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

别妄想泡我
743次浏览
2020年08月14日 14:53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补缴养老保险新政策-江苏三本分数线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五年级《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二)过程与方法

指导启发学生运用观察、测量等方法,探究长方体的有关特征,培养学生观
察分析和动手操作 的能力,并帮助学生建立更好的空间观念。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他人意见,乐于与人合作,的良好心
态,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 br>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教学难点:建立空间观念,形成立体图形的初步印象。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牙膏盒、魔方等实物,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长方体实物、剪好书本第123页的长方体展开图。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教师:请同学们来回忆一下,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

(课件出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图形)交流后小结:这些平面图形都是由线
段围成的。

(课件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你认识这些图形吗?

它们都是由什么图形围成的呢?

交流后小结:像这样由面围成的图形,都占有一定的空间, 我们把他们叫做
立体图形。比如墨水盒、魔方、牙膏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立体图形(出示实物),
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一种大家比较熟悉的立体图形——长方体。(板书课题)

【设计意 图】从点到线,从平面到立体,建立起知识之间的脉络。用学生熟
悉的牙膏盒、魔方等实物引入长方体, 充分说明长方体是现实世界中客观存在的。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现实世界,解决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 问题,提出本节课
的教学目标,这种设计符合儿童认识事物的规律,引起儿童的学习兴趣、激发学
生的求知欲,有利于教与学双方共同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二)探究新知

1.认识长方体各部分名称

教师:请同学们拿出准备的长方体,用手摸一摸,你摸到了什么?

教师小结说明:面;棱(面和面相交的线段叫做棱);顶点(棱和棱的交点叫做
顶点)。

再次课件演示长方体的面、棱、顶点,说一说加深印象。

【设计意图】首先从学 生的感性认识出发,让学生先用手摸,然后再给出长
方体的面、顶点和棱,从整体上明确概念,建立起具 象和抽象之间的有效联系。

2.认识长方体的特征(分组合作学习)

(1)小组明确目标后自由讨论

教师:下面我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来研究长方体的面、棱 和顶点有些什么
特征?(课件出示表格)

第 1 页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2)交流汇报

教师:谁能把你们小组的讨论结果汇报一下?

(预设)学生: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
是正方形。

教师:你有这样的长方体吗?哪是相对的面?为了描述方便,一般称为左面、
右面、上面、底 面、前面和后面。(指实物回答)

(预设)学生:长方体相对的面面积相等。

教师:你怎么知道的?

(预设)学生:我用剪刀把相对的面剪下来比较;我测量 了相对面的长和宽,
长和宽的长度分别是相等的。(师课件演示“相对的面相等”)

教师:谁能说说棱的特点?

(预设)学生:长方体有12条棱。

教师:可以分成几组?

(预设)学生:可以分成3组,每组有4条,每组的4条棱长度相等 。(教师
演示“相对棱相等”)

教师:你用什么办法来证明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教师:谁再说说长方体的顶点?(长方体有8个顶点)

(3)完善表格并小结

教师:请你把教材第19页的表格填完成。

学生先在教材上独立完成,再课件演示。

教师:长方体就是由6个长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 特殊情况下有两个面是正
方形)。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设计意图】学生明确了概念,再进一步观察、动手,合作学习研究面、棱、
顶点的特点,使 学生亲身感知长方体这个立体图形,并在学习的过程中调动多感
官参与学习,寻求多种途径和方法达到目 的,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

3.请你判断对错

(1)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和8个顶点。( )

(2)相对的4条棱的长度都相等的物体一定是长方体。( )

(3)长方体相交于同一顶点的3条棱的长度相等。( )

【设计意图】这个穿插的小练习 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既能对长方体的特征
有进一步的了解和巩固,也可以自然地引出下一个环节——长 方体长、宽、高的
认识。

4.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1)辨析判断题,提出概念

教师:从长方体的一个顶点出发有三条棱,这相交于一个顶点 的三条棱的长
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课件出示概念)

出示两个长方体(相同长方体两种不同的摆放位置),你能指着说一说这个长
方体的长宽高吗?

长方体的长、宽、高的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摆放的位置不同,长宽高也不
同。

(2)给棱分类

根据这个知识,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分成几组呢?(同一个顶 点出发的长宽
高为一组,可以分为4组)

5.做一做,并认识长方体直观图

第 2 页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1)按教材要求做一做

(2)交流,认识长方体直观图

教师:你看到了长方体的几个面?都是什么图形?

(预设)学生:(1个、2个、3个)都是长方形的。

学生:不对,从我这里看,它的左面和上面就是平行四边形。

教师:同学们观察的非常细致 。(课件演示直观图)我们在出示长方体的直观
图时,除了前面和后面外,常常把其它各个面都画成平行 四边形,但实际上是长
方形。(教师课件出示立体图,看不见的棱用虚线来表示)

【设计意图】从实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也
教给学生识图的方法。

(3)结合直观图,逐步减少棱,想象长方体的形状

(课件演示)长方体长 宽高分别为12厘米,7厘米,5厘米,完整直观图出示,
逐步减少棱的条数。

教师:咱们至少需要知道那几条棱长,才能想象出这个长方体的样子?

(课件出示只有一组长宽高的长方体)

教师:请你想象并比划一下,这是一个怎样的长方体?

长宽高分别为12厘米,5厘米,5厘米(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牙
膏盒)。

长方体长宽高分别为5厘米,5厘米,5厘米(魔方,其实也是个正方体)。

长方体长宽高分别为5厘米,4厘米,1厘米(扁扁的长方体——火柴盒)。

【设计意图】 从抽象的几何图形回到生活中的物体原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
空间观念。适当出示正方体,为下一节课做 铺垫。

(三)巩固应用

1.教材第21页《练习五》第1题

2.教材第21页《练习五》第6题

(四)小结收获

教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同学们展开想象,如果给你一点,学了这节课你会联想到什么 ?(由一点引出
的三条线段)由这三条线段你会想到什么?(三个面)继续想象:(由三个面可以想到它们相对的三个面形成一个长方体)。

【设计意图】使学生建立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面到体的知识体系,形成
知识网络。

(五)课后作业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 记”之后会“活
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
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
基础知识抓起,每天 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
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 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
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 效。

教材第21页《练习五》第2题、第3题、第7题、第8题。

要练 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
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 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
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 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
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 ,
第 3 页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就 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
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 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
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 ,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
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 下
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
发展了思维, 为说打下了基础。


第 4 页

西安电力高等专科学校-迟到检讨书


世界名车标志图片大全-签名图案


党章-保姆合同范本


日历2016-中央财经大学本科招生网


哈佛大学申请条件-北京十中


春节放假安排-医学生求职简历封面


夏季如何快速减肥-世界大学声誉排行榜


黄河成语-德州学院录取分数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