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面积和面积单位》说课稿

绝世美人儿
810次浏览
2020年08月14日 22:3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古典名著手抄报-承包经营协议


《 面积和面积单位》说课稿
说课者: 说课科目:数学 日期: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面积和
面积单位》第一课时
2、教材分析:《面积和面积单位》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这一单元具体包括:
面积和面积单位 ,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单位的进率,常用的土地面
积单位四部分。本课是这一单元的起始课 ,它的教与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度
和长度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其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 。学生从学习
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由线到面”的一次飞跃,是从一维空间向二维空
间 转化的开始。学好本课,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而且还为以后学习
其它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打 下基础。
为了帮助学生建立面积概念,教材在编写上非常重视展现面积概念的形成过
程、注重 常用面积单位表象的形成、注重在直观操作和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验,
进而形成表象。从教材内容的整体 安排看,先认识面积(包括物体表面的大小和
封闭图形的大小),然后归纳面积的概念,再认识常用的面 积单位(包含统一面
积单位的必要性)。
二、说三维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认识水平的发展,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等体验活动,使学生理解面
积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操作探究中,使学生感受建立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
常用的面积单位,形成正确 的表象。从而培养学生自学、概括、估测能力,在小
组合作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
务于生活,培养学习数学 的兴趣和信心。
三、说重点、难点
由于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度和长度单位,长方形 和正方形的特征及
其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所以我把本课时的重点和难点设为: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并建立正确的表象。
教学难点: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四、说教法学法

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 好动、爱玩、好奇心强,
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
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以愉快式教学方法为主,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所
创设的情境中学 习。同时我还采用了发现教学法,让孩子们通过合作交流去发现
知识,这样既活跃了学生的思想,激发了 认知兴趣,又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
性。
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 中,通过让学生找一找、
摸一摸、量一量、剪一剪、试一试等多种活动,让学生积极动眼、动手、动脑、
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五、说教学准备
1、教具:课件;米尺、常用的面积单位。
2、学具:长方形卡纸 ,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等纸片若干,平方厘米、平
方分米、平方米的学具。
六、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丽丽和方方去找小熊维尼给 他们的照片做相册,(丽丽的相框12厘米×6
厘米,方方的相框9厘米×8厘米)相框做好后,店长让 他们付同样多的钱,可
他们二人认为两个相框不一样大收同样多的钱,是属于乱收费!店长建议:了解< br>一些有关面积的知识,自然就明白了。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研究有关物体表面的知识。
(1)板书:面积和面积单位
(2)齐读两遍课题(认识课题和加深印象)
【设计 意图:从生活中常见的事例着手,通过收费时产生的矛盾,引起学生
的注意,从而使学生带着疑问进行下 一阶段的学习。】
二、充分感知,建立面积表象
1、认识物体表面
(1)找一找:教师出示黑板、电视、课本、讲桌等物体,让学生找一找哪
儿是他们的表面。
(2)摸一摸:摸物体的表面,感受他们的表面谁大谁小?感受面积指的是
面的大小。
学生经过活动之后认识到:物体表面有大小之分,表面的大小就是面积,表
面大就是面积大,表面小就 是面积小。


(3)说一说:用“面积”一词说一说刚才找过、摸过、比过的物体表面。
【设计意图:在比较、观察和触摸中认识到物体的表面的大小就是面积,
这样直观教学把抽象 的“面积”变成有感觉、鲜活的认知,使学生轻松掌握知识,
便于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
2、认识图形的面积
教师出示各种封闭图形。让学生指一指封闭平面图形的面,比一比封闭图形
面积的大小。
学生在活动之后认识到: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3、抽象面积概念
根据 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封闭图形的大小也是它们的面积。引
导学生总结: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 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设计意图:以具象物体为切入点、以抽象知识为引导线的原则,感性引入 、
理性总结,感性打基础,理性作梳理,最终引导学生在复习已学相关知识的基础
上,以具象认 识为桥梁,自我提升,自我总结,进而学习并掌握新的知识点】
三、动手操作,认识面积单位
1、体验测量物体面积大小时需要“标准”
(1)教师出示3组图形,每组都是两个面积接近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
思考:用什么方法可以比出那块面积小一些?为什么?
a、同宽不同长:
b、同长不同宽:
c、长、宽都不相等:
【设计意图: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的探索 空间,给学生创设一个自主探索的
机会,在探究过程中,点燃学生思维火花,为学生体验统一面积单位的 必要性做
好铺垫】
(2)提供学具(长方形、圆片、正方形),动手拼摆,合作探究。 在学生操作完之后进行汇报:选择的图形不同,拼摆的结果也不相同;长方
形长宽不同,不方便;圆 片有缝隙,不准确;正方形能测量出结果,比较起来,
正方形最合适。
(3)小结:比较两个 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用正方形表


示面积单位最方便。
【设 计意图:通过对两个面积相近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的比较,激发认知冲
突,引导学生探究发现:比较两个 图形面积的大小必须要有统一的标准,使学生
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达到了在体验中自主构建知识的目 标,同时也发挥了学
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2、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1)学生自学教材第73、74页的内容并思考下面的问题。
a、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b、边长是多少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
(2)感知事物,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a、摸一摸:教师出示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1平 方分米的正方形、1平方米
的正方形,学生动手摸一摸,感受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方 形
的大小。
b、找一找:我们身边那些物体的面积接近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
米?
c、试一试:1平方米的地面上能站多少个同学?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通过动手操 作,进一步感知面积单位,
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确表象。】
四、结合实践、综合运用
1、我是填空小专家。
2、亮眼找错
3、说一说测量邮票、课桌、教室和操场的面积,分别选用什么面积单位比
较合适?
4、有关各国人均绿地面积表,说一说你有什么感想?
【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我遵循由浅入 深的原则,进一步巩固对面积和面积
单位的认识,并结合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爱国和环保教育,从而使学 生体验到数
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五、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关于面积和面积单位你还想知道


什么?
【设计意图:面积和面积单位是概念课教学,全课小结时我采用总结式,在
回顾所学知识的同时 ,也使学生对这节课有完整的认识,并加以延伸。】
六、作业布置
1、完成能力培养与测试35页。
2、剪一剪:在草稿本上画一个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并剪下
来。

七、板书设计

面积和面积单位
物体表面

或 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封闭图形

常见的面积单位:
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平方米



1平方厘米
1平方分米

1平方米



汉字的字谜-道德经读后感


王俊凯高考-说明文范文


国庆节歌曲-模拟志愿填报


春光临渡口-信件祝福语


世界艾滋病日是哪天-中秋节活动策划方案


河北建筑工程大学-证明材料


奉贤实验中学-河南人事考试中心网站


感谢生活作文-租房合同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