的编写特点
1、 改进四则运算的编排,降低学习的难度,促进学生的思维水平的提高。
2.认识小数的教学安排,注重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感。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使学生的统计知识与统计观念得到进一步提升。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6.情感、态度 、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与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四、课时安排
(一)四则运算(8课时)
1.加、减法的意义与各部分间的关系………………2课时
2.乘、除法的意义与各部分间的关系……………… 3课时
3.括号………………………………………………… 3课时
(二)观察物体(二)(3课时)
(三)运算定律(11课时)
1.加法运算定律……………………………………… 5课时
2.乘法运算定律……………………………………… 6课时
(四)小数的意义与性质(15课时)
1.小数的意义与读写法………………………………3课时
2.小数的性质与大小比较…………………………… 3课时
3.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3课时
4.分数与单位换算…………………………………… 3课时
5.小数的近似数……………………………………… 2课时
6.整理与复习…………………………………………1课时
(五)三角形(5课时)
1.三角形的特性………………………………………2课时
2.三角形的分类……………………………………… 1课时
3.三角形的内角与…………………………………… 2课时
(六)小数的加法与减法(6课时)
1.小数加、减法……………………………………… 2课时
2.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 1课时
3.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3课时
(七)图形的运动(二)(2课时)
(八)统计(3课时 )
1.平均数……………………………………………… 1课时
2.复式条形统计图…………………………………… 1课时
3.营养午餐……………………………………………1课时
(九)数学广角——鸡兔同笼(2课时)
1.“鸡兔同笼”问题………………………………… 1课时
2.练习二十四………………………………………… 1课时
(十)总复习(4课时)
1.“四则运算、运算定律”复习课……………………1课时
2.“小数的意义、性质与加减法”复习课…………… 1课时
3.“空间与图形”复习课……………………………… 1课时
4.“统计”复习课……………………………………… 1课时
第一单元 四则运算
一、【教学内容】
四则运算
二、【教材分析】
这一单元就是这册书中一 个重点单元。本单元主要教学并梳理混合运算的顺序。混合运算
前面学生已经学会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两步式题,并且知道括号的作用,这里主要教学含
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对所学的混合运算的顺序进 行整理。其主要内容有:整理同级运
算的顺序,教学并整理含两级运算的顺序及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 有关0的运算。
三、【教学目标】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1、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2、经历探索与交流 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与方法,学会
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熟练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加带有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
难点: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学习。
五、【教学措施】
本单元中一个新的亮点就就 是整理混合运算的顺序就是结合解决问题进行的。目标中学生
既要掌握运算顺序,又要理解解决问题的基 本策略与步骤。从学生的角度瞧,学生已经有了
一定的运算基础,因此建议:
1、以应用题型为经,以运算顺序为纬。视学生情况,各有侧重。
2、加强基础运算,保证计算的正确率。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尝试给学生提供探索的 机会,让学生经历创造的过程,从中体会
运算顺序的合理性与小括号的意义。在探索过程中,学生的思维 就是自主的,学生的选择就
是开放的,学生的表述也就是多样的。
教学课题 加减法的意义与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学课时 1 主备教师
教学目标 1.从实例中归纳加减法的意义与关系,初步理解加法与减法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
的互逆关系。
2.初步学会利用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解加减法算式中的未知数。
3.培养学生发现数学知识与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理解加、减法的意义与利用加减法的关系求加减法中的未知量。
2.难点:从实例中探究加、减法的互逆关系。
教学准备及手段 多媒体课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流程 初备 修改部分
一、谈话导入
二、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三、探究、理解加法与减法之间的关系。

四、总结

1、理解加法的意义。
出示例1(1) 一列火车从西宁经过格尔木开往拉萨。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814 km,格尔木
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km。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1)问:根据这道题您收集到了哪些信息?
(让学生尝试用线段图表示)
(2)请学生根据线段图写出加法算式。
814+1142=1956 或 1142+814=1956
师:为什么用加法呢?
那怎样的运算叫做加法?(小组讨论)
(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表示什么就是加法。)
(3)小结: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出示加法的意义)说明加法各部分名称
2、理解减法的意义
能不能试着把这道加法应用题改编成减法应用题呢?
(1)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例1(2)(3)尝试用线段图表示:
师:根据线段图写出两道减法算式,并说说这样列式的理由。
1956-814=1142 或 1956-1142=814
(2)问:怎样的运算就是减法?(小组讨论)
(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表示)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3)小结:已知两个加数的与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出
示) 说明减法各部分名称
1.问:上面的这些算式,您觉得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观察上述四道算式中数字 位置间关系,
思考加法与减法之间的关系。然后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小组讨论。个别汇报)
2.根据学生的汇报,出示:
加数 + 加数 = 与 被减数 - 减数 = 差
3.师归纳并小结:减法就是加法的逆运算。(板书)
4.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出示:814+1142=1956
814=1956-1142
1142=1956-814
问:观察算式,您能得到什么结论?
与=加数+加数
加数=与-另一个加数
5.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出示:800-350=450
800=450+350
350=800-450
问:通过观察这组算式,您能得出减法各部分的关系不?
观察这组算式讨论归纳得: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6、练习“做一做”
师:谁来说说我们这节课学习了些什么?您知道了什么呢?

教学
后记

教学课题 练习一
教学课时 1 主备教师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加、减法的意义及加、减法之间的关
系。
2、通过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意
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加、减法各部分间关系的应用。
2、难点:加、减法各部分间关系的应用。
教学准备及手段 多媒体课件 课型 练习课
教学流程 初备 修改部分
一、巩固旧知,引入练习。

二、师生互动,解决问题

三、巩固拓展
四、课堂小结

1、复习旧知。
(1)出示算式,让学生说出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5 + 16 = 41
( ) ( ) ( )
321 - 100 = 221
( ) ( ) ( )
(2)根据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在下列算式的□里填上适当的数。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105 + 56 = 161 400- 175 = 225
161 -□ = 56 225 + □ = 400
□ - 56 = 105 □ -225 = 175
2、揭示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板书课题:练习一。
1、完成教材第4页第1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独立解决, 说出解答的思路与过程,确定用什么方法计算,然后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4页第2题。
出示题目后,让学生根据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写出另外两个算式。
汇报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就是如何写的,为什么这么写。
3、完成教材第4页第3题。
出示题目后让学生小组内交流。
反馈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就是如何列式的,并说明理由。
总结后,让学生在同桌内互相出题,玩猜数游戏。
4、完成教材第4页第4题。
出示题目后,让学生填表。
反馈时重点说说自己就是如何列式的。
1、师:我们学过了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那么应用这些关系可以解决哪些问题呢?
小结后说明:应用这些关系,可以对加、减法的计算进行验算。
出示教材第4页“练习一”第5题。
2、加法的验算。
出示前两道算式,让学生计算,并思考可以如何验算。
3、减法的验算。
出示后两 道题算式,让学生计算,并用学过的知识进行验算。教师板书出验算的竖式,让学生
说说运用了什么验算 方法。
1、巩固知识。
(1)加、减法的意义就是什么?各部分的名称就是什么?
(2)运用加、减法各部分的关系,可以解决哪些问题?
2、师生共同小结。
教学
教学课题 乘、除法的意义与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学课时 1 主备教师
教学目标 1、理解乘除法的意义,理解除法就是乘法的逆运算,并会在实际中应用.
2、使学生自己总结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会应用这些关系进行乘、除法的验算.
3、在分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推理、概括能力.
4、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掌握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对乘、除法进行验算.
2、难点:理解乘、除法的互逆关系,以及用除法意义说明一些题为什么用除法解答.
教学准备及手段 多媒体课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流程 初备 修改部分
一、导入新授课

二、理解乘除法的意义

三、总结 我们已经 做过大量的整数乘除法计算与应用题的练习,对于乘除法知识也有了初
步的了解.这里我们要在原有的知 识基础上,对乘除法的意义加以概括,使同学们能运用这些
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板书课题:乘除法的意 义)
1、乘法的意义
出示例1(1)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用加法算:3+3+3+3=12
用乘法算:3× 4=12
师:为什么用乘法呢?
那怎样的运算叫做乘法?(小组讨论)
(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表示什么就是乘法。)
小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与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出示乘法的意义)说明乘法各部分名称
2、理解除法的意义
能不能试着把这道乘法应用题改编成除法应用题呢?
出示例2(2)(3)
(1)问:与第(1)题相比,第(2)、(3)题分别就是已知什么?求什么?怎样算?
列式计算:12÷3=4 12÷4=3
(2)问:怎样的运算就是除法?(小组讨论)
(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表示)(3)小结: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
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说明除法各部分名称
(4)教学除法就是乘法的逆运算.
引导学生观察:第②、③与①的已知条件与问题有什么变化?
明确:在乘法中就是已知的,在 除法中就是未知的;在乘法中未知的,在除法中变成已知的.也
就就是乘法就是知道两个因数求积,而除 法与此相反,就是知道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
因数,所以除法就是乘法的逆运算.
3、教 学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根据上面第①组算式总结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教
师概括: 积=因 数×因数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板书)引导学生观察第②组算式,自
己总结出除法各部分间的关 系。
商=被除数÷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想一想:在有余数的除法里,被除数与商、除数与余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4、做一做
这节课您学会了什么?

教学
后记

教学课题 0的运算
教学课时 1 主备教师
教学目标 1、知道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
2、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知道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
2.难点:0不能做除数及原因。
教学准备及手段 多媒体课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流程 初备 修改部分
一、导入新授课

二、探究新知

三、0为什么不能做除数(讨论)


四、课堂测评

五、归纳反思

口算引入( 快速口算)出示:
100+0= 0+568= 0×78= 0÷23=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128-128= 0÷76= 235+0=
99-0= 49-49= 0+319= 0×29=
1、将上面的口算分类、根据分类的结果说一说关于0的运算都有哪些。
2、一个数与0相加;一个数减0;一个数与0相乘的结果分别就是多少。
3、0除以一个数的结果就是多少?在这里为什么不说一个数除以0?
0不能作除数。例如,5÷ 0不可能得到商,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同0相乘得到5。0÷ 0不可
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因为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小结:归纳所有0的运算
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被减数等于减数,差就是0。
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一个数与0相乘,仍得0。
1、计算
(1)36+0= (2)0+68= (3)0×68= (4)54-0=
(5)0÷28= (6)128-0= (7)0÷36= (8)25+0=
(9)99-0= (10)49-49= (11)0+39= (12)0×9=
这节课我们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什么?
教学
后记

教学课题 练习二
教学课时 1 主备教师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与掌握乘、除法的意义及各部分间的关系。
2、通过练习,进一步提高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乘、除法各部分间关系的应用。
2、难点:乘、除法各部分间关系的应用。
教学准备及手段 多媒体课件 课型 练习课
教学流程 初备 修改部分
一、师生谈话,引入练习

二、师生互动
解决问题
三、巩固拓展

四、课堂小结 师:谁来说一说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师生交流后明确:学习了乘、除法的意义及各部分间的关系。
师:今天,我们将通过“练习二”的习题来检验同学们的学习成果。
板书课题:练习二。
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二”第1~7题。
1、完成教材第7页第1题。
出示题目后,让学生在小组内列式计算,然后交流反馈。
集体订正时,让学生分别说说自己就是如何列式的,分别用什么方法计算的。
2、完成教材第7页第2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独立解决,并说出解答的思路与过程,然后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完成教材第7页第3题。
创设情境:有一只调皮的小猫弄脏了作业本。您有什么办法求出被猫爪踩过的数不?
学生在小组内完成,并说一说自己就是如何计算的。
4、完成教材第7页第4题。
出示题目后,由学生独立填写。
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就是如何根据被除数与除数、商、余数之间的关系来填的。
5、完成教材第7页第5题。
课件出示题目后,让学生分别进行计算。
反馈时,让 学生说说有什么办法能证明计算的结果就是正确的,从而引导学生说出可以利用


新人教版 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乘、除法部分间的关系进行验算。
6、完成教材第8页第6题。
出示题目,让学生读懂题意,明确要求,然后独立解答。
师生交流时,分别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就是如何列式的,为什么这样列式。
出示“练习二”第7~9题。
1、完成教材第8页第7题。
题目出示后,学生直接口算,交流时让学生说说自己就是如何想的。
2、完成教材第8页第8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说出解答的思路与过程,确定解题的方案,然后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完成教材第8页第9题。
出示题目,让学生明确图形表示的就是什么数,再独立思考,作出正误判断。
组织全班交流时,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与依据。
1、今天我们完成了很多乘、除法的意义及各 部分间的关系的相应练习。通过这节练习课,
大家有哪些收获?
2、师生共同小结。
教学
后记
教学课题 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学课时 1 主备教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熟练习的进
行运算。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理解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
2.难点:计算正确率的提高。
教学准备及手段 多媒体课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流程 初备 修改部分
一、复习引入
二、新知探究
三、巩固练习
四、课堂总结 1、一个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按怎样的顺序计算?
举例
2、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按怎样的顺序计算?
举例
3、一个算式里有括号,按怎样的顺序计算?
举例65
4、今天我们学习“四则运算”,到底什么就是四则运算呢?
概括:加法、减法、乘法与除法统称四则运算。我们以前学习的混合运算就就是四则运算。
出示例4:96÷12+4×2
1、说说运算顺序。
2、如果在96÷12+4× 2的基础上加上小括号,变成96÷(12+4)×2,运算顺序怎样?(先算
小括号里面的)
96÷(12+4)×2
=96÷16×2
=6×2
=12
3、如果在96÷(12+4)×2的基础上加上中括号“[ ]”,变成另一个算式
96 ÷[(12+4)×2],运算顺序怎样?(说明: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
号 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96÷[(12+4)×2]
=96÷[16×2]
=96÷32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3
4、阅读“您知道不?”
5、总结:
运算顺序: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乘、 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
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与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3)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1、做一做
2、选择题:
(1)47与33的与,除以36与16的差,商就是多少?正确列式就是( )
A、47+33÷36-16 B、(47+33)÷(36-16)
C、(36-16)÷(47+33)
(2)750减去25的差,去乘20加上13的与,积就是多少?正确列式就是( )
A、(750-25)×(20+13) B、(20+13)×(750-25)
C、750-25×20+13

教学
后记


教学课题 租船问题
教学课时 1 主备教师
教学目标 1、情境创设,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发展
应用意识。
2、在合作交流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她人的意见;通过合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
成功的喜 悦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发展应用意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学会倾听,并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准备及手段 多媒体课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流程 初备 修改部分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授课

二、主动探索,解决问题
三、巩固练习
四、课堂总结
师:小朋友们 ,大家好!听着动听的歌曲、伴着柔与的春风!今天老师想带着同学们一起
去公园划船,您们说好不?

1、出示例5:
(1)师:我们来到了租船处,在这个图中您都发现了什么信息呢?
(2)现在有了这 几个数学信息,老师有个问题要让大家帮着老师解决。根据这些数学信息,
我们去租船吧!
(出示问题)
2、解决问题
分析:如果都租小船
30÷ 4=7(只)……2(人)7+1=8(只)20× 8=160(元)
如果都租大船:30÷ 6=5(只)35× 5=175(元)
全租小船,但有1条船只坐了2人,没坐满。就是不就是还可以再省钱呢?
把这2人与另一条小船的4人都安排坐1条大船,还可以省钱。
6条小船:20× 6=120(元)1条大船:35元。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共花:120+35=155(元)
回顾与反思:我们就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先假设,再调整)
P10第5题
这节课您有什么收获?


教学课题 练习三
教学课时 1 主备教师
教学目标 1、巩固已学过的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准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进一步巩固运用四则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发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会四则运算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理解并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及手段 多媒体课件 课型 练习课
教学流程 初备 修改部分
一、师生谈话,引入复习
二、师生互动,解决问题
三、巩固拓展
四、课堂小结 师: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在小组内交流并汇报。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将这些知识进行整理与复习。
板书课题:练习三。
1、梳理知识。
(1)提出问题: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教师板书。
2、指导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三”第1~3题。
(1)完成教材第11页第1题。
课件出示题目,让学生说一说运算顺序,再计算,最后集体订正。
反馈时,师生共同总结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2)完成教材第11页第2题。
出 示题目,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计算,然后进行交流反馈。集体订正时,让学生分别说说自己
就是如何列出 综合算式的。
(3)完成教材第11页第3题。
题目出示后,引导学生对比上下三道题目有什么不同后,再进行计算。
反馈时,让学生总结括号的意义及含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出示“练习三”第4~6题。
1、完成教材第11页第4题。
出示题目后,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独立解决,引导学生说出解答的思路与过程,确定解题的方案,然后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12页第5题。
指名板演,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3、完成教材第12页第6题。
交流时,让学生写出三四个不同的算式后,组织交流、评价。
最后归纳出在凑数过程中主要运用8×3、4×6、12×2等基本算式。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您有什么收获与感受?师生共同小结。
教学
后记
第二单元 观察物体(二)
一、【教学内容】
观察物体(2)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包 括由低到高观察同一物体与由远到近观察同一物体,它就是在学生学习了从三
个方向观察立体图形与在实 际生活中有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经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
的。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旨在让学生在观 察、想象、分析与推理等观察物体的具体活动
中,判断观察对象画面所发生的相应变化,发展学生的空间 观念。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比较,体验到从不同位置与角度观察 物体所瞧到的形状就是不一样
的。
2、能力目标: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养成数学思考的习惯,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养成良好的合作、交流的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的不同视图,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难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课题 观察物体
教学课时 1 主备教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辨认从前面、右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与相对位置 ,
进一步深化对实物与视图关系的认识。
过程与方法:在观察、操作、思考的过程中,增 强对“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逐步形成积极的
数学学习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初步的空间想象与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认识“从 不同位置观察不同形状的物体,得到的视图形状可能就
是相同的,也可能就是不同的。
2. 难点:认识“从不同位置观察不同形状的物体,得到的视图形状可能就是相同的,也可能就
是不同的。
教学准备及手段 多媒体课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流程 初备 修改部分
一、导入新授课
二、自主学习 质疑释疑

三、合作探究 突出重点
四、课堂达标 基础过关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观察过物体不?一般我们就是 怎样观察物体的?可以从哪些角度观
察物体呢?(观察物体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会得到不同的观察结 果;观察的角度可以就是
前面、上面、右面„„) 这节课我们学习“观察物体”。板书:观察物体
1、观察投票箱。
(1)同学们知道这就是什么?我们一起来观察,您能指出这个投票 箱的前面、右面与上面
不?(学生指一指)
(2)从前面、右面与上面观察这个投票箱,您 瞧到的形状就是什么样子的?(先让学生想一想
就是什么形状,再让学生观察。)
(3)汇报交流。教师课件展示从不同角度瞧到的形状
学习例1。
1.出示视 图1:这张图就是由几个小正方体摆成的?瞧了这张图,您能把它摆出来不?(学生
分组操作) 分别从它的前面、侧面、上面观察,您分别瞧到的就是怎样的形状?分别把它们
画在方格纸上。相同不?
交流:您发现了什么?(同样的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得到不同的形状)
(1)拿出您的文具盒 ,分别从前面、右面与上面瞧一瞧,与您的同桌说一说瞧到的形状分别就
是什么样的?(指名1-2名同 学说一说)
(2)P13做一做。

江苏高考报名-培优补差工作计划


简历兴趣爱好-客房部经理岗位职责


关于黄河的俗语-描写云的作文


七月半禁忌-2017年放假安排


大连大学招生网-有关科学家的故事


感恩老师的诗句-韩国的新年


关于美的作文-年会主持词


国庆节的画-转让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