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平均数

温柔似野鬼°
730次浏览
2020年08月14日 12:1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计划生育标语-招聘信息怎么写


第八单元《平均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材第 90、第 91页的内容及第 92页做一做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
计学上的意 义。
2、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
生活的紧密 联系。
3、在愉悦轻松的课堂里,掌握富有挑战性的知识,丰富生活经验;在活动中增强探
索数学规 律的兴趣,积累积极的数学学习体验。
教学重点 :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移多补少” “先合并再平分”的实际意义和应用。
教学难点 :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灵活运用平均数的相关知识解决简单
的实际问题 。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
一、情境导入 ,引入新课
师 :我们班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外生活,成立了几个兴趣小组:有环保小组、体育
小组还 有美术小组等。这是我们班环保小分队的队员们在利用课余时间收集饮
料瓶,下面我们一起 看一下他们在上周的表现怎么样
二、自主探究 ,解决问题
1、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课件出示教材第 90页例 1情境图 )
师:这是环保小分队的同学们收集饮料瓶的统计情况和他们提出的问题,借助刚才
的视频和 统计图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指名说信息
和问题)
师:那么你能解决“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饮料瓶”这个问题吗每人都有这个图,请
同 学们独立思考解决这个问题,然后小组交流你的想法。 (预设:两种方法。 )
师:这个小组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饮料瓶(13个)
师:大家都同意这个算法吗 13是怎么来的
(1) “移多补少”的方法。
指名学生说自己用的方法,结合学生的口述和学生动手操作,用课件演示“移多补
少”的过程。
师:这种方法对吗为什么要把小红的一个给小兰,把小明的两个给小亮(为了使他
们每 个人的瓶子数量同样多)能给这种方法起个名字吗(指名学生试着回答总结)
师:像这样把多的饮料瓶移出来补给少的,使得每个人的饮料瓶的数量同样多,这
种方法叫 “移多补少” , (板书移多补法)这里平均每人收集了 13个,这个“ 13”是
他们真实收集到的 饮料瓶吗(不是)而是 4个人的总体水平。
师:还有不一样的方法吗
学生口述算理并说算式,老师板书。
师:像这样先合并然后再平均分的方法同叫“先合后分法。 ”
无论是通过移多补少还是先合后分, 其目的只有一个, 就是使原来几个不同的数
变得同样多, 这样得到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13就是这 4个数的平均数,
这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 内容。 (板书课题:平均数)


它引导学生利用“移多补少”或“平均分的意义”理解,平均数并不是每个学生收集
到瓶子 的实际数量,而是“相当于”把 4个学生收集到的瓶子总数平均分成 4份
得到数,可能同学 们收集到的比这个数量小,也可能比这个数量大。平均数是为了
代表这组数据的总体水平而 创造出来的一个“虚拟”的数。
2、内化拓展、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体育小组的活动 (课件出示照片和 91页例 2情景图
------踢毽比赛) 对于比赛,你们最想知道什么(哪个队赢)那就是想知道哪个队的
成绩好现在老师让你 们当裁判,一定要公平公正地裁决。
(1)出示表一:(男女生各一名同学)
师:如果你是裁判,你认为哪个队赢你是怎么知道的
(19>17)
(2)出示表二:(男女生各加入三名同学)
师:现在哪个队赢了你怎么知道(指名学生说是通过计算总成绩知道的)现在男生
算你 们队的成绩,女生算你们队的成绩。
通过计算得出:68<76(女生队获胜)
引导学生体会,在人数相同的情况下,可以用求总数的方法比较输赢。也可以求平
均数的方 法。
男生:68÷4=17(个) 女生:76÷4=19(个)
17<19
(3)出示表三:(男生加入一名同学)
师:看来女生队暂时领先,男生队还有一名队员要加入进来,请各位裁判独立思考
后给出最 终的裁定并说出你是怎么想的
预设:比总数男生对获胜,比平均数合理。
师:怎样列式解答呢 (学生口述,老师板书)
男生队平均每人踢毽个数 女生队平均每人踢毽个数
(19+15+16+18+17)÷5 (18+20+19+19)÷4
=85÷5 =76÷4
=17(个) =19(个)
17<19
答:女生队的成绩好些。
三、探究结果 ,回顾小结
1、体会平均数的意义。
师:回忆一下,我们学了什么(预设:平均数)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平均数是一个什么样的数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求平均数的意义和作用。 )
①当个数不同,用总数量比较结果时有失公平,可以用两组数据的平均数来比较。
②平均数能较好的反应出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③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 .
2、回顾求平均数的方法。
①把多的瓶子移出来,补给少的,使得每个人的瓶子数量同样多,这种方法叫移多
补少。 ②用先合后分计算的方法求平均数时,平均数 =总数量÷总份数
四、联系实际,拓展应用
1、做一做(课件出示)
学生独立思考解决 ,并指名学生板演并说方法。


2、判一判(课件出示)
指名学生读题,独立思考后判断并说理由。
3、说一说(课件出示)
学生小组交流并汇报。
五、实践作业、课后延伸
参照十岁儿童身高正常, 测量本班同学的身高, 判断一下同学们的身高是否正常。
140cm 女生:141cm)
板书设计:
平 均 数
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方法 :移少补多(有局限)
找基数,分多余数
总数÷份数 =平均数
特点:最大值﹥平均数﹥最小值
平均数≠实际数。

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班主任工作经验


赣南医学院分数线-祖国在我心中演讲稿500字六年级


关于猪八戒的歇后语-母爱的名言


静海一中-实习推荐信


我的家乡英语作文-佛山中考招生网


迎新晚会节目单-大学生村官报名


庆阳二中-山西招生考试网官网登录


红楼梦经典诗词-骨干教师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