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与反思

绝世美人儿
563次浏览
2020年08月14日 16:37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工商管理排名-宿豫中学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与反思

课题:

乘法的初步认识

科目: 数学

提供者:余会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题源自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单元表内乘法一,教学内容是教 材页内容。乘法的初步认识分
为两个层次:第一,由学生熟悉的游乐场情境提供同数连加的式题,进而引 出对乘法运算的介绍,让
学生认识乘法运算的意义,初步感受乘法运算的简洁性。乘法的初步认识是乘法 部分的起始课,是进
一步学习乘法口诀的基础,也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
教学对象:二年级学生

课时:

课时

单位:

开远市灵泉小学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使学生能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认识乘号,会读、会 写乘法算式;知道乘
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探究活动中,使 学生亲身感受概念的形成过程,感受相同数相加与乘法之间的联系,体验到乘
法算式的简便。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发现、认识、掌握新知 识,从中体会学习数学的快
乐。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在以前的学习 中已经掌握了以内的加法,能比较熟练地口算一些简单的加法算式,理解本
单元的知识内容就比较容易。
、乘法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用到,学生接受起来不会太难,教学中应将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
让学生懂得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
、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以形象思维为主 的阶段,因此可让学生通过说
一说、摆一摆、练一练等多种活动学习知识,体会乘法的意义,增强学习数 学的兴趣。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是:以人为本,学生为 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策略有:引导答疑法、尝
试指导法。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理解乘法的意义,会将相同数相加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并会读、会写乘法算式。
难点:理解乘法的意义。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课件出示主题图)
学生活动


生观察后回
设计意图


创设学生喜欢的
师:同学们喜欢去 游乐园吗?游乐园里可热闹了,答:有玩小飞机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
1 6


咱们一起去看看吧!仔细观察,小朋友们在玩哪些游
乐项目?
师:哇,真是热闹!咱们去看看玩小飞机的小朋
友吧!
二、探究新知
.课件出示小飞机图







师:有几架小飞机,每架小飞机上有几人?
(课件依次出示数字)
师:那小飞机里 一共有多少人?你能用一个加法
算式表示吗?(指名生汇报,师板书,后课件出示)
(人)
.课件出示小火车图






师: 我们再去看看玩小火车的小朋友。有几节车
厢?第一节有几人?第二节呢?第三节呢?第四节
呢 ?(课件依次出示数字)
师:那小火车里一共有多少人?你能用一个加法
算式表示吗?(指名生说师板书)
(人)
.课件出示过山车图
有玩小火车的,还
有玩过山车的,还
有玩旋转木马的。
兴趣。








生观察并回答:有
架,每架上有人。


生说算式








生观察、数一数并
回答


生说算式







生观察,数一数之
2 6



































师:再去看看最刺激的过山车。有几排座位 ?每
排有几人?要求过山车上一共有多少人?你能用一个
加法算式表示吗?(指名生说师板书)
(人)
.观察、概况特点
师:同学们真厉害,轻松解决了个问题。我们一
起来看看这三道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人)
(人)
(人)
(板书:相同加数)
师:那分别有几个这样的相同加数呢?数数看
(引导学生完整地说出是几个几相加)
.感受加法的不方便,引入乘法
()课件出示:。
师:再看看这道算式,它的相同加数是几?有几
个?(个相加)板书
师:一眼看去,这道算式给你什么感觉?
师:写起来又会是什么感觉呢?在你的小数学本
上写写看。(生写并汇报感受)
师:那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把它写简便呢?
师:对了,就是乘法。个相加,在和中间添上一< br>个乘号“×”,就变成了一个乘法算式,它也可以表示
个相加等于,这个算式读作“乘等于”,还 可以交换位
置写成……
板书:个相加
× 读作:乘等于
× 读作:乘等于
它像什么?怎样记住它?
.小结改写方法
师:回顾一下,我们是怎 样把这个长长的加法算式改
写成乘法算
式的。(课件
演示)


后回答:有排座位,
每排有人。

生说算式



生观察、思考后回
答:每道算式的加
数都是一样的。


生思考并回答
生说看的感受:太
长了,眼睛都看花
了;读起来太麻烦
了,会读错……
生说写的感受:很
麻烦,会写漏;会
写多掉。
乘法。




生齐读算式














利用生动的生 活
情境,让学生从生活情
境和加法算式两方面,
感受生活中的每份数
量相同与 加法算式中
加数相同的特点,为理
解乘法的意义积累感
性经验,同时通过概括
表述相同数连加算式
的特征,渗透乘法的含
义。

进一步强化相同
数连加与“几个几”之
间的关系,为理解和概
括乘法的意义打下基
础。

感受加法的麻烦,
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


师:对,像这样的加数,我们把它叫做相同加数。
生思考并回答:有,性。
通过算 式比较及
相关史料的介绍,让学
生进一步沟通相同数
相加与乘法之间的联
系, 理解乘法的意义,
感受学习乘法的价值。
通过回顾,让学生
重新梳理乘法的形成过程,巩固乘法的意
义,同时总结改写方
师:中间这个符号就是乘号“×”。(板书:乘号 )生说
3 6


问:两个乘法算式中的表示什么?表示什么?
小结:在把加数相同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提炼乘法的意义
师:按照刚才的方法,我们来把刚才这几道加法
生思考回答


生改写乘法算式并
法。




让学生自主尝试
改写乘法算式,感受乘
法的简洁性。并提炼出
乘法的意义。
时,只要把相同加数与相同加数的个数相乘就可以了。
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指名生说,各部分表示什么) 汇报
师:三个算式都表示几个几相加的和,比较一下,
加法和乘法,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揭示课题
师:我们今天认识了一种新的运算,叫什么?(乘
法)板书课题
三、巩固训练
师:知识学了要会用,下面就要考验一下你们了,
敢接受考验吗?
. 下列哪些算式可以直接改写成乘法算式?
() ()
() ()
()
. 课本页第题.


生说乘法算
式,不能改成乘法
算式的说出原因






生在课本上完
成后汇报结果



. (课件演示)







4 6





生说算一共有
多少个气球的加法
算式。



生说
小结:乘法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生齐读







巩固新知识,让学
生练习读、写乘法算
式,进一步巩固乘法的
意义。















拓展学生思维,了


++++=


师:我们发现,同一个乘法算式×,不仅可以表
示个相加,还可以表示个相加。

四、课堂小结
今天学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师小结:今天认识了一种新的运算——乘法,求
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师:我们知道在加法算式中每一个数都有自己的名字,
加号两边的数叫加数,他们的得数叫做和。在 乘法算
式中,每一个数也有自己的名字,乘号两边的数叫乘
数,它们的得数叫做积。
板书:× 读作:乘等于
× 读作:乘等于















学生学习情况评价表
班级: 姓名:

认真完成老师布置

的预习作业,在上课
评 分 细 则
基本完成老师布置
基本完成老师布置
但未能
的预习作业,在上课
的预习作业。
评 分
×或×
解一道乘法算式的两
个含义。


生说自己的收
通过说一说、想一
想,让学生将所学知识
有意识地扩 充到已有
的知识结构中。









乘积






七、教学评价设计

好。
课 前 准
前摆好课本、练习
前摆好课本、练习
做好上课的准备。
本,并安静。
备 分 分或以下
本,并安静。分


能认真听课,并进行
基本上能认真听课,在教师的约束学
课堂学习活动。并有课堂学习活动。但有
积极进行 课堂学习习活动不佳。 分
课堂表
自已独立的见解。 分神的现象。要教师
活动。分 或以下
现 分
分 约束。分
按时保质保量独立
按时保质保量独立
基本能按时完成。
有不交作业或抄


袭等的现象。
分或以下
认真听课,积极进行
作 业 完
完成,并有独特见
完成。
成 分
解。分


5 6
以上要求完成不



独立完成教师安排独立完成教师安排完成教师安排的学

的学生小论文、小作的学生小论文、小作生小论文、小作文、不能达到以上要

并被教师
求。
实践活
文、小制作等,并被文、小制作等,并被小制作等,
教师评为优秀。 教师评为良好。 评为合格。
动 分 分或以下



积极参加小组活 动,
有独立见解,动手、积极参加小组活动,
能参加小组活动,与
动口、动脑能力强, 爱动手、动口、动脑达不到以上要求。
同学合作愉快。
小组活
与同学合作愉快。所能力强,与同学合作
分或以下
动 分 分
在小组活动被教师
愉快。分

表扬。 分
总分:
总 评

分以上评优,评良,评合格,分以下评不合格。
等级:
八、板书设计

乘法的初步认识
× 读作:乘等于
× 读作:乘等于




乘积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时乘法部分的起始课,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乘法口诀的基础。本节 课的教学目标是要使学生
亲身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感知乘法的意义;认识乘号,会读、会写乘法算式; 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
分的名称;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乘法在日常生活 中的作用。在备
课时,我注意在体会教材的编排意图的基础上,一方面充分运用教材呈现的教学资源,另 一方面又根
据《新课程标准》提出的 的数学理念,对教材资源做了适当的补充和调整。在教学过程中向 学生提
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亲身经历乘法的产生过程。
为 了突破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这一难点,我在通过主题图列出的三个相同数连加的算式后,引
导学生观察 这些算式,引出了“相同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这两个概念。然后通过个相加这个
加法算式,让学 生感受加法的麻烦,从而引出乘法,并总结出把相同加数相加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
算式的方法,让学生 感受到乘法的简洁性,同时深扣“相同加数”与“相同加数的个数”这两个概念,
最后总结出“乘法就是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这一意义。
纵观整节课,有以下不足:一是让学生在数学本上写一写 ,感受加法的麻烦这一环节由于学生过
早提出乘法,而被忽略;二是练习设置上没有覆盖所有知识点;三 是最后介绍乘法各部分的名称这一
做法过于草率。



6 6

张掖医专-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


绵阳市人事考试网-普通话等级考试试题


苍海桑田是什么意思-自荐信标题


嘉兴中考-司法考试时间安排


腊八粥的由来-简单劳动合同范本


大班育儿文章-国旗下演讲稿


山西忻州师范学院-豆贴画


天上的街市教案-申请入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