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第8单元 全单元教案

别妄想泡我
548次浏览
2020年08月14日 13:00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永安十二中-高考填志愿网站


四年级 数学- 下册
第1课时 平均数
教学内容 :教材第90、91页的内容及第92页做一做。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 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初步学会简单的 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
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在愉悦 轻松的课堂里,掌握富有挑战性的知识,丰富生活经
验;在活动中增强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积累积极的 数学学习体验。
学情分析:
教材把“平均数”编排在统计中进行教学,这对于四年级的学生 来
说,要从统计的角度去正确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存在一定的困难。因
为四年级学生的统计意 识比较薄弱,他们的生活经验相对肤浅,而用
统计的思想去理解“平均数”需要有一定的统计意识和一定 的生活经
验,而正是由于受到这两方面的不足,影响了学生对“平均数”意义的
理解。
教学重点 :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先合并再平分”的实际
意义和应用。
教学难点 :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灵活运用平均数的相关
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


四年级 数学- 下册
一、情境导入 ,引入新课
师:我们班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外生活,成立了几 个兴趣小组:
有环保小组、体育小组还有美术小组等。我们班环保小分队的队员们
在利用课余时 间收集饮料瓶,下面我们一起看一下他们在上周的表现
怎么样?(课件出示照片和视频)
二、自主探究 ,解决问题
1、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课件出示教材第90页例1情境图)
师:这是环保小分队的同学们收集饮料瓶的统计情况 和他们提出
的问题,借助刚才的视频和统计图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我们要解
决的问题是什么 ?(指名说信息和问题)
师:那么你能解决“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饮料瓶?”这个问题
吗? 每人都有这个图,请同学们独立思考解决这个问题,然后小组交
流你的想法。(预设:两种方法。)
师:这个小组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饮料瓶?(13个)
师:大家都同意这个算法吗?13是怎么来的?
(1)“移多补少”的方法。
指名学生说自己用的方法,结合学生的口述和学生动手操作,用
课件演示“移多补少”的过程。
师:这种方法对吗?为什么要把小红的一个给小兰,把小明的两
个给小亮?(为了使他们每个人 的瓶子数量同样多)能给这种方法起
个名字吗?(指名学生试着回答总结)


四年级 数学- 下册
师:像这样把多的饮料瓶移出来补给少的,使得每个 人的饮料瓶
的数量同样多,这种方法叫“移多补少”,(板书移多补少法)这里平
均每人收集了 13个,这个“13”是他们真实收集到的饮料瓶吗?(不
是)而是4个人的总体水平。
师:还有不一样的方法吗?
学生口述算理并说算式,老师板书。
师:像这样先合并 然后再平均分的方法叫“先合后分法。”无论是
通过移多补少还是先合后分,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使原 来几个不同
的数变得同样多,这样得到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平均数。13就是这4
个数的平均数 ,这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平均数)
引导学生利用“移多补少”或“平均分的意义 ”理解,平均数并不是每个
学生收集到瓶子的实际数量,而是“相当于”把4个学生收集到的瓶子
总数平均分成4份得到的,可能同学们收集到的比这个数量小,也可
能比这个数量大。平均数是为了代 表这组数据的总体水平而创造出来
的一个“虚拟”的数。
2、内化拓展、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体育小组的活动。 (课件出示照片和
第91页例2情景图——踢毽比赛)对于比赛,你们最想知道什么?
(哪个队 赢)那就是想知道哪个队的成绩好?现在老师让你们当裁
判,一定要公平公正地裁决。
(1)出示表一:(男女生各一名同学)
师:如果你是裁判,你认为哪个队赢?你是怎么知道的?


四年级 数学- 下册
(19>18)
(2)出示表二:(男女生各加入三名同学)
师:现在哪个 队赢了?你怎么知道?(指名学生说是通过计算总
成绩知道的)现在男生算你们队的成绩,女生算你们队 的成绩。
通过计算得出:70<76(女生队获胜)
引导学生体会,在人数相同的情况下, 可以用求总数的方法比较
输赢。也可以用求平均数的方法。
男生:70÷4=17.5(个) 女生:76÷4=19(个) 17.5<19
(3)出示表三:(男生加入一名同学)
师:看来女生队暂时领先,男生队还有一名队员要加入进来,请
各位裁判独立思考后给出最终的裁定?并 说出你是怎么想的?
预设:比总数男生队获胜,比平均数合理。
师:怎样列式解答呢? (学生口述,老师板书)
男生队平均每人踢毽个数 女生队平均每人踢毽个数
(19+15+16+20+15)÷5 (18+20+19+19)÷4
=85÷5 =76÷4
=17(个) =19(个)
17<19
答:女生队的成绩好些。
三、探究结果 ,回顾小结
1、体会平均数的意义。
师:回忆一下,我们学了什么?(预设:平均数)用自己的话说


四年级 数学- 下册
一说,平均数是一个什么样的数?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求平均数的意义和作用。)
①当个数不同,用总数量比较结果时有失公平,可以用两组数据
的平均数来比较。
②平均数能较好的反映出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③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
2、回顾求平均数的方法。
①把多的瓶子移出来,补给少的,使得每个人的瓶子数量同样多,
这种方法叫移多补少。
②用先合后分计算的方法求平均数时,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
四、联系实际,拓展应用
1、做一做(课件出示)
学生独立思考解决,指名学生板演并说方法。
2、判一判(课件出示)
指名学生读题,独立思考后判断并说理由。
3、说一说(课件出示)
学生小组交流并汇报。
五、评价反思、感受成功
师;同学们回顾一下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说说学到了哪些知识?
引导学生梳理知识,加强对平均数的意义和作用的理解。
1、可以利用移多补少法来求平均数,还可以用先合后分计算的
方法来求平均数。


四年级 数学- 下册
2、我学会了用数据分析、比较等多种方式来解决问题,提高了
解决问题的能力。
3、我知道了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六、实践作业、课后延伸
参照十岁儿童正常身高,测量本班同学的身高,判断一下同学们
的身高是否正常。(男生:140cm 女生:141cm)
板书设计:



































平均数

求平均数的方法: 移多补少 先合后分


平均数能较好的反映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
男生队 女生队

(19+15+16+20+15)÷5 (18+20+19+19)÷4

=85÷5 =76÷4

=17(个) =19(个)

17<19

答:女生队的成绩好些。




第2课时 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目标:


四年级 数学- 下册 1、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
收集的数据在提供的样图中完成相应 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2、会看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简单的问题,
进行一些分析和判断。
3、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推理能力和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能根据提供的数据完成相应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2、难点:能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所提供的信息提出并解决简单
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及手段:多媒体课件
课型:新授课
教学流程:
一、导入
师:你们知道我们国家有多少人口吗?
出示例3复式统计表
这里有一张人口统计表,反映某地区1980~2010年城镇和乡村
人口数量的复式统计表。
师:你能从这张统计表中知道哪些信息。
师:还可以用哪种形式来进行数据统计呢?
揭示课题,板书——复式条形统计图。
师:以前我们学过将统计表绘制成条形统计图,那么今 天我们能
不能将这个统计表变成统计图呢?一起动手试一试。出示两张统计


四年级 数学- 下册
图。
师引导学生说出:标题;纵轴:代 表人数,单位:万人,每一格
表示10万人;横轴:表示年份,年份上的小格中对应该年人数的条
形图和数据。
师:你们会画吗?请大家把城镇人口的条形图补充完整再完成乡
村人口的条形统计图。
二、探究新知
1、师:现在我们完成了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它们分别反映了
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 两种量。请你们观察比较后告诉我1980年城镇
人口与乡村人口相差多少?
师:在比较过程中,你有什么感受?
师:为什么可以合二为一?
引导学生明白只有在相同项目内容下,才可以进行此操作。
2、师:我们刚才完成的城镇和乡村的人口统计图可以合二为一
吗?怎么合呢?
小组讨论,动手操作绘制统计图,并展示作品学生互相评价。
师:老师这里也将他们合起来画了一张,你们看看感觉如何?
为了区分开乡村和城镇,应怎么办?
引导学生说出图例的作用,感受图例在复式条形统计图中的重要
性。 板书:图例。
PPT出示完成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揭示课题,板书:复式条形统计图。


四年级 数学- 下册
3、 PPT出示单式条形统计图与复式条形统计图 比较复式条形统
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
(1) 单式条形统计图只能表达一个项目的情况,复式条形统计
图可以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项目的情况。
(2) 复式条形统计图不仅可以观察一个项目,还可以进行两个
项目之间的比较.。
(3) 复式条形统计图有图例而单式条形统计图没有。
4、 根据绘制好的条形统计图回答一下问题
(1) 哪年城镇人口数最多?哪年最少?
(2) 哪年乡村人口数最多?哪年最少?
(3) 哪年城乡人口总数最多?哪年最少?
(4) 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
5、出示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1)和上边的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2)说明:复式条形统计图还可以这样画,称作横向条形统计图。
(3)请你把它补充完整。
6、小结
三、巩固练习
四、课堂小结:谈谈你的学习收获?

曲阜师范大学分数线-爸爸妈妈我爱你作文


房地产销售技巧-门面房租赁合同范本


谁动了我的奶酪读后感-英语快速阅读


苏州六中-关于学习的演讲稿


科学计算器说明书-教师评职称工作总结


什么是光棍节-七年级英语下册教学计划


防溺水手抄报简单漂亮-一年级第二学期班主任工作总结


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师德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