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数一数》教案
山东教师资格证成绩-纳西族禁忌
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数一数》教案
教学目标:
1.
在计数物品数量的活动中,初步了解学生对数数的理解
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基本方法。
2. 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的生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
发学习兴趣。
3.
对学生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并逐步养成仔细观察的良好
习惯。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数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正确数出图中事物的个数。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情境图、实物。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教师:同学们,现在你们已经是小学生了。在今后的日子里
你们要和老师一起学习很
多的数学知识。数学知识能帮我们
解决生活中的好多问题呢!大家有信心学好数学吗?
教师:学习数学首先要会数数,你会数数吗?那你能从1数
到10吗?数数看。
二、探索新知
第 1 页
1. 激发观察兴趣
教师(多
媒体课件显示):这是一所漂亮的小学校。今天是
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上学来了。大家来
看看
这里都有一些什么呢?自己先看一看。
教师:把你看到的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教师:谁来说一说这幅图上都有些什么?还有什么?
2.
引导学生逐一数出数量是1~10的人和物
教师:大家都会数啊!真不错!我们能不能按照一定的顺序
,
先数数目比较小的,再数数目比较大的?
教师在学生随意说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按数目从小到大的顺
序数出图中的事物个数。
(1)数出数量是“1”的事物。
教师:同学们仔细看看,这里有几面国旗?(
配合学生回
答,课件出示一面国旗图并加上圈。)
教师:一面国旗,就可以用数字“1”表示。( 同时在图右
边对应贴出数字卡片“1”。)
教师:同学们再找一找,图中还有什么也可以用数字“1”
来表示?(一位老师、一栋教学楼、
一个足球……)
教师根据学生的描述出示相应的图片,并告诉学生,它们都
可以用数字“1”
来表示。(注意此时要帮助学生梳理语言,
培养学生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2)数出其他数量的事物。
第 2 页
教师:同学们再数数看,数量是“2”的东西都有什么呢?
(
配合学生的回答,依次贴出教科书4~5页上的各图片及
对应的数字卡片。)
数数量是3以上
的人或物时,可以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知道其
数量的。学生可能会回答“看出来的”或“数出来的”。教<
br>师可以让数出来的学生到前面给大家数数看。数完后,可以
让全班同学发表意见,说说他数得对不
对。
教师:同学们,你们发现这样数有什么好处吗?
教师:如果以后让你数数,你打算怎么数?(适时渗透小学
生应遵守的行为规范)
3. 认读1~10各数
(1)教师领读各数,同桌互相读一读。
(2)教师打乱
顺序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认读。(为了了解学
生认识这10个数的实际情况,教师还可安排一些游戏:如
接龙数数游戏、跳数10个数等。)21
4. 数身边的数
教师:这幅图上这么多
事物都能用数来表示,那么我们周围
或生活中有没有可以用这些数来表示的事物呢?
学生不会
说的话教师启发:数教室里的数(如教室里有几扇
门?几扇窗?几盏灯?铅笔盒里有几支铅笔?一行有几
个
课桌……);数自己身上的数(如你有几只手?你有几只眼
睛……)。
第 3 页
5. 课后延伸
教师:下课后数一数校园里的事物,看看有多少。放学后,<
br>再数数路上看到的或回家后家里的一些事物,把你的发现告
诉同学、老师或爸爸、妈妈、爷爷、奶
奶。
三、全课总结
教师:今天,我们数了漂亮的小学校里的人呀、花呀、树呀、
鸽子呀等好多东西,还数了教室里的门和窗等。希望同学们
做一个善于观察的好孩子。
第 4 页