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设计

余年寄山水
664次浏览
2020年08月14日 12:57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售楼部-雪莱的诗歌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设计



P4例1、例2(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
一些策略和方法。

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
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主题图引入

观察主题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

(1)说一说图中的人们在干什么?“冰雪天地” 分成几个活动区?
每个区有多少人?你是怎么知道的?

组织学生提问并对简单地问题直接解答。

(2)根据图中提出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解决?

通过补充条件,继续提问。

1.滑冰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又有85 人到来。现在
有多少人在滑冰?

2.“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照这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
人?

等等。

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提示学生可以自己进行条件的补充。


二、新授

1.小组4人对黑板上的题目进行分配解答。

引导学生对黑板上的问题进行解答,请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出综合
算式并进行脱式计算。

2.小组内互相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

教师巡视并对学生的叙述进行指导。

3.全班汇报:组织全班同学进行汇报,并且互相补充,注意每步表
示的意义的叙述。

(1)71-44+85

=27+85

=113(人)

71-44表示中午44人离去后还剩多少人,在加上到来的85人,就
是现在滑冰场有多少人 。

(2)987÷3×66÷3×987

=329×6=2×987

=1974(人)=1974(人)

第一种方法中,987÷3算出了1天“冰雪天地”接待的人数,在
乘6算出6天接待的总人数。(实际 上就是原来学习的乘除混合应用
题,不知道单一量的情况下求总量,一般都是乘除混合应用题。)

第二种方法,因为是照这样计算,那么每天接待的人数可以看作是
一样多的,就可以先算出 6天是3天的几倍,6天接待的总人数也是3
天接待的总人数的几倍。就可以直接用3天的987人数去 乘算出来
的2倍。等等。

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照这样计算”的意思。

强调:可用线段图帮助理解。


教师要注意这种方法的叙述,方法不要 求全体学生都掌握,主要掌
握运算顺序。

4.巩固练习

(1)根 据老师提供的情景编题。A加减混合。乘车时的上下车问
题,图书馆的借书还书问题,B速度、单价、工 作效率

先个人编题,再两人交换。

小组合作,减少重复练习。

(2)P5做一做1、2

三、小结

学生就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汇报。

这节课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你们都有什么收获?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报选择性地板书。(尤其是关于运算顺序的)

运算顺序为已有知识基础,让学生进行回忆概括。

四、作业

P81—4

板书设计:

四则运算(一)

1. 滑冰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2.“冰雪天地”3天接
待987人。照这

又有85人到来。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
少人?

72-44+85(1)987÷3×6(2)6÷3×987

=27+85=329×6=2×987

=113(人)=1974(人)=1974(人)


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

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P6例3P10例4(含有两级运算或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
一些策略和方法,

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
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主题图引入

观察主题图,找出条件,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从图中你们都看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数
学问题?

二、新授

就学生提出的问题,出示例3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
天地”游玩,购买门票需要花多少钱?

学生在练习本上解答此问题。

同桌两人说说自己是怎样解答的。

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


(1)24+24+24÷2

=24+24+12

=48+12

=60(元)

24÷2是一张儿童票的价钱,是半 价,所以用24÷2,前两个24是
爸爸和妈妈的两张成人票的总价。两张成人票加上一张儿童票就是< br>他们购买门票需要多少钱。

(2)24×2+24÷2

=48+12

=60(元)

24×2是爸爸和妈妈两张成人票的 总价,玲玲的儿童票用24÷2,
再把三张门票的价钱加在一起就是总门票的价钱。

我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同一个问题,这两个综合算式有什么共
同特点?

这两个综合算式都是没有括号的,而且算式中有加减法也有乘除
法。

这样的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学生总结运算顺序。

买3张成人票,付100元,应找回多少钱?

等等。

出示例4上 午冰雕区有游人180位,下午有270位。如果每30位
游人需要一名保洁员,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几名 保洁员?

小组讨论,独立完成。

小组内互相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


汇报。

(1)270÷30-180÷30

=9-6

=3(名)

270÷30算出上午需要派几名保洁员;180÷30算出下午需要派 几
名保洁员,然后再用减法计算出下午比上午需要多派几名保洁员。

(2)(270-180)÷30

=90÷30

=3(名)

270-180算出下午比上午多出游人多少人,再除以30就算出了下
午要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

引导学生观察两个算是的不同点,以及运算顺序的不同。

学生进行小结。

教师根据学生的小结进行板书。

三、巩固练习

P7做一做1、2

P11做一做(完成书上的后,可以变化条件,如“买2副手套”等
等。)

教师在练习的过程中应抓住学生的关键语言进行知识的巩固。

四、作业

P8—95—9

板书设计:

四则运算(二)


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上午冰雕区有游人180位,下
午有270位。
天地”游玩,购买门票需要花多少钱?如果每30位游人需要一名
保洁员,下午要

(1)24+24+24÷2(2)24×2+24÷2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

= 24+24+12=48+12(1)270÷30-180÷30(2)(270-180)÷30

=48+12=60(元)=9-6=90÷30

=60(元)=3(名)=3(名)

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运算顺序:算式里有括号,
要先算括号里

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面的。

课后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P11例5(强化小括号的作用)、归纳运算顺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
题。

2.在学生的头脑中强化小括号的作用。

3.在练习中总结归纳出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回忆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回顾学习过的四则运算顺序。
< /p>


前面我们学习了几种不同的四则运算,你们还记得吗?谁能说说你
在前面都学会了 哪些四则运算顺序?

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二、新授

出示例5

(1)42+6×(12-4)

(2)42+6×12-4

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解答。(画出顺序线)

两名学生板演。

全班学生进行检验。

上面的两道题数字、符号以 及数字的顺序都没有改变,为什么两
题的计算结果却不一样?

这几天我们一直都在说“四则运算”,到底什么是四则运算呢?

学生针对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概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板书)

谁能把我们学习的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帮我们大家来总结一下?

学生自由回答。

三、巩固练习

P12做一做1、2

P144

教师巡视纠正。

四、作业

P14—152、3、5—7


板书设计:

四则运算(三)

(1)42+6×(12-4)(2)42+6×12-4运算顺序:

=42+6×8=42+72-4(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

=42+48=114-4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

=90=110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

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3)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

号里面的。

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课后小结: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P13例6(0的运算)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

0不能做除数及原因。

教学过程:

一、口算引入

快速口算

出示:


(1)100+0=

(2)0+568=

(3)0×78=

(4)154-0=

(5)0÷23=

(6)128-128=

(7)0÷76=

(8)235+0=

(9)99-0=

(10)49-49=

(11)0+319=

(12)0×29=

二、新授

将上面的口算进行分类

请你们根据分类的结果说一说关于0的运算都有哪些。

学生分类后进行概括总结关于0的运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关于0的运算你还有什么想问的或想说的吗?

学生提出0是否可以做除数。

小组讨论:0能否做除数?

全班辩论。各自讲明自己的理由。

< p>
教师小结:0不能做除数。如5÷0不可能得到商,因为找不到一
个数同0相乘得到5.0 ÷0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因为任何数同
0相乘都得0。

三、小结

学生小结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

四、作业

P15—168—13

板书设计:

关于“0”的运算

100+0=100235+0=235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0能否做除数?

0+319=3190+568=5680不能做除数。

99-0=99154-0=154一个数减去0,还得这个数。

0×29=00×78=0一个数乘0或0乘一个数,还得0。

0÷76=00÷23=0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

49-49=0128-128=0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加减法第95页至97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索小
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

2、过程与方法:合作交流,总结小数加减法笔算的一般方法,
理解小数点对齐的 道理。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新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思
想。

教学重点: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先计算,后验算246+48=347-39=

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1、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起相加减。

2、哪位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哪位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
再减。

二、教授新课

1、激情导入,提出问题。

师:请看大屏幕:20 04年雅典奥运会中国队选手劳丽诗、李婷
获女子10米跳台双人决赛冠军的场景。课件展示决赛成绩表 。

师:你从中了解到哪些信息?学生交流后提问:根据这些信息,
你能提出一些用加 减法计算的问题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相应的
问题算式:

(1)在第一轮比赛中,中国队领先多少分?

53.4-49.8=

(2)在第二轮比赛中,中国队领先多少分?

58.2-49.2=

(3)中国队两轮总成绩是多少分?

53.4+58.2=


(4)加拿大队两轮总成绩是多少分?

49.8+49.2=

(5)中国队两轮总成绩领先多少分?

2、揭示课题。

师:请仔细观察,这些加减法算式,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特点
吗?(算式中都有小数)

怎样计算小数的加减法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板书
课题:小数加法和减法)
3、探究

(一)小数减法(探究问题1)

(1)、算一算

师:中国队第一轮究竟领先多少分(53.4-49.8),你能算吗?请先
试试。

(2)、说一说

师:你是怎么算的?把你的算法与同桌交流一下,比一比,是相
同的吗?

师: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

(3)、议一议。

师:你们组有几种算法,哪种更合适?

全班交流一下,怎样算既合理又简便?

(围绕学生采用的算法进行比较。要求学生具体解释思考过程。)

板书:

53.4

-49.8


3.6

(4)、小结算法

用竖式计算小数减法时,要把两个小数的小数点对齐,然后把相
同数位上的数相减。

尝试练习:(解决问题2)

58.2-49.2=

(二)小数加法

(1)、试做

师:刚才一起探索了小数的减法, 那么怎样计算小数的加法呢?
请同学们独立解决问题(3)和(4)。

(2)、交流

师:把你的算法轻轻地告诉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遇到
了什么困难?

(3)、追问

师:用竖式计算小数加法时,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呢?

(4)、小结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板书:

53.449.80

+58.2+49.20

111.699.00

(三)解决问题

师:中国队两轮总成绩领先多少分?怎么算呢?


(学生独立思考并完成)

师:把你的算法介绍给全班,好吗?

方法一:53.40+58.20=111.6分方法二:53.40-49.80=3.6分

49.80+49.20=99分58.20-49.20=9分

111.6-99=12.6分3.6+9=12.6分

师:比较这两种算法,有什么不同呢?

你喜欢哪种方法?

试着计算下面各题。12.4+24.36=7.81-3.735=

数位上没有数可以添“0”后再进行计算。

(四)、小组尝试总结:小数加减法需要注意什么?

汇报:小数加法:列竖式时要注 意: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满
十进一……结果中点上小数点。补充:计算的结果要化简。小数减
法:数位对齐,从低位减起,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一当十再减……
结果中点上小数点。得数的小数部分 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数
位上没有数可以添“0”后再进行计算。

小结:计算小 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
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 计算,最后在
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注意:上面数据中并没有
去掉0是为了统 计分数的时候能够方便比较。

生活中还有的时候也不需要把0去掉,谁能举例?(价签上)

(五)验算

计算5.64-1.786.07+4.89

小数加减法计算很容易出错,你有什么办法检验计算的结果呢?


小数 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一样。加法可以交换加数的
位置,或用和减去另一个加数来检验。减法可 以用差加减数,或用
被减数减差的方法。举例。

三、巩固练习

1、计算并验算2.98+0.5612.53+4.677.2-6.455-0.41
< br>2、在日常生活中,其实我们一直在和小数打交道,我们生活还
有哪些地方经常能够用到小数?( 购物)

3、小明是一个爱运动的孩子,星期天爸爸带小明到体育商场买
东西。买了一 双运动鞋38.5元,一根跳绳4.8元,他们一共花了多
少元?爸爸付给售货员50元,应找回多少元 ?你会解决吗?列竖式算
一下。

四、作业设计:

教科书P98页练习十六(1、2两题)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如果是你,你想提醒大家计算时要注意
什么呀?

归 纳: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都要把相同计数单位上的数分别
相加、减,都要从低位算起。计算小数加减 法时,都要把小数点对
齐,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9页例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解决生活问题中理解连减的简便计算方法,体验计
算方法的多样化。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
灵活性。

< p>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
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理解连减时不同算法的算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寒假期间,你都去过哪些地方?

二、小组合作,探索新知

1、出示情境图。(多媒体演示)

师:现在正是踏青的好季节,李叔叔打算外出旅游 。在出发前,
他要查阅资料。请同学们看,你从图上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自助旅游》这本书共234页

李叔叔昨天看了66页,今天又看了34页。

问:还剩多少页没看。

师:这个问题同学们会解决吗?那就试试吧。

2、小组交流汇报。

师:你们是怎么想的?

第一种解法:234-66-34(从总页数中减去昨天看的,再减去今天
看的。)

第二种解法:234-(66+34)(先算出昨天和今天一共看了多少页,
再从总页数中减掉 。)

第三种解法:234-34-66(先从总页数中减去今天看的,再减去昨
天看的。)


师: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下面就请你从这三个
算式中任选一个 计算一下吧。

3、交流。

你是用哪种方法计算的?

4、小精灵(动画人物)总结。

通过解决问题可以看出,在计算连减时,有多种方法 。可以从左
往右按顺序计算;也可以把减数加起来,再从被减数里去掉;还可以
先减去后面的减 数,再减去前面的。我们可以根据算式中数据的特
点选择合适的算法,进行连减的计算。(板书课题:简 便运算)

5、现在我把234改成266,想一想,你认为怎样计算简便?

(学生思考回答)

三、巩固练习

1、比一比,谁的方法简便。

621-82-18560-178-22756-189-156

2、利民水果店 原有711千克苹果,已卖了476千克,坏了24千
克,还剩多少千克好苹果没卖?

3、提出可以用连减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

四、小精灵总结全课

同学们在运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了连减计算的不
同方法,并且都能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巧妙 的运用到生活中。希望你
们平时多留心、多观察,发现和解决更多的数学问题,获得更多的
数学 知识。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33页-35 页内容,《乘
法运算定律》第一课时。


二、教学目标

⑴学生经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总结过程,感知“猜想---- 验
证”这一总结规律的方法。

⑵学生理解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会用不同方式表 示运算定
律,以及利用运算定律解决简单的问题。

⑶学生感受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策略,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对数学
有新的理解和认识。

三、教学重点

学生理解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会用不同方式表示运算定律,以及利用运算定律解决简单的问题。

四、教学难点

学生经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总结过程,感知“猜想---- 验证”
这一总结规律的方法。

五、教法和学法

由于本节课教学内 容具有较强的问题性和可探究性,所以,我采
用了以组织探究学习活动为主的教学策略。力求在通过“猜 想----
验证”的方式总结运算定律的同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
力。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呈现问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3月12日是什么日子吗?”

说一说植树有什么好处吗?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通过解决与植树有关的问题去发现、总结乘
法中的运算定律。

(二)猜想验证,总结规律;


1、引导为主探索乘法交换律

⑴提出猜想

(出示主题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上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一
个用一步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吗?”(学生提,师板书)

“你们还有不一样的算式吗?”(板书两个算式。)

“同样的问题我们列出了两个不 同的算式,但结果是一样的。那
我们可以说25×4=4×25。”(板书算式)

观察这个算式,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通过这样一个式子,我们发现两 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那
么,我们只是提出了一个猜想,这个规律能否试用于所有的乘法呢?
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的验证。

⑵验证猜想

说一说,你们打算怎样验证这个规律呢?

⑶得出结论

汇报。

小结:通过刚才的猜想、验证,可以证实我们发现的规律不是偶
然的 ,它可以应用于所有的乘法。

(板书:乘法交换律)

“你们能用字母来表示乘法交换律吗?”

⑷小结:我们已经探索出了乘法交换律。请 同学们回忆一下,刚
才我们是按怎样的过程总结出乘法交换律的呢?

引导学生回答:先解决实际问题——发现规律——猜想——举例
验证——得出结论

2、自主探索乘法结合律

按《友情提示单》自主探究学习。


(1)提出活动要求。

(2)学生活动。

(3)汇报总结并板书。

(4)用字母表示乘法结合律并板书。

三、巩固应用,拓展总结

(一)基本练习

1、书后做一做第1题

2、你根据乘法运算定律,猜一猜小猫背后的数。37页2题 (猜
数、说说用了哪条运算定律。)

(二)综合练习

课件出示小精灵的问题,说说你们的发现。(交流、汇报)

小结:交换律是两个数相 加交换位置、两个数相乘交换位置的规
律。结合律是三个数相加、或三个数相乘,改变运算顺序的规律。

(三)拓展练习

完成做一做第2题。

1.提出一个用两步乘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并独立解决?

2.汇报

小结:计算三个数相乘时,乘积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先相乘,
这样计算简便。

四、课堂小结

回忆一下这节课内容,说说你有什么收获?(重点说你学会了什么?< br>怎么得到的和怎么发现的。)


湖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招聘信息怎么写


起诉书范文-假释思想汇报


边城读后感-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


黄冈师范-出国留学申请


生活随笔日记-报考志愿网站


保险营销技巧-村主任述职报告


农业技术推广-日本出国


世界大学排名2020-出国留学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