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数学“混合运算”教案
美好的回忆作文-悼念母亲
小学四年级数学“混合运算”教案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出情境,呈现知识起点
师:你们喜欢购物吗?这是小军在文具店购买学习用品(在与
学生的谈话中出示购物
情境图,先呈现小军来购物的情境,改动教材小军和小晴同
时呈现的购物情境)。
师:看到这幅图,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呈现三种学习用品的
标价)
生:一本笔记本5元,一个书包20元,一盒水彩笔18元。
师:小军想买3本笔记本和一个书包,请你替小军算一算一
共要用去多少钱?
生:53=15元,15+20=35(元)
师:观察上面的算式,在解决小军用去多少钱的问题时,用
了几步计算?
生:两步。
师:也就是用了两个算式。
师:有没有列不同算式的?
有个别同学列成如下算式,并进行了计算。
①53+20=15+20=35
②53+20=15+20=35
师:板书学生的算式作为后面交流的素材。
第1页共8页
师:黑板上这两个同学列的是一个算式,你同意他们这样的写法吗?你们也试着写一写(有了分步列式的基础,大部分同
学都会列出53+20的算式)。
师:这一道算式能包含上面的两个算式吗?说说你的想法。
生:能,算式53+20中,第一步计算53的积是15,第二步
计算15+20的和是35。
师:刚才这位同学说出第一步、第二步,也就是说53+20
这个算式要几步计算?
生:两步。
师:哪两步?
生:第一步是算乘,第二步是算加。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解决的问题两步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师:结合情境图谁能说一说5
3+20,第一步先算什么?表示
什么意思?第二步再算什么?又表示什么意思?
生:第一步
先算53,表示买3本笔记本用的钱。第二步再加
上买书包的20元,表示一共用去多少钱。
师:结合情境图说一说53+20,能先算3+20吗?(学生基本
上能结合实际情境说出不能先算3+
20的道理)
师:对比分步与综合算式,比较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生:分步算式第一步
计算的结果直接写在算式的后面,而综
合算式要把第一步的计算结果写在算式的下面。教师配合学
生的发言在综合算式和分步算式算法中相机用红笔标出。
第2页共8页
【
设计意图】:新教材融计算于解决问题之中,这是源于计
算是为了解决问题的需要,现实生活中就是这样
的,只有在
解决问题时才需要计算。因此,混合运算顺序的规定,也应
是这样的。整改情境图分
层出示数学问题,既便于突出学生
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又便于在解决问题中体验、理解综合
算
式与分步算式的联系,实现为了解决问题用综合算式需要
运算顺序需要在解决问题情景中去分析运算顺序
的建构过
程,实现计算与应用交融的目的。
二、丰富算、用材料,再次感悟运算顺序
师:投影增添小晴来购物的动画情景。
师:小晴付50元钱买2盒水彩笔,请你帮小晴算一算她带
的钱够不够?(生马上回答:够了)
师:为什么?应找回多少钱?(学生基本上能分步口算得出结
果)
师:请同学们列综合算式并尝试解答。
生:50-182
师:第一步先算什么?表示什么?第二步算什么?又表示什么?
生:第一步先算182,表示
买2盒水彩笔的钱。第二步再用
50去减182的积,表示应找回的钱。
师:现在老师写两个算式,你能结合情境图说说分别在解决
什么问题吗?
师:18+53;182-20
第3页共8页
(由于情境图信息比
较简单,学生都能结合情境图说出每道算
式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师:请同学板书上面三道算式。 师:比较53+20和18+53;182-20和50-182两组算式,
你发现了什么?体验不
论乘法在前还是在后,都要先算乘法后
算加、减的道理。
【设计意图】创设丰富的算、用材料
,让学生通过情境提炼
数学问题,;根据算式寻找数学问题,让学生经历以用引算,
以算激用的
过程。尤其是两组算式的对比,让学生深层次地
理解运算顺序的实质,拓展了运算顺序的认知。
三、抽象概括运算顺序
师:黑板上有几道两部计算的综合算式,观察它们的运算符
号有什么特点
生:都是乘加(减)
师:谁能说一说它们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大部分学生都
能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叙述)
四、拓展延伸
师:继续增添情境图信息:一套3本《格林童话》共36元。
①小明买4本。②小红买2套。
师:谁能结合情境图说一说,下面两个算式分别是解决什么
问题?该怎样去计算呢?
3634 3626
生:3634是小明买4本《格林童话》要多少元?算式3626
第4页共8页
表示小红买一本《格林童话》要多少元?
师:结合情境图说一说,算式3634要先算什么?能先算什
么?
师:算式3626呢?
师:你觉得乘除在一起运算,他们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学
生通过观察,结合情境图中的解决问题,大部分都能说出运
算顺序)
师:算式3634与算式3626在运算符号上有什么相同点?
生:都是乘除运算。
师:对比黑板上的几道只有乘加(减)和上面两道乘除算式
的运算顺序。你有什么话想说? <
br>生:乘加(减)两部计算的,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或减;乘除
两部计算顺序,要按照顺序(从左到右
)计算。
生:暂时不计算的数要把它移下来。
生:等于号要在算式的下面写,两个等于号要对齐。
师:配合学生的叙述,在算式的相应位置相机标示。
【设计意图】此环节再次通过增添数学问
题情境,使学生再
次以用引算、以算激用,为进一步拓展岸生对两步混合运算
顺序的认知提供了
丰富的素材,也沟通了练习题中的题组对
比题之间的联系。
五、突出重点训练
第层次:质疑运算顺序,下面各组算式的运算顺序一样吗?
第5页共8页
1.15+32 2.100-253
23+15 255-100
3.6484
6442
第二层次:说说每道题应先算什么?再计算。
233+50 166-9
38+415
第三层次:下面计算对吗?不对的请改正。
50+507 44-74
=l007
=28-40
=700 =8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
br>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
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
读,幼儿小声读,边
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
一边幼儿反复倾
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153-25 3682
=45-25 =364
=20 =144
六、全课总结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
但学生写作
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
第6页共8页
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
单,每天花3-5分钟
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
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
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
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
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
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
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
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
增色添辉。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
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
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
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
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
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
析完之后,学生收效
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
面的关键就是
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
读、默读、
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
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
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
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
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
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1
.有什么收获?
2.有什么问题?在计算混合运算时,你想给同学哪些友情提
第7页共8页
示?
3.你认为两步混合运算还会出现哪些情况?课后你能应用今
天所学的方法去尝试解决吗?
第8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