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市场调查报告怎么写-梯度志愿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泸定桥小学 黄艳 <
br>【摘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激励学
生的学习兴趣,突破教学重点、难
点,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生成,
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在追求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同时,
课堂上出现了大量的多媒体教学,表面上看图文并茂,配有音乐、
视频等,呈现快速,全班学生兴致勃勃
,场面热闹。教学过程看
似轰轰烈烈,其实收效甚微。我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例出发,
对多媒
体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切入点进行理性思考和分析,
并提出以下观点:“结合具体的教学目标与内容
,将学科与多媒
体技术有机整合”;“利用多媒体技术感官刺激的多样性,强化学
生对数学知识
的获取与保持”;“合理设计多媒体课件,正确取舍
课程资源”。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有机整合 刺激的多样性 正确取舍
小学数学课程课标明确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
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
式,使学生和老师有更多
的精力投入到探索性的数学学习活动中。
作为站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
,完全有必要对数学课堂教学重
新认识。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够增加课堂容量,事先在课件上准备
好要用的例题、图形、文字,甚至于一些解答步骤、操作过程,
上课时按照实际情况逐个亮出,避免传统
教学中抄一题讲一题,
或者提前抄在小黑板上,所有题目全部亮相,没有针对性的弊端。
使用多
媒体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节省大量时间,腾出更多的
时间让学生思考和练习,保证了课堂教学中教师
的精讲和学生的
1
多练。
一、
结合具体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将学科特点与多媒体技术有
机整合
布鲁纳认为:在学校教育教学
中,所有教学计划在很大程度
上将依赖于为达到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媒体。
数学课堂教学中
,要在有限的四十分钟实现教学目标,突破
教学重、难点,媒体的合理选择和优化组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
因此,在确定教学目标的同时针对教学内容,考虑选用什么媒体
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潜在
的积极性。多媒体具有许多优点,
根据教学内容来选择课件,更能发挥多媒体的作用,突出它的优
点。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许多问题是语言和文字难以直观表
达的,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采用多
媒体往往能很好地解决这
些问题。例如,解决植树问题中的“两端都要种”、“一端种,一
端不
种”、“两端都不种”这三种情况,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容易
混淆,可以用幻灯片的直观性模拟小路旁种
树,展示出这三种种
树方法,并且可以把这三组植树动画与线段图整合、表格间任意
切换、棵数
与间隔数的关系反复区别比较,有利于学生加深认识
和理解,掌握知识,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技能
。
二、利用多媒体感官刺激的多样性,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获取
与保持
多媒体提
供的外部刺激、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它既能看得
见(视觉)、听得着(听觉),还能动手操作(触觉)
。这种多样
性的刺激,使学生的注意力被完全吸引到教学上来,教师再也不
用为维持课堂纪律而
花费过多的时间,完全可以把精力放在课堂
教学的现场发挥之中,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获得更多的技
能。
2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时切入
“兴趣是
最好的老师”,有良好的兴趣就有良好的学习动机,
但不是每个学生都具有良好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好
奇”是学生
的天性,他们对新颖的事物,知道而没有见过的事物都感兴趣,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数
学的积极性,就必须满足他们的这些需求。
而传统教学和现在的许多教学都是严格按照教学大纲,把学生
封
闭在枯燥的教材和单调的课堂内,使他们和丰富的资源、现实完
全隔离,致使学生学习数学的
兴趣日益衰减。将多媒体融于数学
课堂教学,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激
发学习动机和兴趣。例如在学习长方
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后,长方
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可以由公式计算,但桔子、苹果、土豆等不规
则物
体的体积应该怎样计算呢?由“乌鸦喝水”引发学生的思考:
放入土豆后杯子里的水会被挤出一部分,挤
出这部分水的体积和
土豆的体积有什么关系?然后课件展示(量杯中的水原来为
200ml,放
入土豆后水为350ml)接着提问:土豆的体积应该怎
样计算?通过观察得出结论:土豆的体积就是水
面上升的那部分
水的体积。
2、强化感知,突破疑难时切入
小学生生活知识面窄,
感性知识少,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弱,
运用多媒体能直观形象地把整个过程显示出来,可以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为他们学习数学知识架设一座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
维过渡的桥梁,帮助他们理解知识。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
积时,运用多媒体课件直观演示,首先由学生动手剪、拼,学生
用三
种方法(剪成两个梯形、一个梯形一个三角形、一个五边形
3
一个
三角形),通过平移、旋转,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熟知的长
方形,再由学生汇报展示给全班同学,找准拼
出的长方形的长、
宽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的关系,通过观察、讨论、归纳
这几种方法的
共同之处,进而发现拼出的长方形的长就是原来平
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就是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高,
进而推导
出结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x高。在此基础上作一定的拓展
延伸,在两条平行线之
间逐个展示等底等高但形状不同的平行四
边形,有的端正、有的倾斜,还有的特别倾斜,以不同的颜色填
充各个平行四边形,逐个出现,几个平行四边形展示完后,在视
觉上给学生造成错觉。然后请学
生仔细观察这几个平行四边形有
什么共同点?然后进行验证,这几个形状各异的平行四边形等底
等高,最后推导出结论:等低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在教
学过程中,多媒体成功地辅助教学,学生
完全处于一种思维高度
集中,愉悦而兴奋的心理状态,接受视听信息,很快能够理解,
并用简洁
语言描述,准确找到长方形的长、宽与平行四边形的底
和高的关系,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及
拓展能力。
3、模拟操作,深化理解时切入
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往往是以动手开始的,切
断活动与思
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学生
思维形象性之间的矛
盾,关键是靠动手操作。例如在教学“圆的
面积”时,学生对于推导过程,特别是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
的
图形就越接近长方形的道理难以理解。教师在教学中用多媒体演
示,先把一个圆2等分,用红
绿表示两个半圆,再把两个半圆分
别分成8个相等的小扇形,让小扇形一个个从圆中“飞出来”(还剩下一个虚圆圈)排成两列,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闪烁显示)。
4
<
br>再依次进行16、32等分的方法进行割补,让学生通过对比,直
观地看出等分份数越多,越接近
长方形。在此基础上,在通过移
动演示,使学生找准圆半径、圆周长的一半与拼成的长方形的长
宽之间的关系,从而推导出圆面积计算公式。通过演示,步步引
导,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的推进,在学生
头脑中留下“化圆为方”
的深刻表象,帮助学生悟出圆面积计算公式,体验发现数学规律
的过程
。
三、合理设计多媒体课件,正确取舍课程资源
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不仅与多媒体本
身的表现能力
有关,还与学生的学习愿望、教学内容的特点、教师对多媒体技
术的理解和应用能
力有关,运用得当,事半功倍,运用不当,事
倍功半。
1、正确处理好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
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是评价一节课成败的关键所在
,而将多
媒体技术融入到教学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课件的设计应为“辅教
”转变到“辅学”上来,把学生放臵在学
习的主体地位上,应着力与学生能力的培养,体现学生的思维方
式,而不是教师的思维方式。所以,制作课件必须要从学生的年
龄特征、认知规律出发,多媒体
教学绝不是全堂多媒体演示。课
堂教学的本质是师生互动,在课堂上教师应当注重知识的反馈环
节,注重师生间的交流。课堂上教师在创设情境,突破重、难点
时适时借助课件,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思
考问题,在探索中获取
知识,形成技能。
2、要处理好多媒体技术与教学内容的关系
多媒体技术作为教学的一种辅助设备,对它的使用也是有局
5
限性的,主要表现在多媒体技术表现手法的局限性和教材资源的
可用性两大方面。多媒体技术的表现
手法灵活多样,一旦采用了
多媒体技术,那么就不可能在同一时间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小组
合作
交流能力进行培养,也就是说它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还不能达
到多元的要求,所以必须慎重选择,科学利用
。另一方面,教材
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使用的局限
性。例如在教学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教学目标是学习分数
的四则混合运算,提高计算能力,已有了整数四则混合运
算的经
验,对此利用传统教学媒体,在黑板上划划标标,再让学生说说
练练就能很好地达成目标
。如果利用了多媒体技术,反而显得画
蛇添足,多此一举。再比如,有些数学课是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br>为主的,有些数学课是以培养学生计算能力为主的,有些数学课
是以培养学生探索能力为主的……
对此,虽然不能给每节数学课
一一区分清楚,但是我们能够从教材内容中找出对学生掌握知识
和
培养能力的侧重点,只有目标明确了,我们才能够做出合理的
取舍。
综上所述,随着多媒体技
术辅助教学的广泛应用,我们要更
新自己的教学观点,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科学合理地运用多媒
体技术,真正使多媒体成为我们教学的得力助手。
参考文献:
《小学教学课程标准》
《教育学》
《信息技术》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