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_图形与拼组-认识图形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温柔似野鬼°
969次浏览
2020年08月14日 16:54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有关诚信的名言-横批



四 爱心行动——图形与拼组
第一课时 认识图形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数学(二年级下册)》52~53页。
自主练习3、5、6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猜一猜、数一数、折一折、比一比、量一量,使学生认识长方形、正< br>方形边的特征,能辨认和区别这两种图形。
2.体现合作竞争的教学思想,培养独立探究问题的能力和全面观察问题的思
维方式。
3.激发求知欲,在民主、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学习。
[教学重点]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了解它们的特征。
[教学难点]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的得出和验证。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长方形、正方形纸片。
学具:长方形和正方形纸片、直尺、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
师:(课件显示)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1:漂亮的绿地。
生2:提醒人们“爱护花草”的警示牌。
师:同学们,现在空 气污染严重,树木、花草为净化空气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所
以,我们要爱护花草树木。那么,我们该怎样 做呢?(学生提出问题)就让我们
像向他们学习,做警示牌吧!
板书课题“认识图形”。
二、你问我说。
(一)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名称
教师出示长方形图片,贴在黑板上。


师:这是什么图形呢?通过预习,你知道关于长方形的哪些知识?
预设1:这是长方形。它有四条边,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预设2:还知道了长方形长边的长叫作长,短边的长叫作宽。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并板书:通常把长方形长边的长叫作长,短边的长
叫作宽。
学生分别指一指数学课本、课桌的长和宽,强化认识。
教师贴出正方形图形后提问:这又是什么图形呢?通过预习,你知道关于正
方形的哪些知识呢?
预设得出: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每条边的长,叫作边长。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正方形的每条边的长,叫作边长。板书“边长”。
师:通过预习,你有哪些疑惑?
预设:什么叫作邻边?什么叫作对边?
根据学生提出的疑惑,教师边演示边解说,强调“对边”“邻边”一词。
(二)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1.提出问题。
师:通过刚才的交流,大家都是从长方形 和正方形边和角来研究的,是不是
像你们说的那样呢?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
出示温馨提示: 利用手中的学具,通过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等方法,操
作交流后,填写下表。
图形
长方形
正方形
2.全班交流长方形的特征。
预设1:我们小组将长方形 对折,使它们两组对边分别重合,通过比较我们
发现长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测量 ,发现长方形的四个角
都是直角。
预设2:我们小组用量一量的方法,也能发现它的对边是相 等的,但是相邻
两条边的长度不相等。
预设3:我通过上下、左右对折,发现长方形的上下两边相等,左右两边相






等所以说长方形对边相等。通过这样的对 折,原来的四个角就重合成了一个角,
所以只需要量一次,就能证明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小结:通过大家的验证,我们发现了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这就是长方形的特点。板书 “对边相等,四个直角”。
3.全班交流正方形的特征。
师:哪个小组能像刚才一样,分别从正方形的边和角两方面来说一说正方形
有哪些特征呢?
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四条边都相等、四个直角。
师:通过大家的验证,我们得到了长方形的特征是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
角。
正方形的特征是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4.观看课件。
课件播放,引导 学生回顾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验证过程,加深学生对长方形和
正方形特征的理解和认识。
(四)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异同
师:仔细观察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请把你的发现填写在下表中。

长方形

正方形
相同点 不同点

预设1:相同点: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条边和四个角,每个角都是直角。
预设2:不同点: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
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相同点和不同点。
师:长方形具有的特征,正方形也同样具备吗?
总结:可以用下图来表示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关系。
课件演示。
结论:当长方形的长和宽一样长的时候,长方形就变成了正方形。
感受:长方形和正方形给我 的感觉是—方方正正的,就像做人一样要堂堂正
正,做一个正直的人!
三、自主练习


P54.3题.剪纸游戏。

放手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
P55.









老师按顺序说出袋中图形的特征,并一步步缩小图形的范围,最后让
学生猜出是什么图形。

四、小结


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觉得你们组成员表现怎样?
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不仅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还通过折一折、量一量、
比一比等方法研究 了它们的特征。希望同学们能够熟练掌握这些知识。
[板书设计]
长方形 正方形

长 边长




边 对边相等 四条边都相等
角 四个直角 四个直角
青岛版数学(五四制)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图形与拼组-认识图形》学情分析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重视学生对主体学习过程的体验,重视
学生独立思考、协作学习的学习 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个性
化、观察力、探索能力、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br>二年级学生直观形象思维占优势,喜好动手操作,对于色彩鲜艳、
动感强烈的事物易感兴趣。但是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要抽象概括
出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并用语言表述出来有一定困难,因此本节课
设计了拼一拼、量一量、折一折等活动,从学生实际出发,由生活中
具体的物品到抽象的几何图 形,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领悟,
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其中既有学生独立学习的过程、又有协 作学习


的方式,使学生手脑并用,既体会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又体验出数
学学 习的趣味性。所以本节课我设计学法为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
及生活经验,鼓励学生多观察、多讨论、 多探究、多协作、多操作,
采用了观察法、讨论法、探索协作学习法和操作法,使学生成为学习
的主人。
另外利用多媒体课件色彩鲜艳、动感强烈的特点吸引学生的注意
力,利用 其易于演示的特点化难为易,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青岛版数学(五四制)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图形与拼组-认识图形》效果分析
通 过本节课的教学,老师引导同学们,通过折一折、量一量、
画一画等自主活动,以及丰富的课件教学,同 学们能自主探索长
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找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相同点和不同之
处。在学习过 程中,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游戏中丰富对图形关
系的感性认识,感受到当长方形的长和宽相等时,长方 形就变成
了正方形。也就是说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 掌握了他们各自的特
征,但是要用语言表述出来,还会感到一定的难度。特别是一些

数学用语,如“对边”“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这些都需要
老师进行总结。
本节课通 过同学们的学习过程来看,从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做
的习题中看出,本节课达到了课前的教学目标,效果较 好。但需
注意的是,











这个题,同学们做的不是很好,通过巡视观察,存在很多问 题。
通过课件演示后,听到同学们说了一声:“奥,原来是这个意思
啊”!

《图形与拼组-认识图形》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青岛版数学(五四制)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图形 与拼组,第一课时
认识图形。本节知识是在学生一年级初步认识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
行教学的,将为进一步学习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有关知识奠定基础。第一课时
的“制作保护牌”这一 情境的设计既贴近学生生活又富有情趣,有利于激发学生
的兴趣,唤起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教师引导 学生通过折一折、量一量、做一
青岛版数学(五四制)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做 等活动积累数学经验,经过观察、比较、感知、抽象出图形的特征,通过多媒
体课件的演示,激趣教学, 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组织教学。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
认识和感知简单的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对长 方形和正方形特征进行进
一步探究,在知识层次上体现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现象到本质的提升。本
课的教学内容为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研究和对五边形、六边形的初步认识,
属于“几何与图 形”领域。本课的重难点是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教材丰
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得到了充分的自 由,成了名副其实的学习的主人。



















青岛版数学(五四制)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图形与拼组-认识图形》评测练习
P54















P55






P55














P55





青岛版数学(五四制)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图形与拼组-认识图形》课后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更多的关注人的发展,关注学生的生 活
经验和知识背景,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关注学生的
情感体验,提供充分发展的时 间和空间,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会
学习,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
价值,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
的基础。
1.新课伊始,我利用课件出示美丽图案,让孩子们在欣赏美
丽图案
的同时找出认识 的平面图形。并教育孩子们爱护花草树木。布鲁
姆说过:对学生影响最大的是学生已有的知识。二年级学 生已经
初步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这样的导入设计既巩固旧知,找准
教学的起点,又能调动学 生探究的积极性,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
做好铺垫。
2.新课标中指出“动手实践、自 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
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放手让学生去探索、
去发 现、去交流,从而得出结论。这节课我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整个课堂中,动手操作贯穿始终,注重让学 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
中去体验、感悟,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在动手实践前,
首先让学 生大胆猜测,再进行探索验证,在此基础上进行交流。


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了 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把课堂还
给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新知。
3.课堂练习是整个教学 环节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教师设
计练习时,必须要考虑到学生的共性和个性。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考虑到本班学生的个体差异,为了达到分层教学,因材施
教的教学效果。在这个环节中,从课 本中选了三个练习题,由易
到难。这样紧扣本课重点,既注意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循序渐
进, 又注意学生思维的训练,理论联系实际,把学习数学能力的
培养落到实处。同时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 自我表现的机会,
增强了学生练习的兴趣,达到了练习的效果。
总之,我感到这堂课,学生真 正动了起来,不仅动手,而且
动了脑,动了口,让学生在动的过程中思维得到发展,能力得到
提 高。基本达到预期效果。但是,我发现有部分学生的参与程度
不高,只能跟着老师及同学完成一些活动, 非常缺乏主动性。另
外部分学生的操作速度非常慢,最后一个练习题处理的有些仓促,
如果加强 学生的操作训练,把本节课前的节奏加快一点,学生的
收获一定会更大,教学效果会更好。

青岛版数学(五四制)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图形与拼组-认识图形》课标分析
1. 课标要求:《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关于本节课的指
导意见——通过观察、动手操作 ,研究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并初步认识五边形和六边形。


2.课标解读: 《数学课程标准》提倡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
—解释、应用与拓展、反思”的基本模式展现教学内容, 让学生
经历“数学化”和再创造的过程。因此,教材一开始就从生活中
的实例引入长方形和正方 形的认识。然后,教材创设两个情境,
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数一数”、“量一量”、“折一折”、“比一 比”,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边、角的特征。接着,安排课堂活动巩固学
生对特征的认识,进一步 建构对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空间观念。最
后,教材安排了一些具有可操作性、开放性、挑战性的习题,让< br>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课标对这部分知识要求可分为
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要求学生 通过观察、操作,自主探索发
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能用语言进行描述;第二个层次是
在 第一个层次的基础上能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的关系,初步
认识五边形、六边形,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 力和创新能力。

繁体伤感签名-军训的体会


重庆三峡大学-毕业答辩问题


情人节是哪一天-东莞英语


职位名称-有关爱国的诗句


湖北工业大学分数线-廉洁文化进校园手抄报


关于马的寓言故事-我的理想作文600字


南京人事考试网站-狼人杀术语


工作励志语录-赴美旅游签证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