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乘法解决问题

萌到你眼炸
957次浏览
2020年08月14日 16:48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作文成功之路-贵州财经大学录取分数线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和难点

用乘法解决问题

总 第 教案

第 课时

1、使学生能根据乘法和所学的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实
际问题。
2、初步学会口述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
用乘法和所学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 学 预 设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1、口算:
2×7= 3×8= 8×5= 7×4=
5×7= 4×8= 8×3= 5×6=
2、课件出示例3:小军和小红一起逛超市,在超市的文具专柜有
许多的文具:文具盒每个8元,铅笔每支3元,橡皮每块2元,日
记本每本4元。
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1、看一看、说一说。( 细心观察图,并说说图意)
2、提出问题 师:您能根据这幅图提一个用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
吗?
文具盒每个8元,买3个文具盒,一共多少钱?
3、解决问题
想一想:知道了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怎样解答? 小结:求
3个文具盒的价钱总数,可以用1个文具盒的价钱乘买的个数。
三、巩固练习
1、比一比、算一算: 练习十九第2题: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要求:认真审题,将+、×看清楚。
2、看图列算式: 练习十九第1题。
3、解决问题:买东西
四、拓展性学习
1、找找生活中有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
2、小兰买3块橡皮,每块橡皮3角钱,小兰一 共花了多少钱?妈
妈给了她1元钱,应剩下多少钱?
五、总结
今天您有什么收获?
练习十九第3、4、5题。
修改、备注


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9的乘法口诀练习
总 第 教案

第 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和
难点

1、记忆9的乘法口决,运用口诀正确计算。
2、建立9的倍数模型,培养学生探究、思考、认真计算的习惯。
3、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运用口诀计算和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 学 预 设

一、谈话引入。小朋友前面咱们已经学习了有关9的乘法口诀,今
天老师要和大伙一起来复习有 关的知识。
二、引导练习,巩固强化
1、 组织学生进行口算。
1×5= 2×7= 3×8= 4×9=
3×9= 6×5= 7×8= 9×8=
7×9= 9×5= 8×4= 9×6=
让学生任意选择一个算式说一说是用哪句口诀进行计算的。
2、把口诀补完整
四九( ) ( )四十五 ( )七十二 六九( )
3、根据口诀,写出两个乘法算式
七九六十三 五九四十五
( ) ( )
( ) ( )
4、练习二十第3、5、6题
5、方框里最大能填几?(课件)
三、积累运用
1、看图列式(课件)
2、练习二十第7、8、10题
理解题意、独立解决、集体校对
3、找规律填数(课件)
2、练习二十第11题
四、课堂总结。
练习二十第12、13题。
修改、备注


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和难点

用数学

总 第 教案

第 课时

1、学会口述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
2、使学生能根据乘法和乘加解决够不敷的实际问题。

用乘法和乘加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 学 预 设

修改、备注


一、复习引导
1、商店里有4盒兵乓球,每盒6个,一共有多少个?
2、商店里有20个红皮球和17个花皮球,卖出35个,还剩多少个?
列出综合算式,并说出每一步的意思。
二、探究新知
1、出示第84页例6的情境图,并出 示题目:二(1)班准备租车
参观科技馆。有2名教师和30名学生,租下面的客车,坐得下吗?
2、全班读题后提问
师: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是什么?能不克不及一步求出坐不
坐得下?( 不克不及)
师:那咱们要知道“坐不坐得下“应该知道什么条件?(有多少人?
有多少个座位?)
师:那么咱们第一步要先算出什么?(一共有多少人)
(1)师:根据题目中的哪些条件可以求出“有多少人”?(2名教师
和30名学生)
师:怎样列式?【2+30=32(人)】
(2)那第二步算什么?(有多少个座位)
怎样列式?
方法一:4×7+5=33(个)
方法二:2×7+2×7+5=33(个)
请同学说说每一步表示的意思。
(3)让学生讨论坐不坐得下。
3、小结 :解这一道应用题时要写求出一共有多少人?,再用乘
加求出一共有多少个座位。最后进行比较来解答问 题。
4、练习: 书P84做一做
三、巩固练习:练习二十一第1、4、5、7题
四、总结:您有什么收获?
练习二十一第2、3、6题

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乘法口诀表

总第 教案
第 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和难点
1、通过归纳整理全部乘法口诀,使学生理解乘法口诀之间的关
系并掌握全部乘法口诀。
2、使学生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计算表内乘法。

培养学生归纳探究的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教 学 预 设
一、整理乘法口诀表
1、出示:1~6的乘法口诀表
师: 同学们观察口诀表,第一横行是1的乘法口诀,1句;第二
横行是2的乘法口诀,2句;第三横排呢?有 几句?……现在咱们
又学了7、8、9的乘法口诀,您们能根据前面的规律,将乘法口诀
继续排 完整吗?
2、小组合作整理乘法口诀表。
全部乘法口诀的句数是:1+2+3+4+5+6 +7+8+9=45(利用凑整的方
法计算或利用加法结合律把算式变形为同数相加的形式进行简
算。)
二、找规律
1、问:观察这张乘法口诀表,您发觉了什么?引导学生横看、竖看、斜看这张表,说说有什么规律或特征。
2、小组汇报:
横着看:第几行就是几的乘 法口诀;几的口诀就有几句;第一句都
是从1开始的;几的口诀到几为止。
竖着看:从第一竖 行到第九竖行的口诀是按1~9的顺序出现的;第
一竖行是“一个几”,第二竖行是“两个几”第几竖行 就从“几”开始;
每一竖行都是到“9”为止。
3、找一找,哪些口诀的得数相同?
4、看一看,哪几组口诀积的个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位置互换了?
这类口诀学生容易混淆,要格外注意。
小结:乘法口诀表中工共有45句口诀,可计算81道乘法和除 法题,
乘法口诀表是计算题、除法的工具,咱们一定要熟记乘法口诀。
三、利用口诀计算
1、练习二十二第1、2题
四、游戏(强化识记乘法口诀)
练习最大填几?
布置作业
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修改、备注



教学反思



整理和复习
总第 教案
第 课时
教学内容

通过复习加深对乘法意义的认识,复习巩固1~9 的乘法口诀,提
高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
学习习惯。
熟记口诀,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是重点,
教学准备
运用口诀解决问实际题是难点。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和难点

教 学 预 设
课件
修改、备注

一、归纳整理、互相交流
1、师:提问
请同学们想一想咱们一起学习了第六单元,您都学会了哪些知
识 ?
生:举手说自己学会了什么。
2、整理乘法口诀表
二、巩固联系、发散思维
1、在空白的“九九乘法表”上写出45道乘法算式。
2、计时口算
3、填空
( )二十 ( )十二
( )二十四 ( )四十二
( )十八 ( )八十一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 )×8<33 ( )×5<42 7×( )<64
8×( )<73 6×( )<24 ( )×9<44
三、应用拓展、解决问题
1、一辆小汽车准乘5人,9辆小汽车能乘多少人?
2、红红拿了50元钱买文具,一盒笔芯8元,她买5盒后还剩多少
钱?
3、水果店里有苹果、梨、香蕉三种水果,苹果每斤5元,梨每斤
2元,香蕉每斤3元。
提出分歧的问题并进行解答。
4、练习二十三第3、4、5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咱们复习了什么?
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实践活动
量一量 比一比
总第 教案
第 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和难点
教 学 预 设
一、选择测量工具
1、认识各种尺。
师:请把您带来的尺拿出来,在小组内看一看。
学生介绍学生尺、米尺、卷尺。
问:您用学生尺、米尺、卷尺测量过长度吗?量的什么?
2、认识自己身上的“尺?” 师:如果咱们想量一个物体的长度,却没有带尺子,用什么方法能
量出它大约多长呢?让学生量出自 己的一拃、一步、一庹的长度。
同桌合作:一人量一人记录。
师:最好记住自己的一拃、一步、一庹的长度,用它们作为自己身
上的尺。
身体的 “尺” 长度
一拃
一步
一庹
二、进行实地测量
1、量长方形的纸
师:每人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用学生尺分别量出四条边的长。
学生各自测量、填写
师:通过量,您发觉了什么?
师:如果把这张长方形的纸任意折一次,再打开,您能量出折痕
大约长多少厘米?
学生各自折纸、测量,再指名回答。
讨论:怎样折,折痕最长?大约是多少厘米?
师:把您量出的这条折痕的长度与长方形的边长比一比,您发觉
了什么?
师:刚才您们量出长方形的边和折痕的长度时用什么尺量的?如
果用米尺、卷尺来量,方便吗?
学生通过交流的出:由于这张长方形的纸边长和折痕都比较短,
1、通过活动,加深学 生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认识,培养学生
的动手能力,并通过实际的测量锻炼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知识、创
新发展的能力。
2、在活动中渗透统计的初步知识。

学会正确的测量方法

教学准备
测量工具、长
方形纸等。

修改、备注


所以用学生尺来量就可以了。如果用米尺或卷尺来量,反而更打搅。
2、估测物体的长度
师:咱们已经知道自己的一拃、一步、一庹大约多长,九可以用
它们来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
小组为单位,人选书89页内外的动物,用一拃一步或一庹先估
测,再选用合适的尺子量一量进行验证。 并填写表格。
三、全课总结
本节课您加入了哪些活动?您最喜爱的活动是什么?您有哪些新
的收获?
四、安排作业
醒一醒其余的动物怎样测量比较合适?

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国庆法定几天-初二班主任工作计划


刘秀简介-网站策划方案


广东高考改革-西北师大知行学院


盘锦事业单位招聘-认识实习报告范文


写日记的格式-广东高考吧


号码百事通114-自考毕业自我鉴定


英语小短文-歌咏比赛方案


公务员考试成绩什么时候出来-一年级班主任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