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认识分数
建设幸福中国征文-桂林公务员考试
北师大教材小学数学第六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53-54页
学情分析:
“分
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小
学生从认识整数发
展到认识分数是一次飞跃,学生在生活中听说过二分之一,四分之一,但
是他们并不理解。整数是从数一
个一个物体开始的,儿童具有这方面的生活经验分数是从等
分某个单位开始的,儿童缺乏这样的生活经验
,而且写数、读数的方法也不相同。因此,理
解分数的意义不仅是这节课的数学重点,也是本学段的教学
难点。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情境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
若干份,其中的一
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能读、写简单的分数。
2、通过操作活动体会到几分之一及其相互之间的大小关系。
3、通过一系列的数学学习活动,养成主动参与、合作的学习态度和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只有平均分才能产生分数。
教学难点:使学生形成几分之一的表象。
教具学具:
课件、桔子、长方形纸片、正方形纸片、圆形、水彩笔、游戏转盘、放练习题的聪明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你们想听吗?孙悟空和猪
八戒西天取经路上是又热又渴这时
孙悟空找到一个圆圆的大西瓜,孙悟空说:“吃这个西瓜的12”,猪
八戒它想多吃些就说:
“要吃个西的14”。同学们,你们知道谁的吃多吗?有人说12多,有人说14
多,到底
哪个大呢?学完今天这节课,你就知道了。
二、探索发现
1、出示4瓶水,2块巧克力,1个桔子,请2名学生上台:
2、老师说:这4瓶水平均分给2人,每人几瓶?
学生:2瓶
3、老师:2块巧克力平均分给2人,每人多少块?
学生:1块
4、老师:桔子只有1个平均分给2人,怎么分才公平呢?
学生:1人一半
5、老师:对了从中间把桔子平均分成2份, 每人一半
6、老师:动手分桔子
拿出1半问:“你知道1半用什么数字表示吗?
老师:一半用12”来表示
7、板书:12 读作:二分之一(全班齐读三遍)
老师:今天我们来认识分数
8、老师点开课件,学生仔细观看分苹果的过程
①老师边指边说:有4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几个?
学生:每人2个。
②老师演示分2瓶水
老师问:2瓶水平均分给2人,每人几瓶?
学生:每人1瓶。
③老师:蛋糕只有1个平均分给两个人,怎么分才公平呢?
学生:讨论一会后汇报
④老师小结:应该从中间把蛋糕平均分成2块,他们每人吃半块,谁知道半块用什么数字表
示?
学生:用12 来表示。
⑤大屏出示12,抽学生回答各部分的名称,学生回答后,老师再点开课件验证是否正确。
9
、老师动手分桔子平均分成4份,老师拿出1块问:“这是几分之几?”老师拿“两块呢”
“三块呢”“
四块呢”?
学生: 14 24 34 44
老师小结:44是这个桔子的全部,所以44就等于1,老
师书写在黑板上44=1(学生齐读3遍)
10、折一折、涂一涂、比一比
①老师点开课件
②老师:用两张同样大小的圆纸片分别折出涂出它12、
14再比一比它们的大小。
③老师分工:同桌两人,一名学生折出并涂出圆的12,另一人折出涂出圆
的14,最后两
个一起比一比谁涂色的部分大。
④学生动手折一折、涂一涂、比一比。
⑤教师巡视,帮助学生完成
⑥老师展示学生涂好的,示范比一比大小,学生观察,最后得出:12大于14。
⑦这时教师再问:“现在你知道孙悟空、猪八戒谁吃的多呢?”
⑧老师板书:12>14
⑨老师边指边说:“这两个分数的什么相同?”(学生:分子相同)这两个分数的什么不相
同?
”(学生:分母不相同)
⑩老师小结:分子相同分母小的比较大,
11、再折纸“动动手”
①老师点开课件
②老师讲明要求:大家拿出一张正方形的纸,折出这张纸的四分之一,并涂上
颜色,老师希
望前后左右的同学的折法最好不一样。
③学生动手折一折,涂一涂
④老师巡视帮助学生
⑤展示不同的折法,老师贴在黑板上
⑥老师问:“这几张正方
形一样大,这几个都是它们的四分之一,它们的形状不一样,面积
相等吗?”同学们讨论一下
⑦抽学生汇报
⑧老师小结:这几个正方形一样大,它们的形状不同,不管是怎样分的,面积都是一样大的。
三、寓学于乐,内化知识。
1、游戏
①同学们:我们来做一个游戏,你们想参加吗?
②老师讲明游戏规则:转动这个大转盘,转盘停
下时,指针指着几就让第几组的同学回
答问题,答对一题得1份奖品。
③老师问:同学们,你们准备好了吗?我们开始吧!
④师点开课件:“解决问题”
⑤老师:“小朋友们你能找出用几分之一表示的物品和图形吗?”
⑥选1名学生转动大转盘,指针指着几就让第几组的学生回答
⑦最后评出优胜组。
2、游戏二:进“聪明屋”锻炼小脑袋
①老师:同学们,你们想更聪明吗?那就让我们到“聪明屋”锻炼锻炼吧!
②老师:出示装练
习题的小箱子“聪明屋”,选几名学生上来,学生自己从箱子里抽题,抽
到哪题做哪题,最后老师展示在
黑板上,集体判断对错。
四、归纳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分数,以后有人问你想吃蛋糕的 12
还是14
时,你会告诉他什么?想吃巧克力的16还是18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