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各个单元知识点合集
惠州市教育考试中心-学期评语
第一单元:圆
圆的认识(一)
1、
圆心
:圆中心的一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 O
表示。 圆心到圆上任意 一点的距离都相
等,都是圆的半径.
2.
半径
: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半径一般用字母 r
表示。画圆时,圆规两脚之间
的距离就是圆的半径。
3.
直径
: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直径一般用字母 d 表示。
4.圆心确定圆的位
置,半径确定圆的大小。
5.在同一个圆内,有无数条半径,有无数条直径。
6、在同一个圆内,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7、在同圆或等圆内,直径的是半径的 2 倍,半径是直径的一半。
用字母表示为:d=2r 或r =
圆的认识(二)
1、
找圆心的方法
:把圆对折,再对折,对折两次就能找到圆心。
2、圆是
轴对称图形,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圆的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在圆内最长的线段是直
径。
圆的周长
d
2
圆的周长
: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叫做圆的周长。
1.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 3 倍多一些,这个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圆的周长和直
径的商叫做
圆周率,用字母 π
表示。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在计算时,通常取它的近似值:π ≈
3.14。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算出来的人是我国的数学家祖冲之。
2.圆的周长公式:C= π d 或 C=2 π r
3.求直径的公式:d=c÷π
求半径的公式:r= c÷π÷2
4. 1π=3.14 2π=6.28
3π=9.42 4π=12.56 5π=15.70
6π=18.84
7π=21.98 8π=25.12 9π=28.26 10π=31.4
5、在一个圆中,周长是直径的 π倍。周长是半径的 2π倍。
圆的面积
圆的面积: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圆的面积。
1.把一个圆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用字母( π
r)表
示,宽相当于圆的半径,用字母(r)表示,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所以圆的面积= π
r
×r。 用字母表示为:S= πr
2
或者 S= π(d ÷
2)
2
2.在一个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等于正方形的边长。
3.在一个长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等于长方形的宽。
4., 大圆的半径是
R, 小圆的半径是 r,环形的面积是 S= πR-
πr(其中大圆的半径=小圆
的半径+环的宽度,即R=r+环的宽度)
5.半圆的周长等于圆的周长的一半加直径。半圆的周长与圆周长的一半的区别在于,
半圆有直径,
而圆周长的一半没有直径。 半圆的周长公式:C=
÷ 2
公式为:S=πr
2
÷ 2.
6.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扩大或缩小多少倍,直径和
周长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而面积扩大或
缩小它的平方倍。
例如: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扩大4倍,那么直径和周长就都扩大4倍,而面积扩大
16 倍。
7.在周长相等的所有平面图形中,圆的面积最大。在面积相等的所有平面图形中,圆的周长最小。
8、11
2
=121 12
2
=144
13
2
=169 14
2
=196
15
2
=225
16 =256 17=289
18=324 19 =361 20=400
常见分数的值
112
=0.5=50% ≈0.333=33.3%
≈0.667=66.7%
233
131
=0.25=25%
=0.75=75% =0.2=20%
445
234
=0.4=40% =0.6=60%
=0.8=80%
555
151
≈0.167=16.7%
≈0.833=83.3% =0.125=12.5%
668
357
=0.375=37.5% =0.625=62.5%
=0.875=87.5%
888
.
1
=0.
1
≈0.111=11.1% 分母是9的分数,分子是几就是几的循环。
9
22222
22
1
π d+d 或C=
πr+2r.半圆面积=圆的面积
2
第二单元: 百分数的应用
(一)百分数的基本概念
1.百分数的定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
分数。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
或百分比。
百分数表示两个数之间的比率关系,不表示具体的数量,所以百分数不能带单位。
2.百分数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例如:25%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25%。
3.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在原来分子后面加上“%”来表示。
4.小数与百分数互化的规则:
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
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5.百分数与分数互化的规则:
把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
除不尽的通常保留三位小数,注意保留三位小学必
须除到第四位),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
把百分数化成分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二)百分数应用题
求分率
求分率分为两种:
一、求甲是(占、相当于)乙的百分之几?
二、求甲比乙多(少)百分之几?
公式
:1、求甲是(占、相当于)乙的百分之几?
把是(占、相当于)变成“÷”,用甲÷乙
如男生25人,女生20人,男生占女生的百分之几?
男生÷女生
25÷20=125%
2、求甲比乙多(少)百分之几?
用相差数÷比字后面的数
如男生25人,女生20人,男生比女生多百分之几?
男女生相差人数÷女生人数
(25-20)÷20=25%
比前除以比后再与1相减
当问题是多百分之几时,用商减1,当问题是少百分之几时,用1减商
如男生25人,女生20人,男生比女生多百分之几?
男生÷女生-1
25÷20-1=25%
求数量
先判断谁是单位1的量,如果单位1已知,用乘法计算。
单位1未知,用除法或用方程计算(方程是乘法)。
找单位1的方法
“的”前“比、是、占、相当于”后,
“的”字前面的量是单位1,“比”字后面的量是单位1。
注意:单位
1
未知时,用除法,数量和分率必须要对应。
比字应用题,要注意:“多加少减”(
指多百分之几
用
1+
百分数,少百分之几
用1-
百分数)
例如1、某小学去年有80名学生,今年的学生人数比去年增加了25%,今年有多少名学生?
解题思路:单位1去年已经知道用乘法,增加用(1+25%)
算式:80×(1+25%)
2、某小学去年有80名学生,今年的学生人数比去年减少了25%,今年有多少名学生?
解题思路:单位1去年已经知道用乘法,减少用(1-25%)
算式:80×(1-25%)
3、某小学今年有100名学生,比去年增加了25%,去年有多少名学生?
解题思路:单位1去年不知道用除法,增加用(1+25%)
算式:100÷(1+25%)
4、某小学今年有100名学生,比去年减少了25%,去年有多少名学生?
解题思路:单位1去年不知道用除法,增加用(1-25%)
算式:100÷(1-25%)
列方程
解百分数应用题
1、小明看一本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25%,
第二天看了全书的20%,第一天比第二天多看20页,
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
解题思路:单位1一本书不知道,可以选用方程或除法来解答。
根据“第一天比第二天多看2
0页”可以知道第一天是多的,第二天是少的,第一天减去第二天
等于多出的20页。
等量关系式:
第一天
—
第二天
=20页
方法1:解:设这本书一共有X页。
由“第一天看了全书的25%”可以知道第一天等于全书
乘以25%,可以表示为25%X,由“第二
天看了全书的20%”可以知道第二天等于全书乘以20%
,可以表示为20%X.依据等量关系式“第一天—
第二天=20页”可以列方程为:25%X—20%
X=20
方法2:“第一天比第二天多看20页”可以知道20页是第一天和第二天的差。要求单位1
只要用
20页除以20页的对于分率,
因为
20
页表示第一天比第二天多的页
数,所必须要找到第一天比第二天多
的分率才行,这样才叫相对应。
列算式为:20÷(25%—20%)
2、小明看一本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25%,第二天
看了全书的20%,两天共看了20页,这本书
一共有多少页?
等量关系式:由“两天共看了20页”可以知道第一天+等二天=20页。
方程法:解:设这本书共有X页,则第一天为25%X,第二天为20%X。
方程列为:25%X+20%X=20
算术法:由“两天共看了20页”可以知道20页是第
一天和第二天的和,要求单位1只要用20
页除以20页的对于分率,
因为
20
页表示第一天与第二天的页数和,所必须要找到第一天与第二天的分
率和才行,这样才叫相对应。
列算式为:20÷(25%+20%)
3、小明看一本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25%,
第二天看了全书的20%,还剩20页,这本书一共有
多少页?
等量关系式:一本书—第一天—第二天=20页
方程法:解设这本书一共有X页,则第一天为25%X,第二天为20%X。
列方程为:X—25%X—20%X=20
算术法:20÷(1-
25%X- 20%)
4、小明看一本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25%,第二天比第一天多看10页,还
剩20页,这本书一
共有多少页?
解:设这本书共有X页,则第一天为25%X,第二天为(25%X+10)页。
列方程为:X—25%X—(25%X+10)=20
利息的计算
1.本金: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
2.利息: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3.2008年10月9日以前国家规定,存款的利息要按20%的
税率纳税。国债的利息不纳税。2008
年10月9日以后免收利息税。所以如无特殊说明,就不在计算
利息税。
4.利率: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5.银行存款税后利息的计算公式:税后利息=利息×(1-20%)
6.国债利息的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7.本息:本金与利息的总和叫做本息。
8.应纳税额:缴纳的税款叫应纳税额。
9.税率: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叫做税率。
10.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各种收入×税率
11、保险费=保险金额×保险费率×时间
例如:李老师把2000元钱存入银行,整存整取
五年,年利率按4.14%计算,到期时,李老师的本
金和利息共有多少元?
解题思路:要求“本金和利息共有多少元”应该算本金加上利息的和。
解题步骤:第一步:根据“利息=本金×利率×时间”算利息
利息:2000×4.14%×5=414元
第二步:本金+利息:2000+414=2414元。
例如:李老师把2000元钱存入银行,整存整取五年,年利率按4.14%计算,到期时,李老师的本
金和利息共有多少元?(如果利息按20%来上税)
解题思路:要求“本金和利息共有多少元”应该用本金的2000元加上利息的。
解题步骤:第一步:根据“利息=本金×利率×时间”算利息
利息:2000×4.14%×5=414元
第二步:算税后利息:414×(1—20%)=331.2元
本金+利息:2000+331.2=233.2元。
第三单元:图形的变换
1、图形变换的三种方法:
第一种平移:要说明向什么方向(上、下、左、右)平移几格。
第二种旋转:要说明绕哪个点旋转,顺时针还是逆时针,旋转多少度。
第三种作对称图形:要说明是关于哪条直线作哪个图形的对称图形。
如:可以说“以直线MN为对称轴,作图A的对称图形B.”
2、比赛场次公式:
单循环比赛场次公式=n×(n-1)÷2(n为比赛人数或队数)
这个公式还可以计算数段个数和数角的个数。
(计算线段个数时,n为点的个数,计算角个数是n为射线个数)
淘汰制比赛场次公式=n—1(n为比赛人数或队数)
3、计算操场周长和面积:
操场的周长是由两条直道,和两个弯道组成,
直道是中间长方形的长,两个弯道刚好可以拼成一个圆,因此:
操场的周长=2a+C圆(C圆表示圆的周长)
操场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圆的面积
4、计算起跑线
假如:第一道的弯道半径是36米,每个道的跑道宽度是1.2米
那么:第二道的弯道半径=第一道的弯道半径+1个跑道宽度=36+1.2。
第三道的弯道半径=第一道的弯道半径+2个跑道宽度=36+1.2×2
第四道的弯道半径=第一道的弯道半径+3个跑道宽度=36+1.2×3
第五道的弯道半径=第一道的弯道半径+4个跑道宽度=36+1.2×4
计算跑一圈两个跑道周长差的公式=2×
×两个跑道中间的环宽
50m
200m
两个跑道中间的环宽的计算方法=道次差×跑道的宽度
如计算第五道与第二道一圈的周长差,
先求出第五道与第二道中间的环宽,再用公式进行计算:
1、求两个跑道中间的环宽:(5-2)×1.2=3×1.2=3.6(米)
2、求两个跑道一圈的周长差:2×3.14×3.6=22.608(米)
第五单元:统计与概率
1、三种统计图:条形统计图(表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
计图(表示数量多少、反映增减变化)扇
形统计图(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2、复式条形统计图:用两种不同的条形来分别表示不同的类型。必须有图例。
复式折线统计图:一般用两条不同的线来表示,一条用实线,一条用虚线。
3、看统计图的信息:①
总体上看趋势(上升、下降等) ② 看最高,最低点
③ 同种类型的不同的点 ④
不同类型相同的点
⑤ 不同类型不同的点。
4、平均数:几个数量的和除以数量的个数;
中位数:数据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排列,最中间的一个
或最中间的两个的平均数。
众数: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
5、编号码:先从号码中找出编号规律,再按规则编号码。
6、正负数:①
比0大的数字都是正数,正数前面可以添上“+”号, “+”号可以省略
②
比0小的数字都是负数,负数前面有“—”号, “—”号不能省略。
③
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0
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
。
第六单元:观察物体
1、观察物体一般从正面、上面、左面或右面来观察。
2、同样高度的物体,在同一光源的照射下,离光源越近,这个物体的影子就越短;
离光源越远,这个物体的影子就越长。
3、站得高,才能望得远
第四单元: 比的认识
(一)比的基本概念
1.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 比值。
2.
比值通常用分数、小数和整数表示。
3. 比的后项不能为0。
4.
同除法比较,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后项相当于除数,比值相当 于商;
5.
同分数比较,比的前项相当于分子,比的后项相当于分母,比值相 当于分数的值。
6.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者同时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二)求比值
1、求比值:用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
(三)化简比
1、化简比:是将不是最简整数比的比化成最简整数比的过程。
求比值和化简比的比较 1.目的不同。求比值就是求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而化简比是把两个数的
比化成最简单的整
数比,化简后的比要符合两个条件,一是比的前、后项都应是整数;
二是前、后项的两个数要互质。 <
br>2.结果不同。求比值的结果是一个数,这个数可以是整数、小数或分数。而化简
比最后的结果仍
然是一个比的形式。
3.读法不同。如6:4求比值是6:4=6÷4==
读作二分之三还可写作1.5(结果是一个数)
化简比是6:4=6÷4==
读作三比二还可写作3:2(结果是一个比)
(四)比的应用
比的应用主要分为三类:1、已知部分和,求各部分
2、已知部分差,求各部分
3、已知其中的某一部分,求其它部分
通用的计算方法是:1、先求出一份是多少,用已知数量÷数量
对应的份数(数量是和的,份数
就应该是和,数量是差的,份数就应该是差,数量是哪一部分,份数就应
该是哪一部分的份数)
2、用各部分对应的份数×一份的数量
1、
比的第一种应用
:已知两个或几个数量的和,和它们的比,求这两个或这几个数量
是多少?
六年级有60人,男女生的人数比是5:7,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题目解析:60人就是男女生人数的和。
解题思路:第一步求每份:60÷(5+7)=5(人)
第二步求男女生:男生:5×5=25(人) 女生:5×7=35(人)
2、
比的第二种应用
:已知一个数量是多少,和它与其它数量的比,求另外几个数量是多少?
六年级有男生25人,男女生的比是5:7,女生有多少人?全班共多少人?
题目解析:“男生25人”就是其中的一个数量。
解题思路:第一步求每份:25÷5=5(人)
6
4
3
2
6
4
3
2
第二步求女生:
女生:5×7=35(人)。 全班:25+35=60(人)3、
比的第三种应用
:
已知两个数量的差,和它们的比,求这两个或这几个数量是多少?
六年级的男生比女生多20人(或女
生比男生少20人),男生与女生的比是7:5,男女生各有多
少人?全班共有多少人?
题目解析:“男生比女生多20人”就是男女人数的差
解题思路:第一步求每份:20÷(7-5)=10(人)
第二步求
男生:7×10=70(人) 女生:5×10=50(人)。
全班:50+70=120(人)
*、比在几何里的运用:
比在几何里的应用,常有
四种隐藏条件
:
1、三角形的三个角的度数和是180度
2、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两条腰也相等。
3、长方形的长宽之和是它周长的一半
4、长方体的长宽高之和是它棱长和的四分之一
(1)已知长方形的周长,长和宽的比是a:b。求长和宽、面积。
长=周长÷2×
a
b
宽=周长÷2× 面积=长×宽
ab
ab
(2)已知已知长方体的棱长和,长、宽、高的比是a:b:c。
求长、宽、高、体积
ab
宽=棱长和÷4×
abcabc
c
高=棱长和÷4× 体积=长×宽×高
abc
长=棱长和÷4×
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3)已知三角形三个角的比是a:b:c,求三个内角的度数。
三个角分别为:
180×
abc
180× 180×
abcabca
bc
(4)已知三角形的周长,三条边长度比是a:b:c,求三条边的长度。
三条边分别为:
周长×
abc
周长× 周长×
ab
cabcabc
以上问题既可用分数计算方法计算,也可用求比的应用的通用方法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