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加两位数笔算(不进位)》说课稿

巡山小妖精
870次浏览
2020年08月14日 15:16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仙鹤草的功效-理论学习计划


《两位数加两位数笔算(不进位)》说课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两位数加两位
数笔算(不进位)》。
本节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
个信息窗。两位数加两 位数笔算(不进位)是在学生掌握了一年级上册10以内
加减法,本学期学生在第三单元学习了100以 内数的认识,在第五单元学习了
100以内的加减法(一)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是以后学习两 位数加两
位数进位加法及万以内加法计算的基础。
由于有了前面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的认读 两位数,进行两位数加整十数
及一位数的口算。但由于学生年龄较小,抽象思维发展不够,而且本节用竖 式
笔算是第一次接触,因此需要借助小棒、计数器等学具逐步从形象思维过渡到
抽象思维。
根据这一部分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结合教材以及学生的年龄
特点,我将教 学目标设置为以下三个层次:
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掌握两位数加两 位数(不进
位)的笔算方法并能
熟练
计算。
2.借助计数器、小棒等学具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过程,
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3.在动手操作探究算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思考、集体交流等数学品
质的形成, 体会数学思想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探索并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下面,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自己的想法: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摆小
棒、拨计数器 等活动帮助算理的理解,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
流等方式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过来。让学 生经历观察、思考、操作、交流、归
纳等活动,理解笔算的算理及形式,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教 师就是课
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 为
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达到已定的教学目标,我安排了以下四个教
学环节。 教师:数学上我们把这种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板书课题平均分。)你能说说剩
下的这几种 分法为什么不是平均分吗?(引导学生说出因为它们分的不是同样多)
(2)巧设练习,进一步理解平均分


练习:(出示图)说一说哪种分法是平均 分?(学生找出小猫分鱼)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小猪分西瓜是平均分吗?说说你的理由。你能帮小猪平均 分西瓜吗?(学生说自己的观点,
表扬这些办法都是平均分)。请继续看,苹果的分法也是平均分吗?学 生说出理由这些苹果平
均分成了几份?每份是多少?
提问:现在你能说说什么是平均分吗?
小结:不管分成几份,只要每份分得同样多,就叫作平均分。(板书平均分的定义:每份
分得同 样多,叫作平均分)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分竹笋,由同样多引出平均分,再让学生判断什么样的 方法是平
均分。
2.探究等分的方法
(1)运用生活经验,动手等分
① 尝试等分:平均分是个公平的好办法,小猴子们更着急,他们也想得到同样多的桃子,
该怎样来分呢?每 只小猴又能分到几个呢?赶快动手分一分吧。
②展示交流:谁能把你的分法讲给大家听(1人板演)( 交流时让学生说出他是怎样分的?
随时让学生提问题,如果学生提不出来,老师就问:你为什么要这样分 ?( 4个4个的分,
让学生明确:3个4是12,看来你的乘法口诀掌握的很好,可以这样分。)每只 小猴分到4个
桃子,教师课件演示。
如果同学们没记住口诀三四十二,你能想办法分一分吗? (估计学生能想到1个1个地分)
课堂上让学生演示(交流时让学生说出是怎样分的,分了几轮?学生说 完后教师课件演示。
课堂上如果学生还有别的分法,就让学生演示,并说出自己是怎样分的?如果没有教 师把2
个2个和3个3个的分法演示一下。
③总结方法:回忆一下刚才的这4种分法, 1个1个的分,分了几轮?2个2个的分呢?
3个3个的分呢?4个4个的分呢?不管怎样分,每只小 猴都分到了4个桃子,这些分法都是
平均分。这些分法你最喜欢哪一种分法?(学生说出理由),
2、巩固练习,感受多次分的必要性、合理性
(1)出示36张卡片,让一个同学平均分给3 个小组(每组4人)的同学,其他同学看
看是怎样分的,并随时提问你为什么要这样分?学生分完后根据 学生分的情况总结:如果一
次分不完,可以尝试着分几次,只要做到平均分就可以了。
(2) 出示一袋水果(32个)提前不告诉学生数量,让学生尝试平均分给8个小组的同
学。预设:学生可以先 数出总数,再根据乘法口诀算出来,也可以尝试着几个几个的分。


【设计意图】:通过 练习,让学生在直接想不到结果的情况下,尝试着几次分,直到分完
为止。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用平均分的方法帮小动物们分了食物,说说你的收获?
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 很多现象都是平均分,希望大家能注意观察,课后把你发现的
平均分讲给爸爸妈妈听。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62页第二个红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情境图,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掌握包含分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探索包含分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用平均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探索包含分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回顾上一节学习的平均分,让学生说说什么是平均分?
2、复习按份数平均分:出示15个圆片,平均分成5分,每份是几?
学生用学具分一分,交流时说出为什么要这样分
二、学习新知
1、出示情境图,学生提出问题:可以分给几只小兔?
2、借助学具分一分
3、学 生展示并交流:先从16里面拿出4个,分给1只小兔,教师接着问,为什么要拿
4个分给1只小兔,引 导学生说出每只小兔分4个萝卜,直到分完为止。
4出示16个学具,提问:可以每几个一组?能分成几组?
小组内先交流分法,然后试着分,分完后引导学生说出三句话:( )个学具,每( )
个分成一组,可以分成( )。
三、巩固练习
1、出示8块蛋糕,每2块装一盒,可以装( )盒?
学生分小组操作后组织交流,说出8块蛋糕,每2块装一盒,可以装4盒。


2、9个西红柿,每3个一份,可以分( )份。
先圈一圈,引导学生说出三句话:9个西红柿,每3个一份,可以分3份。
四、课堂小结
学生谈收获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教师首先展示信息窗1的 情境图“大海边”。这一情景,学生既熟悉,又感
兴趣。先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教师提问:你发现了什 么?在学生交流信息时,
教师应引导学生有序的观察,有条理的梳理信息,帮助学生养成有序观察、有< br>序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然后进一步提问:根据发现的信息,你能提出数学问
题吗?学生可能提出 :一共有多少只螃蟹?一共有多少只虾?绿桶的螃蟹比蓝
桶的多几只?红桶的虾比蓝桶的少几只等问题。 教师将本节课要解决的前两个
问题进行条理板书,对于比多比少问题是下节课的学习内容,可以先放到一 边,
留作下节课解决。
第二环节,动手操作,探究方法。(本环节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是解 决“一共
捉了多少只螃蟹”的问题。第二层是解决“一共捉了多少只虾”的问题。
第 一层次是解决“一共捉了多少只螃蟹”的问题。本层次是本节课的重点
和难点,因此我分了六个步骤来进 行)
第一步(1)列出算式。 引导学生列式解答26+12,并及时追问“为什么这
样列式?”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因为学生前面多次接触到加法,
估计这里能够很快说出将两 个桶里的螃蟹合起来,所以用加法而不仅仅是从字
面“一共”就用加法。
第二步(2) 探究算理。提问:你知道这道算式的得数吗?因为有前面的学
习基础,估计大部分学生能够知道得数是3 8,老师要及时追问:你是怎样想的?
在这里我预设了两种情况:一种是有学生能清晰的回答出自己的想 法,那么就
让会的学生先说一说是怎样想的,然后再利用手中的小棒和计数器验证自己的
想法。 第二种是学生不能说出自己的想法,那么就让学生想利用学具动手操作,
边摆边说,通过具体的操作帮助 自己理解思考过程。学生能够说出想法后,要
让学生多说一说,可以通过边摆边说、同位互相说、集体交 流等方式,通过说
帮助学生梳理自己的思维,理解计算的过程。
第三步(3)初步体 会“转化”的思想。教师帮助学生观察刚才的解题方法,
引导学生发现:用学过的旧知识可以解决新问题 ,也就是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
可以想办法转化成学过的知识,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让学生初步体会 转


化的数学思想。
第四步(4)探究竖式方法。教师问:你还知道其他 的方法吗?借助计数器
进一步理解竖式的格式。让学生明白:个位要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 横
线表示等号。因为前面的学习,估计学生对于相同数位对齐不会出现大的问题。
对于结果的计算 ,学生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先算个位,一种是先算十位。
因为本节课不牵扯进位,学生还体会不到 从个位加起的必要性,因此就本节课
而言这里从哪里算起都可以。教师不必强求从个位加起,保护学生学 习的积极
性。最后,采用学生说,教师写得形式板书竖式,边写便问为什么这样写,使
学生进一 步体会:相同数位要对齐。
第五步(5)学生再一次梳理算法。让学生将刚才所做竖式进行纠错 ,并交
流。交流时,及时让学生评价写的怎么样?好,好在哪里,不好,问题出在哪
里?及时帮 助学生改正竖式计算及格式出现的问题。
第六步(6)小结:通过提问你觉得在列竖式笔算时应注意 什么问题?这
样既可以对刚学会的新知进行巩固,又可以引导学生养成及时总结、及时归纳
的学 习习惯。
在本环节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教师的预设应充分 考虑到学生可能
出现的想法,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程和环节。在探究过程中,
应给学生足够的自主思考的时间,小组讨论、全班交流都应在自主思考的基础
上进行的,这样的讨论和交 流才是有价值的。
2.第二层次是解决“一共捉了多少只虾”的问题。
通过提问“ 你能用刚才学习的新方法自己解决这个问题吗?”放手让学生
自己解决问题。并通过展示学生的题目,再 一次引导学生说一说列竖式应注意
的问题。
本层次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已初步 掌握了笔算的方法,因此,绿点
问题的解决完全可以放手给学生,让学生自主解决。从而进一步体现学生 的学
习自主性,锻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第三环节:拓展练习,巩固算法。 < br>本节课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练习。第一层次基础练习。本题的训练目的是让
学生进一步体会个位与个 位相加,十位与十位相加的竖式计算方法。
第二层次的练习,是竖式笔算。采取比赛的形式进行,要 求学生认真书写、
又对又快的完成。训练目的是进一步规范格式,熟练笔算方法。
第三 层次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解决此题,使学生明确算理,体会到应用所学
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快乐。同时体 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第四环节:回忆收获,揭示课题。
通过这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老师希望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交流。请
看屏幕。课件 出示:你学会了什么知识?获得了什么方法?这节课你学的快乐
吗?你感觉哪里最快乐?
本环节引领学生对本节课进行全面的回顾,通过交流收获,对本借口所学
知识、运用的方法、体会的数学 思想、自己的学习感受进行梳理,培养学生梳
理、概括、表达的能力,进一步感受数学思想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

悲伤签名-幼儿园小班育儿知识


张学良故居-马蓉资料


清单-教师资格认定网


古典文学名著-河北省高考网


西安西京学院-图书室工作总结


夯实基础-农家对联


海东人事考试信息网-考博专家推荐书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暑假社会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