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各数的认识》说课稿
邹越演讲观后感-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
《1-5各数的认识》说课稿
《1-5各数的认识》说课稿
一、说教材
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
单元
的1—5的认识和加减法。这部分教材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
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在这一
阶段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从
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借助于生活中的实物和学生的操作活动
进行教学,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
基础。基于以上认识,我确定本课的
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数,理解基数、序数
的含义,
数的认、读、写、数的顺序,学会比较数的大小,并会认、会读、会
写这5个数。
2.能力目标:
1 12
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口头表达的能力,渗透数学
来源于生活,理解
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并运用于生活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3.情感目标:
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
教材的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
理解1—5各数的基数、序数的含义。本课难点是:渗透集合、对应、
统计等思想。1
二、说教法
1.情景教学法
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
和已有的知
识经验基础之上。因此情景的创设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
景:新课开始,
课件出示“野生动物园”的图,让学生仔细观察这幅
图,4人一组充分说一说这些美丽画面上都有些什么
,并有序的一一
数出,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
2 12
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言表达能力。
2.举例说明法
在学生认识了1—5各数的含义以后,要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用
1—5中的任意一个数说一句话,
通过学生举例说明,既培养了学生
的数感,又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获得用数学的体验。
3.发现法
教学1—5各数的大小比较的时候,教师发给学习小组一些圆片,让
学生
自己摆一摆、比一比,通过摆圆片,让学生发现在1的基础上再
添上1就得到了2,在2的基础上再添上
1就得到了3,从而了解数
的顺序,得出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教师的作用是组织发现活动,关
注活动中的学生,使学生在探索中学习新知,亲历探索过程。
三、说学法
《课标》指出有效
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
实践、观察比较以及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
式。实践操作
法、观察比较法也是本节课中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主要方式,同时重视
3 12
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学习方法的指导.
1.观察法
观察主题图的画面及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出来是很好的学习方法。例如,
教学主题图时,观察目的明确。
教师通过让学生观察画面上都画了什
么,观察结束后组织讨论,你怎样看就会又快又不数丢物体呢?这一
安排不仅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而且教给学生观察的思维方法。
2、实践操作法
儿童思维的发展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他们需要通过
各种活动来学习知识,发展自己的智
慧。因此,在教学1—5各数的
大小比较的时候,通过学生动手摆圆片,亲身感知、体验数的顺序,从而得出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培养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获得知识的能
力。
四、说教学程序
本节课主要由五个环节来完成;
(一)观察探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4 12
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1、图片引入,让学生看看图上都有些什么,要怎
样看就能做到又快
又不会丢,明确要按一定的顺序观察。这样教学设计提供了富有儿童
情趣的学
习素材,抓住孩子爱玩的特点,积极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
趣,
(二)从图过渡到数,建立数的概念
1、从图过渡到数。同学们都说有1头大象,那么,除了
大象,还有
什么也能用1表示,找找看。
2、同样的思路教学2—5各数的认识,这样就让学
生很好的体会到数
字来源于生活,从而把数学与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
(三)联系生活实际,
学会运用数在学生认识了1—5各数以后,设
计游戏,让学生在自己身上、教室里、家里找一找、数一数
,并用学
过的数说一句话。这样就让学生把生活实际与数学较好的联系起来,
学会在生活中运用
数学解决问题。
]《1-5各数的认识》说课稿
一、说教材
5 12
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一年级上册第三
单元的1—5的认识和加减法。这部分教材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
之一,是
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在这一阶段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从
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借助于生活中的
实物和学生的操作活动
进行教学,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
基础
。基于以上认识,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从实际生
活中抽象出数,理解基数、序数的含义,
数的认、读、写、数的顺序,学会比较数的大小,并会认、会读
、会
写这5个数。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口头表达的能力,渗透数
学来源于生活,理解
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并运用于生活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3.情感目标:
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
6 12 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教材的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
理解1—5各数的基数、序数的含义。本课难点是:渗透集合、对应、
统计等思想。
二、说教法
1.情景教学法
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
和已有的知
识经验基础之上。因此情景的创设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
景:新课开始,
课件出示“野生动物园”的图,让学生仔细观察这幅
图,4人一组充分说一说这些美丽画面上都有些什么
,并有序的一一
数出,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
言表达能力
。
2.举例说明法
在学生认识了1—5各数的含义以后,要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用1—5中的任意一个数说一句话,通过学生举例说明,既培养了学生
7 12
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的数感,又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获得用数学的体验。
3.发现法
教学1—5各数的大小比较的时候,教师发给学习小组一些圆片,让
学生
自己摆一摆、比一比,通过摆圆片,让学生发现在1的基础上再
添上1就得到了2,在2的基础上再添上
1就得到了3,从而了解数
的顺序,得出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教师的作用是组织发现活动,关
注活动中的学生,使学生在探索中学习新知,亲历探索过程。
三、说学法
《课标》指出有效
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
实践、观察比较以及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
式。实践操作
法、观察比较法也是本节课中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主要方式,同时重视
学习方法的指
导.
1.观察法
观察主题图的画面及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出来是很好的学习方法。例如,教学主题图时,观察目的明确。教师通过让学生观察画面上都画了什
8 12
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么,观察结束后组织讨论,你怎样看就会又快又不
数丢物体呢?这一
安排不仅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而且教给学生观察的思维方法。
2、实践操作法
儿童思维的发展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他们需要通过
各种活动来学习知识,发展自己的智慧。因此,在教学1—5各数的
大小比较的时候,通过学生动手摆圆
片,亲身感知、体验数的顺序,
从而得出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培养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获得知识的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本节课主要由五个环节来完成;
(一)观察探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1、图片引入,让学生看看图上都有些什么,要怎样看就
能做到又快
又不会丢,明确要按一定的顺序观察。这样教学设计提供了富有儿童
情趣的学习素材
,抓住孩子爱玩的特点,积极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
趣,
9 12
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二)从图过渡到数,建立数的概念
1
、从图过渡到数。同学们都说有1头大象,那么,除了大象,还有
什么也能用1表示,找找看。
2、同样的思路教学2—5各数的认识,这样就让学生很好的体会到数
字来源于生活,从而把数学与生
活紧密地联系起来。
(三)联系生活实际,学会运用数在学生认识了1—5各数以后,设
计游
戏,让学生在自己身上、教室里、家里找一找、数一数,并用学
过的数说一句话。这样就让学生把生活实
际与数学较好的联系起来,
学会在生活中运用数学解决问题。
(四)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圆片,学会比较数的大小
1、认识数的意义以后,让学生自己摆圆
片,摆一摆、比一比,哪个
数大,你是怎么想的?渗透了自然数的计算单位和相邻两个自然数相
差1。
2、认识数的大小以后,进行猜数游戏,如5的前面是几?3的后面
是几?还有可能是
几?通过反复练习,学生较好的掌握了数的大小比
10 12
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较这一知识点。
3、最后学习写数。写
数是本堂课的另一个重点,教师要培养学生良
好的写字习惯。学生对1——5各数早已很熟悉了,主要是
引导学生
规矩、工整的写数。这一教学环节就要充分利用电脑软件的直观性,
清楚的显示1——
5各数运笔的轨迹,先让学生观察、感知,再通过
描红、独立书写达到预期的效果。
(四)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圆片,学会比较数的大小
1、认识数的意义以后,让学生自己摆圆
片,摆一摆、比一比,哪个
数大,你是怎么想的?渗透了自然数的计算单位和相邻两个自然数相
差1。
2、认识数的大小以后,进行猜数游戏,如5的前面是几?3的后面
是几?还有可能是
几?通过反复练习,学生较好的掌握了数的大小比
较这一知识点。
3、最后学习写数。写数是
本堂课的另一个重点,教师要培养学生良
好的写字习惯。学生对1——5各数早已很熟悉了,主要是引导
学生
11 12
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规矩、工整的写数。这一教学环节就要充分利用电
脑软件的直观性,
清楚的显示1——5各数运笔的轨迹,先让学生观察、感知,再通过
描红、独
立书写达到预期的效果。
12 12
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