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单元备课

萌到你眼炸
609次浏览
2020年08月14日 16:1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老子名言-小学生看图作文


单 元 备 课


单元
第一单元:采访果蔬会
名称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一)的基础上进行
的, 是今后学习多位数除法进一步解决问题的基础。因此,要引导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算理、掌握算 法,为后续学习打好基
础。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
商中间有0;商末尾 有0。)的笔算乘法和含有除法的(包括带括号
的)混合运算。
本单元教材的编写特点:
1、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选取具有现实性素材。
2、注重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
3、练习设计,注重多样性、趣味性。
本单元共有三个信息窗,第一个信息窗“走进果蔬会” ,通过
创设小朋友们采访果蔬会,引带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探索三
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 、笔算方法。第二个信息窗“采访果品加工
厂”,从提出问题、扩展到学习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第 三个
信息窗通过“采访果品包装车间”,提出问题,学习混合运算的顺
序。




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掌握稍稍复杂的两、三位< br>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会计算含有除法的混合运算,知道混合
运算的顺序。
2、经 历探究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计算
策略的多样性;学会用估算判断计算后果,体验估 算的作用,养成
估算的习惯。
3、在进行较复杂计算的过程中,培养认真、细心的学习习惯。


教学
重点:
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难点:
理解算理(商中间有
重、难
点及关
键点
0、末尾有0的除法)

关键点:
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来理解算理。

教学
思路
从情景图入手,发现、提出并解决问题,探究计
算方法多样性。
小组合作讨论法、启发诱导法、练习法

教师:
多媒体课件、学具
学生:
小棒等学具
教学
方法
教学
准备
课时
分配
1、除法的估算和口算 3课时
2、稍复杂的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 3课时
3、混合运算 3课时
4、整理与复习 2课时
实践活动黄豆有多少粒 1课时
共计12课时







单 元 备 课


单元
第二单元:热闹的民俗节
名称

——对 称

对称是现实世界中较普遍的现象。如:建筑物、动物、

植物、艺术品中都存在对称现象。学生对于对称现象有一

定的感性经验。本单元教材努力借助学生已有经验,引导

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初步形成轴对称图形的空间观

念。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感知对称现象,认识轴对

称图形。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感知对称现象,认识轴对
称图形.

1、结合大量现实事例,认识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




2、在操作、观察、画图的实际活动中,学习图形知识,
发展空间观念。
3、在现实生活中了解对称现象,欣赏感受对称美,培养
初步的审美素养。


重点: 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初步形成轴对称图形的空
教学
间观念。
重、难
难点: 在操作、观察、画图的实际活动中,学习图形知
点及关
识,发展空间观念。
键点
关键点: 通过在操作、观察、画图的实际活动中,学习
图形知识。

教学
方法
先学后教,学堂训练。
教学
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学具。
学生:剪刀,卡纸。

课时
2课时







单 元 备 课


单元
名称



第三单元:美丽的街景
——两位数乘两位数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三位数 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
的,是学生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及小数乘法等内容的基础。因此,







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从学生已 有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出发,引导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情境中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法,为后续学习打好< br>基础。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一个因数是整十数的口算;两位
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估算;用乘除混合运算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
题。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整十数乘整 十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
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口算;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并




能正确计算;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和简单的
乘除混合运算。
2 、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培养独立思考
和探索问题的意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 提出并解决简单的时际问
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 在经历探索算法的过程中,感受乘法运算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
重、难
点及关
键点
重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
难点: 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与第一个因数乘得的积得定位。
关键点: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计算方法 。

教学
思路
从情景图入手,发现、提出并解决问题,探究计算
方法多样性。
教学
方法
教学
准备
先学后教,学堂训练。

教师:
多媒体课件、口算卡
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 3课时
2、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笔算 4课时
课时
分配
3、运用乘除混合运算解决问题 2课时
4、综合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 2课时
共12课时






单 元 备 课


单元
第四单元:我家买新房子啦
名称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初步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以及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学习平面图形面积知识的开始,
也是今后学习其 他平面图形如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等面
积的基础。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 验,根据小
数的特点组织学习活动,实现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为今后的学习打
好基础。
本单元的注意教学内容是:面积的意义,面积单位及换算,长方形、
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长方形和正方 形面积的比较。



在实际情境中,理解面积的意义;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




分米、平方米、公顷和平方千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 br>2

能用自选单位估价和测量图形的面积。。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
面积 计算公式,能估计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探索物 体表面和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统
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发展空间观念。


在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
重点:面积的意义及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重、难
难点: 初步建立面积的概念。
点及关
关键点: 让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探索物体表面和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
键点
教学
方法
教学
准备
体验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发展空间观念。
先学后教,学堂训练。

教师:
多媒体课件、常用的面积单位模型、格子板
学生:
学具袋、长方形、正方形若干个
1、面积的意义和面积单位 1课时
2、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2课时
3、面积和周长的应用 2课时
课时
分配
4、公顷和平方千米 2课时
5、我学会了吗 1课时
6、机动 2课时
共计12课时














单 元 备 课


单元
第五单元:走进天文馆
名称


——年、月、日

本单元是在学生认识了钟表,知道时、分、秒之间的







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习这部分知 识有助于学生认
识较大的时间单位,有利于学生养成合理利用时间的良好
习惯。学生在学习和生 活中,已经初步了解了一些年、月、
日的有关知识,积累了一定的感性经验。因此,本单元借
助 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引入学生关心的问题,探究解决
问题的方法,体验探索的乐趣。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24时计时法,认识年、月、
日。

1、 结合现实情境,了解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初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
2、 借助生活经验,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初步
了解平年、闰年的有关知识。
3、 经历观察、猜想、推理等探索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
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4、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数学素养,受到科普教育。


教学
重点: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认识年、月、日。
重、难
难点: 求经过的时间和判断平年、闰年。
点及关
键点
关键点: 经历观察、猜想、推理等探索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
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教学
方法
教学
准备
先学后教,学堂训练。

教师:
多媒体课件、学具
学生:
小棒等学具
1、
24时计时法 2课时
课时
分配
2

年、月、日 2课时
3

反馈练习 1课时
共5课时














单 元 备 课


单元
第六单元:家居中的学问
名称

——小数的初步认识








本单元的教材是在学生掌握了四则运算、初步认识了
分数的基础上学习的。这是学 习小数的起始阶段,是对数
的认识的再一次扩展。学好本单元知识,将对今后系统学
习小数知识 打下良好基础。
本单元的主要学习内容是:初步了解小数的意义,小
数的读法和写法,比较小 数的大小,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1

结合具体情境了解小数的 含义,会读写简单的小数,
会比较小数的大小;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




会计算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2

能 用学过的小数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
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3

在合作探索的学习活动中,发展初步的发现问题、提
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 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
重点: 初步了解小数的意义。
难点: 初步了解小数的意义。
重、难
点及关
关键点:结合具体情境了解小数的含义 ,在合作探索的学习活动
中,发展初步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键点
教学
方法
教学
准备
先学后教,学堂训练。

教师:
多媒体课件、米尺。
学生:
米尺
1、
小数的初步认识 2课时
2

小数的大小比较 1课时
课时
分配
3

小数的加减法1课时
4

机动 1课时
共5课时














单 元 备 课


单元
第七单元:
小教练

名称

——统计

本单元的教材是在学生掌握了四则运算、初步认识了







分数的基础上学习的。这是学习小数的起 始阶段,是对数
的认识的再一次扩展。学好本单元知识,将对今后系统学
习小数知识打下良好基 础。
本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是:条形统计图(1格代表1
个),平均数的意义,求简单数据的 平均数的方法。
1、结合具体事例,认识条形统计图,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2、能发现并提出有关平均数的问题,探索求平均数的方
法,体会学习求平均数的价值。
3、在探求求平均数的方法的过程中,增强学生学习的信
心,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
重、难
点及关
键点
重点:
平均数的意义。
难点:
平均数的意义。
关键点:
结合具体事例,认识条形统计图,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教学
方法
教学
准备
先学后教,学堂训练。

教师:
多媒体课件


学生:
方格纸 计算器
课时
分配
1、平均数(一) 1课时
2、平均数(二) 1课时
实践活动
——饮水情况调查 1课时
共计3课时















北京石油化工大学-关于校园生活的作文


公务员考试成绩-同课异构心得体会


家法打板子-初中英语教学工作总结


前出师表-宴会致辞


赞美父亲的话-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


含羞草资料-云南二级建造师挂靠


丘吉尔的故事-金融学考研科目


讲诚信的名言-小学美术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