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到20各数的认识说课稿
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官网-奉献演讲稿
《11-20各数的认识》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我说课的内容是
:人教版九年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
一课时《11-20各数的认识》。这
部分内容在整个数的学习体系中具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它既是10以内数认识的延续,又是100以内乃
至更大的数认识的基础,同时也为学习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打下算理基础。可以说这一节在整册教材中起
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能正确
数出11-20之间的物体个数,区分基数与序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大
小和组成。
2.通过动手操作,充分了解十进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数感。
教学重点:理解20以内各数的组成,建立数感。
教学难点:数的组成,理解10个一就是1个十。
为了顺利完成以上教学目标,我把课件和小棒相结合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三、教法学法 <
br>根据知识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时我采用了创设情境法、引导探究法、举
例法、师生互动
法等教学方法,并以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学法上选用指导学生观察、操
作、对比、交流的方法组织学生理
解10个一是十,掌握数的组成。
四、教学流程
在教学流程设计上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我主要安排了以下几
个教学环节:
谈话导入 揭示课题------动手操作 探究新知-----实践应用 发展新知----
课堂总
结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上课伊始,我问大家:前面我们学习了哪些数
?(0-10)你来数一数,还能接着数
吗?这样设计既复习了数数,又了解了学生的数数基础,极大地
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出光会数数不行,还要知道这些数的其他知识,揭示课题。
(二)动手操作 探究新知
这一教学环节,根据知识的构成板块分为两部分:
1、理解数的含义
①说一说:(教学基数和序数)
出示课件(13个苹果,20个菠萝):让学生观察图上都有
什么,它们各有多少个?
借助实物数数,引出13和20的读法,看图继续问:这里的13表示的是什么
?20呢?
接着出示橡皮和铅笔盒的图片,并对应着标出11和18、说一说11和18又分别表示什<
br>么?想一想数除了表示水果、学习用品还可以表示什么?有的学生会说表示第几,接着
出示13只
小动物排队的情境图,在交流有多少只动物,第13只小动物是谁的问题中区
分基数和序数。这样设计遵
循了由实物抽象出数的过程,学会了读数,并在举例中使学
生理解了数的含义,不仅表示数量,还表示次
序。
②填一填(教学数数和数序)
由于学生有了1-10的学习基础,我直接出示直尺,缺
少了11、16、20这几个数,
提出问题:10的后面是几?14和16之间是几?谁的前面是19?
让学生在填数中知道数
与数之间的联系,接下来是数数,让学生正着数,倒着数,一个一个的数,两个两
个的
数,从而使学生熟练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
③找一找:列举生活中见到过的十几的数。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教学数的组成
因为这一环节是本课的重难点所在,所以,我又把它分为三个层次进行教学。
①建立计数单位“十”
数学来源于生活。课标强调要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基础。
课始我创设
了买铅笔的情境,提出4个问题:
问题一: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些铅笔是怎样摆
放的?(引导学生观察铅笔有一根
一根摆的,也有一包一包摆放的,并且每包都是10枝。)
问题二:要买10枝铅笔,如果你是售货员会怎么拿?我想学生会有两种拿法:一
是一枝一枝的拿,二是
拿一包。
问题三:同学们比较这两种拿法你认为哪一种好,为什么?如果买20支铅笔又该
怎样拿? <
br>问题四“老师这有10根小棒,你有什么办法让大家一眼就能看出是10根?这时学
生很容易联想
到像铅笔那样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然后引导学生理解10个一就是1个
十。计数单位“十”对学生来说是第一次接触,比较难理解,因此我设计了两个活动:
一是课件
出示一捆小棒说根数二是让学生再举10根小棒巩固,从而建立“十”的概念。
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
境中学习,实质上是为学生搭建了一个自主建构新知的平
台,让学生在情境活动中具有了相应的思维模式
,即对计数单位“十“的建构,提高了
学生自主迁移的能力。突破了10个一是一个十这一教学难点。
②动手操作
在11-20各数中,最特殊的就是11了,这不仅是因为11是继10后出现的
第一个数,
更因为11的个位和十位都是1,如果能够理解11的意义,对其它数的理解也就会顺理成章。
在学生初步体会了1个十之后,我让学生迅速的摆出11根小棒,要求让大家一眼就
能看出是11根。在这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组织交流你是怎么摆的,并展示不同的摆
法,在这我预设
了两种情况:一是学生有多种多样的摆法,遇到这种情况我设计了考考
你的眼力,课件出示几张图片不同
摆法,不同根数的小棒,让学生说出有多少根,前几
张需要数比较慢,当出到最后一张时(一捆和一根)
学生很快就说出是11根。得出摆1
个十和1个一最简洁。如果学生都摆了1个十和1个一,我就引导学
生一起来验证这种
方法是不是最好,同样还是出示那几张图片,结果证明摆1个十和1个一最简洁。让学
生第二次摆11,引导学生说出摆了几个十和几个一,交流你从哪看出是1个十,你又是
怎么知
道1个一?从而理解11的组成。
这样设计充分发挥了教师的引导作用,让学生在观察、比较中提升思
维,这样在做
中感悟是教师用更多语言是无法代替的。
③加深理解
让学生在11-
20各数中任选一数摆出来,加深对数的组成的理解,为了防止学习的
单一性,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再
叙述时我设计了两种方式,第一种:学生自己说我摆
的是几,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第二种;学生
说我摆了几个十和几个一,让其他
同学猜是多少。在交流中重点理解20的组成。。
这一层次
的设计主要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通过摆一摆、说一说,
比一比,练一练,体会了知识的
形成,把操作、观察、语言表达紧密联系,突出了重点,
突破了难点,使学生很好地建立数的概念,知道
知道了数的组成,充分体现了数学学习
的过程性和体验性。
三、实践应用 发展新知
巩固练习是学生理解和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培养能力的重
要阶段,因此我
设计了层次性练习,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1、基本练习:数一数,填一填。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数的组成及数序。
2、变式练习:看图说
数。把小棒换成小长方体,左边10个,右边4个。在添上5
个是多少?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3、拓展练习:课件出示15个草莓,估一估有多少?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屏幕上
的草莓既不
能捆,也不能堆,怎么办呢?引出圈一圈的方法,开拓了学生的思维。
四、课堂总结
这一环
节通过谈话的方式让学生谈一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让学生回顾参与学
习活动的全过程,有利于反馈信
息,检查效果。
五、说板书设计
11~20各数的认识
13 读作:十三 20 读作:二十
10个一就是1个十
1个十和1个一是11
板书有利于帮助学生进行归纳和小结,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
认知结构。
总之,整节课我以倡导动手操作,主动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从学生的生活实
际出发,把抽
象的概念变得直接形象,尽可能给学生尝试、思考、表现的空间,使他们
获得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情感体
验,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下面就结合这节课和大家做以交流:本节课
我从六个方面进行说课:说教材、说教
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
一、说教材:
这是说课的开篇语,要向听众详细介绍具体的教学内容,抓住知识的前后联系,
说
清这一内容与前后知识的联系,是在学会或掌握什么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好这
一节内
容对以后学习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同时注意语言的简洁。
二、教学目标、重难点
教学目标、重难点的确定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要具有可操作性。
三、说教法、学法
在说课中,说教法和学法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但在实际教学中,没有一
种单一
的方法可以上好一堂课,因此经常要用到多种方法。说课者要根据教材内容、学生实际、
设计符合新课改新理念要求的教学方法,还要说出本课所采用的教具。我认为教法和学
法在这只是概括说
明,具体还应融入到教学环节中去。
四、说教学程序
教学程序是说课的重点部分,因为通过
这一过程的分析才能看到说课者独具匠心的
教学安排,它反映着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个性与风格。也只
有通过对教学过程设计的
阐述,才能看到其教学安排是否合理、科学,是否具有艺术性。我认为在说课时
要注意
以下几点:
1.在说课中,我认为要给自己说课赋予一些基本思想。
说课不仅要说清“教什么,怎么教”,还要说清“为什么这样教”。如:你的教学整
体思路是在什么教育
理论支撑下展开的;而且教学理论要渗透到每一个环节,但切忌空
洞,理论支撑要有力,能体现数学思想
方法。
2.说课要有层次感。
说课的对象不是学生,而是同行是专家。所以说课时不宜把每
个过程说得过于详细,
做到详略得当、简繁适宜,突出教学展开的逻辑顺序。如:在教学计数单位时,我
设计
四个问题,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在教学数的组成时,我设计了三次摆小棒:第一次摆
11
根小棒让学生在尝试中初步感悟数的组成;观看课件后第二次摆11根小棒,让学生
体会数的组成;第三
次任意摆一个数,使学生加深理解数的组成。再如练习环节:我由
简到难设计了基本练习、变式练习和拓展练习,目的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满足。
3、说明重点与难点的处理。
说课应重点说出如何实施教学过程、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概念、掌
握规律的方法,说
出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与提高教学效果的途径。要说明怎样突出重点和解决难点,运用什
么方法,采用哪些教学手段辅助教学,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用。教法的选择要从实际出
发,在合
理、恰当的基础上还要创造性地运用特别的方法,达到目的要说明白,突出新、
巧、实。在实施中可能会
产生哪些问题,各种问题你又如何引导、解决?我们要说的都
是一些教学预案,所以要多谈谈学生学习中
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教师的教学策略。在教学
数的组成时,我预设了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学生有多种多样的
摆法,很少摆1个十和1
个一的情况怎么办?第二种是如果学生都摆了1个十和1个一怎么办?
总之,说课应突出重点,抓住关键,以便在有限时间内进行有效陈述,该展开的内
容充分展开,该说透
的道理尽量说透,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以上是我对说课的浅显认识,不当之处请领导、老师们指正。
参赛感受
此次比赛,我最大体会是:成绩固然重要,可更重要的是过程之中的收获和自身的
成长。在我参赛的准备
过程中,始终遵循三点:
1.珍惜机会,不留遗憾。“机会”就在我们面前,只有用心、认真的准备才
能收获
成功。准备期间,我花费所有课余时间,每天定量完成3课时的说课稿,并尽量做到最
好
,不留遗憾。
2.自我突破,不断提升。参赛的过程,是对自我的突破、对自我的再认识,不断
反思自己,找到自己的不足,改进、完善,才能做更好的自己。
3.调整心态,强健心理。比赛不仅
是比技能,还要比心理,只有心理素质稳定,
才能在该勃发的时候展现出来。
最后祝参赛的老师们取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